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小年 ...

  •   阮明月率先穿过弄堂,脚上黑色的小皮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地声响。
      双手左右开弓,她一手拎着过年的礼包,一手拿着春联和挂历。
      阮父抬着一箱丑橘,阮母拿着两瓶干红跟在女儿身后。
      爷爷奶奶早早的站在门口红漆木门前,等待着儿子儿媳以及小孙女的到来。
      “爷爷奶奶!小年快乐!”
      “诶!小年快乐!小明月又长高喽,都快超过奶奶了。”奶奶一把搂住孙女,仔细打量。
      爷爷看见儿子儿媳手里的东西,皱皱眉头“不是别让你们买东西过来了?家里都有!”
      “爸不费钱的,好多都是行里发的。”
      老家的房子坐落在东越山的山脚,所属砚城市的一个地级县——骥县。
      房子建造的时候采用的是二进式,跨过门槛,首先是一个门厅。厅上通风不好,老人身上的朽味很浓。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撑起房梁的柱子上,木雕栩栩如生。
      如今骥县还没有准确定位自己“明清古居”的旅游县位置。
      但是已经有不少游人在节假日前来游玩。
      从前在自己高二的时候,临省的商人嗅到了商机,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开发商,项目后期开发的很好,不少当地居民纷纷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
      而明月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伯伯和爸爸觉得前堂通风不好,在她读高一的时候就把房子卖了出去,给爷爷奶奶重新在县里买了一套更敞亮的公寓。
      绕过门厅,是一个十平米的小院子。院子里种着很多说不上名字的花。眼下是冬天,很多盆景都枯黄着叶子,只有一小节腊梅俏生生地立着。
      奶奶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嫁给爷爷以后,却也把家中料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但心却是通透的,年轻的。乐意摆弄那些花花草草,当每次研发出新菜式时,都单独炒一些同邻居们分享,将邻里关系处的极好。
      爷爷照例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木质棋盘,正面是围棋用的,反过来的旗面网格很大,楚汉分明。
      “儿子,陪老头子我下两把”,爷爷将棋盘架在凳子上,晃了晃纸盒,象棋与象棋之间碰撞,发出闷闷地撞击声。
      阮明月搬了一张小椅子,坐在爷爷身边。
      “小明月今天怎么有兴趣看爷爷下棋啊?”以前明月一来,就只顾着玩她爸的手机,谁说话也不乐意搭理。
      “爷爷厉害,要和爷爷学下象棋。”甜丝丝的话,往外冒。能让爷爷笑一笑,为什么不说?
      爷爷十六岁参军,参加了两次战争。小的时候,他总会把孙女抱在膝盖上,在这个小院子里,讲述自己几十年前,跟着部队去越南修铁路,挨过子弹的日子。
      象棋和书法,是他坚持了一生的两件事情。以前条件不好,没机会读书写字,从军以后,拉着识字的战友,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现在他和老太婆的床柜上,还放着一本几乎快被翻烂的老版字典。
      =================================
      开饭了。
      阮明月跑进厨房,拉开碗柜,捧出五只碗,放到桌上。又接着数了五个玻璃杯,将水龙头向左转,很快水池里冒出丝丝白汽,简单地冲洗起来。
      楚宁女士帮婆婆端菜,转身就瞧见女儿勤快的身影。
      阮百川正巧走近餐厅,顺着妻子的目光看去,“哟,我们家明月今天怎么表现的这么好?”
      “爸,我主要是想为爷爷奶奶妈妈服务,给你只是顺便”。
      “......”
      红烧鲫鱼、萝卜炖肉、番茄牛腩、醋溜土豆、鸡汁焯白菜,满满当当地装在青花瓷盘里。
      分好碗筷,倒上醒过的干红。
      阮明月右手边的玻璃杯里是奶奶特意热好的牛奶。
      酒香却幽幽往鼻子里钻。
      舔舔嘴唇,想喝酒。
      仪式性的碰杯,爷爷奶奶落了第一筷,她才拿起架在碗上筷子。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周日傍晚。
      爷爷奶奶站在门前,目送着他们走远。
      阮明月双手揣在衣服口袋里。
      妈妈回过头,“明月,爷爷奶奶给你的红包你收好了。”
      她右手收紧,红包很厚,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奶奶的话。
      “小明月,爷爷奶奶听说你进步很大,这些钱你拿着,想买什么就买,不要委屈自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