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危城 ...
-
赵氏带着侄儿从齐国远道来周,寄居在一户燕姓人家,转眼已有月余了。赵惟思心里犯疑:姑母说是前来寻人的,可自从来到周国都城长安,一直是闭门不出,即便燕家婶子问起,她也是顾左右而言他,绝口不再提此行的目的。惟思也不好多问,只是每日与燕家的小儿子燕盛待在一处,教他读书写字,也顺道教他些强身自保的武艺。燕婶子看着高兴,便巴不得他们长久地住下来。
这一天长安城里阴云密布,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兵士神情严肃地来往于街道之间,警惕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阴谋。街市上自从戒严后便没了行人,然而有关已被镇压的政变的种种消息,却已在平民百姓的门户之间悄然流传。
“听说是八位柱国大将军中的赵贵、独孤信两位大人,因为不满晋公的擅权,密谋要除去他,不知如何事泄,才功败垂成了。”赵惟思言中似乎很有为失败政变可惜的意思。
“赵大哥说的不对。”燕盛不以为然地说,“这件事独孤大人并没有参与,而且还劝阻赵大人,这才耽误了时间,走漏了风声的。”
燕婶子见儿子一副自命不凡的得意样,嗔怪道:“就你知道!”
“我就是知道。娘,否则您说,为什么赵大人被族诛,独孤大人却只是被幽禁而已?”
燕婶子没答腔,一旁沉默着做针线的赵氏却一反常态,急急地说:“独孤大人总该是没事的。他可是开国的第一功臣,还是宇文氏的亲家了。”
“功臣算什么?赵大人也是开国的功臣;亲家又如何?他的女婿宁都公是先王长子却无权无势,“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恐怕自顾都已不暇,还管得了岳父?依我看,现在没事,未必日后……”
“不得胡言!”赵氏忽然严厉地打断了侄儿的话,屋里的三个人诧异地看着她。赵氏自悔失言,一边继续垂首做她的活计,一边轻声说:“独孤大人的官声不是很好的吗?他是个不错的官员了,只希望他能够躲过此劫才好。”
“赵家妹子说得是,这位大人的好名声原来你们在齐国都有耳闻啊?”燕婶子道,“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外面正乱着了,你们想要寻人怕是要等等了。”
赵氏听闻一怔,接着笑道:“怕是要多打扰嫂子一阵了。”
“没事没事。”燕婶子爽快地说,“住多久都行,我正愁你们走了没人教盛儿读书认字了!”
赵氏答应着,一边却另有所思,抬起头看了看又和燕胜聊了起来的侄儿,那般的音容神态,那般的年纪,不免引她想起故人故事来。亦不知此番来周国,能否了却这一番心事?
长安城的戒严还在继续,紧张的气氛似乎并没有因为赵贵一族的鲜血而得到缓和,独孤信也仍然被监禁着。不过这与赵惟思无关,他在这危城里照旧百无聊赖地过着日子。可是他为什么会觉得,姑姑正在努力地压抑着心中的不安了?
“莫非是姑姑预感到会发生什么大乱子?”赵惟思心想,“然则总不会波及到平常百姓吧?如果这样,别人倒也罢了。我们则是千里迢迢赶到这里送死的,可就太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