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被夸 ...
-
司安兰一行人原本只是想看看玉米的收获和收成怎么样的,却忘记司梓贤这么一个县令的影响,也不知道玉米高产带给村民的希望是怎样的。
后来几乎整个桃溪村的村民都跑过来围观,里三层外三层的;一个个简直比过节日时还要高兴。
之后里正提议,今天村里凑份子办席庆祝一下,又邀请司梓贤一行人也一起。
村民大多都同意里正的意见,然后帮着沈大朗家把玉米都抗回去,再纷纷回家里准备去了。
司梓贤想着和村民一起吃顿饭也好,到时候还可以了解桃溪村的村民生活怎么样,不过他也知道村民们钱不多,当下就跟里正说随便弄一些就好了,然后还给了里正一些银两让他派人去准备些好菜。
里正惶恐不已,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两手推拒:“这如何使得,不可不可!”
里正和族长几个老人感动的眼里闪烁着泪光,直道司梓贤是他们遇上的最好的父母官,弄得司梓贤几人哭笑不得。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弄好了宴席,桌上的才都是东西家凑一点,西一家拿一点的,桌上的菜看起来不精致,不过分量很足,都是大碗装的。
桌椅也都是一家家的借过来的,然后摆在村子中央,里正把司梓贤请到主位上,自己和族长坐到司梓贤的右下首。
司安兰、司安清、肖思远三个孩子跟着刘氏和白氏跟着里正的夫人王氏等人一桌。
村里妇女用托盘端着一碗一碗的菜,先端给司梓贤他们那桌,然后就是司安兰他们这桌,之后再按照辈分身份高低一一的上菜。
司安兰看着桌上透着质朴的菜,想到了上一世家乡的酒席也是这样,就用粗碗装着,然后放满了桌子。不过这儿的菜比不上上一世的,现在桌上有两三道菜是荤的,其他的大多是素菜。
肖思远和司安清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面,都觉有些稀罕。
司安清就不停地问他现在的好伙伴大牛,好在大牛性子好,都耐心的回答他的问题。
肖思远因为这桌上陌生人比较多,放不开,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都憋着了,只好支着耳朵听着司安清和大牛的一问一答。
现在司安兰也没空去做肖思远的解答员,她正听着里正的妻子和她的母亲谈论她的事情。
等着上菜的间隙,王氏语带羡慕的对刘氏说:“县令夫人真是好福气,您看县令大人一表人才,又是一个好官,您俩看起来也很恩爱。还有儿女双全,这少爷长得俊,一看以后就是有大造化的人;还有这小姐,小小年纪就懂那么多,这种地知道的比村里的那些种地好手还要多。”
刘氏心里挺骄傲的,不过面上还是谦虚道:“哪里哪里,他们还小,未来的事说不准。”
王氏:“哎哟!我看哪,他们以后肯定有出息。”
和王氏一起的其他妇女也都纷纷附和。
说实话,司安兰在一旁听的也美滋滋的,不过好歹她还知道低调,而且她知道的也只是一些大概的,如果要让她说的详细的,她也说不出来,所以她才会只给沈大朗说该怎么种,也是今年风调雨顺,所以收成比较好。如果玉米遭虫子了,或者因为缺少某些元素什么的她就不懂了。
说着说着,菜已经摆好了,王氏等人作为东道主,纷纷招呼刘氏等人吃饭,让他们不要嫌弃云云。
刘氏在家里吃的原也不怎么精细,这会儿接受良好,司安兰以及司安清和刘氏一样,都觉得还挺不错。
肖思远在家里吃的比这里的好多了,不过因为这时候有小伙伴陪他,他也不怎么挑。
只有白氏觉得桌上的菜不合口味,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之后就看着肖思远吃饭,那清冷的气质让王氏等人不敢和她搭话,好在她虽然不喜欢这饭菜,但也没有露出嫌弃的模样,这让王氏等人松了口气。
不过也可能因为白氏清冷,刘氏又是县令的夫人,所以开饭之后,整个桌上就只有大牛和司安清不停说话的声音。
而与司安兰这桌安静相比,沈大朗在的那一桌就热闹多了,村里差不多年纪的都过来和他称兄道弟,年纪差远了些的也开始攀亲戚;就希望靠着这种微薄的关系换来沈大朗的倾囊相授。
不过他们都想多了,沈大朗原本就不打算藏私,他这方法还是司小姐教的,而且县令之前也说了,会把方法传授给大家。
看着一个个竞相前来敬酒的乡亲们,沈大朗只好站起来,挥挥手示意安静,他有话要说,因为有求于人,这会儿沈大朗一示意,周围立马静了下来。
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话,沈大朗有些紧张,咳了几声,这才微红着脸说:“我知道大家想的是什么,这种玉米的法子,只要司小姐说愿意把方法告诉大家,我就会把我知道的所有的都教给大家,毕竟我这种玉米的方法也是司小姐教给我的。”
沈大朗说完之后,村民们就议论开来。
“这司小姐愿意把方法告诉我们吗?”
“不知道呢,当初我都不相信司小姐,还在沈大朗家门外说过呢?也不知道司小姐知不知道我说过她,哎呀!早知道我就不多这个嘴了。”这人说完,在脸上拍了拍,一脸懊悔。
另一个又说:“啊!当时我也说了,司小姐不会真的不见我们吧。”
这时有在个平时就看不上沈大朗的中年男人站起来不屑地说道:“不就种地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值得你们一个个的巴结沈大朗。那方法看一次就可以学会了,不就是种的稀一些,种子撒两三颗就可以了。你们有看过除了播种那天,其他时候司小姐来过吗?这样说你们明白了吧,司小姐就只知道怎么播种,其他的都不知道,播种有什么难的,看一遍,你们这些庄稼把式还不懂吗?”
他的话音刚落,有些赞同的,眼睛一转,刚刚还很热情的脸渐渐冷了下去。
不过有多半的人都觉得司小姐肯定懂得挺多的,就看沈大朗家现在收了玉米,还有番薯没收呢?这番薯不定也会大丰收,而且前段时间司小姐给沈大朗家送了几头猪仔过来,村里的人可都看见了,如果司小姐不懂这些干嘛还让沈大朗继续做?
不过这些人知道这个道理,也没有人说出来,毕竟少了一个人,就等于少了一个对手,也少了排队的人,毕竟沈大朗家只有两个人知道怎么种,都不够村里人请教的。
沈大朗看着平时总是瞧不起他的中年男人,也不说破,他现在也不好说司小姐其实教了他几个法子,还是等司小姐让他说的时候再给乡亲们说吧。
这时候,看的清的村民默契的把那中年男人的话当耳旁风。
那男人看只有几个人赞同他,当下也有些不愉快,嘀咕了句“蠢货”,然后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着菜。
好在没有人听到他的嘀咕声,他也就能安然的就在这里吃下去。
这时有人想起刚刚沈大朗说的话,担心道:“那咱们要去问问司小姐可以把方法教给大伙吗?”
当下有人接着说道:“要不咱们现在就去问问?”
“那谁去问?”
人群中静了一会儿。
接着有人提议:“要不让大朗去吧,他和司小姐比较熟悉。”
村民对这个提议很是赞同。
“嗯,这个好。”“对,就让大朗去。”
沈大朗无奈接受了村民们的提议,现在就直接去找司小姐。
沈大朗来的时候,司安兰刚刚吃好饭,正回答肖思远的问题。
“司小姐,村民们有问题想问您,然后让我过来替他们问您。”
“什么问题?问吧!”
“就是他们想跟我学习种玉米的法子,然后想知道您让不让他们学。”
“就这件事?他们想学当然可以,你可以把我教给你的都教给他们,甚至别个村的人过来请教了,我也想你能教他们,让大家都知道怎么种,不过受累的是你,你可以让他们出付出一点东西,随便付出什么都好,比如让他们帮你干活,或者给你一点粮食等等。”
“这……,还能这样?”沈大朗有点被惊呆了,可是这是他白的的,想到这他有点惶恐:“可是这是您教给我的,如果收也该您收。”
“不用,我家比你家好多了,而且我只是动动嘴皮子,而你却要付出力气,而且到时候人多了,你也没有时间干活了,这会耽误你家地里的那些庄稼。”
“这……,好吧!谢谢小姐!”说着感激的朝司安兰行了一礼。
“好了好了,不用客气。赶快去跟他们说去吧。”司安兰早就看到不远处一堆村民挤挤挨挨的焦急地看向这边。
沈大朗顺着司安兰的视线回头看了一眼,也发现了焦急的乡亲,无奈的向司安兰道别。
看着不远处的村民,司安兰只能感叹他们都好淳朴,这都要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