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齐王妃杨珪媚8 ...
-
贞观十年
长孙皇后病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众多妃嫔皇子在太极宫立政殿,众人都在哭泣。
李治更是哭的撕心裂肺,阿娘阿娘的叫。
杨氏只是捂脸哭泣,在场的妃嫔心中暗笑元妃杨氏的儿子已经完全成为长孙的儿子了。
杨氏当然没啥反应,在他看来李治本来就应该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怨恨什么的完全不存在的。
这时的长孙皇后神智昏昏噩噩,她的心中还有一个心愿要完成。
她舔了舔发白的嘴唇说道“妹妹.........珪媚....你快过来。”
杨氏听到长孙皇后的声音缓缓走向床边上“姐姐......唤珪媚有何事?”
长孙皇后拉住杨氏的手“妹妹....我有一个要求你能答应吗?”
“姐姐有何事?妹妹自然会答应。”杨氏抽泣着回答道。
“我希望你能好好照顾世民你能答应吗?”
杨氏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长孙皇后到了弥留之际还在替李世民谋划。
李世民何德何能,竟有如此贤妻?
长孙皇后把杨氏的手放在李世民的手上,
李世民也惊呆了,他的心中又酸又痛。
“这些年来世民,他有太多的无奈苦痛,唯有你才能缓解。妹妹能否放下过去,与他永结同心。就看在我这么多年来照顾稚奴的辛劳份上。”
杨氏沉默不语双手颤抖,
杨氏有点错误估计周围人的想法,不管在他心中李治是不是她的儿子,在所有人包括长孙皇后眼中李治都是她的儿子。
在长孙皇后看来一个女人总是会为自己的儿子妥协的。
长孙皇后见到杨氏不回话喘着粗气说道“妹妹....你连......一个............将死之人的愿望都不愿答应?”
杨氏思绪混乱完全不知道怎样回答,
“我...........我.......我”
她也不知道今天怎么了,原本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诀别之后突然插入自己这段剧情。
“观音婢,不要再说了,已经发生的事,再也不可能改变了。”
这回换成李世民认命了。
也许和杨氏真的是孽缘。纵然对杨氏心存爱意但杨氏对李世民和李治父子的冷淡,已经让他心灰意冷。
这个世界有些事情终究是不能强求。
长孙皇后遗憾,落寞的闭上眼睛把手收了回去,眼角滑出泪珠终于不再提杨氏的事了。
“世民,我死后你绝对不可以给长孙无忌太多的权力。切不可让外戚为祸。”
这时众人都怔楞住了,想不到长孙皇后在临终之时还要皇帝答应不要给自己的家族太多权力。
贤德之名果真名不虚传。
在长孙皇后说完之后李世民竟然不知不觉落下泪来。
“观音婢.....观音婢.......你不要走。”
此时,长孙皇后已经没有气息了。
李世民一呆,声嘶力竭的呼喊着长孙皇后的小名,可惜伊人已逝再无回应。
众人都在立政殿哭声不止。
次日
李世民一夜都没有睡,抱着长孙皇后的尸身不吃不喝不言不语。早朝都不上了,朝中重臣,包括杨氏都来劝说,总算让李世民悲伤的劲头缓了下来,长孙皇后也下葬了。
本来杨氏不想管这些,但是作为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子她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肯定要被人抓把柄。
因为这个时候,杨氏突然意识到没有长孙皇后的后宫,将会变得非常凶险。
这个时候处理政务的是太子李承乾。
他聪明智慧,乖巧听话,深得李世民喜爱。贞观九年,李渊去世,李世民需要守孝,不能处理政务,李承乾代替父亲掌管朝政,表现出超过其年龄的成熟和睿智,也展现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
之后就发生了望东陵的事情。
李世民思念长孙皇后,整天无事的时候就望着埋葬的地方。
朝中重臣各种劝好像都不顶用。
杨氏知道之后叫上太子过去,然后对着失魂落魄的李世民直接开怼。
“陛下如此想念姐姐不如传位太子,收拾包袱去东陵守孝去吧!”
“守孝........守孝?!”太子李承乾惊声道。
皇帝给皇后守孝,这还真没有这样的事。
杨氏赶紧换词,“是守墓,当然这不是重点。天下尚有许多事要处理。这些都要拜托太子了,你父皇看样子是不成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听到传位给太子好像又变正常了。
“放肆!谁说朕不成了?”
“陛下你已经身心俱疲,为了大唐江山你就去做太上皇,让太子继承皇位来处理政务吧!”杨氏貌似关心地说道。
实际上现在的政务大部分都是太子在处理。
李世民是一个集权皇帝,面对权力的事,他马上就变清醒了。
“媚儿,你可以放心,朕一定会振作起来,大唐的江山需要朕。”
杨氏其实想说,你要是不振作起来,大唐的江山也不会怎样的。
但此时只能咂嘴“那真是太遗憾了。”
李承乾又如何不遗憾,在杨氏说到让父皇传位的时候,他的心还是颤动了。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份权力是李世民杀兄逼父而得到的,怎么可能愿意让出。
既然李世民已经振作恢复正常了,李承乾也只好躬身行礼告退。
杨氏也想离开,但是被李世民叫住了。
“陛下有何事?妾身身体不适,要去休息了。”杨氏望着地板,语气毫无波澜说道。
恢复正常的李世民揉搓杨氏的手柔声说道,
“媚儿,这段时间你来看我的次数比这些年还要多。你是不是愿意接受朕的心意了!”
杨氏面色难看说道“妾身只是不愿让姐姐在地下魂魄难安,这才劝说陛下。”
这时候李世民不知道咋想的忽然说道,
“若是朕立你为后呢?你就是朕的妻子了。”
杨氏果断拒绝眼神坚定的盯着李世民,“陛下,您的妻子只有长孙皇后一人。除了长孙皇后能做大唐的国母其他人都不配这个位置。还请陛下不要妄言!”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你既然知道她会魂魄不安,为何不答应观音婢的请求?”
杨氏无话可说,心中又愧又痛。
对于长孙皇后临终的请求,没能答应让她极为愧疚。
这些年来,若无长孙皇后对她多番照料,她根本不可能在后宫过的如此潇洒。
但是感激是一回事,接受李世民是另一回事。
“如果是你要弥补这个遗憾就不要再拒绝朕了。”李世民在杨氏的耳边轻声说道。
神思不属思绪混乱的杨氏就这样被李世民拉到床上,谈了大半宿才睡。
其实全程都是盖棉被纯聊天而已。
杨氏不想伺候这个被许多女人睡过的男人,重点是在她的心中,李世民就是长孙的男人。
接下来的两个月杨氏经常躲避李世民,实在躲不过,就让他做春梦。
这时的李世民开始考虑立后的事情。
主要是因为自从皇后过世之后,后宫确实很乱。
那些朝着杨氏仍的脏东西,全部都被杨氏转投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经历了脸过敏,差点儿毁容,差点儿绝育........等等,后宫手段之后,终于爆发了。
简直暴怒啊!
这些后宫战斗的手段,男人看了觉得有趣,但是使用到男人身上就一点儿都不有趣了。
李世民命令禁卫军带着太医一个宫殿,一个宫殿的检查。
什么乱七八糟的毒物呀,违禁品全部都扔掉。
还好四妃见机的早恐怕也要降位关禁闭。
至于低位的妃嫔倒是不少进冷宫。
月余后
李世民在前朝提起立元妃杨氏为后的事情。
魏征第一个反对,还把杨氏比作辰赢。
这激起了李世民的怒火,他不能忍受有人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比作□□。
“立元妃杨氏为后是与国有害,还是于百姓有害?怎么爱卿说不出来了?”
魏征明显是低估了杨氏在李世民心中的重量。
杨氏的家族要不是对李唐有贡献,绝不可能坐上齐王妃的位置。
因为杨氏是李渊赐给李世民的,所以这个时候也不能提杨氏以前是齐王妃的事。
魏征还想提元妃曾经是有夫之妇的事。
李世民已经转头完全不理会他,也不想演什么明君直臣的戏了。
他环望四周众臣冷声说道“朕年轻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非常怀念它,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究竟能不能!”末尾一字一顿加重语气。
众臣闻歌而知雅意,李世民这回是一定要立元妃为后了。
还把当年刘病已立许平君为后的故剑情深都拿出来说事。
在场众人心中暗自腹诽,你的故剑是长孙皇后,又不是元妃。
其实众臣心里早就有所准备,李世民极有可能立元妃杨氏为后。只因为元妃的盛宠天下皆知,长孙皇后在世之时元妃就是最为得宠的妃子。更有不靠谱的传言杨氏有凤命。
就是谁也没有想到先出口的居然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
“陛下,元妃杨氏出自名门功臣之家有才有德,继立为后实乃天意。”
李世民心中满意唇角一勾有了笑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道“臣附议!”
接下来,内侍总管开始宣读早就写好的圣旨。
魏征被晾在那里眼见圣旨已下,便不再强求争辩。
此时的众人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众人皆知文德皇后长孙氏有两个嫡子,未来的皇帝不是李承乾就是李泰。
谁又能想到未来继承李唐江山的会是无人注意的李治。
实际上,就算历史上的李治也有捡漏的嫌疑。两个哥哥拼死拼活斗得两败俱伤,最终便宜了李治。
..................................................................
...................................................................
文德皇后长孙氏在我心中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人。
这才是真正的女诸葛。
贤妻良母从古至今能够两样全部做的完美的女人,除了她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