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砥锋挺锷 ...

  •   1882年,蔡锷生于湖南宝庆一个贫寒农家。湖南自古以来都是钟灵毓秀之地,古往今来,那里出的仁人志士不计其数,尤其是近代150年以来,无论在中国的哪个时期,拯救天下的重担,都是由湖南人挑起来的。故此,惟楚有材的美誉扬名天下。
      大约是得楚地千古灵气所钟,蔡锷从小天赋异禀,三、四岁时就学会了对对子,其对联往往对仗工整,言简意深,深得乡邻称道。蔡父见蔡锷小小年纪就如此出息,对他自是疼爱有加,常常将他顶在肩上去友人家串门。
      一日,蔡父带着儿子路过“顺泰来”笔墨店,蔡锷忽然叫住了父亲,说要买些笔墨纸砚。蔡父对儿子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于是,他顶着蔡锷欣然入店。这店老板见是蔡锷父子,早就听闻小蔡锷才思敏捷的他有意逗逗蔡锷。
      “我出一个对子,你要是对上来了,这文房四宝我就送与你,分文不收,如何?”见蔡锷骑在父亲肩上,这店主说话间已经有了一个上联,“你听好了,我的上联是‘子将父作马’。”
      蔡锷一听,歪着头思索了片刻后认真对道:“父望子成龙。”
      店主一听,顿时连声叫好,他见蔡锷小小年纪出口成章,寓意高远,心生喜爱,立刻挑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送给了蔡锷。自此,蔡锷的神童美名传遍四乡八里。
      因蔡锷少时在当地才名颇盛,当地一位名士樊锥便自愿资助蔡锷读书。险些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入私塾的蔡锷很珍惜这个机会,学习格外勤勉。天赋加勤奋,蔡锷的求学之路一直很顺畅:6岁入私塾,12岁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
      当时的长沙时务学堂真可谓人才济济,谭嗣同为学堂总监,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维新派人士唐才常也在此授课。
      蔡锷在时务学堂的学习条件很是艰苦,然而他的学习却格外认真。16岁的蔡锷作为梁启超40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丝毫不逊色其余学子。他写的札记,大多数都得到梁启超的认可,认为其“比例精当,见地莹澈”。学习之余,蔡锷还为《湘报》写了《后汉书•党锢传书后》、《秦始皇功罪论》。这些文字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一直追随康有为变法的梁启超常常和蔡锷等学生谈论时政之要,当时的中国在腐败清王朝的统治下早已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蔡锷通过和老师同学的谈话,迫切地感觉到民族危亡,他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一腔热血,为“国力孱弱,生气销沉”的中国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天资聪颖、胸怀沟壑的蔡锷逐渐得到梁启超器重,二人从此结下了无比深厚的师生情谊。
      1898年,戊戌变法遭到慈禧太后的血腥镇压,梁启超迫不得已流亡日本。次年7月,蔡锷应梁启超所召,和11位同学东渡日本。在日本,蔡锷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身在日本的蔡锷丝毫不敢忘却祖国正被帝国列强虎视鹰瞵,他时刻积极准备着为国效命。也就在这时,和蔡锷一同前往日本的唐才常力邀蔡锷一道回国主大事,早就有此想法的蔡锷便当机立断追随唐才常回到了上海。
      一回到上海,唐才常便大施拳脚,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改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入会者竟达10余万人。7月,唐才常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在这次大会上,唐才常任容闳和严复为正副会长,他自己则担任总干事,宣布“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拥护光绪帝当政。国会后,唐才常亲赴汉口,组织自立军,亲任诸军督办,拟于8月9日起义。康有为在日本得到消息后,对唐才常和蔡锷此举大是赞赏,并四处奔走为自立军筹集起事的军饷。然而,康有为支持义军的这笔重要汇款未能如期而至,苦等军饷的唐才常不得已只好将起义延期。义军前军统领秦力山并没有得到起义延期的通知,按期独自在大通起事,三天后战败身亡。因义军错失了战斗的先机,各方面已呈颓势。张之洞乘此良机,伙同英领事一举破获自立军机关,唐才常被捕,22日,就义于武昌滋阳湖畔。
      早在自立军起义初,唐才常认为蔡锷年幼不堪担当重任,于是在起义前半个月,派蔡锷去给湖南的黄泽生送信。结果起义失败,许多人遇难,蔡锷则幸免于难。
      这次起义的失败,对蔡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迫使自己沉下心来,摒弃单纯的血勇和莽撞,开始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他深深感到苦难的中国需要有根本的改造,而改造的前提则是通过攘外安内等一系列举措还中国一片净土。当然,安内,攘外,这些都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实行。经过良久的思虑斟酌,蔡锷终于得出了“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的理念。
      虽然当时的蔡锷并未弄明白该如何陶铸国魂,但他已经在这一片鸿蒙间发现了一线光明。蔡锷决定投笔从戎,并将原名艮寅,正式改为锷,取“砥砺峰锷,重新做起”的意思,穷毕生之力将实现这个陶铸国魂的梦想。
      回到日本后,蔡锷向老师梁启超倾诉自己“军事强国”的想法,梁启超却认为蔡锷乃一介文弱书生,难以承担军事重任,有意劝阻。蔡锷则坚定地回答说:只须先生为我设法学得军事,将来不做一个有名军人,不算先生门生!”
      见蔡锷如此决绝,梁启超便不再劝阻,转而鼎力支持。在梁启超的帮助下,蔡锷以私费进入东京陆军成城学校学习。因为远见卓识,成绩优秀,一年后,蔡锷又考入了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在士官学校,蔡锷以瘦弱的体质,承受着紧张艰苦的军事训练,他毫不畏缩地说:“大丈夫当视国如家,努力进行,异日列吾国于第一等强国之列,方不负此七尺躯也。”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他穿着严整的军装,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激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蔡锷回国后,凭借其履历获得了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军事学校任教的机会,他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当时的蔡锷年轻英俊,他每日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威风凛凛于新兵操练场操练新兵,因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911年,云贵总督李经羲在久闻蔡锷大名后,诚意邀请蔡锷前去昆明襄助他。蔡锷与李经羲神交已久,于是欣然应邀前往。在昆明,蔡锷辑录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语录,并加上按语,写成了《曾胡治兵语录》一书。这本书以“秣马厉兵,抵御外侮”为目的的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4年还被广州黄埔军校采用为教材。
      1911年7月,清廷的首脑终于发现了蔡锷的才华,于是发布上谕,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得此要职以后,蔡锷开始按照自己的主张和设想,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
      这一年恰巧是全国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一年,以同盟会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广州三·二九起义,接着四川的保路运动也迅速发展成了武装反清的势力。一时间,全国四处风烟暗涌,大江南北的反清斗争此起彼伏。在这种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云南的一些反清义士如唐继尧、李根源、李烈钧、方声涛、罗佩金、张开儒等也趁此机会频繁活动起来。蔡锷早就有反清革命的意向,他到云南任职期间虽然不与这些革命党人私下交往,也没露出反清的思想,但他却不动声色地掩护云南革命党人的活动。他曾向同盟会员黄毓英保证:“时机不到干不得,时机成熟绝对同情支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云南,云南的革命党人群情激扬,纷纷响应,连续举行了五次秘密会议。蔡锷4次与会,并被推选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
      10月28日,蔡锷与起义主要领导人拟定这次“重九起义”的作战部署。10月29日,蔡锷赶往巫家坝,与七十四标及炮标各营管带中的革命者,商议落实起义计划。10月30日傍晚7时,蔡锷以准备夜间演习为由,下令各队事务长做饭,8时又命令军需长李和声发给士兵枪弹,为“实弹演习”作准备。然后蔡锷召集刘存厚、雷飚、罗佩金等人开会,决定起义步骤:一、12点鸣号,步、炮两标官长到七十四标本部前集合,宣布革命宗旨,然后起义;二、9点前派人将巫家坝、干海子、归化寺等处的电话线截断,通往迤南的电话线也要全部剪去。三、由七十四标二营派兵6名,到关上西边100米处的桥梁,三营也派兵6名,到双龙桥东100米处的桥梁设卡。
      是夜,起义军按计划攻占了总督府,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终于夺得了革命的胜利。
      11月1日,“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都督,一向谨慎的蔡锷在云南都督府成立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从全国革命大局出发,派出8个营的远征军,支援四川革命党的斗争,并计划联合武汉等地的革命军,举兵北伐彻底推翻清王朝。
      准备北伐的同时,蔡锷开始着手建设云南。在这个过程中,蔡锷显示出了惊人的魄力,他积极更新人事,革除政弊,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并重申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公布了保障民权的7条政治纲领,从而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辛亥革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全国人民一片欢欣雀跃。
      一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蔡锷在此举国欢庆之时,看到的却是“英窥西藏,法窥滇黔桂粤之谋日迫,边陲多故,危机已伏。若屏藩不固,国将不国”。为此,他亲自担任主编,拟定了数万言的《五省边防计划》,即西南边防协同作战计划。该计划指出,中华民国虽然已经建立,但“内讧未靖,外患思乘”,列强侵吞中国之心不死。在此“西南边要尤陷危险,民国全局殆哉岌岌”的情况下,蔡锷呼吁滇、川,黔、桂、粤五省实行军事联合,以便随时抗击英法侵略者的军事侵略,保卫新生的共和国。但是,蔡锷的这个伟大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利用同盟会的内部分化,拉拢部分革命派人与之合作,并公然迫使唐绍仪辞职。在1931年的“宋教仁事件”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的幻想终于破灭。袁世凯这些用武力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刀的行为同时也粉碎了蔡锷保卫新生共和国的梦想。
      1913年7月,,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