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木生 ...

  •   秦氏听闻儿子被迫分了家,也从源西城赶了回来,一家子搬进了沈家隔壁,阿树与江氏曾住的那间茅屋。
      那间屋子不算大,秦氏便与儿子们商量过两月天气暖和了起新屋。
      她在源西城忙活这些日子,也算开了眼界。
      觉得日子想要过的好,还得自己使力才行。
      夫君什么的,根本靠不住。
      儿媳们见着秦氏,像是有了主心骨,抱着她狠狠哭了一回。
      三个儿子也低头默默落泪,说道:“俺爹真是老糊涂了。”
      秦氏哼道:“他一点也不糊涂。”
      她没忍心与儿子说,他们亲爹一直看不上他们,时常叨叨着他们三人没出息,觉得都是因她这个娘才会如此。
      成亲快三十载,秦氏方才领悟到自己的夫君心狠和不甘,甚至还想着杀了自己娶新妻。
      若不是自己察觉,跑得快,说不准如今也与长根家的妖精一样,变成了山上的一座坟土。
      即便回了花溪村了,秦氏也不敢多呆几日,她恨极也怕极了儿子的爹。
      隔日便又坐着沈家的驴车进了源西城。
      暖春三月,虽身上还穿着厚重的棉衣,但山上的冰雪已渐渐的融化,露出些许青绿,院子里的果树也抽出了新的枝桠。
      顾烟娘与两个三岁大的孩子坐在院中无聊的叹息着。
      她是喜爱孩子的,但养胎的日子却又有些难受的。
      家里的人都忙碌非常,雅儿和茜茜如今跟着婆母张氏学起了女工。
      她们还要跟着大嫂黄顺娘学看账本,一日下来都没停歇过。
      轩宝和昌宝近来每日都被沈父给带出门打猎,听大嫂说兄弟二人现在的身手还算不错,至少不会再空手而归,比大哥当初是强了些的。
      三月了,大嫂忙活着沈家分到的田地,整日与大哥在田里忙活到天黑才回家。
      而四弟妹日日赶车去源西城收帐,家里最闲的人便只有她了。
      就连宣宝和宴宝每日都要早起扎上半个时辰的马步。
      张氏带着两孙女回来,见顾烟娘又趴靠在窗边发呆,便说道:“要不要与我出去走一走?”
      近日雪水融化,外面的土路泥泞不堪,很难行走。
      顾烟娘扶着肚子站了起来,问道:“阿娘,去哪里?”
      张氏回道:“你不是一直惦记着修路么,花溪村的路也该修一修了。”
      上个月沈家便把欠花溪村的银钱给还完了,家里在源西城里支起了两个摊子,很挣银子的事儿村里村外的人皆都知晓,她琢磨着这点银钱也得有个去处,还是散出去了好。
      正好三月雪水融化,土路难走,在村子里修条路,也是好事儿一桩。
      再说家里看诊的人也很,有了条好路,让病患出行也方便不少。
      也不用每日劳累清理诊间的污泥。
      张氏带着顾烟娘去寻了里正的三个儿子,说等春耕后便请他们兄弟三人和村子里的男丁修路,三人皆是满脸的开心,说这路如何修他们还要去打听一番。
      他们没甚经验。
      张氏却道:“会有经验的老师傅带着你们干的。”
      源西城里藏龙卧虎,会通晓修路的人并不难寻的。
      沈父已经在源西城寻到了几个师傅,他们以前便是修官道的。
      自儿媳妇们有野心修条通往其他城府的大道时,他便上了心。
      被发配到源西的人,很多都是身怀才能的,他们深陷源西,缺少一个机遇,而有人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大展身手,自然而然没几个是不愿意的。
      甚至他觉得,源西城会与凤凰城一样,变成另一个让人想往的城府。
      顾烟娘也与张氏商量,说道:“阿娘,我们的摊子是不是要请个记账的掌柜的?”
      四弟妹每日去源西城也不是个事儿。
      张氏说道:“嗯,我让你爹去寻。”
      心里也想到了,不仅源西城摊子那里需要个记账的掌柜,老三诊间那里也需要有人帮忙才行。
      这么多日子过去了,过来看诊的人却越来越多。
      在花溪村里住着,小厮是不用想了,但是请个灵活会记账的帮工还是可行的。
      这人自然她会在花溪村里找的。
      村里读书识字的人并不多,最符合她要求的便是秦氏的大孙子了。
      秦氏与她说过,她的大孙子曾去了两年学堂。

      秦氏的大儿媳听闻张氏让大儿子去沈景熙那里帮忙,极其高兴,连说明日立马让人过去。
      沈景熙是个大夫,儿子在他身边呆着能给她长脸不说,日后还能娶个家境不错的娘子,说不准儿子以后也能成个小大夫呢。
      自阿公娶的小娘怀上孩子后,村里人见着自己便会讥讽上两句。
      她心里也苦啊。
      晚上吃饭时,沈景熙却与张氏说道:“我已寻到了合适的人。”
      隔了一日,顾烟娘方才见到了沈景熙口中说的那个人,是以前跟在他身边的小厮,木生。
      木生见到沈家的人,跪在地上哭道:“老爷,夫人,木生终于见到你们了。”
      木生一家是张氏嫁到德宁侯府的陪嫁,张氏见木生聪慧,便让他跟在沈景熙身边,可德宁侯府出事后再没见过的木生,怎会出现在源西这里?
      不说张氏觉得其中古怪,沈父也见他后蹙紧了眉头。
      但也心知自己儿子把木生弄回来定是有他的想法的。
      入睡时,顾烟娘拉着沈景熙说道:“你觉得修路这事儿四弟负责如何?”
      沈景睿是家里除了她自己外最闲的人了,而她肚子里怀了孩子,走动不便,想找个人一起分担,自然而然便想起了他。
      沈景熙回道:“银子别让他碰便行。”
      沈景睿是个不通俗物的,喜好结交朋友,爱摆大爷的普,是个十足的败家小能手。
      顾烟娘扑哧笑道:“这是自然。”
      沈景睿的性子她还是了解的。
      又与沈景熙说了些家里的事儿……
      大嫂黄顺娘把小摊子上的账目让茜茜和雅儿练手,两个小丫头整得有模有样,两人还合计着从她们手中借银子请个夫子过来,教花溪村的孩子们学字。
      源西这里识字的人不少,但是愿意给穷苦人家的孩子当夫子的却不多。
      他们这些人识字也没甚用处,又不能参加科举。
      但当个账房先生谋生却是可行的。
      雅儿说道:“祖母说人要读书识字,才能懂更多的道理。”
      茜茜接话道:“我算过了,请一个夫子一月算五百文银,我们收十个学生,一个月一百文,也是能挣些银子的。”
      花溪村废弃的屋子也多,如今天气暖和了,只需找人修缮下便行。
      读书识字,那都是富足人家的事儿,哪里是温饱都成问题的泥腿子敢想的?
      张氏告诉两个孙女,这花溪村里识字的也就里正家的大孙子了,其他的估摸着是没有的。
      雅儿便道:“那不是正好,我们请夫子,他们也能识字。”
      顾烟娘笑道:“他们是不想吗?是不能,吃都吃不饱的人,怎可能会惦记着要识字。”
      茜茜却道:“阿娘你说要在村子里修路,是要给他们银钱的,家里的那两个摊子也是请村里人去帮忙,也给村子里的人加了收入,那不都是银子么?”
      顾烟娘听完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还生了个人精。
      这俩丫头怕是合计了不少日子了。
      黄顺娘也给两个丫头浇了盆冷水,说道:“你们先把账本给摸清再说,人家银子还没到手,你们俩便就惦记上了。”
      两丫头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有些难为情。
      她们俩人跟在黄顺娘身边学着看账,也是拿工钱的,一人一日十文。
      昌宝和轩宝上山打猎多出来的猎物卖出去的银子也是都自己收着的。
      小家伙们手里银子存了不少。
      为了让家里孩子们学东西有动力,婆媳四人算是已经绞尽脑汁了。
      顾烟娘想了会儿,问沈景熙,把木生放在身边他是如何想的?
      沈景熙笑着回道:“他与我也算一起长大的,还是有些情分在的,放心没事的。”
      顾烟娘当然知晓木生是自小跟着沈景熙的,可他再次出现怎可能是好事儿?
      估摸着怕是和张旭来源西的目的一样。
      东西已经让沈父给张旭带走了,京都城又有人过来,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监视了。
      他们到底怕沈家人如何?
      顾烟娘想不通。
      木生住在前院,吃喝都是他自己弄的,做事儿也灵活知变通,他跟在沈景熙身边后,前面看诊的是有条理了不少,而出诊时,赶车的便是秦氏家的大孙子了。
      有时候也帮忙跑跑腿,给村外的人送送药。
      瞧着也不错。
      那小儿也算机灵,没事儿便跟在木生身边转着,学了不少本事。
      顾烟娘便与沈父请过来的修路师傅讨论花溪村的路该如何修,但修路师傅也说,若是要修一条通往源西城官道的路,怕是银钱会不少。
      不少是多少?
      师傅两日后才回顾烟娘道:“二千两左右。”
      两千两不多,但是对于家里账本上的银钱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这挣银子可真不容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木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