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开棺验尸  ...
            
                 
                
                    - 
                          于涛微服与陆花二人一同前往永安县。一到永安县,花满楼便上县衙击鼓,新任县令王鹏召见了他们。
 花满楼微微躬身,道:“在下故县令张成之弟张平,对先兄的死尚存怀疑,恳请县令大人恩准,开棺验尸!”
 于涛虽感意外,却正合心意,也就没说什么。陆小凤也没想到花满楼竟要验尸,难道他和金九龄的检视还不如一个地方仵作?
 王鹏虽然奇怪张成何时冒出一个兄弟,但仍是答道:“张公子的心情本官理解,但张大人的死因已经查明,乃是被强盗所害,本官已在极力缉盗,还请张公子节哀。”
 花满楼:“大人尚不知道先兄是否强盗所杀,如何缉盗呢?”
 王鹏的脸沉了下来,道:“你这是在怀疑本官办案了?”
 花满楼:“不敢。不过总要查验清楚方能还死者一个公道嘛?”
 王鹏:“你有何证据证明故县令之死另有隐情?”
 花满楼:“没有。”
 王鹏不悦道:“没有证据便想开棺验尸,你们当县衙是什么地方,由得你们如此胡闹!还不速速离开!”
 花满楼:“大人若不开棺验尸,我们又如何找得出证据?”
 王鹏被花满楼所激,不由怒道:“这么说本官要是开棺验尸你定能找到证据?”
 花满楼微笑点头。
 王鹏:“好!本官就依你,开棺验尸。不过我可提醒你,若是开棺却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你扰乱公务,无事生非,可是要受杖刑的!”王鹏见花满楼斯文秀气,一副公子哥的模样,有意出言恐吓。
 花满楼展开折扇,轻笑道:“无妨,这些事留给在下操心便是。若是开棺没有新证据,在下甘愿将项上人头献上。”
 陆小凤也略略一惊,他并不怀疑花满楼的能力,既然花满楼说有证据那就一定有,只是他也好奇花满楼到底知道了什么。
 王鹏不由一怔,随即道:“好!那三位就请随我来吧。”
 陆小凤低声问道:“花满楼,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花满楼:“只是一些怀疑而已。”
 陆小凤摇头道:“希望你的怀疑是错的,不然我跟金九龄简直无地自容了。”
 花满楼:“说你这样的朋友难找实在不算冤枉,我都已经跟县令大人打了赌,你还希望我错?”
 陆小凤无所谓地笑笑:“我看那县令人挺好的,不会要你的命的。更何况,我等这一天也很久了。”
 花满楼笑:“哦?那这回只怕要让陆兄失望了。”
 陆小凤:“花满楼,你就这么肯定?”
 花满楼:“我还并不想死。”
 陆小凤:“可你若是对了会让我很想去死的。”
 花满楼笑:“陆兄大可放心,就算我当真猜对了,也不是你和金捕头的疏忽。”
 
 几人来到墓地,王鹏命人挖开张成之墓,打开棺材,又命仵作上前检验。陆小凤亦站在一旁查看,尸体就是他与金九龄查验过的,他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没发现问题。
 张成已死半个多月,尸体已经明显腐烂,一开棺便觉气味难闻,好在既是谋杀,死者又是县令,为了查案,尸体做了些防腐措施,还不至于无法辨识。
 仵作仔细检验过后,前来禀报:“回大人:死者四肢骨折,只有腹部致命剑伤,没有发现新的线索。”
 王鹏点头道:“辛苦你们了,”说着又转头看向花满楼,道,“你说若是开棺没有新的线索便献上项上人头?”
 花满楼:“的确是我说的。”
 王鹏:“你信口胡言,本官也不与你一般见识,不要你性命。但你无故开棺,扰乱公事,本官判你刑杖二十,不算过分吧?”
 花满楼:“的确不算过分。”
 王鹏:“那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花满楼:“我已没有了。”
 王鹏:“好!那你们盖上棺材,将张大人重新下葬吧。”
 花满楼:“等等!”
 王鹏:“等什么?”
 花满楼:“等于先生去认认这尸体。”
 于涛既微服前来,花满楼也就没称他“大人”。
 于涛吃了一惊,道:“我?”他不懂验尸,又是个读书人,当然不想看这腐臭的尸体。
 花满楼微笑点头,道:“对!有劳于先生了,若想知道真相,全在于先生了。”
 于涛将信将疑,走上前去,向棺材里一看,不由大吃一惊,道:“他不是张成!”
 在场所有人闻言皆震惊,只花满楼摇扇不语。
 陆小凤忍不住问道:“花满楼,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王鹏听到这个称呼又是一惊,道:“花满楼?”
 花满楼对王鹏一拱手,道:“在下花满楼,之前情非得已,并非有意隐瞒,望大人见谅。”
 王鹏还礼,又看向了陆小凤和于涛。
 陆小凤:“在下陆小凤。”
 于涛也不再隐瞒身份,道:“我乃杭州知府于涛,特地来查故县令张成被杀一案。”
 王鹏大惊,甚是惶恐,忙行礼,道:“下官参见于大人,不知大人前来多有冒犯,还请大人恕罪。”
 于涛摆了摆手,道:“王大人,你就是这么结的案吗?”
 王鹏迟疑着说不出话来。
 陆小凤:“好了,于大人,站在坟地里说话感觉可不怎么好。我们还是先回县衙吧。我相信花满楼能够解答你的疑惑。”
 几人回到了县衙,王鹏带几人到厅中,请于涛居中坐了,自己得了于涛的话才坐在一旁相陪。
 陆小凤随意拉了把椅子坐下,看着站在厅中的花满楼。
 花满楼微微一笑,道:“其实我也并不是很早就察觉到的。只是见过于大人之后才更加肯定。”
 于涛忍不住问道:“见过我之后?”
 花满楼点头道:“不错,既然张成可以去拜访于大人,交托证据,显然这个决定并不仓促,他是斟酌过以后才决定请我来劝三哥自首的。但是这很奇怪,就算他不想去花家,为什么不直接找三哥,却非要让我转答呢?”
 陆小凤:“也说不定他是冲着我来的。”
 花满楼笑:“你这话倒不是盲目自信。的确,考虑到你陆小凤麻烦缠身,这的确还不算奇怪。于是,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张成死,我才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我只听说张成被杀,感觉到房间里有一具尸体,没有活人的气息,只有浓郁的血腥气,除了知道这是一个死人以外,其他无法判断。这种不确定性让我隐隐产生一种怀疑,我没有办法肯定死的人就是张成。”
 陆小凤站起身来,一边走到花满楼身侧,一边道:“哇!就凭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花公子就敢赌项上人头?金九龄若是见了你,定然不会觉得我办案是瞎猜了!”
 花满楼:“陆兄若是不服气,我当然还有更加切实的证据。一来到县衙,我便觉得完全没有熟悉的气息,县衙里所有的衙差都换掉了,为什么?”
 王鹏:“这些衙差不但保护不周,就连凶手都毫无线索,他们担心受到惩处,我一到任就主动请辞,我便准了。”
 陆小凤:“听到了吗?这个解释很合理啊。”
 花满楼:“没错,但就因为这样才不合理。在公门当差不是个易得的差事,怎会轻易请辞,尤其是所有人一起辞职?衙门上上下下少说也有几十个人,全都打发回家,而且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俸禄也是拿不到的了,有营生的倒还好,但也有一些人只怕并无田产,一时也未必能找到谋生之路。然而我们一路来永安县,无论乡间城里都十分平静,并不像有很多人忽然失去营生的样子。”
 陆小凤:“这就更没谱了。说不定这些衙差家里都有经营,也说不定没有营生的是到外地投奔亲友去了。就算当真是毫无生计流落街头,也未见得就得被你花满楼遇上!”
 花满楼点头:“不错,所以这也只是猜测。但陆小凤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县中官员除县令外,还当有县丞、县尉、主簿等等,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袖手不理,但你们当时可有见到他们出面?”
 陆小凤:“的确没有。”
 王鹏道:“这个我知道,说来也是凑巧,半月前,县丞和县尉都丁忧回乡,新委派的官员前几天才到任。”
 陆小凤:“哦,这听起来就有点巧了。”
 花满楼:“是有点巧,还是特意选在了这个时机?甚至特意制造了这个时机?也许这些事情单拿出来都还说得通,但若是凑到一起,难免让人怀疑,所以我愿意赌一把!”
 陆小凤:“诶呀花满楼,我不得不佩服你啦。有时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个瞎子。”
 花满楼微笑:“若我不是个瞎子,张成又如何安排这个局?”
 于涛听到这已猜出几分花满楼的言下之意,不悦道:“花满楼!你到底什么意思!”
 花满楼:“我怀疑是张成在贪污朝廷税收,捞足了银子想要退出便设下了这个局,首先是重金买通县里的衙差,这些人很可能并不知道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拿到足够多的钱又是上级的吩咐,当然愿意陪他演完这出戏后归田还乡。接着很可能是通过什么杀手组织让县丞、县尉两家同时出事,并且找好了一个无亲无故的替死鬼,然后将所谓证据交托给了于大人,再约我在县衙见面,制造了花家为证据灭口的假象。这样人人都以为张成已死,他便可拿着银子全身而退。”
 于涛怒道:“一派胡言!账册上盖着花清渠的印章,焉能是张兄做的假!况且他不过是一个县令,哪里能贪污得了这么多银子!就算死者不是张成,说不定他是出了什么别的意外,岂容你这般胡言乱语地嫁祸,为花家开脱!”
 花满楼:“的确,现在这些也只是猜测。但于大人对花家的怀疑难道就不是猜测了?”
 于涛:“花家做假账的账本可是在我手里,花公子这是对本官的证据有所怀疑吗?”
 花满楼:“我倒并不想怀疑大人手中的证据,我只是说事情还有蹊跷。”
 于涛:“那你们想怎么样?”
 花满楼:“于大人既然证实了在下心中的怀疑,在下也愿意帮于大人查查圣旨失窃一事。”
 于涛:“那花家做假账的事呢?”
 花满楼:“我自然也会查。至于于大人怎么想怎么做就是于大人自己的事了,我不必多问。”
 于涛一怔,甚是意外,他没有想到花满楼竟完全没有利用这个发现让他暂时压下此事的意思,竟似对花家做假账一事全不在意。
 于涛良久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先入为主地不信任陆花二人,但他不得不承张成的失踪的确有问题,自己可能很难查明,思来想去,最后终于问道:“陆公子、花公子可愿帮我追查张兄下落?”
 陆小凤笑:“怎么?于大人终于肯相信我们了?”
 于涛沉着脸不答话。
 花满楼:“此事我们本就要查的,若有结果,自会告知于大人。”
 于涛沉吟道:“好!我答应你们,若是你们真能查清张成的事情,我便将账册证据拿给你们查看,在此之前,我不会将它上交朝廷。”
 花满楼其实并不在意于涛怎样做,但他知道于涛这么说已是下了很大决心,多少是出于亏欠或请求之意,当下抱拳道:“多谢于大人。那我们这就告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