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三国练笔文1号 ...

  •   《三国练笔文1号》

      王洵暂不去管那声惊雷般的呼喝,捂住眩晕的头,从榻上起身。

      草蓐矮榻,缟素罗幔,通身古色古香的布置,乍看之下,熟悉又有些陌生。

      王洵扶墙而立,只觉浑身的力气都似被抽走。低眸垂视脚边的铜盆,透过盈盈水光见到一张俊秀而苍白的面容。

      他取下屏风上的长衫,熟练地穿好,系上衣带,戴上玉冠。
      做完这一切,他听到窗外传来几声惊惧的啜泣。

      王洵不予理会,打开“全息科技辅助平台”,导入账户数据。

      【欢迎进入全息科技辅助中心,正在为您导入账号……】
      【当前角色状态——力:450(+220),敏:450(+300),觉:200(+150),智:186,法:0,统帅:未知。建议您选择的职业:弓兵/骑士。】
      【经过扫描,您当前的身体存在defuff(负面状态):风寒。请按时吃药,加强休息。】
      【GPS地图检索中……不在服务区,地图检索失败,已关闭地图功能。】

      不在服务区?

      王洵正想着这是不是内测导致的BUG,门外的喧杂愈演愈烈。

      “%!&(MISSING)¥!”
      “¥%!…(MISSING)…”

      一句都听不懂的王洵:?

      【检测到新语种-[古汉语],根据数据库自动检索,此古汉语的口音属于中国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是否开启自动翻译功能?】

      王洵一面惊讶于游戏官方的“敬业”,连古汉语这种东西都能整出来,一面又觉得新鲜,连着听了好几句,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启翻译功能。

      “想是袁大人还未明白自身的处境,您是三公又如何?而今的朝廷,哪件事不是董太师说了算?”

      “董贼倒行逆施,罔顾君恩,如今竟敢冒天下之不韪,妄图加害袁太傅。不说袁家四世三公,恩泽天下,董仲颖今番作为,岂非忘了袁太傅当年的提携之恩?此等狼心狗肺、忘恩负义、不忠不仁之徒,诸君还要与他一同作恶不成?”

      “大胆,董太师也是你这小小门吏能构陷的?”前一个声音变得气急败坏,“袁绍在渤海举兵,意欲造反,本就是灭族之罪。袁隗、袁基乃是袁绍族人,不思大义灭亲,为国尽忠,反而私通逆贼,书信往来,我等奉旨捉拿袁氏一族二十余人,何错之有?”

      又闻一温柔儒雅之声轻笑道:“杨校尉既言这朝中都是由董太师说了算,我与叔父是否有罪,全在董太师的一念之间,如此,便是‘欲加之罪’,我袁基也辩驳不得。”

      “太仆大人何必说这样的话。”前一个声音再道,“今日,几位的首级我定是要取下来送给太师的。你们要怪,就怪袁绍、袁遗不识抬举,袁术傲慢无礼,而你们——竟投身于袁家。”

      “来人,动手!”

      王洵左右环视,在榻上发现一柄佩剑。
      他提起剑,推门而出。

      但凡对军事策略感兴趣的人,多多少少都看过一点《三国》。
      而看过《三国》的人,别管是《演义》还是《三国志》,都知道袁绍与董太师是谁。

      王洵没想到这个“副本”的背景竟然是东汉末年,更没想到一上来就撞见“董卓诛杀袁氏一门”的大戏。

      木门发出令人牙疼的“吱呀”声。

      突兀的动静引来几人瞩目。众人闻声看去,只见一名弱冠少年扶门而出,体态修长,形貌昳丽,风姿隽爽。只面上带有苍白之色,似是久病未愈,使这满身的风华蒙上一层云霾。

      站在庭院中心的白须老者倏然色变,很快敛容,一派郑重庄穆地捋平长须。
      “想是吵到小友了。此处扰攘,还请小友进屋躲避一二。”

      这个白须老者即是当朝太傅袁隗,他一副“慢待贵客、深感歉疚”的模样,让身后的门人皆自闭了嘴。

      照理说,祸不及宾客,主家有事,理当让客人避开才是。可前来捉捕袁家老小的董卓部将杨定并不想给袁家这个体面,他冷笑一声,举起长戟横在袁隗身前。

      “且慢。以袁太傅的威望,怎会和这乳臭未干的小娃娃结交为友?”杨定高声质疑,凌厉的视线转过众人,最终停在温文尔雅、喜怒不惊的袁基身上,“倒是听说袁太仆有一嫡子,姓袁名矞,今年二十又二,‘传闻’上个月在迁都的途中患病离世……莫非,这个小娃娃便是袁太仆的嫡子——袁矞?”

      袁基温润平和的眼中掠过一丝恸色,他直视杨定,冷声道:“杨校尉此言何意?我儿遭此磨难,半道而夭,杨校尉莫非以为这是袁某设下的金蝉脱壳之术?”

      杨定确实是这么想的。
      出现在袁家主屋,这般年岁,行止出众却又一脸病容,除了袁家那位“英才卓跞、世所罕见”,“却在几个月前不幸病逝的嫡长孙”袁矞,杨定找不出第二个人选。
      毕竟以袁家人的精明,不可能看不出董太师对他们的恶意。那么,留上一手,假称嫡长孙亡故,以此保留血脉——这样的行为也就说得通了。

      然而,这弱冠年岁的年轻人还真不是袁家的那位嫡长孙。

      袁家的门人皆知王洵的“真实身份”,但主人家尚未开口,且有所掩饰,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王洵不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份是不是杨定口中的“袁矞”,但这不妨碍他对当前局势的了解。
      不论如何,他都是袁家这一边的人。
      现实中叫做“立场”,游戏中称作“阵营”,他与袁氏站在同一条线上,而对袁氏咄咄相逼的董卓部将杨定,自然就是他的敌人。

      还未完全掌握来龙去脉的王洵第一时间便代入了角色。

      “流丸止于瓯臾,谬言止于智者①。其中孰是孰非,不止杨校尉,天下有识之士皆心知肚明。”王洵轻咳一声,漆黑的眸中蒙上一层雾影,更显面色苍白,仿佛随时都会迎风倒下,“与其搜罗袁家的罪名,粉饰董卓的逆行,杨校尉不如仔细考虑……如何堵住天下这悠悠众口。”

      杨定面色一变,左右环顾,果见一些兵士露出迟疑之色。

      汝南袁家不仅是中原第一世家,簪缨钟鼎,历经百年,底蕴深厚;且自东汉以来,贤才辈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要诛杀袁氏,无异于得罪了一大半的士人。
      他千方百计地为袁家立罪名,就是为了替手下这些兵壮胆。不管是师出有名还是心怀侥幸,只要他一口咬定袁家的罪,军令之下,这批士兵定会听他调遣,将袁氏连根拔除。

      谁曾想,这病秧子轻飘飘的两句话,又让士兵们束手束脚起来。

      中原平民对世家的戒惧,竟与对帝王的敬畏一样,成了深入骨髓的本能。

      杨定暗暗咬牙。
      若他是一心为主的有识之士,对于王洵的话,他必定会权衡一番。可杨定此人既无远识,对董卓又怕大于敬。如今他更担心军队中是否有董卓的眼线,万一将这些“大不敬”的话传入董卓耳里,只怕自己会受到迁怒。
      想到近日以来脾气见长的董太师,杨定打了个寒噤,对眼前这身患重病的年轻人更无好感。

      杨定朝身后的亲信使了个眼色——他带来的亲信都是西凉兵,与其他中原的软脚虾不一样,他们对世家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管他是不是名门望族,拳头大的才是老大,如今董太师执掌大权,便是斩尽袁氏一门又如何?
      亲信接到杨定的指示,明白自家统领已有些不耐烦。
      依照原来的计划,袁家的家仆与部曲负隅顽抗,而己方军队“被反贼袭击”,压制暴/乱的中途不慎“误杀”袁氏子,在混乱中诛尽袁氏一门。

      统领在这时候给他眼色,必是暗示他提前动手,拿这病弱的少年开刀,让他成为这“被误杀”的第一人。

      想到此,亲信迎身出列,举刀逼近王洵。
      “董太师一心为国,孺子安敢诽议太师?”
      他佯作一心为主,不堪受辱的模样,双目瞪得通红,手中的刀就要往王洵身上砍去。

      袁基勃然变色,拔/出腰间象征士族身份的佩剑,急向前两步:“尔敢放肆!”

      见文质彬彬的袁基如此失态,杨定心中冷笑,愈加肯定对方之前的一番话乃是狡辩。凭这紧张的模样,那弱冠少年如何不是他的亲子?

      不需要他发出命令,自有裨将挺身而出挡住袁基。
      锋锐的刀光迫近王洵,眼看这羸弱之躯就要丧命于刀下,袁家妇人惊恐地遮住自家孩童的眼,各处传来紧张的呼喊。

      “子隽!”

      然而,众人预想中血溅三尺的景象并未出现。

      王洵完好地站在原地,拾袖低咳,神色自若。

      本该攻击王洵的裨将,此刻四仰八叉地倒在三丈外,痛苦地捂着胳膊,锋利的刀具落在他的脚边,而他无暇顾及。

      这离奇的一幕,有不少人见着前因后果,却无一人敢相信——
      这个二十上下、文弱重病的少年,竟轻易地制住他们军中身手最好的裨将军,将他甩出三丈之远!

      众兵将纷纷看向自家长官,杨定站在众将前方,一张脸好似被泔水泼了个正着,青了又紫,紫了又青,格外的缤纷多彩。

      察觉军心浮动,杨定狠狠地啐了一声。
      “都傻站着做什么?‘袁矞’不尊圣旨,打伤讨逆将军,尔等还不速速将人拿下?”

      疾声厉色地吼完,杨定想起旁边的袁氏族人,狞笑道,“还有袁氏——纵子行凶,想必早有谋逆之心,给我一并拿下!”

      袁基彻底沉下脸,正要提剑去砍杨定,却见王洵一步步靠近,左手揉捏右肩,嘴边挂着无所畏惧的笑。

      宽大的云袖沿着修长的手臂滑下,明明该是有些粗鲁的动作,却被这人做得文质彬彬、赏心悦目,说不出的风流潇洒。

      然而,亲眼目睹王洵把裨将军甩出去,好似甩麻袋一般轻松的众兵士根本无暇欣赏,他们戒备而惶恐地盯着寸寸逼近的病弱青年,如同见着一只八条腿的猛兽,甚至,有人两股战战,想要丢下刀就跑。

      杨定一把将丢人的兵士推开,丢下长戟,夺过亲信手中的环首刀,竖在胸前。
      “袁家小子好身手,今日杨某就来领教领教——刀剑无眼,你可要小心了。”

      杀意自他眼中流过,杨定脚下用力一蹬,整个人如炮仗一般飞出。

      这杀招来得猝不及防,手无寸铁、犹在捏肩的王洵站在原地,在旁人看来就像是被吓傻了一样。

      杨定看似处于优势,一颗心却是上下不定。

      敏锐的五感与多年出生入死的直觉,让他发现有一股气机自始至终都在锁定他。

      这感觉类似蛇遇到鹰,雄鹿遇到猛虎……一言蔽之:十分不妙。

      作为一个生存经验丰富、一路从底层爬到高位的将领,杨定当机立断,放缓进攻的冲势,改而砍向王洵的下盘。

      他听闻“袁矞”幼时曾坠树受伤,右腿受过重创。虽说后来被神医治好了……但重伤过的地方哪能真和常人一样?平时倒也罢了,生死对决之时,必是此人的软肋!

      杨定追随董卓多年,利益至上的念头早已融进骨子里,此刻他全然不曾想过“公正”、“道义”一说,手下更是毫不留情,存心想将眼前之人的脚筋砍断。

      觉,即代表五感。由于王洵在分配技能点时专注点了力、敏、觉三个属性,此时五感极强的他,立即察觉了杨定的恶意。
      嘈杂的惊呼声中,王洵略退半步,恰好避开锋锐的刀芒。修长干净,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手迅捷有力地抓住刀背,用力一捏,竟借着这股力道,让奋勇前冲的杨定生生停下。

      卯足了火力,却被人强行“刹车”的杨定不敢置信地抬头,正对上一双好似浸在墨水中、反着盈盈暗光的黑色眼眸。

      (2018-05-06)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三国练笔文1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