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路程不多,可是李知新慢慢的背着红薯进院子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回到家时,李知新外婆张氏已经来家里了,正和李母在屋檐下剥着玉米棒子,同时还对李母劝着什么,李母低着头,心情不是很轻松,不用猜李知新也知道外婆在劝母亲看开些,自从三子生病以后,外婆不是就是家里的常客,经常过来宽慰母亲。

      二弟没有看见,大妹棉桃正带着大宝玩,小妹核桃还小,丝毫没有感觉到家里的异样,正和家里的家里的土狗耍呢。

      核桃看见大哥回来,立马笑嘻嘻的跑了过来,吸着鼻子道:“大哥,外婆来了,还带了一只鸡,娘炖了,你闻好香哩。”

      看着小妹身上穿着弟弟改小的衣服,带着小灰帽,白净的脸蛋上也是脏兮兮的,要是不知道还真以为是个小子呢。

      小妹核桃长得一双大大的杏花眼,很是好看,族里人都说像他爹,李母也是这样说,说当年他就是被他一双杏花眼给迷住的,死活要嫁给你爹的。

      李知新看着是很像,就像一个模子刻的一样,其他的兄弟姐妹眼睛也是大大的,很好看,可是和小妹一比就差了很多。

      摸了摸小妹的头,点头附和着道:“嗯呐,是很香,待会儿你可得多喝些,要不然大哥可就吃完了。”

      “大哥才不会呢。”小核桃一点也没有被李知新吓唬到,小人儿对于大哥对他好是知道的,所以一点也不担心,然后又笑呵呵的和狗狗去玩了。

      李母和张氏看到李知新背了这么一大筐红薯,赶紧跑过来帮忙放了下来。

      三个人也是很吃力的才放下,李母心疼道:“你这孩子,这么多红薯不知道多跑一次,叫我也行呀,要是背伤了怎么办?”张氏也是骂道。

      “娘,外婆没事,我也不是第一次了,再说我也是看天黑了才多背了一些,下次不会了。”李知新揉了揉酸痛的胳膊说道。

      用老葫芦做成的水瓢要了一瓢洗了洗手,然后随手在身上擦了擦,说道:“我去看看三子。”说完就进屋了。

      三间房子,中间是堂屋,东边的是李母和李平林住的,西边一间是李知新兄弟姐妹几个住的,幸亏现在年纪都还小,要不然还真没地方住。

      抬脚进了屋,三子静静的躺在炕头,二弟正趴在破旧的炕桌上睡着了。

      看着二弟的样子,李知新很是欣慰,自从三子生病以后,他就和二弟说了,以后他不在家的时候就不要出去玩了,待在屋里陪着三子,说是怕三子一个人害怕。

      其实这也是多余的,前段时间还好,三子还醒着,这几天昏迷的时间越来越多。

      李知新拍了拍二弟。

      李知平抬头看见大哥,擦了擦口水叫道:“大哥,三子今个一直没有醒。”这些天李知平也渐渐知道了弟弟可能不好了,很有可能像爹爹一样埋在土里再也看不见了。

      所以对于大哥吩咐的,不出去玩,在家陪着弟弟的事情也逐渐打消了不满,就静静的在一旁看着弟弟。

      李知新点了点头,对李知平说道:“出去玩吧,外婆和娘在厨房盛鸡汤呢,赶快出去吧。”

      在家里窝了一天,李知平早就没耐心了,加上鸡汤在李家可是不常见的,他惦记鸡汤可是惦记了一下午了,刚才就是趴在炕桌上念叨着伴着鸡汤香味睡着了。

      李知新站在炕头低头看了看三子李知和,原本小脸就有些干瘦,但是至少颜色红润,十分健康,可是经过这么多天的病痛折磨,小脸枯黄,嘴唇也都干裂起了死皮。

      拿着一旁的棉花团沾水擦了擦三子的嘴唇,虽然大夫话里话外都暗示家里不要费力了,可是李知新却不放弃,虽然现在吃了不少药,可是还没达到镇里大夫开的标准。

      所以李知新这些天心里有了打算。

      “来,大娃你多吃些,家里好不容易吃只鸡。”张氏喊着李知新的小名,给他夹了一个大鸡腿。

      “外婆,鸡腿肉塞牙,我不爱吃,鸡爪我爱啃。”李知新将炖的软烂的大鸡腿上的鸡肉分给了三个弟弟妹妹。

      然后从大瓦盆了挑了两个干瘪的鸡爪和几块没有肉的鸡架子,因为他知道,他不吃肯定是不行的。

      张氏也是心疼外孙的懂事,要挑几块好的给他,李知新拿着碗躲闪不要,险些将鸡块掉落在了地上。

      “行了娘,大娃不爱吃就算了。”李母也是无可奈何,一年到头不见荤腥的,哪有不馋肉的,别说孩子了,就是想她们大人有时候也馋的的厉害。

      于是拿着木勺子给李知新又添了两勺鸡汤,这次老母鸡肥大,而且所有的油都放进去了,所以鸡汤也格外的浓郁。

      “大娃,今个鸡汤多,多喝些。”

      即使这样,李知新也是扣着喝,等弟弟妹妹吃饱了才又喝了一碗,剩下的说什么也不肯喝了。

      饭后,几个小的睡着之后,外婆张氏将李知新叫道了李母房里,说道:“大娃,几个没有外人,咱们娘几个说说贴心话。”

      “你是老大,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晓的,你伯不是你亲爹,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是不易了,你也别怨恨谁,要怪就怪这三子的命不好,投错了人家。”

      “现在药吃了也不老少,要是情况见好咱啥话不说,砸锅卖铁也得治,可是你看现在丝毫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你是老大,你看是怎么打算的。”

      一旁的李母听了也是摸着眼泪,李知新知道家里的情况,也十分清楚外婆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算了,可是李知新就是不甘心,所以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

      见李知新没有表态,李母也是这个样子,张氏有些急了,今个她来不仅是她自己的意思,也是整个外家李家的意思。

      用外公的话说,李母是二嫁,带着几个拖油瓶本就不好过,在诊治下去女婿就要说话了,花了这么多钱,家底掏空了,也算对得起三子了。

      “不是外婆心狠不疼三子,三子这样我比谁都舍不得,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总的有个取舍吧。”

      张氏又是一阵劝说,可是李知新还是沉默。

      李母抬头看了一眼看在门框的大儿子,自然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说道:“娘,你就别说了,大娃狠不下心我也狠不下心,你放心,家里还有两亩地,买了也值个六七两的,让三子将剩下的药吃完再说吧。”

      李母口中的家里的田地,不是李平林家的,而是李知新家里原来的两亩田地,由于是旱地,取水什么的都不方便,所以卖不上价钱来,要不然一亩好田价值十一二两,足够三子看病了。

      “卖什么地,家里地本来就不多,再卖你让孩子们吃啥。”张氏对李母一阵吼。

      然后又扭头对李知新说道:“你们兄妹几个现在是有口吃的,那还因为你们有田地,要是这两亩田地没了,家里粮食不足,你们兄妹挨饿或是想和大宝吃一样的可就难了,大娃你可要想清楚了?”

      李知新知道外婆这话不假,现在家里勉强维持温饱,兄弟几个有口吃的,这是他们有地,那是他们爹留下来的地,要是地卖了,粮食不足,李平林偏心自己儿子,紧着大宝吃也是人之常情的,可是这样弟妹就要挨饿了,最重要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想了想,李知新打定主意,说道:“地不能卖,外婆,娘,我明天再上镇上问问大夫,将剩下的百来十文抓了药就算了。”

      听了这,张氏欣慰的点了点头,下炕抱着李知新摸着眼泪道:“我的儿啊,苦了你了,要是你那死鬼爹还在得多心疼呀。”

      说着李知新也红了眼泪,是啊,他爹可是最疼爱他的,要是知道他现在的状况可不得心疼死吗。

      祖孙三个抱头哭了一场,李知新说明天早上起早去镇上,让李母不要准备他的早饭了。

      回房的时候,张氏塞给了十文钱,让他来回路上搭牛车,在几个馒头吃,不要省。

      庆云镇是附近最大的集镇,离李家集不远,三十多里地,不过按照人的脚力来算,一个来回也要一天的时间。

      李知新因为三子生病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到庆云镇了,所以李母等人也是放心的。

      清晨一大早,李知新悄悄起床了,麻利的在院子水缸里舀了水洗漱,虽然现在还是仲秋,可是清晨气温已是比较低的,所以冷水洗漱还是有些凉的。

      不过李知新早就习惯了,别说现在,就是大冬天为了省些柴火,他也是洗得冷水的。

      洗好之后,麻利的担着扁担和木桶出了门,在村里的老水井里去打一天洗涮用的水。

      来回六七趟,将厨房的一口大水缸和院子中的两口大水缸挑满之后,这时候李母和张氏也听见动静准备起床了。

      “大娃,走了?”李母穿着衣服伸着脑袋隔着窗户小声问道。

      “嗯,刚要走了。”李知新将脱在一旁的粗布褂子穿好说道。

      听到这,李母赶紧边穿衣服边下炕,急忙道:“等等,这大老远来的,娘给你熬个粥吃了再走。”

      “不用了娘,时间不早了,再不走可就耽误了,行了,我走了。”说着,李知新还没等李母出门就拿着一个小包裹出门了。

      从李家集到庆云镇,先要走五六里的不怎么平坦的小山路,然后这才上了宽敞的官道,官道上有茶馆食肆什么的。

      当然这些地方李知新只是从外面看了看,别说消费就是进去都没有过,想着今天的事情,李知新咬了咬牙。

      径直走向了路边的一个买早点的食肆摊子,刚到旁边,热情的老板连忙招呼道:“小哥吃些什么,我这什么都有,各种馅料的包子,白面馒头,玉面馒头,窝头,豆浆豆腐脑什么的,你看来点什么。”

      说着还掀开蒸笼,用手扇着热气腾腾的面香味扑向李知新。

      新下来的白面确实香味十足,这种味道李家可是很少味道的,李知新问了问价钱,肉馅包子三文钱两个,素包子一文钱一个,白面馒头也是一文钱一个,玉米面馒头和窝头便宜,一文钱两个,个头还大。

      李知新捏了捏外婆给的荷包,拿出了一文钱,要了两个玉米面馒头。

      店老板见李知新才买这么点,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还是很热情的拿着晒干的荷叶给他包好。

      李知新确实饿了,拿着米面馒头等在路旁吃了起来,玉米馒头不像家里是纯玉米面做成的,应该是掺了杂面的,要不然口感没有这么好。

      这个口感好也仅限于李知新而已,谁让他家都是纯玉米饼子,玉米面磨得粗,吃到嘴里像嚼沙子一样,咽的的时候割嗓子眼。

      像李知新这样在路边吃玉米面馒头和窝头的不少,都是附近的苦力,准备搭车到镇上找短工干的。

      玉米馒头才吃完一个,到镇上的牛车就来了,李知新心痛的交了两文钱车资上车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今日万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