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们都是普通人 ...

  •   据不完全估计,世界上有这么四类人。
      在第一类人中,他们有的靠相貌吃饭,有的靠才智吃饭,有的靠父母吃饭,还有的靠异乎寻常的勤奋吃饭。他们的生活或许略有不同,但至少都是衣食无忧、吃穿不愁,不会因为一场重病而轻易负债累累。
      第二类呢,是上述几种情况的随机搭配,其中最厉害的一种组合就是相貌出众,聪慧过人,家境优渥还比一般人努力。他们的生活不仅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低调奢华有内涵,这种生活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美好。
      第三类就比较惨了,上帝给他们发了一把烂牌,自己也没有什么牌技可言。他们的生活可想而知,捉襟见肘、家徒四壁,甚至根本就无家可归。
      上述三类人只是小部分的存在,真正占据了我们世界绝大部分的是这第四类——普通人,也就是大多数的我们。
      大多数的我们,不是官二代、富二代,颜值一般,才华一般,还做不到真正的勤奋。所以,我们的生活总是波澜不惊的平淡,还得是在比较幸运、没灾没病的情况下。
      楚慈,就是这普通人中的一份子。
      考研失败后,楚慈常常会想,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心底埋下一个不平凡的梦,坚信着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凤凰涅槃,可是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连努力的力气都没有。所谓有心无力大抵就是这样了。
      事情是这样的,楚慈就读于一所户口所在地的非重点大学,学的是本校的非重点专业法学。在这种“双非”的重压下,楚慈打算读研,还打算读一所全国法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名牌重点大学——A大。
      楚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光如此,还花不少钱报了一个辅导班。当然,钱是父母给的。她以为,有了让父母花了这么多钱的愧疚,有了辅导班老师负责的督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还算可以的聪明才智,考上A大是一定没问题的。然而事实证明,她以为只是她以为而已。
      意料之中,楚慈落榜了。因为在开考前一个月,她就没有动力去背书了,那么多的法律条文,她看了头疼。
      于是,楚慈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考了公务员,海投了简历,只不过都以失败而告终。
      或许是给自己留了太多条退路,结果反而会无路可走。
      毕业典礼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也正式宣告终结。楚慈拖着行李箱从宿舍慢吞吞走出来,看到父母正站在公寓门口等着,旁边是自家的那辆二手汽车。
      楚慈清楚地记得新生入学那会儿家里还没有车,报道那天爸爸还在外地出差,只有妈妈陪着她过来。那是她第一次从小县城来到市里,交通路线一点儿也不熟悉,就和妈妈打了辆出租车到学校,后来熟悉了才知道当时司机故意绕路,多花了几十块的车费。大二时家里买了车,去学校可以不用再挤公交,来回方便了很多。不过车的质量不是很好,路上偶有小剐蹭也总是自家汽车的受伤程度更严重些,再加上爸爸的车技因为荒废太久而不太熟练,倒车拐弯之类的,她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撞在人家豪车身上。
      胡思乱想之间,楚慈已经走到了父母跟前,爸爸像往常一样把行李从她手里接过放进后备箱里。有那么一刻,楚慈被他还没来得及染黑的头发晃到了眼,这让她不得不想起父母均已年过半百的事实。楚慈突然就后悔起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应该先找一个差不多的工作,总比22岁还在花父母的钱要安心得多。
      “想什么呢,还不快上车?”妈妈笑着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脖子。
      “没,这不是您还没上车,我哪好意思先坐。”楚慈打着哈哈,拉开车门小幅度地做了个“请”的姿势。
      “不错啊,闺女越来越懂事儿了。”爸爸盖好后备箱,打开门也上了车。
      懂事儿吗?大学毕业还要父母养着真的懂事儿吗?楚慈这样想着,尽最大努力摆了个笑脸。其实她也知道,家里条件虽算不上特别好,但好歹也是中等偏上的,多养自己几年还不是问题,可是那股无形的愧疚感始终缠绕着自己,在心头久久挥散不去。
      车一路开到了青山县,这是楚慈生活了六年的小县城,位于C市的边缘。说到底,这22年来她终究是没能出得了这C市的,从C市的农村到C市的郊区再到C市市里,一直在这儿。
      青山县顾名思义,三面环山风景极好,连空气都要比市里清新很多,用楚慈爸爸的话来说,在这里养老没准儿都可以多活好几年。他们一家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在这儿买了房子,虽然,这里房价低占了更大一部分。
      楚慈是费了好大劲儿才说服父母同意自己在这里准备二战的,她觉得这段时间最好是自己一个人,因为在父母身边总会不自觉地软弱,不自觉地想要去寻找庇护和安慰,而二战是不需要这些的。
      回到青山县的第二天,楚慈在自己家附近的咖啡店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家店刚刚开业没多久,名为无忧咖啡,老板叫周永军,是一位很儒雅的中年男人,带着淡淡的学者风范,眼睛也清澈明亮。在楚慈看来,这位周老板比起同龄人来显得更加沧桑,眼角的皱纹也更加深刻,可即便是这样,也可以轻易从那立体深邃的五官中推断出他年轻时定然是一个不乏魅力的美男子。
      说起找工作,楚慈起初并没有抱什么期望。虽然她的确是想找一个可以糊口的兼职不再花父母的钱吃饭,但是她又必须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每天不能工作太久。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楚慈被拒绝了无数次,什么大学生不能吃苦啊、每天工作的时间太短啊、不招临时工啊等等。
      所以,当周老板答应每天中午工作三个小时,每小时六块钱还有免费午餐的时候,楚慈觉得天上掉的馅饼终于有一块儿砸到了自己头上,喜悦得有些眩晕。
      因为中午来店里的人很少,楚慈还可以忙里偷闲地背背英语单词或者拿着手机刷刷题库。周老板每天中午都会回家一段时间,说是给家里人送饭,等他再回到店里的时候,楚慈常常会觉得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密实地包围着他,却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立场提出疑问。
      吸取了一战失败的教训,楚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严密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因为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不大,所以任务以背诵为主,把指定教材从头到尾按计划进行复习,每天睡前再把当天看过的内容像老师授课一样给自己讲一遍,不熟悉的部分第二天再次重复,直至所有知识点都可以脱口而出为止。
      就这样,楚慈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六点起十一点睡,坚持跑步绝不熬夜,除去工作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每天还至少能学习11个小时。楚慈不知道自己这次还敢不敢在填志愿时再次选择A大,甚至不敢想这个问题,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会再考第三次了。
      从小到大,楚慈一直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成绩好,哪怕因为五月份摔伤而高考失利,上的还是本市有口皆碑的大学,分数线比其他市的一些重点院校还要高出不少,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它不是重点的事实就对了。上了大学之后,楚慈成绩依旧不错,拿过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还修了金融学的双学位。这些可以夸耀的资本,给了她志存高远的勇气,可是现在,她不知道,那些勇气又还剩下几分?
      无论怎样都要有所期待,不问结果,但求无愧于心。在无解的时候,楚慈只能这样告诫自己。
      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无意间看到柜台上的日历本,楚慈才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里工作一个多月了。
      “小慈啊,今天中午有人来送货我走不开,你帮我去送一下饭吧。”周永军把饭盒和一把钥匙放在旁边桌子上,脸上挂着的笑容没能掩盖住眼中的担忧,言语间也是依旧为她着想,“送完你直接回家就行,还能多休息一会儿,别光顾着学习把自己弄得太累了。”
      周永军了解楚慈的情况,也很喜欢这个努力的孩子,在店里时会尽量少给她分配一些工作,让她能多一些时间看看书。楚慈自然是明白老板的好意,感激的同时也会尽力多干一些活儿,对于分配的任务更是极力保证高质量、高效率。
      “好嘞,没问题,谢谢老板。”楚慈一边答应着一边拿保温袋把饭盒装好。
      周永军看起来还是不太放心,又把地址写在了纸上递给楚慈,正想再多嘱咐些什么,送货的车已经停在门口嗯起了喇叭。
      “我先去收货,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周永军快步往门外走着,还不忘回头冲楚慈比了个打电话的手势。
      御墅街区,青山县最高档的小区,小区环境好质量高,因此市里的不少有钱人都在这里买了房子留作养老。
      到了一栋小别墅的门口,楚慈又拿出纸条来对了对上面的地址,确定无误后才按了门铃,等了一小会儿里面没有回应,只能用周永军给的钥匙打开了门。出乎意料,最先映入眼帘的竟是满地狼藉,脑子里满是最近正在背的刑法条文,她几乎瞬间就想到了入室盗窃,拿出手机就准备报警。
      “你是谁?”略显沙哑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楚慈拿手机的动作顿了顿,警惕地靠在门上,难道小偷还没走?
      “我问你是谁?”似乎是因为没有得到回应,声音中已然带上了再明显不过的烦躁。
      楚慈终于顺着声音找到了说话的人,那人坐在地板上,背靠着沙发,一条腿屈起来,胳膊随意搭在膝盖上,低着头并没有看她。
      “你是谁?”这次换楚慈发问了。
      “来我家问我是谁?”那人抬头,向着她的方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我们都是普通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