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来使 ...

  •   进来的两人一身短打,八字胡须,面色赤红,身材魁梧,头戴小帽,一前一后进入校场,并不跪拜,弯腰行礼道:“蒙古使节卓力格图,莫日根,奉蒙哥汗之命,恭祝大宋皇帝千秋。” 说罢呈上礼册,太监忙接了过来,送于宣帝面前,宣帝翻开,略略一看,道:“难得蒙哥还记挂着朕,着礼部回赠蒙古丝绸三千匹,官瓷四千件。夜明珠三十斛。上等珊瑚十棵。略表谢意。”
      那前面的蒙古使臣直起身来,眼睛骨碌碌一转,用不甚流利的汉语道:“大宋皇帝,汗王送与您牛羊五千匹,您的丝绸似乎少了。”

      后面那使臣闻言斥道:“卓力格图,不可无礼,此处岂是你等粗鲁之辈讨价之地?”
      随即向宣帝揖了揖道:“蛮邦小子,不登大雅之堂,多有得罪,还望皇上莫怪。”
      不同于卓力格图,叫莫日根的使臣操了中原口音,礼数周全,若不是看形貌,多半会认为是汉人。

      宣帝并不着恼,笑道:“ 说得也是,这样罢,再补绢布两千匹,凑个全数好了。”

      卓力格图被斥之后便不说话,站着不动,莫日根上前拜谢道:“多谢皇上。”

      直起身,莫日根笑道:"小臣在临安越久便越仰慕大宋风土,素闻宋朝太子才名,人道是金石书画皆通, 音律颇佳, 年前填的一首清平乐广为传唱, 堪称盛世后*庭花, 只是我们听了平添了几分思念故乡之情,昨日和送与皇上的礼单同来的还有一支草原的鹰骨羌管,无奈我等没有吹弹的本事,听说太子殿下于各种乐器均是通家,能否以天朝怀柔之风赐一曲,聊慰我等思乡之情。"

      莫日根一使眼色,卓力格图从怀里取出一支骨质羌笛,双手捧上,待太子来接。

      虽称自己为蛮邦, 目光中却透着倨傲和轻蔑. 蒙古早有中原逐鹿之心,宋向来不擅作战,积弱已久,只可恨蒙古与南朝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个同样怀着虎狼之心的大辽,若不是十年前与辽国一场大战打得元气大伤,今日座上的位置定然是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了。拖雷暴毙之后,蒙古诸部分裂,内战连年,幸得蒙哥汗雄才大略,一举统一草原各部,如今厉兵秣马,气势如虹,正筹备与辽国决一雌雄,以报当年之耻。如若与辽征战,大宋决不至助同样狼子野心的大辽,不过作壁上观,若辽灭,只待养兵休息三两年,南朝便如同一块肥肉,随时可取。是以蒙古使臣与宋相交之间日益嚣张,早便不掩盖轻视之意了。
      可要求一国太子为其弹曲方是第一次听说,不啻于对南朝赤裸裸的羞辱,此话一出, 群臣皆哗然, 连宣帝也勃然变色, 但碍于颜面, 没有发作。只在心中计较:蒙哥如今动作频频,对大宋愈加肆无忌惮,定是已然有攻辽的打算了。且算定南朝只会袖手旁观。念及此心中叹口气,耶律氏阴险狡诈,不讲信用,助辽无异于与虎谋皮,无论胜败皆是引狼入室,不过进来的是哪条狼罢了。南朝此时,只有韬光养晦,暗自积蓄兵力粮草以待时机。韩信可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无非是个忍字。

      宣帝并不言语,所有的目光便都落在赵铄身上。

      赵铄默不作声, 双眸低垂, 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方要起身接过羌管,只见叶欣抢先一步站起身来,朗声道:“在下不才,愿代太子为使臣奏上一曲。 ”

      莫日根未料情势骤生此变,一双锐利的鹰眼玩味的打量了叶欣,笑道:“这位是———”

      宣帝接口道:“此乃是太子孪生兄弟,诚王爷。”

      赵铄面上一喜,皇上金口玉言,叶欣已被封王。

      叶欣本无封号, 宣帝如此说, 自是想在蒙古使臣面前抬高他的身份.

      莫日根心中疑惑,居京数年,于南朝动向了如指掌,他早知太子并非宣帝亲出,却从未听说太子尚有兄弟,这诚王爷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般,若是真的,那可是乱了套了。
      再细看叶欣和太子,更是疑团丛生,二人若非孪生子,断然不会如此肖似。宣帝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叶欣接过羌管,笑道:“在下曾结交过几位出身草莽的朋友,从他们学得一曲,昨日刚刚和太子府上刘总管切磋过,不料今日便得机会班门弄斧,如有失漏之处,还望使臣莫怪。”
      转头向宣帝朗声道:“太子府上总管妙乐无双,声如洪钟,盼与刘总管合奏一曲。以慰使臣乡愁。”

      莫日根更是不解,羌管本是草原牧民放牛羊时消遣之物,曲子更是随时随地随性而发,极少有合奏之说。但见叶欣神色诚恳不似作伪,不禁点点头,身子一侧让出一条路来。他倒也想看看,这诚王爷究竟是何等人物。

      赵铄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刘福,赝品刘福冷汗涔涔而下,心中懊丧到极点,大骂叶欣这个小瘟神把自己骗来就是没安好心, 本暗自庆幸此行无人注意算是瞒天过海成功,岂料叶欣忽然出了这么高潮迭起的一着,连忙出席两步,在宣帝面前三叩九拜道:“小的刘福,实在是声音粗哑,不分商羽,不敢有辱皇上圣听。”

      宣帝只当他谦虚, 太子素来挑剔,府上的总管纵然比不上伶人,也总归不会是粗俗之凡辈,当即笑道:“爱卿不必自谦,不过是博个热闹,你去便是。”

      江世雄只觉头皮发麻,叶欣的羌管倒还对付,江世雄可真的不通音律,想来他在辽国从军时,乃是在三军饮食重地的伙房效力,一副破落的嗓子通常是用来喊军士们开饭的。声音大则大矣,调却是如何都不成的。

      江世雄硬着头皮接了旨。一脸告饶的看向叶欣,道:“诚王爷要小的如何配合?” 叶欣却不看他,自己向旁边的鼓楼走去。校场乃是点将之所,自然设鼓楼,宣帝励精图治,勤于操练新军,为激励将士,定例于每月末击鼓,以示不忘幽云十六州被夺之耻,那楼台高五六丈有余,上面一轮大皮鼓直径约七尺,牛皮厚约三寸,每次操演之后,均以两壮汉轮流击之以振军威,周围三十里皆可听闻。只是今日乃皇上寿筵,并未留登台云梯。

      叶欣手执羌管,来到台前,那鼓楼甚高,无所攀登,只东边不远处有一棵古树,枝叶繁茂,正值上午,树影有一小半落在台侧。只见叶欣纵身一跃,便跃到那古树的低杈上,再一借力,跃到那树的顶端,待众人看清楚时,叶欣已然稳稳站在高台之上。那古树的低杈尚算粗壮,树顶端却是极细的嫩枝,只有六七岁女童的小指般粗细,叶欣行动之间枝条微晃,连树叶都未踩下一片来。这三纵两跃看似甚易,实则露了一手无上轻功,底下有识货的武官早已爆出一声好来。

      江世雄一惊,叶欣的举动他心中已有分晓。

      叶欣在那鼓前站定,高台处风亦大,吹得衣袂沙沙作响,叶欣闭目半晌,挽起衣袖,将羌管向皮鼓击去。

      当,当当。

      宏亮的鼓声回荡在大校场之内。

      江世雄闭上眼,强压下心中沸腾的热血。风萧萧兮易水寒, 雄浑的鼓声将他带回到了十年前那场旷世之战————仿佛依然能嗅到那混着皮革和青草味的血腥,金戈铁马之声扑面而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呵, 那一年,无数辽国男儿抛骨草原。
      关山一役,两国倾举国之力,双方屯兵十数万一决雌雄,那是勇士和勇士的战争。直杀了七天,旌旗蔽日,蝗箭当空,铁骑踏红,草地生生被血冲出了一道道沟,黄河被尸体截断了流。
      江世雄唇角勾起, 释然一笑。

      忘,忘不了。
      两军决战对垒之际, 青衣主帅挽弓如月, 一箭便射掉了蒙古军旗, 辽国声势大振. 临阵易帅, 本是兵家大忌, 阳光下面具泛着冷色的光泽,遮下了真实面貌。钢铁的意志,身后是辽国十万大军众志成城。

      阳光落在叶欣脸上, 迎着向上看, 似有着剑锋的光辉与凌厉, 晃的人睁不开眼。

      万顷孤光云阵卷, 鼍鼓击碎层阴, 关山一战, 歼敌八万, 俘三万. 青衣铁面常胜王的称号, 响彻漠北大地。
      之后蒙古元气大伤, 再无力向南。

      江世雄一笑, 那个最终决战之际, 擂鼓指挥的人原来一直不曾远去。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江世雄开口唱道:"五原烽火燎君急,黑云催我罗蕃州" 粗哑的嗓子,歌词也无甚新意,众人面面相顾,想笑还不敢笑。只是那两位使臣面色陡然一寒,凝神细听起来。

      一鼓一唱,奏的似是关塞之音。

      那唱声渐涨,鼓声渐歇,倾诉着战士的凄凉。

      残阳渐落古城遥,黄沙白骨乱蓬蒿。
      胡琴唱断离人曲,阴风遍卷河边云。

      江世雄声音嘶哑,偶尔有些走调,却让人想起那些征战大漠的士卒。

      只听他声音越喊越高,忽然陡得一转,如同战士的金戈刺向敌人的咽喉,此时鼓声大作,如同万马千军奔驰而来。

      “铁血化尽乾坤变,踏入关山不归还”

      江世雄那破落的嗓音,听起来沙哑,却带着身经百战的战士的豪气,无数辽国汉子的灵魂透着那声音一起在嘶喊。

      这首胡笳十八拍慢,乃是耶律欣由胡笳十八拍的曲调修改而来, 去其凄婉哀凉, 化胡笳为鼓乐, 增之以气吞山河的雄浑。又用大辽军中流传甚广的小调为词,糅杂进去。作激励士气之用。

      一曲完毕,台下鸦雀无声,众人皆被那气势所镇,竟连鼓掌叫好也忘记了,叶欣双足一顿,似一缕青烟般从五六丈高的台子上飘然而下,正落在莫日根身前。莫日根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似乎对叶欣颇为忌惮。叶欣微微一笑,道:"不知使臣以为如何? ”

      宣帝击掌而叹:"此曲甚妙, 朕亦听着耳熟, 不知唤作何名?"

      叶欣低下头,恭敬道:"回皇上, 此曲乃是胡笳十八拍慢。”

      蒙古二使冷汗涔涔,那场大战, 是蒙古诸部最大的梦魇和耻辱, 至今仍有年迈的母亲一遍遍向儿子诉说着父兄的血海深仇。但那一曲胡笳十八拍慢, 虽是敌人所作, 却因为其激昂悲壮, 广为流传. 今乍逢此调, 除去惊惧, 竟不敢有半分愤懑之情. 只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众位臣子面面相觑,有人为叶欣长了大宋的国威暗暗叫好,也有人为得罪蒙古使臣颇为忧
      虑。一时间众人各怀心思。无数路复杂的目光汇集在皇上身上,等待圣裁。

      宣帝看着叶欣,笑道:"诚王爷一曲真是绕梁三日,高妙非常。来人, 给使臣看座,赐酒压惊。 "

      这一句绵里藏针。卓力格图对汉语不甚了了,听了成语没反应过来,莫日根却是面有愧色。连连摆手道:“多谢皇上,我等既已将汗王的礼物送上,还是早些回馆罢。”

      宣帝心知杀杀威风即好, 不可对蒙古使臣折辱过甚,点头道:“如此也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