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8、只有两个人的朋友圈(218) ...


  •   17:10她发朋友圈: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问题会集中爆发,可是因为我们对每件事情的感觉不一样,就会重点培养某一件事情,所以去掉自己的关注点,让一切问题都平等的出现,你就会知道就算你认为很神圣的事,实际上它也只是一个现象。

      就像佛陀讲的“诸法无我”,没有主宰性,它在你的生命当中出现了,那么只是出现,有一天它必然会退出。所以,正见很重要。

      因为人的内心没有依靠,所以它会对出现的一些事情狠狠地抓住然后强化它,把它神圣化,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追寻真实,重点培养真实。在人生中寻找一条可以伴随自己终身的一种自我成长的觉醒之路,那才是依靠。

      比如一个人如果觉得情感因缘好像出现了,它突然在内心猛烈地撞击你,但是我告诉你它还只是一个现象,它还会缘起缘灭。所以不要发什么誓言,不要再去强化什么,平等地去观察它。

      我们人生要培养的是什么?方向、因果,这非常的重要。每一个人都在情执里面执着,我们所有佛性的力量——那个生命的力量,一直在不断地投向黑暗,我们又没办法拒绝。那么我们就用平等的心去观照它,这叫做不增不减,不要扩大这个事情的神圣性,那是自我在强化,自我就是无明。

      我们要用智慧照亮自己的内心,让一切该出现的出现,让它自然地产生,自然地消灭,既不是无情,也不是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在一个点上。

      人生的内容很多,我们要主动地出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否则是很可悲的,都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路,没有意义!当你明白这些道理了,才叫做成熟。

      17:17她回复:这篇对我很有启发,曾经在内心猛烈撞击过的情感,最终也会缘起缘灭,不能去强化,而应平等观照,不增不减。

      17:25她回复:如孝法师,你听说过吗?摘录的是他写的文章,竟然百度不出他的介绍。

      2015年6月24日

      16:58她发朋友圈:

      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怀疑是大家必须通过的大门口,只有通过这个大门口,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

      开始看索达吉堪布的《佛教科学论》,希望对佛教的很多疑问能得到解答。

      18:24他点赞。

      20:15她转发了一个思维模式测试,她的测试结果是70%西方式,30%东方式。配文:[呲牙]你也测测吧?看是什么结果?

      20:52他回复:[偷笑],各50%[得意]

      21:01她回复:回复洪海: [强]很均衡。

      2015年6月25日

      15:27她发朋友圈:

      看了佛教科学论,仍然不能解答我的疑惑,反而因为作者将佛教与科学相比,心生反感。科学是研究客观现实世界的,因为它,人类才能开创发展美好的物质生活。即使佛教不看重物质生活,但也不能就此认为科学比不上佛法吧?

      佛法的确是高深珍贵的教义,但如果夸大到宇宙至尊的地位,就言过其实了。说佛陀是世间最完美的人,我可以接受,但若说他洞悉了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理,就不以为然了。六道轮回仍然不能信服,这可能是最大的障碍,虽然找不出能反驳的证据,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相信。

      看来皈依信奉是难以做到了,但会坚持学习佛法,确实有很大受益。也有些惭愧,受益却不愿皈依,真有点对不起佛陀他老人家。

      16:29他回复:[酷]

      17:02她回复:缺少福报[尴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