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47 旧识 ...

  •   “招匈奴兵?”我叼着几根草叶儿,试图凭幼时的记忆编织一只草蜢。
      “是啊,你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分派点儿任务给你们做。”苏建伯父笑着说。
      远处是阴山隐隐约约的影子,身旁苏武盘腿坐在铁锅前,惬意地品尝着酥油茶,这小子似乎喝上瘾了,整日一身羊奶膻。
      “阿爹你看,表哥又捉弄我!这一点儿也不好笑。”苏表弟瞪着油茶渣里的“草蜢尾巴”,委屈地抱怨。方才他以为自己不小心吃下去另半截,差点把已经喝进肚里的油茶倒出来。
      “喏,这半只也送你。”我食指轻轻一弹,草叶编织的草蜢脑袋飞进他碗里。
      “阿爹,陛下不是说徙汉民十万吗?怎么还需要招匈奴兵?”苏武倒掉渣滓,舀上一碗新茶,边喝边好奇地问。
      “招兵只是一部分,”苏伯父耐心解释,“这次我们一锅端掉河朔草原,那么大块地盘,归顺的匈奴百姓需得好好儿安置。没钱的可以去干筑城的活计,有钱的可以捐钱筑城换官爵;有学识的可以教授匈奴文和汉文,有技能的可以发展匠技;会畜养牲畜的接着放马牧羊,会骑射的可以来参军。总之,建设朔方城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匈奴人在这里住了几百年,总归比我们汉人更了解朔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哦。”苏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苏伯父嘿嘿一笑:“不过我也考虑到,你们两个养尊处优的京城小子,除了骑马射箭,也做不了许多事。正好期门军在京城需要人,你们帮忙参考一下,招一些骑术优良、看着顺眼的回京。”
      “听起来不错,表哥咱们现在就走呗?”苏武一脸兴奋。
      我揉了揉有些突跳的太阳穴。
      “还是不舒服吗?”苏伯父用手背探了一下我的额头,“没发烧,应该没事。”
      “多谢伯父给的草药,头痛比刚来时已好上许多,只是跑得急稍微有些喘不上气。”
      “阴山地势高,初次来这里的人多多少少会产生水土不服,得过个十天半月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
      “苏表弟怎么活蹦乱跳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望向对面迫不及待地灌下整碗热茶的苏武。
      “武儿?”苏伯父哈哈乐了一会儿才接口道,“他奶茶喝多拉肚子,没比你好上多少。”
      ***

      穿着兽皮衣的匈奴男人骂骂咧咧地走出帐篷。
      “他说什么?“苏武好奇地问身边的译者。
      “他说汉人派两位小公子负责征兵,他要回去放牧。”译者一本正经地回答。显然翻译的过程中,他已帮我们自动过滤掉所有脏字。
      “甭理那人,咱们继续。”我催促苏武。
      “表哥你看这个不错,个子高,擅使弯刀,既会骑马射箭,又会匈奴文,还会汉话。”
      苏武将招兵登记的竹片递到我手里,转身朝帐外喊道:
      “下一个,赵破奴!”
      幕帘被掀开时,帐外日头正盛,一个高大的身影跨进帐子,午后的阳光在他周围凝聚成一圈光晕。待得近了,方看清其样貌。少年留着匈奴年轻人最常见的发型,满头小辫子束在脑后扎成马尾,鼻梁和下颚骨被草原的风霜雕刻得初现棱角;唇形薄而略有皴裂,一双黑黢黢的眼珠子嵌在浮着红晕的颧骨之上。少年的皮肤被日晒染得黝黑发亮,上身套着件匈奴人常穿的单肩粗布衣,袒露出结实的胸肌,胸前佩一条骨链,串着排像是犬牙一样的小骨,赤着脚,裹一条粗布短裤,暴露出常年骑马形成的粗壮小腿。
      “你是——去病?”没等我反应过来,来人欣喜地一把将我抱起来,在原地转了个圈,用带着浓厚朔方口音的汉话道,“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你,太好了!”
      “赵破奴?”这个名字忒耳熟,我在脑海里几番搜索,终于想起来曾经认识这么个人。可是对方的样貌变化实在太大,我完全无法将眼前这个全身草原行头、丰神俊朗的匈奴少年同从前那个虎头虎脑、有点儿慢半拍的太原小子联系起来。
      “哎,小高也来了,你等一下,我去叫他。”没等我吐出半个招呼,眼前的身影已经迅速消失在帐篷外头。
      不一会儿,赵破奴领着另一个匈奴少年跨进帐篷。
      “去病,真的是你!”来人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抱住我,吧唧一口亲在我脸颊上,“这么多年过去了,去病还和小时候一样可爱呢。”
      眼前这个家伙,古铜色皮肤,全身上下最显眼的莫过于笑起来时那满口白牙;高鼻梁大眼睛,顶着满脑袋被草原热风吹乱的棕色头发,穿着与旁边赵破奴差不多的行头,两人身材也旗鼓相当,均是高挑个头,宽肩窄腰。
      “好久不见,你俩变化太大,我完全认不出来啦。”我伸手戳戳高不识脑袋上插着的两根翎羽,“怎的,你还当官了?”
      “不仅是他,我也捞了个官做。”赵破奴得意地说,“小高的爹亲是白羊王的侄子,白羊王封小高做了千户长,我也沾光得了个百夫长的位子。”
      “你们不是在太原吗,什么时候跑到朔方来的?”我好奇道。
      “军臣攻进太原的时候我们正在北边放牧,没来得及逃走,我俩跟着我娘流亡过来的。”高不识摩拳擦掌,“走,这儿人多,咱别在这儿说话,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在朔方的家。”
      “现在?”我抬头望了望帐篷外面排队等待面试的那排匈奴青年。
      “当然是现在!”
      盛情难却,被高不识轻松地一把捞起来,举到赵破奴肩上坐着,我居高临下,朝呆若木鸡的苏武挥了挥手。
      “剩下的招兵任务就拜托苏表弟,我先走一步喽!”

      夕阳下,眼前成群的一片,灰灰白白挤作一堆,目测估计有上千只,绵延至山头,仿佛与天上的云朵相接。
      不远处,高不识正骑在马背上,将羊儿们赶回羊圈中,嘴里呦呵着小曲儿。
      “套马的战士你威武雄壮,
      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一只灰色的小羊路过我身边停下,略一停顿,忽然叼起我额旁一撮垂下的发丝,吧唧吧唧地开始咀嚼。
      “这只最淘气,最不怕生。”赵破奴抱起绵羊,递到我怀里。绵羊幼崽用浅浅的两只小羊角拱我的手心,它身上那层毛不仅厚实,而且质地粗糙,好似一层厚重的棉被,裹住整个圆圆的身体。
      “这些羊已经过了该剃毛的时期,”赵破奴一边挥手赶走绵羊尾巴上的虻蝇一边解释,“剃毛师傅听说朔方城薪水高,跑去那边找活计,我俩好奇去凑热闹,看到招兵启示符合我俩的条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应征,没想到在那里碰见你。”
      “你们来征兵?那你们千户百户的官不做啦?”
      “朔方地区的匈奴人如今都是降虏,从前的官爵早就作废了,大家都得另寻出路。”
      “说到招兵,我这次帮忙招的是京城期门军本部的新兵,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回京吗?”
      “跟着你混,有吃有喝,我放心,小高也没问题。”赵破奴笃定地回答。

      “吾儿回来啦,”毡房的门帘掀开,粗布裙装的妇人探出头,“晚饭好了,快进来吧。”
      高不识拍着我的肩,将我推到他娘亲面前。
      “娘,给你介绍我朋友,太原陈太守的儿子,陈去病。”
      短暂的怔愣后,我终于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长这么大,头一回听别人这么介绍我。
      “阿媪,我是卫将军的外甥,霍去病。”
      “你是卫将军的家人?太好啦,快里面请,一起吃晚饭吧。”妇人热情地把我拉进门帘,“那外面那些羊都是卫将军的属下归还给我们家的牲畜,战乱的时候惊跑了不少,都帮我们寻回来了呢。卫将军人真好,他让我们放心,说归汉以后,以前的日子怎样过,今后只会比以前过得更好。”
      “是啊阿媪,我舅父为人谦和,心地仁善,是个大好人。他说的话保证兑现,不信,我这个外甥可以给他做担保。”我爽快地拍了拍胸脯。
      ***

      草原的风已夹杂寒凉之意,京城的气候倒是颇为适宜,草木叶儿方才微微泛黄。
      “小侯爷,霍公子回来了。”家仆牵过火云,朝院内喊道。
      不远处一阵“铿锵”之声,堂堂平阳侯正与一名身材敦实的布衣男子执剑打作一团,挥落满地残花败叶。
      “果然是后会有期啊,大侄子,俺们又见面了。”布衣男子稳稳收手,笑着转过身来,竟是崤山那日见到的那位剑客。
      “去病,我听说你这两日便会回府,一直在等你——”
      听到家仆报门,曹襄匆匆收剑,朝我快奔几步,起初欣喜的笑容却在见到门口一行人之后,瞬间消失无踪。
      “他们是谁?”平阳侯停下脚步,指着跟在我身后的那两名匈奴人打扮的少年。回京的路上,这俩家伙扎眼的异族装束和高大的匈奴坐骑确实招来不少行人侧目。
      “他们是——”我转了转眼珠子,决定婉转地介绍这两人,“君侯还记不记得我娘嫁给陈掌之后,我去太原住过一段时间,他们是我在太原认识的朋友,和兄长你也是老乡呢。”
      “不,去病你可能不记得,你娘没嫁给陈太守时我们就已经互相认识啦。”赵破奴纠正我。
      “他说的我好像有那么点儿印象。”我挠挠头,继续道,“总之,他们俩过阵子会去期门军报到,往后在兵营那里还望君侯多加关照。”
      话音甫落,平阳侯的面色阴郁得犹如夏日草原上的暴风雨。
      布衣男子双手抱在胸前,望望我,又望望曹襄,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你给我过来。”一阵尴尬的沉默之后,曹襄一把拽住我的小臂,将我拉进厢房,留下门口牵着马提着行李的二人面面相觑。
      “你干什么!”
      “脱衣服。”他摁着我的肩,伸手扯我的外套,一使力,衣带居然被他扯断成两截。这披风可是我临出门前二舅给我的,掖庭殿的绣工呢。
      “君侯到底在找什么?喂,能不能不要再咬我,很疼的。”被三下五除二扒个精光,我放弃了挣扎,只期待对方能尽快松口。
      平阳侯终于放弃啮噬,温热的掌心落上我的后背,拇指轻轻摩挲他刚刚咬过的地方。
      “门口那两个,你不能让他们住你府里。”对方的声线透着委屈。
      “唉,他们除了我,在京城无亲无友,远道而来即是客,不住这里住哪儿?”我试图同压着我的人讲道理。
      “他们去住客栈。”
      “侯府那么大,住客栈多浪费。”
      “让他们自己找地方住,总之不能和你住一起。”对方斩钉截铁。
      “这是我家,我说了算。”不想去看对方阴翳的脸色,我趴在榻上,于长久的沉寂中聆听着少年沉重的呼吸和自己渐渐放大的心跳。
      数月未见,再次相见却只听到对方一遍遍重复的话语,我无法抑制地感到烦躁不安。对方总是以强硬的语气命令我,试图替我做决定,可是我未尝不希望坚持自己的主张。
      “好,他们不走,我走!”
      压着我的重量忽然撤去,曹襄仿佛下定了决心,他“砰”地甩上房门,头也不回的离去,留下原地怔愣的我。
      ***

      “这些东西怎么会在我屋里?”晚饭前,我将卫府房契和一串钥匙摆到二舅眼皮底下。
      “哦,之前平阳侯来的时候带过来一些文件,说是给你的。”二舅忙着招呼家仆上菜,随口答道。
      “他给我卫府房契做什么?”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青弟,你这个外甥和你一样招桃花呢,小小年纪就被馈赠宅邸,曹家那娃子是真喜欢他呀。”郭解晃过来,径自取过一只茶碗,边倒边喝。
      我扶额叹气,默默地把贵重物品放回屋里收好。曹襄这么做,难道是变着花样找理由要我主动前往公主府么?

      “京城菜样味道不错啊,这个差点把我辣哭,你一定要尝尝。”
      “别忘了‘跟着去病有好吃的’这句话是我说的。”
      高不识同赵破奴两个家伙在一边大快朵颐,我竖着耳朵倾听二舅与郭解的对话。
      “徙陵之事——?”郭解小心翼翼地问。
      二舅晃着手里的酒杯,轻轻摇了摇头:“被陛下驳回了。”
      郭解笑得尴尬而颓唐。
      “看来皇帝心意已决,要将俺捉来长安城坐这富贵监牢。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能怪俺当初年少气盛,旧怨太多,终究逃不掉这一劫。”
      二舅呷了一口酒,眉头紧蹙:“大侠当初为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今又救了臣的外甥,救命之恩,本当涌泉相报。是臣无能,枉担了这侯位,却不能帮到大侠。”
      “别这么讲,俺知道青弟你已经尽力,你同俺往日的情分,断不用说出这种话。一切皆听天由命罢。”郭解哀叹了一会儿,见对面人神色凄凉,遂拍着二舅的肩打趣道,“只是筹钱在茂陵邑盖栋新房子,又不是真要俺的命。你哥俺要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就该攒些当初劫富济贫的金银,在洛阳城买套大宅子,把你金屋藏骄,也断没那皇帝什么事儿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