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七年前的夏天,苏岫离开瑞士诺中制药公司,在猎头的推荐下加入贝贝药业,担任广东销售经理,直接上司是华南区经理刘旭。
刘旭并不是简单的角色,这一点在面试时苏岫已经领教过。
他是中国药品销售的“黄埔军校”西安杨森出来的人。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有着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这儿出来的人,张口闭口都是一些专业术语,问题也很刁钻。如果你以为他只是听你介绍自己,那就错了,他会在你的回答中抓住一个关键词汇让你作答。果不其然,他让苏岫介绍自己,当苏岫说到,“现在广东药品招标情势严峻”,他马上接过话“那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苏岫说到“沟通好上下级关系”,他马上问“你准备怎么沟通?如果沟通还是没效果怎么办?”
好在苏岫也是久经江湖,尤其苏岫在回答关于“沟通”时说,沟通是双向的,最关键的是真诚、换位思考,人人都不会拒绝他人的诚意,如果还是无法沟通,只能证明自己没有得到他人信任,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正襟危坐的刘旭笑了,显然这个回答是他想要的。接下来的谈话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这次面试,苏岫对刘旭的印象很好,认为他是专业的经理人。他不刻板,注重形象,作为上司是相当不错的。接下来轮到全国经理王海复试,他是刘旭的上司。王海看上去很和蔼,态度比较随意,跟苏岫闲聊几句家常,就打发苏岫回去等通知。苏岫心中甚是疑惑,她以为会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准备半天一个也没有派上用场。她判断,可能是敷衍她,也许已经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故而简单走个过场,但人力资源的电话打消了苏岫的疑虑。苏岫感觉贝贝药业跟她很有缘分,就拒绝了另一家公司红桧药业的入职邀请。
人力资源的茶文问她对待遇的要求时,苏岫说:“茶经理,您好!我没有特别要求,一切按照公司相关职位的待遇即可。”
苏岫此刻的心里是十分真诚的,她想要的是尊重和发展机会。她有能力开展自己的生意却没有那样做,因为她想成为国内最领先的医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虽然实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很多年。至于待遇,在已经拥有一定资本的苏岫看来并不是首要考量的条件。
苏岫负责的是公司抗生素产品在医院和零售市场的销售。因为近几年招标问题,在广州没有一家大医院售卖,产品同类极多,竞争力较差,广东市场进展微小,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
有几个旧同事劝她说,贝贝药业的抗生素很难做,到其他公司工作更好。但苏岫说,正因为难做才能显示个人能力,她还说,也许难做的产品才有更大提升机遇。
正值贝贝药业在南昌开半年会,刘旭带苏岫去认识公司总监孔石。
公司里的人员级别较多,最高级别是总经理盖毅,往下是销售总监孔石、全国销售经理王海、华南区经理刘旭、广东销售经理苏岫、各地区主管、医药代表。按照苏岫的级别,每次开会,需要敬拜的领导也挺多,稍不小心或者礼数不周,得罪了那个环节的领导都会影响今后的上升通道。
“你好!欢迎你加入贝贝药业!”孔石伸出手和苏岫相握。
“孔总,您好!我很高兴能认识您!”
孔石有着鹰一样犀利的眼神,隔着眼镜片,让人感觉深不可测,似笑非笑。发际线后移,露出光亮的脑门,下颌骨有些后倾,让他显得有轻微龅牙。他身材高大,苏岫站在他旁边,需要仰着头才能看清楚他的表情。他说了一些场面话,苏岫礼貌地回答。
刘旭又带着苏岫去见王海,王海很高兴,和他俩一起吃饭。
“苏岫啊,你差点就不能来我们公司了,你知道吗?”王海笑眯眯地看着苏岫。
“为哈呢?”
“问刘旭呀。他说你太温柔,恐怕管不了广东那些油滑的老员工。”
“那王总您是怎么认为的?”
“我当然是不认同。你看起来温柔,说起话来软绵绵的,其实你骨子里有股狠劲。”
“王总连这都能看得出来,佩服。”刘旭边忙着给王海倒酒边说。
“苏岫,我说得可对?”
苏岫端起酒杯:“为王总慧眼识人干杯!”
三人正吃着,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远远走过,王海马上恭恭敬敬地起身去打招呼。刘旭告诉苏岫那人是总经理盖毅。苏岫级别低,不需要主动去见他。隔着大约十几米的距离,她看不清楚盖毅的长相,但他醒目的鹰钩鼻和温馨的笑容还是留在苏岫的印象里。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公司的会议,但苏岫对公司的管理和人文情怀都相当认可,她很庆幸选择了贝贝药业,她心里充满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回广州后,苏岫花了一周时间,调研终端的情况和销售进展后,召开她的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五位医药代表参加,刘旭旁听。
“我们的终端都是小诊所,销量小,这些终端进货反反复复不稳定。目前最首要的事项是加紧大医院的开发。我分配每个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要拜访的医院名单,附上拜访时要了解的事项要求,请大家尽快开展。”
大家看着幻灯片上的名单窃窃私语。
“大家说说,有什么建议?”
“苏经理,我在增城新塘负责三十多家诊所,根本没有时间跑天河的医院。”李卫红说。
“我也是,我跑花都诊所,哪能抽身跑白云区的医院哪?”范秀丽问。
“我没有跑过大医院,我一直跑小诊所的,现在有点无所适从呀。”柯达说。
……。
其他二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刘旭没有说话。
“我理解大家的困惑。但是,我想跟你们说的是,如果要想将业务做大,必须开发规模医院!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就拿李卫红来举例吧。他负责增城30多家诊所,销量一个月二万余元,而产品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商业公司配送费、工资和保险、办公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每位员工平均分摊成本约三万八千元,让公司净亏一万八千元。更何况其他人销量还比李卫红少,公司亏得就更多。如果是你自己的生意,你觉得要怎么办?”苏岫说。
“但是,开发医院难度大呀,好几个月都开发不出来,那就连二万元销量都没有啦。”李卫红提出疑问。
“没有什么工作是不困难的。不破不立!我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局限性去迎接市场的发展变化,就不会有更大前途,收入也只能维持在温饱水平。如果产品进入不了医院,就不能被更多患者使用,没有任何口碑,传播不了产品应有的学术价值,几年之后,就注定被市场淘汰。”苏岫继续说。
刘旭打断她说:“苏经理,我认同你讲的关于开发医院的观点。但是,代表都去跟进医院开发,没有人做诊所上量促销,指标就肯定完不成;当然,不开发医院,后续销量没有突破性的增长,指标也泡汤。你准备怎么平衡其中的问题?”
“为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可以将现有终端做调整,集中给二位代表负责,其他三位代表要做一点牺牲,将终端交出来,腾出精力做开发医院的工作。”
苏岫的话让几位代表紧张起来,确实,如果将手上终端全部交出去,就意味着零销售,按公司的考核制度连续三个月零销量是要被淘汰的。
“现在我们看看怎样合并更好,我做了归总,终端地域较近的划到一起,分成两块,一块李卫红负责,一块范秀丽负责。黄克兰、齐红菊、柯达负责跟进开发。”苏岫指着幻灯片说。
“苏经理,你太过分了!你拿走我的小终端,我的奖金、我的考核怎么办?我不同意!”黄克兰愤怒地大声嚷着,齐红菊和柯达也在旁边附和着她。
苏岫百般解释,他们一概不听,坚持不同意划走终端。
刘旭见场面僵持不下,将苏岫叫到房间:“我觉得你想法很好,但是要注意方式。你太急了。另外,我建议黄克兰继续负责小终端,和范秀丽对调。”
“刘经理,我真的很急。我看到产品的这种状况我没法不急!为了公司、为了大家的长远前途,我只能这么做。黄克兰为何要和范秀丽对调?”
“她比较强势,调不调你自己看着办。总之你想法摆平他们,免得影响工作氛围。”
“好的,刘经理。”
刘旭故意不出手劝服老员工自然有他的道理。对于新加入公司的苏岫,他也在考验她,苏岫心里明白。但是,苏岫是一个找准目标就要前行的人,没有犹豫和等待的时间。
苏岫与三人谈心:“我能体会你们的心情。我也是迫不得已,公司请我来,不是让我躺在前人的树下乘凉,而是为了给广东的发展出谋出力,壮大广东市场,这是我的使命。你们如果相信我,跟着我一起找寻机会,将来肯定不会亏待你们。大家知道吗,当初中国改革开放,一部分人无奈下海,今天他们都成了社会精英,而那些守着老本不敢尝试的人如今何在?江水滔滔向东流,从来只有勇于尝试的人最终能够立于潮头!”
她推心置腹地想让他们能明白这么做的目的。经过沟通,齐红菊、柯达被说服,黄克兰还是不愿意妥协。
只有一个人反对她的计划,苏岫心中舒了一口气,这已经比她想象的结果要好得多,接下来就看她苏岫如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