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老衲适逢白日王,太子投湖太液池 ...

  •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逝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分别分封到全国各地,如今马皇后病逝,全国各地的藩王都赶到应天府(今南京)奔丧,争取在父皇面前表现孝道。
      九月,马皇后的奔丧当天,风雨雷电交加。朱元璋一拍龙椅扶手,怒道:“一群饭桶,左选右选就选了这麽一个日子。”藩王们与其他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僧录司的左善事宗泐上前合十道:“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此言一出,朱元璋转怒为喜,道:“大师的意思是上天现在是为朕的贤后送行麽?”宗泐回道:“正是。”
      说话间天气转晴,马皇后的棺材可以顺利下葬了。朱元璋看着棺材入孝陵,双目含泪道:“几十年夫妻,说走就走了。”此时的他像是一个丧妻的普通男人,而不像一个皇帝。宗泐趁机上前道:“不如陛下为每位藩王选一名高僧,带回封地,继续为皇后娘娘诵经,超度娘娘早日到西方极乐世界?”
      朱元璋转头看向宗泐,宗泐一脸诚恳,朱元璋想了想,抚须点头道:“好吧,这样对皇后也好。”
      宗泐便把他同寺里的僧人一一介绍给每个藩王,轮到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时,宗泐介绍给他的是一个叫道衍的僧人。朱棣与道衍对望一眼,朱棣此时已经二十三岁了,中等身材,容貌英武,虽然年轻,但已经蓄着浓密的胡子。道衍年近五十,身形高瘦,面有菜色,三角眼,目光炯炯。
      道衍微微躬身合掌道:“贫僧道衍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合掌回礼道:“见过大师。”朱棣此时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和尚将改写他的命运。
      丧礼过后,朱棣与其他藩王一样带着各自的僧人回藩地。道衍要求与朱棣同车,因为他有话想要与朱棣说,朱棣答应了。
      在车上,道衍说:“大王骨相非凡,如果大王带贫僧到北平燕王府,贫僧一定给大王一顶白帽子带。”朱棣听了大吃一惊,他是亲王,是三划王,三划王的字上面加一个白字,就成了白日王,是皇了。这话的意思是他要帮助朱棣从亲王变皇帝。
      “大师说话要小心!”朱棣脸色大变,打开车帘看看面前,前面的马夫专心地赶着马,好像没有听到车内的说话声,朱棣放心了一点,回头炯炯地看向道衍,后者朝他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你到底是谁?”朱棣心想这和尚到底是什麽来历呀?对他说这种话。那道衍从容道:“贫僧出自医生世家,小时候在街上看到元朝的僧官耀武扬威的,十分羡慕,在十四岁那年剃度。”朱棣笑道:“你这和尚原来出家不是为了修炼,是为了名利呀!”
      道衍不怒反笑道:“贫僧的确不是一般的出家人,贫僧出家那年,太祖皇帝还俗了,那一年两个人,一个出了佛门,一个入了佛门,王爷说天意怎麽这麽巧?”
      朱棣笑骂道:“你这功利心重的和尚也算入了佛门?”道衍微笑道:“就是贫僧这种功利心重的和尚才能辅助王爷呀。”
      朱棣一时也无言以对,讪笑了一下,闭上嘴巴。道衍又接着说:“贫僧曾在嵩山寺遇到一个相士叫袁珙,他在前朝已经很有名了。”朱棣插嘴道:“我也听过袁珙的名气,这人看过无数人的相,没有一次是不中的。”
      道衍高深莫测地笑道:“袁珙一见贫僧就说贫僧是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是刘秉忠之类的人物。”朱棣道:“刘秉忠是前朝忽必烈可汗的宰相呀。”道衍道:“如果贫僧是宰相之才,也要配一个有皇帝命的主人才合天意呀。”说完这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众藩王一一回藩地了,太子朱标在宫中思念母后,多日茶饭不思,体质渐弱。朱元璋对朱标道:“你要振作起来,不要一味悲伤了。”朱标道:“是,我知道了。我现在已经开始投入公事之中了,父皇,我今天有两件事想跟父皇商量的。”
      朱元璋道:“尽管说吧。”朱标道:“第一件事是关于我的老师宋濂先生的,宋先生的长孙宋慎被牵连到胡惟庸桉,他们祖孙是无辜的,求父皇饶恕宋家,饶恕宋先生。”
      朱元璋闭目良久才睁开眼睛道:“关于宋濂的事,你的母后已经替他求过情了。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想刺杀朕,幸好太监云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来告发了这件事。朕要查平时与胡惟庸来往的人,其中就有宋慎了,宋慎已经被正法了,原本连宋濂也要杀的,但你的母后说民间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也会礼遇始终,何况是天子家,宋濂久居乡间,一定不知情,要朕放过他的老命,她又在当天的饭桌上全用了素菜为宋濂作福事,所以朕决定放过他了,只是把他贬到茂州,所以你不用再为他的事担心了。”
      朱标凄然道:“孙子被杀,晚年被贬,可怜先生一代鸿儒,恐怕也是活不久的,但还是谢谢父皇肯放过宋先生。第二件事是关于都御史詹徽的,詹徽这人太险刻了。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审核一些重案,其中的许多犯人都应该释放,但詹徽就是不肯。”
      朱元璋道:“詹徽的想法是对的,刚勐治国正合朕的胃口。”朱标道:“治理天下,应该以仁厚为怀。”朱元璋冷冷道:“等你当了皇帝,再实行你的仁政吧。”朱标道:“父皇!杀人过滥,恐伤和气!父皇一坐上皇位就杀了不少功臣了,他们都曾冒死为父皇打天下的,父皇放过他们吧!”
      朱元璋也不回答,只叫太监捧了一个盘子过来,盘子上有一根棍子,棍子上布满了剌。朱元璋叫太子执起棍子,拿在手上,太子面有难色道:“这棍子上都是剌,我拿不起来呀?”朱元璋微笑道:“朕让你拿这个棍子,你不敢拿,就是因为你怕棍子上的剌。那些功臣就是棍上的剌,朕帮你把剌除了,你就可以拿起这棍子了。”
      朱标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后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尧与舜都是上古的着名圣贤君主,朱标的意思是你做皇帝如果好,你的臣民也会好,朱元璋听了大怒,这小子不知好歹,朕看你仁柔,搞不定那些骄兵悍将,朕好心帮你清了障碍,你反而顶撞朕不够好,所以臣民不够好?朱元璋脾气火爆,一怒之下就拿椅子去扔朱标,朱标只好逃出去。
      朱标逃跑后,朱元璋渐渐平息怒火,把椅子放下,坐了下来叹息道:“朕那些被封在外面做藩王的儿子们一个个耀武扬威,拥兵自重,然而这个国家的继承人却是这麽一个仁柔的性子,将来朕死了,这傻孩子该怎麽办才好呀?”
      其实现在这种强枝弱干的情形完全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他杀功臣,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功臣去全国不同的地方守关,同时找了全国最好的人材,收集最好的书籍来教太子,太子被那些儒家思想灌输多了,讲仁孝道德,自然跟那些在长期镇守藩地,接触军事的藩王不一样。
      正在忧思之中,外面就传来太监们的尖叫:“不好了!太子落水了!太子跳入太液池自杀了!”朱元璋吓了一大跳,冲了出殿外,只见朱标在水里慢慢向下沉,吓得他直叫道:“快救太子!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