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书院生活 ...
一晃从许观来到这休宁还古书院到现下已经过了大半个月。
为何会有读书这般令人痛苦的事情……
许观此时将将下堂,前几日助教布置了题目,叫众生员做出文章交于他审阅,许观自然也写了,只是写得不大好。今日助教在堂上点评,特意提到她做的文章,几番批评,划为丙中,还告诉她:“若不是你写得一手好字,合该划为丙下,伸出手来。”于是拿戒尺打了许观五下手心。
许观看看自个儿的手,只见手心都被打得红肿。
打便打了,还要罚重做一篇文章,若不是想到同郑姐姐和大伯保证了会好生读书,许观此刻便想逃出书院了。
不行,不能辜负郑姐姐和大伯的期望。
想着拿出郑姐姐送的荷包,很是爱惜的护在手中仔细观看,口中还念着:“郑姐姐,你放心,我现下便去写,若写不完便不吃饭……”
此时读书,在十三、四岁之前先生并不讲解,学生的任务在于记忆背诵,读一本书就需得全本背下,最差也得将五万左右字数的《四书》全部背会才可。不过这仅是参加科举的第一梯台阶,某些文风鼎盛之地,还鼓励拿下诗书经史,甚至还要求背诵书籍里的小字注释。
许观启蒙年岁早,四岁许父便为其请了教习先生,天资也算聪颖,只是为人懒散,十三岁才请教习先生吃了完篇酒,以示可以出考了。
所学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唐诗三百首》,古文则修习《古文观止》旁及《纲鉴易知录》等等。再是学习八股文法,此乃重中之重,次及诗赋,先习一韵,加至六韵,即为合格。若头脑还算聪明伶俐,能学到这个份上,就算完篇。此时爹娘便得摆酒宴请先生,送礼敬茶,称为“完篇酒”。从此自家孩子便可称为童生出去应考了。
许观看着红肿的手心感觉自个儿又回到了七、八岁的年纪。
“许观,今日便先背一遍三字经。”
“是,先生。”许观苦着小脸开始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窦燕山……嗯……山…山…”
“山什么?嗯?伸出来……”
“母亲,我不想读书了,先生打得我好疼……”许观泪眼汪汪的看着母亲,把手伸到许母眼前。
许母一阵心疼,连忙给许观吹一吹手心:“好了好了,吹了就不疼了啊……”
许观:“母亲,吹了也疼……”
谁叫你不好好背书,只晓得出去摸鱼!现下被打了晓得痛了?
“那我去跟你爹商量商量?”
“那……那还是算了罢,我……我去背书了……”
回过神来,许观看着面前写了一半便写不下去的股文一阵头疼。
先前自个儿还能写个完整的,现下被助教一骂,什么都写不出了。
再看天色,若不抓紧写,只怕真的不必吃饭了。
许观正写得抓耳挠腮,头昏脑涨,陈清清回来了。
这半个多月两人就当对方不在,半个字都没说过。
“我带了些小食回来,你可要用些?”是陈清清说话。
许观头也不抬,道:“不必。”
陈清清颇为失落,但又开口:“我借了刘文正的股文观摩,你可也要看一看?”
刘文正,今日被助教当堂评为甲上那个?
许观有些心动,去看陈清清,陈清清便也不等她回话,将那股文放在许观桌上就回自个儿那边了。
看了刘文正做的股文才晓得自个儿做的果然是助教所说的乱七八糟兼文不对题。
有了参考,许观立马便晓得该如何写了,于是半个多时辰便写完,要下山吃东西了。
“多谢。”将股文还给陈清清,许观道一声谢,出门了。
陈清清低着头没说话,等许观走了,才呆呆看着她方才坐着的地方,似若有所思。
吃完汤饼,许观瞧见今日竟还有些炸鹅肉,便买了一份,又想着虽和陈清清不对付,但刚刚到底是承了人家的情,于是又买一份当做答谢,只求两不相欠。
回到寝室,陈清清还在看书,许观把炸鹅肉放在她桌上,说:“答谢你方才的帮忙。”
说完去洗漱,洗漱完了挑亮油灯便拿本书躺在床上看。
好想郑姐姐……
第二日。
早晨起床简单洗漱一番,吃了昨日带回的鹅肉,便当用过早饭,收拾好书本及昨日重写的股文就匆匆去往学堂。
在堂内坐了一阵,博士才来,今日讲的是《尚书》。
《尚书》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其内容大都是历史人物的言语以及朝廷的文诰。
博士此时讲的正是记载商王朝衰亡过程的《西伯勘黎》。
赵助教早同堂上这位博士说了,“吴博士,甲二班里有一生员名叫许观,天资聪颖但性颇懒散,是我家中一远房亲戚,还望博士多多关照。”说完拿出两吊铜板与这吴博士。
吴博士接过,会心一笑,便是晓得要多多提点这许观了。
却说那日,大伯许克明交纳束脩之时,趁许观不注意。
“赵助教,家中侄女顽劣,不喜读书,若无人看管只怕难成大器,小小心意,不成敬礼,还望赵助教多多提携。”说着塞给赵助教一张五十两银票。
赵助教收了贿赂,自然对许观上心,早已同两位博士,三位助教说好要对许观严厉看管,多多关照。
于是,吴博士看着堂内诸生,道:“许观,你且来说一说这《西伯勘黎》讲的何事?”
许观考秀才之时便已熟读四书五经,此时自是不怕,当即起身回答,并无错处。
见吴博士点头,许观答完便要坐下,却又听得吴博士开口问道:“那你再以“逸民伯夷叔齐”为题说一说如何破题、承题。”
许观一愣,什么?博士莫非是让我当堂做一篇股文出来?一时欲哭无泪。
“夫……夷齐之遇,不为民不可……同……同为民而又不忍也……民而称逸,此其所以为夷齐乎!”许观结结巴巴的说完,“此乃破题。”
吴博士点头,“承题呢?”
许观想了一阵:“且自古圣人并起,莫盛于商周易姓之交……嗯……生文武以为君也,生三仁又生十乱以为臣也,天生夷齐何为也哉?曰以为民也……夫……君臣不易得,民则滔滔皆是,安用圣人?”
说完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方又说:“不知有易代无易民,苟任其互兴互废于其间,民彝之性先亡,君臣之统愈乱。圣人适遭其变,不甘自外于民,而又不忍自混于民,于是有逸之一法,所以立民极存民心也。 ”
许观说完松口气见吴博士还不罢休,又待再问,忙说:“博士,学生实在想不到了……”
吴博士拿戒尺在桌上敲打,道:“如此你便以此为题做一篇文章,后日拿来与我看,若写得不好……”说着去看许观。
许观忙道:“学生一定写好。”
吴博士才点头让她坐下,方讲起课来。
今日课毕,许观将昨日重做的文章交与助教,险险过关,便又苦哈哈的回到寝室执起毛笔继续做今日吴博士单独留给她的文章。
我怎生这般命苦……
自来到书院,但凡有博士及助教讲课,皆要把自己点起来问些问题,还有如今日这般额外的功课也不是第一回。
许观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埋头奋笔疾书。
远在褚县的大伯和许母正在讲话:“弟妹,你无须担心,我已打点妥当,阿观那里不会出岔子的。”
许母再三问了,得到许克明的保证才放下心来。
“这风尘仆仆的,大哥你且先去休息,想必在路上累到了罢。”
许克明摆摆手:“这点儿路算什么,想当年……”
莫不是又要将他年轻时出去跑商的事拿出来说?岂不是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大哥,我还要去做饭,便先走了。”
“这……好罢……”
作者明天要去学校搬电脑回家
顺便去亲戚家玩一下
所以下午还有一章
那是明天的,不算我请假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书院生活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