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托孤梅驸马 鸿儒正学帝师尊 ...

  •   这句问得好不尖锐,一下子把朱元璋问倒了,当年为了让儿子取代功臣,朱元璋一边大杀功臣,一边封了儿子们去全国不同的封地来军事上守国门,但当年一名叫叶伯巨的大臣反对这样做法,说这朱元璋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封藩太侈。说封儿子们做藩王,让他们拥兵自重会造成强枝弱干的情况,也就是说这样子会让藩王们强大,朝延反而不能中央集权,力量衰弱,会被周边的亲王们的势力威胁。
      那的确是一个隐患,但当时的朱元璋正在兴头,哪里会管,反而以一个离间骨肉的罪名把叶伯巨关在监狱里,叶伯巨也死了在监狱中。
      现在这个问题重新被摆在桌面上了,朱元璋呆了呆,他自己扪心自问也想不出什麽办法处理这个漏洞,便反问孙子:“你认为应该如此是好?”把问题反抛给朱允炆,朱允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知道怎办就不用问爷爷了。
      不过朱允炆也用力思考了一下,提出自己的见解,其实他自己也没多大把握,见解就是:“以道德来感化藩王们的非分之心,以礼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如果不行,那麽就削了他们的封地,再不行,那就废了他们的封爵;最后一步,那就只能是发兵去讨伐了。”朱元璋隐隐地察觉了这个见解背后的新漏洞,潜意识中觉得好像没什麽用,但为了给孙子一颗强心丸,便强笑赞道:“是呀,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这天的深夜里,心事重重的朱允炆走出灵堂在宫内四处走走散心,走到东角门,额头倚着门,呆呆地坐在门槛上沉思,这时东宫伴读黄子澄值夜经过,黄子澄当年四十出头,他看到朱允炆坐在东角门发呆,便走了过去弯腰看着他问道:“太孙殿下怎麽了?不舒服吗?”
      朱允炆无精打采地说:“我那些藩王叔叔们个个都手握重兵,以后要反我,我该怎麽办?”黄子澄蹲下低声对他说:“殿下不要担心,诸王仅有护兵,数量上只有自守,倘若有变,可以用朝廷的军队去镇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不是灭亡了?” 朱允炆听了,也深以为然,感觉比较安慰,心情也好多了,对黄子澄笑道:“那以后有劳先生了。”黄子澄拱手笑道:“不敢当,臣自当尽力辅助殿下。”
      太子朱标逝世后三个月后,朱元璋还是没有换下丧服,礼官道:“皇上现在可以将丧服换下来,正常上朝了。”朱元璋无精打采道:“朕作为一个六十五岁的老父亲,为儿子服丧也不成吗?”大臣们看不下去了,再三恳求之下,朱元璋才勉强换上朝服,恢复正常上朝。
      九月十三日,宫中办册立皇太孙的大典,在大典上,燕王朱棣突然走到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身后,用手重重地拍打了侄儿的后背,半真半假像是开玩笑似的说:“想不到你这小子也有今天呢!”这时,坐在金銮殿上的老皇帝朱元璋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了,他大声责问朱棣:“老四,你为何打皇太孙?”这时朱允炆赶紧出来给四皇叔朱棣解围,说:“皇爷爷,四叔只是开玩笑罢了。”
      朱元璋厉声斥责朱棣:“允炆现在是皇太孙,就算你是他叔叔,你也是他的下属,怎可对皇太孙动手动脚,以下犯上?来人!给朕关这小子几天!”手下一哄而上,捉了朱棣下去,完全不管朱棣连声求饶。朱允炆嚅嚅道:“皇爷爷——”朱元璋喝道:“不许为他求情!” 朱允炆与储王众臣举朝缩舌。
      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后,入住东宫,他把三个弟弟也接到自己的住处照顾,同吃同住。一天晚上,朱元璋去东宫探望朱允炆,看到朱允炆三个弟弟,包括14岁的朱允熥,7岁的朱允熞与1岁的朱允熙全在朱允炆的房间里,最小的朱允熙扑到朱允炆背上撒娇地抱着,朱允炆一手反抱他,一手与朱允熥下棋,朱允熞趴在旁边看着两个哥哥下棋,一边吃零嘴,一边也喂两个哥哥与小弟吃。
      朱元璋看着有些好笑,说:“你们都挤在同一个屋子呀。”兄弟四人听到声音,看到朱元璋进来了,都叫了一声皇爷爷,朱元璋随口吟道:“兄弟相怀本一身。”朱允炆回诗道:“祖孙继世宜同德。” 朱元璋抚须点头微笑道:“对得好,对得好,朕有此孝慈友爱的儿孙,何愁家国不稳?”
      分别在洪武二十八年与洪武三十一年,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都相继去世了,排行第四的朱棣成了存活的诸王中最年长的亲王,朱元璋也得到密报说朱棣在北平那边权力愈盛,兵马益强。
      在几年内又送走两名儿子,重重地打击了朱元璋,他已经七十一岁,年老体弱多病,连续的丧子之痛更是加深了他的病情。他在病榻中召见了朱允炆与他的驸马梅殷,他一手拉着梅殷的手,一手拉着朱允炆,嘶哑颤声道:“爱婿,你是个老成忠信的人,朕的众多女婿里只有你是最可靠的,朕现在临终托孤,把这个幼主交给你来照看,你是允炆这孩子的姑父,你要替朕好好看着他,护着他,他年纪还小,性格跟他爹一样仁弱,朕怕他就算当了皇帝也会吃亏。”
      还没说完一阵咳嗽,朱允炆与梅殷连忙拍他的后背,朱允炆泣道:“皇爷爷,你注意身子,别想太多了。”梅殷承诺道:“臣一定竭尽所能维护皇太孙殿下,陛下千万要保重。”
      朱元璋咳了一会儿之后,终于说出心底最担心的事情了:“燕王不可不虑。”气氛更加凝重了,朱允炆与梅殷相互交换了眼神,都心跳加速,原来皇上也意识到这个隐患了。
      朱元璋亲手把誓书与遗诏交到梅殷手中,咬了咬牙,下了决心般地说:“诸王强盛,太孙稚弱,劳烦你尽心辅助,如有犯上作乱,应为朕出师计罪。”梅殷顿首道:“臣领命。”
      朱允炆流着泪喂了祖父喝了一口水,扶他躺下,朱元璋拉着朱允炆的手说:“乖孙儿,皇爷爷当年想削去棍子上的剌给你爹好拿在手中,可是皇爷爷却把一支更多剌的棍子留到你的手里,皇爷爷现在发现事情超过控制范围了,可惜皇爷爷已经无力挽回了,乖孙儿,日后如果发生什麽大难,你要记着奉先殿的左侧有一个箧,里面有方法可以救你。”说完,朱元璋就断气,朱允炆与梅殷抱尸大哭。
      太监王钺走出殿外,含泪大声宣布:“皇上宾天了。”
      就这样,年仅二十二岁的朱允炆嗣位,成为大明皇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在朝堂上宣布道:“朕欲以建文二字来做年号,众爱卿以为如何?”众臣赞道:“此号甚妙,先皇的年号是洪武,开国用洪大的武功,但所谓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现在正是守成之时,要建立文治的时代了。”
      公元1399年正式命名为建文元年,明朝进入了建文年代,史称朱允炆为建文帝。朱棣上京送殡时,以叔不拜侄为由,拒不朝见建文帝,建文帝为此召见群臣商议如何应对,这时三十二岁的户科都给事中龚泰出班奏道:“象简朝天,燕王行君臣之礼;龙衣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
      龚泰丰姿绰约,仪度秀整,思维条理清晰。分析问题,均能切中要害。群臣纷纷认同,传到朱棣耳内,为了避免以大臣之礼朝见建文帝,他匆匆离开京城回北平。临走的前一晚,朱棣与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对弈。
      刘璟棋艺过人,杀得朱棣快输了,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子女从小来往,如同亲友,朱棣带着对同辈朋友撒娇的语气问道:“你不让一让吗?”刘璟正色回答道:“可让的地方我就让,不可让的地方,我可不敢让呀。”朱棣听出话中话,沉默不语。刘璟停了下棋,作揖道:“夜深露重,殿下早点休息,微臣告退。”朱棣的骄横在建文帝心中埋下了更加警惕不安的种子,为日后削藩埋下了伏笔。
      上台不久,这位年轻的皇帝就下令:“朕要省并州县,革冗员,精简体制,裁减不必要的职位,减轻国库与国民的负担。”群臣齐赞道:“皇上爱民如子,处处为平民着想,此乃德政也!”建文帝又说:“朕久闻汉中府学教授方孝孺才德兼备,朕求才若渴,欲封他翰林侍讲一职,众卿家以为如何?”
      群臣纷纷赞同道:“方孝孺是蜀王朱椿的世子朱悦燫的老师,蜀王很看重方孝孺,把他的书斋题名为正学,在四川,人人都叫方孝孺正学先生。这位正学先生是前皇太子朱标殿下,陛下父亲的老师宋濂的弟子。宋濂先生生前评价方孝孺说他是百鸟里的孤凤,说起来他也是前皇太子的同门师兄弟呢!两代师生同时也是两代父子的帝王师,实在是太妙了!”建文帝微笑点头道:“好,传朕旨意,去汉中向方孝孺下诏书,传他入京就职。”
      一纸诏书到了四川的蜀王府,四十一岁的方孝孺颤抖着双手跪着接过诏书,满眼含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传旨的太监王钺微笑道:“恭喜先生,贺喜先生,当今皇上贤明爱才,听说了先生的大名,十分器重先生的才气,现在正式本来聘请先生做翰林侍讲,先生的才华终于被朝廷发掘了,望先生尽快入京就职,从此之后用心辅助皇上,不枉皇上一番赏识。”方孝孺颤声道:“谢公公,臣一定不负皇上厚爱,尽心尽力,死而后而。”
      他的学生十一岁的蜀世子朱悦燫扶起方孝孺,由衷地祝贺道:“恭喜先生!先生生平所愿终于成真了,学生也替先生感到高兴。”蜀王朱椿与蜀王妃蓝氏也围了上来恭喜他。蜀王朱椿笑道:“子非池中物,先生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蜀王妃蓝氏也说:“对呀,先生从此仕途亨通了。”
      方孝孺拭泪笑道:“谢谢王爷王妃世子,老夫一心想用毕生所学用于国家,如今美梦成真,可惜老夫要与世子告别了,这九年来老夫可以做世子的老师,看着世子成长,实在是老夫的荣幸。”
      朱悦燫低头黯然道:“是呀,不知不觉先生已经来了蜀王府九年了,这九年来承蒙先生教诲,先生的恩情,学生永记心中。先生的才能不该只限在汉中,不该只限于四川,不该只限于蜀王府,先生放心上任吧,当今皇上是我的堂兄,先生上京辅助他吧。”
      方孝孺抚着朱悦燫的肩膀伤感道:“世子做老夫的学生时不过是个五六岁小孩,现在世子长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朱悦燫反过来安慰道:“我们师生情缘还没有断呢,先生去了应天府后要记得与我通信,我们去应天府也可以趁机探望先生了。”
      方孝孺振作起来,笑道:“对呀,我们师生还是可以通信的。”朱椿大手一挥道:“今天有喜事,蜀王府上下要摆家宴庆祝一下。”他对太监王钺道:“公公请赏面留下喝几杯。”王钺微笑道:“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久,方孝孺带着家眷上京了。此时的他踌躇满志,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条上京路是一条不归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