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再听风起三 ...

  •   一出门我就发现我的运气很好,正巧赶上了集市。
      我觉得古代有一点特别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天黑了就去休息,天亮了人们又开始操劳起来。我走在其中,看着街市上人来人往,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
      我发现池州的集市与金陵的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与我见过的其他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样。俗话说“长安城中,八街九陌。”金陵是为国都是最繁荣的,可它的集市却也是大众化的,各式各样的许多个不同的摊子凑在一起,为了生计而卖力地推销贩卖自己的商品。虽是繁华,却也是浮华。
      相比于这些,池州的集市更具有地方特色,显得更有趣一些。
      池州地理位置特殊,依着九华山,傍着长江水,在这个小县里随处可见的河流溪水。集市所在的这条街道就是如此,一面挨着水,另一边就靠着人家的墙根低下摆起了摊子。
      街边摆着不少的小摊,却因为只能摆在一边,所以这整个集市被拉的很长。我这次出来本来没有打算买什么东西,故此也没抱什么期望,可一路走来,惊喜地发现其中的小商品种类繁多样品齐全,甚至就连胭脂也有几种是北北没有给我普及过的。
      我有些好奇,想要询问一下这种胭脂是什么材质的,也好回去以后给北北拓展一个新的产品,不料左看看右看看,却发现摊位前并没有摊主。
      没有摊主,怎么交易?
      从刚才我就觉得怪怪的,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这个集市缺少了一种东西:没人。这里的小摊前大多都是没主人的,就算偶尔几个小摊前有人,他们也是埋着头像是在整理东西,或者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闲聊一边不停地忙活着手里其他的活计,总之谁也不管摊子,没有人吆喝,也没有人叫卖,听不见一点其他集市上的那种喧嚣的声音。
      我有些迟疑,觉得这好像不像是在卖东西的样子,是不是放回去比较好。正巧这时候有两个小女孩了走过来,一粉一蓝,刚巧驻足在我旁边的首饰摊前,两个人嘻嘻哈哈地互相开着玩笑,其中粉衣服女孩拿着一个流苏簪子对着蓝衣服的好一阵比划,弄得蓝衣服的脸都红了。我看着她们,想上前问一下,却又觉得不好意思打扰她们。
      迟疑间,粉衣服女孩注意到我,疑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女孩操着一口的我听不大懂的淮南方言,这更坚定了我不想丢这个人的想法。连忙摆手:“不,没什么事。”
      粉衣服女孩听我说话也迟疑了一下,料想到我是外地人,她也不想徒生麻烦也就没多问,转身又和蓝衣服的女孩多挑了几件配饰,顺手将几两碎银子放到了摊子上挂的竹篓里,走了。
      我看着那个继续摇摇晃晃的小竹篓,明白了原来那里就是付钱的地方。我拿起那盒比较“新奇”的胭脂装到我的小包里,也从小竹篓里放了几两银子。
      钱刚放下,一旁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姐姐的钱给多了哦!”
      我寻声望去,发现身边并没有人,以为是听错了,转身要走。
      那声音又响起来:“哎——姐姐别走啊!”
      我再次回头,发现仍然没人。
      “上面,姐姐看上面!”
      我抬头,发现上面的墙头上正趴着一个小女孩,正低头和我打招呼。
      我问她:“是你在叫我”
      小女孩点头:“是啊!”
      我问:“你在上面做什么?上面很危险。”
      小女孩指着我手里的胭脂发问:“姐姐也喜欢那个东西吗?不过姐姐的钱给多了哦,那个东西是用不了那些银子的。”
      听她说我攥了攥手里的胭脂盒,心想刚才给的钱是我按照北北以往给我的报销单给的,长此以来我就以为胭脂都是这个价,没想到北北居然敢报假账!
      但已经给出去的钱也不好再拿回来。
      我笑了笑,掩饰心中突然想起北北的的愤怒:“是嘛......不过没关系......这个东西我很喜欢,喜欢的东西多花一些钱财也是可以的......你......在上面干什么需要帮忙吗?”
      小女孩摇头:“不用。”说着利落起身,拍拍身上的土。我看着她,也觉得她没什么危险,其实这一片的人家墙体砌得都很宽,普通身量的小孩子在上面完全没有问题。只见小女孩站在墙上,低着头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遭,手里还翻弄着什么东西。
      我问:“你在干什么?”
      小女孩边鼓手里的活儿弄边回答我:“娘亲说时间到了,让我来把药草翻一翻。”
      我疑惑:“你那上面晒着的都是药草”一路走来看到路边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或晾晒或悬挂着竹编,上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以为是野菜鱼干什么的大多是吃的东西,却没想过是草药。
      就听小女孩点头:“是啊。姐姐要来买吗?我家的药草可都是我娘亲亲手种的!”
      我说:“真不可思议,你家的药草竟然是出自你娘亲之手”
      “嗯......当然啦!”小女孩骄傲地说,又想到什么,“不过也不对......当然还有我的帮忙啊!娘亲负责种植我来负责收割晾晒,也出了一份力的!”
      “是啊,我看到了你很卖力的工作呢!”我点头道,“看你这么得意的样子,是不是你家的药草卖得特别好”
      小女孩傲气,就差小手叉腰了:“当然啦,我家的药买的最好了通通都能卖光!不仅买的好效果也是最好的,只要吃了我家的药不管什么病痛都会不见了!”
      我觉得这个小女孩真是可爱,要知道律法明文规定草药这种东西除了医生、药铺,如果不了解其功效用处普通人家是不能随意囤积,更禁止买卖的。小女孩这样明目张胆显然是她认为买卖草药是理所应当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样一来,要不然就是这位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位药师,她有买卖药草的资格。要不然就是不止小女孩一家,这一路走来的正晾晒着东西的墙头上都有可能是草药,买卖草药这已经是池州人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明一点:当地人家的医学知识人人普及,就连最普通的人家都深刻了解药理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
      我心想:池州真不愧称之为“药都”,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无论药物质量再好,医术再高超,敢公然许诺药到病除的,恐怕也只有小孩子之口了。
      小姑娘说得天真,我也就顺着她的玩意调笑了一下:“哦——这么灵那可算得上是灵丹妙药了?”
      “算得上,算得上!”小姑娘连忙点头,“姐姐要不要买上一些不然过了今天药草就都要收到药铺去入药了,姐姐到时候恐怕可就买不到了。”
      我心里疑惑:你家是什么药?怎么你家的药到了药铺里还就买不到了
      还没问出口,墙那边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贤儿,你在同谁说话?”
      听声音,像是小女孩的娘亲。
      果然小姑娘转过头去:“娘,是一个大姐姐,她说要来买我家的药草呢!”又转过头来问我,“看姐姐生得贵气,想必不是本地人吧?”
      我尴尬地笑了笑,看着自己的一身素衣,心想:你不是看我生的贵气,而是见我是一个不懂行情出手阔绰的冤大头吧
      “是啊,我不是本地人,我来自金陵。”
      “哇——居然来自金陵。”小女孩羡慕地两眼都放光,“我的娘亲就是金陵人哦,而且我从小就听娘亲说我的表姐在金陵,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特别喜欢,但我还从未去过金陵呢!金陵是不是很漂亮?”
      “嗯,是很美。”我笑了笑,顺着她的意思说。但对于我来说有时候“太美丽太耀眼”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她会吸引来很多东西,但那些接踵而至的却未必都是好的东西,虽然也算不上是坏的但大多时候都是不受欢迎的、不上台面的、猝不及防的、心怀叵测的,总之......美丽的地方往往是最不安逸的。相比于这个,我还是更喜欢池州一些。
      可毕竟这些感触是我的所见所想,每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不同,我不好强加给对方自己的思想观念。也许她长大后回去金陵,也许等她长大了已经对金陵没有那么大的向往,也许当她长大金陵早已变成一堆废墟,又或许当她长大了真的去了金陵,却发现金陵并非是她想象的那样美好,后悔了。这些东西是需要她自己亲身去接触,全凭她自己的经历体会才能做出评判。

      小女孩继续追问:“金陵真的那么漂亮吗?可漂亮是什么样子......姐姐你能给我讲一讲金陵的东西吗?”
      “金陵......的东西......”我想了想,说道,“金陵有店铺、集市、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有湖泊、也有船舰......但更多的是人。”
      小女孩有些失望:“听起来和我们这里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嘛。”
      我笑了笑:“当然啦这些都是我所见到的东西,等你长大了可以去看一看,等你真正见到了,也许就会知道金陵是什么样子了。”也许就能找到它的美了。
      小女孩叹了一口气:“那我真想快点长大啊!真想早一点就去金陵啊!”
      我笑了笑,想要告诉她“顺其自然就好”,还没张口,一旁的矮门被推开,里面走出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
      那女人身形高挑,穿着一身粗衣却难掩独特的气质。她一出门看到我的那一刻就停下了脚步,离着我远远地看着我,像是打量像是迟疑又像是思索了一下什么东西,随后才走上前问我:“是姑娘要买我家的药草可是不巧,这些药草已经被人预定了,姑娘不如去其他地方看看。”这女人语气温和,说出来的话不紧不慢,看得出来是一位好脾气温柔的人。
      我装得有些可惜:“是吗——原来这些药草已经是有主的了,那可真是不巧。”也算不上不巧,我本来也没打算要买你家的东西。
      可小女孩不高兴了:“娘,你就发发好心,你看姐姐人这么好,这些药草又有这么多,就分她一些不碍什么的”
      那女人听后略有些生气,脸颊微微涨红:“你这孩子怎么这般没有分寸,什么叫做不碍什么,一分便是一分十分便是十分,已经许诺别人的事情怎能言而无信”
      小女孩:“可是......”
      小姑娘任性得很,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这小孩子真得起着她妈妈,连忙说:“夫人不知,之所以寻药是为了给家妹治病,夫人若不方便相卖,不如夫人告知这附近的药方在哪里,我可以去那里寻药。”
      夫人点头:“我知道,刚巧我正要去那边,不如我带你一起”
      我揖了揖手:“有劳夫人。”然后冲小女孩笑了笑。
      小女孩有些气馁地撇了撇嘴。继续翻弄手中的药草。
      “走吧。”夫人转身要把门关住,不远处又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且等一等。”
      声音是从院子里传出来的,不一下就见一位身穿青衣青年男子小跑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递给了那位夫人:“外面天热,打着点,当心晒到。”
      当着外人夫人有些不好意思:“哪有那么娇贵!”却还是笑呵呵地收了。

      也许是照顾着我,她没有打伞而是和我并排走在一起。
      我看着被她抱在怀里的伞,忍不住感叹:“你们夫妻感情真好,真令人羡慕。”
      夫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让姑娘见笑了。”
      我摇摇头:“不,是真的令人羡慕。”
      夫人:“其实姑娘不必羡慕我,看姑娘生的俊秀,定会许一个好的如意郎君,定也会非常疼爱你的。”
      我想起我的“如意郎君”,想到他一声不吭地带着什夫人“私奔”的事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知夫人可有什么妙计。”
      她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我说:“实不相瞒,其实我已经成亲了,可是的夫君好像并不喜欢我。刚才见夫人同夫君那般恩爱的样子真的令我好羡慕,所以我想向夫人讨教一两个好法子,好解决我的难题......”
      夫人呆愣了片刻,然后笑道:“原来姑娘已经成亲了......”
      我点头。
      夫人想了想:“可论起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我觉得左不过是‘真心’二字,我见姑娘如此情真意切,想必是待夫君极好的,所谓‘真心换真心’,你若一直待他好,我想他总能感受到的。”
      我觉得这人说得理论上是没有错的,于是我笑着应了:“原来是这样,多谢夫人赐教。”
      可又想起我的现实问题不是这个,“可是我家那位不似夫人夫君那样衷心,花心得很,家里妻妾成群桃李芬芳,都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己的‘真心’送出去。我要如何做才能......”才能在我的“真心”撞上什夫人的“真心”的时候,不要瞬间被秒成渣。
      夫人听后惊奇,仿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尴尬笑了笑:“那可真是一个难题......”

      之后我们自动跳过这个话题继续往前走,我发现这里的摊位前仍然是没有人的,但每一个摊子上都挂着一个小竹篓。我偷偷笑了两声,心想这池州人做生意真是会“偷懒”。
      指着这些小摊问:“夫人可知,这些摊主去哪里了?为何不在这里守着”
      她笑着指了指一边的湖里:“这些人啊,真是一刻都歇不住。喏——你看,不是都在那里吗!”
      我顺着方向望过去,发现相比于这里的“安静”,热闹的反而是对面的湖里。水里的人都玩得不亦乐乎,有摸鱼虾的、摘莲蓬的、划船的、以及游水的,有男人也有女人,有白胡子老翁也有垂髻之年。
      “我还以为那些人是住在附近的人家,或者是哪里来的游客,却没想是这些摊子的主人。”我调笑意味浓重。
      夫人继续笑着,正巧这时一位一直在摊位前忙活的小哥抬起了头,同夫人打了一个招呼:“他们并非是游客,都是住在附近的人家,当然也是这些摊位的主人。每日早上起来他们都会把摊子支好,然后各自就去忙其他的活计了。”
      “那这些摊子不用人看守吗?难道就不怕......”我顿了顿,修改了一下措辞,“万一有人不小心给差了银子,岂不是会亏了”
      夫人听闻笑了笑,虽然她一直笑着,但我能明显感觉出她的这个笑同前面的不一样:“怎么会”她倒反问起我来,“怎么可能会出现那样的事情”
      我心想:怎么不可能,要是北北在大街上支摊子不去看着,保准一下午的时间被偷的连一根桌子腿都不剩。
      夫人见我还是不信,解释说:“也许你不明白,池州这个地方小,附近也就这么几户人家,大家都互相了解彼此相熟的,不会出现那样的事情。”
      我点点头,回过味儿来了,夫人的意思是: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家彼此不相熟却能做到互相信赖,人人都是随意购买自觉付钱,没有人监督,更没有人计较是钱多了一分还是少了一厘。不是为了生计,大家的目的只是互相分享资源,钱财不是重要的,买卖也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而能做到这种程度上,已经不是单单“偷懒”二字能概括的。感叹:道,“原来是这样,池州人真是民风淳朴,这是只有真正的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的安逸生活。”
      夫人谦虚:“只是小地方的人,没那么多的心思罢了。”然后指着前方的一个店铺道,“到了,前面就是你要找的药铺。”
      只见顺着夫人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悬着一个巨大的布扁,上面写着一个字:凌。
      我看着随风摇曳的那个大字有些迟疑,虽然料想到了凌家在池州的实力,但去凌家的铺子里去寻牵机果,难免会不小心暴露身份。
      夫人见我这样,好心催促:“这件药铺是池州最大的,寻常的药草里面都是有的,姑娘不用担心。”
      我了然,揖了揖手,“多谢夫人带路。”
      夫人摆手:“不必客气,这都是小事,只望你妹妹能早些康复。”
      我点头:“借夫人吉言。”想了想,我还是进去了。
      而夫人则打开她一直抱在怀里的伞,转身朝另一个方向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