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姑母教养侄女实在算不得稀奇,但是把父母双全的侄女养到及笄就未免有些奇怪了,必定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

      这原因却得从先后的父亲柱国公张朗身上说起。别看柱国公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堪称人杰,但这主要是基因变异,和家族遗传一星半点的关系都没有。

      张家往上数八代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农夫,只靠着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求得几分温饱,读书识字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张朗兄妹的命运会如同祖辈一样,面朝黄背朝天,与匹夫匹妇结伴度过平凡的一生。

      只可惜,他们生在一个朝代的末年,正值一个政权的消亡,这意味天灾人祸会接踵而至,活着的人们注定流离失所。张氏兄妹自然也不会例外。

      一场山火席卷而过,张氏兄妹和家人们死里逃生,却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得不成为流民四处流亡。没过多久,家人们就四散零落,相继死去,只剩下了一对不满十岁的兄妹在这吃人的世道挣扎求生。

      为了躲避兵祸战火,张朗带着妹妹躲进深山老林,在那里他遇到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隐士周旦。周旦出生世家,却因为不满末帝的暴政带着全家人隐居山林以待明主,这是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世家子的首要选择。

      周旦救了这对兄妹之后,见张朗长得清秀机灵就将他带在身边充作书童 。没想到张朗天赋惊人,过目不忘,一点就通,周旦见才起意,山居岁月又着实无聊,就把张朗收做弟子细细教导。张朗也不负众望,不过寥寥几年就名扬天下,成了一等一的谋士,成功参加了造反大业,与天下群雄一起推翻了前朝末帝。

      周旦一高兴,就把自己的女儿周新柔许给了他。张朗一身本领都是来自周旦,自然对老师崇敬有加,无有不应,高高兴兴娶了师妹为妻,婚后生活十分美满。但是张朗的妹妹张晴却略觉得尴尬,虽然因为哥哥的本事身份水涨船高,可毕竟掩盖不去曾经的主仆名分。张晴曾经也是伺候过周新柔一段时间的,连名字都是周新柔取的,这让她在面对周新柔的时候难免心虚气短,诚惶诚恐。

      周新柔看着温柔可亲,但是作为世家女的高高在上却是刻在骨血里的,难免就有些看不上张晴那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她会满意一个小心翼翼的侍女,却不会满意一个奴性坚强的小姑子。

      出于面子和责任感,周新柔也是花了大力气去调教这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姑子,但是收效甚微。流亡生活带给张晴的阴影实在太大了,让她下意识保持着一副市井做派。

      张朗十分了解妹妹,虽然身边的出生高贵的青年才俊一抓一大把,还是选了一个出生市井的悍将徐达做妹婿,可谓是用心良苦。事实证明张朗的眼光如炬,徐达身长八尺,臂力惊人,悍勇非常,虽然是个大老粗,却对张朗这样的军师十分拜服,爱屋及乌,婚后对张晴也十分体贴。

      徐达的母亲也是市井妇人,和张晴的脑电波基本同步,很有共同话题。婆媳相得,夫妻恩爱,张晴日子过得也算得上是顺心如意,也就慢慢干练起来,再没了那副如同惊弓之鸟的样子。这也是张朗放心把先后交给妹妹抚养的原因。

      俗语有云,侄女肖姑,先后生的七分像姑母,和张晴的女儿放在一起就如同一对双胞胎一样。张晴也是像养育双胞胎一样养育她们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人一份,连教养也是一样的。

      周新柔自从产后失调,就一直卧病在床,根本没有心力教养女儿,虽然不放心却也只能拜托张晴。毕竟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找不到其他可以信任的人。

      张晴根据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经验,觉得身为女子第一要务是强身健体,得有能力可以自保。至于琴棋书画,调香品茗这种没有用的花架子等到真正安定下来再学也不迟。要不然她和周新柔前后脚生产,一起逃亡,怎么她就活蹦乱跳的什么事都没有呢?还不是因为她做惯了粗重的活计,身子骨健壮。

      劳动人民从血泪教训中汲取出来的经验是决计不会有错,连张朗也对妹妹刮目相看,觉得她很有远见。

      因此先后姐俩刚启蒙就被张晴丢给家中女侍卫学习拳脚功夫,读书习字反倒成了其次。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年,先后在姑父姑母的疼爱,表妹的陪伴下慢慢长大,性格活泼开朗,质朴纯真,算是在战乱年代少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了。

      先后十岁的时候,国朝初立,定都长安,张朗被封柱国公,徐达被封忠勇伯,所有人的生活都安定下来,周新柔也总算能放下心来调养身子了。这个时候周新柔的长子已经娶妻生子了,因为身体好转,又有人帮着理事管家,她也能腾出手来好好照顾女儿,来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等到把先后接回家,周新柔差点没疯。从前和女儿离得远,每次见面,看着她活蹦乱跳,高高兴兴的样子就很满足了。更何况女儿言谈文雅,进退有度,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周新柔因此还送了好几次厚礼给张晴。

      根据远香近臭原理,周新柔此时连活撕了小姑子的心都有了。先后是琴棋书画一样不会,调香品茗更是一窍不通,甚至当初因为身为人母而自带滤镜的规矩礼仪也是学得一塌糊涂。至于世家的谱系牒谱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周新柔恨不得以头抢地,以图回到过去掐死那个点头送礼的自己。她知道张晴不一定能教好孩子,也是为此做过心理建设的,但是完全没料到生活就是不断地挑战下限,简直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也别指望母女俩能温情脉脉地培养感情了,麻溜开始补课吧!

      先后从小就盼着和母亲生活,想着姑母都对自己如此疼爱,想必母亲会对自己更好,没想到现实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耳光,迎面而来的是暴风骤雨一般的兴趣班和母亲无比挑剔的眼光。

      先后委屈,但是先后忍了,毕竟心里还是十分孺慕母亲的,等闲不愿意离开。照理来说母女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使对方形象都不如心里勾画出来的样子,相处应该也还算融洽。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周新柔在先后面前表达了对张晴的不满。

      这对姑嫂之间的龃龉大约是单方面的,周新柔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小心思素来就有些瞧不起张晴。但因为受了张晴的援手,总有几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意思,终归是客气了几分。如今亲生女儿被养的不学无术,让她心里那几分浅薄的感激消耗殆尽,难免在女儿面前抱怨几句不为人知的私房话。

      那里晓得先后心里最亲近的还是张晴这个养母兼姑母,一句两句可以装聋作哑,可是听多了她就难免要为姑母打抱不平,辩驳上几句,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母女俩不欢而散。周新柔深觉自己挣命生出来的女儿被黑心的小姑子笼络了去,不忍心责怪女儿,一腔怒火冲着张晴而去,气急败坏之下把两人当年的主仆名分给拿出来说嘴,正好被来道歉的先后听个正着。

      这种尴尬的旧事自然不会跟孩子说,先后傻眼了,觉得自己的三观碎成了渣渣。一个人跑去忠勇伯府向姑母求证,张晴作为一个劳动人民出生的朴实妇女虽然有些膈应,但还是把当年的前因后果细细掰开和孩子们讲了。唯恐他们从旁的地方听几句只言片语想歪了,说完还告诫孩子们须得尊敬周新柔,不可冒犯恩人之女。

      张晴是真的把先后当成女儿疼爱,唯恐周新柔为难先后,亲自把送先后回柱国公府,想着为她讨个饶,求个情。只求不伤她们母女之间的情分,毕竟先后将来是要在周新柔手底下生活的。

      这一去算是撞枪口上了。周新柔才听人说女儿离家出走,正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抬头就看见小姑子带着女儿进门,这下子什么都清楚了。合着女儿觉着自己这个亲妈不好,所以才离家出走到姑妈那里求安慰啊!

      一时间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周新柔连国公夫人世家女的体面都顾不得了,冷嘲热讽了几句,连小姑子带着女儿一起骂了进去。

      先后炸了。她也不是什么寄人篱下的小可怜,从小也不缺爱,当然脾气也算不得好。生平所有的耐心都用在亲妈身上了,结果亲妈居然是这幅德性,幻想破灭,小脾气一上来,扯着姑母就往外走,活生生把周新柔气晕了。

      母女俩的脾气如出一辙,谁也不肯低头服软。周新柔放狠话让她有种别回来,先后居然也就不回家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