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识玉判玉 ...

  •   “为什么这么说,”忽然有一位黄衫商客开口道:“我觉得我看起来都认识?”

      青衣商客挑眉:“你真的以为你都认识这些玉石?那第一行第一列那一块,是什么?”

      黄衫商客本是十分自信,听青衣商客问了却有些犹豫,想了一想才回答道:“白色,和田玉罢?”

      青衣商客摇了摇头:“不是,每一种玉石都有很多颜色,只凭借色彩,不感受质地硬度,很难判断,独山玉、长白玉也都有白色玉石,你怎么不判断是它们?那个偏灰偏透,是长白玉。”

      众人看了看,恍然大悟,的确更像长白玉,只是此玉生在北处,接触的少,让他们一时没有想到。

      青衣商客顿了一顿,方才道:“你们看第五行第三个白色玉石,质地细腻滋润,状如羊脂,那一个,才是和田白玉。第一列第一行的玉石,是主办方混淆视听的。”

      黄衫商客被驳了面子,有些不服,反驳道:“那又如何,难道不能有两块一样的玉石?”

      “有可能,”青衣商客苦笑:“问题就在这里,极品和田玉和次品和田玉看起来完全不同,所以出题者可以放置多块看起来不同的同类玉石,再次混淆视听。所以我说这次比试的难度加大了。”

      “不仅要知道这四十九种材质的名字,在无法触碰的情况下凭借眼力辨别玉石,还要堤防出题者的陷阱……”商客四周的人听了,不禁纷纷感叹:“完成这第一个任务的确不易,不知道这一场能淘汰多少人?”他们对赛事更为期待,将注意力放在了比试场上。

      ……

      比试场上瞬息万变,只这一会儿工夫,便有人淘汰。

      东南角的一位中年男子,趁着自己的监察使者看向别处,暗暗将桌上红布掀起了一个角,打算提前了解任务二的内容,却被在比试场周围巡视的监察使发现,直接淘汰。

      西南角的另一位青年男子,在任务公布的刹那便叫出了“竟然有极品田黄冻!”,很快便被监察使捂住嘴巴请了出去。

      虽然规则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但五百位比试者还是有不少人触犯规则,揭红布的、与其他比试者交流沟通的、大声喧哗的、偷窥其他比试者字迹的,很快淘汰了二十余人,再加上许多知道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主动放弃的,赛程不到一半,比试者已经减少到了四百人出头。

      玉中天比得很稳,眼睛从第一个看到最后一个,观察完一个写一个,有些材质观察的时间比较长,有些材质观察的时间比较短,却都是一气呵成,半刻都不曾停顿。写完之后,他远远地望了卓珏一眼,见对方正在认真比试,定了定神,还是决定先把这个任务完成了,将书纸交给了监察使者。

      场外刚刚静下来的观众又喧闹起来了。

      “玉家主那是交卷了?这才不到一刻钟!这场比试的时限不是三个时辰么?”

      “不愧是卓家家主!真给我殷国争光!”

      “哎,你们看,玉家主把红布掀开了,里面是一个黑色的盒子,这第二个任务,又是在比什么?”

      观众闻言,纷纷再次向玉中天看去。

      却见玉中天将左手伸入暗盒,过了一会儿,方将手伸出来,在旁边的宣纸上记录着什么,不多时,再次将宣纸递给监察使者。两人说了什么,玉中天便在监察使者的陪伴下向场外走去。

      监察使者来到各位比试者背后的沁玉判官席位,将书纸呈上。过来一会儿,观众便发现监察使者走到了名次板上,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一”字,后面紧跟三个字。

      玉中天。

      场外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玉中天竟然通过比试了!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任务!支持玉中天的平民百姓响起了一阵欢呼。

      青衣商客也是大为惊讶,十分不解:“这么快完成第二个任务?难道第二个任务很简单?”不应该啊,沁玉大会的任务一般是难度递增的。

      诧异的并不仅仅是场外观众,还有几位沁玉判官。

      “论难度,第二个任务高于第一个,玉中天竟然破得如此迅速……”夙夕楼主摇了摇头,感叹道:“卓家真是底蕴深厚。”他身旁的卓曦闻之,轻笑着扫了玉中天一眼:“是玉家主不简单呢。”

      “不错不错,”上上届“第一沁玉师”樊老捋了捋胡须,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老了……”

      “这少年有意思,长得也好,”商国的女沁玉宗师娇笑一声:“可惜前一段时日卓家不见客,该好好拜访一下的。”

      楚国王家的王晟没有参与讨论,看向自家的两位子侄。

      玉中天比试之后并未退场,而是看向卓珏。

      ……

      玉中天交卷后,很多比试者都有些急躁,待到比试场淘汰了几个心怀不正之人,方才再次平静下来。

      无论身外环境是静是动,卓珏都未曾理会,他一进到比试场便沉静了下来,将全部心思投放在四十九块沁玉材质的识别上面。

      十年了,除了最初一年为了考核沁玉宗师去楚国王家练习过一阵子,卓珏真正接触沁玉的日子少之又少。

      曾经的沁玉比试的失败,让卓珏失去了颜面,失去了玉中天,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卓家,而这些,恰恰是卓珏上一世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所拥有的一切,所以他想当然地将沁玉当做罪魁祸首,在后来的几年内对沁玉兴致缺缺。

      但真正的回到青缘镇,在卓家沁玉,再到来到沁玉大会比试场的这一刻,卓珏方才发现,他对沁玉,有着极为深刻的眷恋与喜爱。

      那是,从卓珏知事起便开始练习的手艺,曾经带给卓珏无限骄傲与自豪的技艺,卓珏的天赋能力所在。

      卓珏完全沉浸在沁玉比试之中,甚至没有注意到其他比试者的情况。

      卓珏像是看老朋友一样,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块玉石。

      第一列第一行,石质细腻光泽,微透明的灰白色,有隐约的流霞纹,上品长白玉。

      第一列第二行,看起来石质坚韧,色泽斑驳陆离,青褐白相间,下品杂色独山玉。

      ……

      第五行第三个,质地绵滑滋润,玉色纯白,淡黄光晕,中品白色和田玉。

      第五行第四个……卓珏顿了顿,白与红褐色渐变,糖玉无疑,只是这籽料,卓珏一时有些犹豫。

      糖玉这种白色或青色带红褐色的玉石,一般是原石种受到受某种物质浸染而形成的,原石种称为籽料。常见的籽料是和田玉,但是这几日与玉中天一齐了解近些年的新玉,卓珏知道有一种从北方流传而来的新玉种“鄂山玉”,也可以做糖玉的籽料种。

      和田玉糖玉卓珏接触过,糖色与白色分断得比眼前的玉石明显一些,但上下品都有不同。至于鄂山糖玉,卓珏的确不曾见过,短短五天时间,饶是卓珏摸了无数新石变种,也有错漏之处,而玉中天又因为此种新石在殷国随处可见,以为卓珏知晓,忘记了加提醒。

      如此,卓珏仅能凭借记忆进行推断,鄂山糖玉相对和田糖玉色泽偏红,脂度偏低,糖白色渐渐过度,白处纯白……回思至此,卓珏心中大致有了计较。为保准确,他又闭上了眼,细细回想起少时,卓母指点他观察青缘镇山上的数块玉石的侵染过程,再将其在脑海中转换作和田玉……

      “不是和田糖玉。”卓珏轻喃了一声,睁开了眼,他在纸上写上了“鄂山糖白玉”,向下一个看去。

      第五行第三个,质地湿润光嫩,细、洁、润、腻、温、凝一样不少,光照下隐约可见萝卜纹细而色轻,极品田黄冻石。

      ……

      顺着卓珏的视线,玉中天能看到他在第五行第四个玉石上耽搁了许久,心下有些懊恼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很快便被认真思考的卓珏吸引了注意力,觉得自己的心上人哪里都好,嘴角微微上扬。

      在这个时候,第二个人完成了第一项任务,是楚国王家下一任继承人,十七岁的王铮。

      场外有观众惊道:“这么年轻!”

      沁玉判官王晟露出一个微笑,儿子争气,与有荣焉。

      李慕留第三个交卷,举止之间十分从容。

      上一届第一沁玉师,倒也没有落下水平。

      第四个是王钰,卓璧紧跟其后。

      观众这回并不例外,王钰在夙夕楼展现“瞬息速刻”之人,的确实至名归……只是暗自讨论楚国王家实力强劲,若不是有玉家主,卓家只怕要输,让时刻注意场外声音的卓璧一下子黑了脸。

      之后过了许久,方才又有人完成第一项任务。

      第六个是第一位身着布衣的青年,第七个是少年卓瑾,第八位第九位并列,一位是美丽女子,她交卷后,商国的女沁玉判官展颜一笑;另一位是劲装青年,显然是一位练家子,他交卷时,沁玉判官中心位置的秦国小侯爷拍了拍手。

      比试进行了半个时辰,卓瑜也交卷了,暂时名列第十,卓曦松了一口气。

      玉中天冷眼旁观,选石这一道比试,考察的是对各色玉石的熟悉程度,与玉石变种书籍资源,沁玉宗族子弟更容易接触更多玉石,阅读前人积累的选石心得,自然占据优势。这一批最先完成任务的人,除了那位显然出身并不富裕的布衣青年,背后皆有宗族势力支撑。

      正思考着多方势力,玉中天忽然眼前一亮,一笑展颜。

      第十一个完成了选石第一项任务的人,是卓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识玉判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