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这是方念和童杨认识的第十个年头。
她们在一起七年,住在一起五年。
在一起住久了,生活便如小时候默背的乘法口诀一样,顺背倒背都熟悉的脱口而出。
每天早上两个人在闹铃声中醒来,确切的说是方念在闹铃声中醒来。——童杨的睡眠不是太好,几乎总是比闹铃早醒。
六点二十,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不算太晚,楼下已经有很大的声音了。没办法,隔的不远,便是一所中学,那些可怜的为高考奋战的孩子们,无论冬夏都是早早的聚集到了学校门口,也带来了他们特有的吵闹与朝气。
童杨照例去卫生间冲澡,方念便去厨房做早餐。
对于那种影视剧和言情小说里惯常的煎鸡蛋烤吐司就牛奶的早餐,方念和童杨都不喜欢。不喜欢的理由很多,比如方念认为买来的吐司里面加了太多的添加剂有害健康,而且吐司煎蛋牛奶什么的不太适合自己那粗糙的纯中国的胃;而童杨则认为这样的早餐太寡淡,让本来早上就没有什么食欲的她更不想吃东西。
而日常过日子又不可能总像影视剧那么抒情清新,落到实处便是,方念给两个人做的早餐离偶像剧十万八千里之遥。不论冬夏,方念总喜欢早餐的时候喝一些热乎乎的东西,不是牛奶或豆浆那种纯流质的,而是像稀粥那样的内容与汤汁比例调和的东西。而童杨对早餐总是不那么在意,如果不是方念盯着,若是一口早餐不吃,她也不会觉得什么。在童杨一个人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早餐就是在单位的食堂解决。一碗热乎乎也同样油乎乎的肉末面。而若是赶不及,早餐便只是楼下买的一只香菇青菜包或者豆沙包。当方念为此焦急愤怒问她为什么不再买点别的甚至不再多吃一只包子的时候,她倒是很笃定的说,一只就能吃饱了啊,那么大~以至于方念开始怀疑,究竟是自己太能吃,还是童杨太不能吃。也是在后来方念才知道,童杨的早餐的“不能吃”,和她的胃其实没什么关系,更多的是因为她的情绪。
住在一起后,方念几乎是理所当然的负担起了家里做饭的工作。早餐,其实真的是没太多时间精心制作和慢慢享用的,通常也就是很家常的那几样:几乎每个做过单身汉的人都会做的万能的西红柿鸡蛋面;白粥,鸡蛋,馒头和小菜;或是煮饺子,炒蛋炒饭,偶尔烙张饼或是煮份肉末米线,或是干脆在外面吃,这样,居然也可以做到一周五天的早餐基本不重样了。
方念很惊奇的发现童杨一家居然是面食的狂热爱好者。童妈不但能做各种馒头花卷,懂得用松针垫在屉笼里让蒸出来的馒头花卷自带淡淡的松香,还烙得一手好饼。连童杨的大哥也能把从和面到发酵到造型到最后上屉一条龙玩得稔熟。而那边亲家过来的时候,又常常是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做饺子当正餐,以至于方念最开始的时候十分诧异,为什么这算起来比她方念还南方的一家子这么热爱面食。照童杨的解释,这个城市本来就是古时移民建立发展壮大起来的,本来北方人不少,童爸又在东北当了很多年的兵,爱吃面食也就很好解释了。
方念的家,算是地理意义上的南方,自小吃惯了白米饭,周围的人也都吃白米饭,乍一来到这样一个热爱面食的家庭,多少有点点不习惯。好在童杨没有和童爸童妈一起住,两个人的日常又都是方念打理,饮食上自然就没有偏离原来的习惯太远。比如早餐,如果吃馒头,——馒头嘛,自然是从童爸童妈那边带过来的,口味与质量绝非外边卖的所能比,——多半是搭着白粥的,就算是南北口味的一点调和吧。
童杨一直抗议说不爱吃馒头就粥,说是太清淡了。在童家的传统里,吃馒头是就着油茶和腐乳辣酱的,简而言之,算是比较重口了。童杨的胃口其实不坏,童妈手工做的货真价实的馒头她一顿能吃下两个,而方念连那种外面买的加多了膨松剂发过了头的馒头也就将将能吃下一个。每到这时,童杨总是很得意地挑一挑眉毛:体检说我还是二十岁的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