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宝宝上学 ...
-
李老爷子越教越上瘾,于是一路教了下去,小学六年缩短为四年,初中三年也勉强有了,于是乎宝宝的家庭教育一进行就是九年,无形中为国家减少了一大笔义务教育的支出。
宝宝长到12岁,李老爷子开始发愁了。
七年多在家学习的历程,让宝宝少与别人人交谈,天真不懂世故不说,渐渐竟然有些自闭起来,家里来了人也避开不见。
一开始宝宝只是不见大人,后来竟然连差不多同龄的舒侃等孩子也躲着了。昔日的漂亮宝贝已经被人们淡忘得差不多了。
“只是轻微的自闭症,不严重,是可以纠正的。”李老爷子为了宝宝专门致电B市著名心理学家王允。
“可是我们家宝宝不愿意出去啊。”李老爷子的声音中说不出的担心,“差不多一年就出去个几回,还是节假日的时候,平时就在自己家里呆着,不是看书就是在阳台上转圈。”
“强迫他出去也不好,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王允说,“还是让宝宝去上学吧。宝宝才只有12岁出头,性格什么的还没有完全定型,现在让他去上学,和同龄的学生处在一起,慢慢的适应学校进而适应社会,这样宝宝就会活泼开朗许多,将来在社会上也不至于像个小白老鼠任人欺负了。”
“上学……”李老爷子皱皱眉头,终于下定决心,“好,就让宝宝去上学!”
“爷爷,为什么要穿成这样啊?”宝宝一脸不情愿地看着身上这件古板到不行的衣服,撅着嘴巴郁郁不乐。
“宝宝乖,因为宝宝要去上学啊!”李老爷子连哄带骗地让宝宝穿上了那件确实有点土的校服,没办法,宝宝要去一中上课。那里的校规很严格,不穿校服是不准进入校门的。
虽然B市名校林立,但是一中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一所学校。作为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一中的校风学风都是一等一的好,当然每年高考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正因为如此,一中是B市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对象,只要孩子能上一中,家长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也正因为如此,一中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是勤奋好学、聪明认真的孩子,但也有小部分是家长掏了大笔的“赞助费”才得以跨进一中门槛的。舒侃就是其中之一。
天才的宝宝自然不用交什么赞助费,况且还有作为作家协会会长的李老爷子举荐,宝宝轻而易举的就被分到了高一(2)班,也是所谓的尖子班。
第一天上学,李老爷子和宝宝一同乘公交车到一中去。陈奶奶本来说是要让家里的车天天接送宝宝,不过被李老爷子给否决了。让宝宝上学就是为了治疗他的自闭症,现在有这么一个让宝宝接触社会的机会,怎能轻易放弃。
宝宝现在不适应,那他就多陪宝宝几次,等宝宝适应了,没准他跟着去宝宝也不让呢!
一老一少在车站碰到了也在等车的舒侃。
舒侃比宝宝大两岁,现在正是上高一的时候,这次舒侃能到一中上学,舒爸爸可没少花钱。舒爸爸每次看到舒侃在打电脑游戏就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你说你学习不好也就算了,最起码你认真一点啊!可是看看舒侃,再想想乖巧的宝宝,舒爸爸就一阵气馁,自己倒了拿八辈子的霉,摊上这么个儿子!
要是小宝宝是自己的儿子就好了,舒爸爸不无遗憾地想。
宝宝是越长越俊秀了,白白嫩嫩的,还带着些稚气,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几乎整个公交车上的乘客都盯着宝宝坐的位子看,连司机都诧异,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到了一中,宝宝和爷爷下车了。走了大概100米左右,终于来到了一中。
一中以红色为主色调,显得十分的古色古香,宝宝几乎在看到一中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拉着爷爷的手又蹦又跳,情绪十分高涨。
因为李老爷子和一中的老校长关系很好,因此事先已经知道了分班结果,宝宝被分在高一(2)班,教室在三楼,是所有高一教室中最高的教室之一。
宝宝找到了自己的教室,和爷爷说了再见,就踏进了教室,教室里人只有十七八个,不是很多,都是生面孔。
这些学生们有的在初中就认识,甚至还是同班同学,因此现在正三两成群聊的开心。宝宝一个都不认识,仔细听他们讲的自己也不懂,只好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来,趴在桌上,无聊地数指头。
“宝宝!”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抬头一看,爷爷怎么还没走?
原来老爷子虽然把宝宝送到了目的地,但是总是不放心,正巧看到上来的舒侃,得知舒侃也被分到了这个班,就摆脱舒侃照顾一下宝宝,不要让宝宝被人给欺负了。
“爷爷放心,我一定把宝宝给保护的滴水不漏!”舒侃拍着胸脯,豪言壮语。
“那我就放心了,”李老爷子点点头,对宝宝招招手,“宝宝,要听舒哥哥的话,啊?上课认真听老师的,听见没?”
宝宝乖乖的点点头,看着爷爷越走越远,消失在走廊的尽头,然后呆呆的站了一会,继续回教室数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