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Day3遇见藏民 ...

  •   记得那天沿着318国道迤逦的风光,走了好远路,经过了好些村庄、青稞田地,终于找着一处吃饭的地方,是一对东北夫妇开的饺子馆,并不只有饺子,菜单上的菜式还挺丰富,常见的小炒都有。
      大姐给我们上面食的时候,好像随口说了句卤子不要钱,不够可以加。向导一边倒卤子拌面,一边就跟她贫,“好的姐,再来碗不要钱的卤子。”惹的大姐哈哈笑,还给我们切了点羊肉尝尝。那个味道,我至今难忘,因为太骚了,只得吃几口青菜压压那个腥味。
      “你们要不要尝尝。”向导拌好面,推到我面前,顺手夹了一筷子试吃,确实北方人很会做面食。
      姐姐一直在忙于打电话,只喝了几口汤,她的声线依旧温柔,但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李也吃的很少,点的牛肉饺子,还剩大半。
      外面的天空有些阴沉,好像是下雨的前奏。匆匆吃完饭又开始赶路了,向导说我们最好天黑前赶到萨嘎,这样大家才有充足的时间休息,越往海拔高的地方走,空气越稀薄,温度越低,人也容易高反。这时候休息显得尤为重要,明晚我们便可以抵达塔钦,即转山的起点。
      午后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萎靡不振。李突然提议“小强,我记得你唱歌很不错,不如给大伙儿来一首。”
      咳……向导清了清嗓子,“不好意思,喉咙太干了。”
      空气是真的干燥,我已经是每隔一个钟补涂一次润唇膏,嘴唇依然起皮了。那种感觉就好像鱼离开了水,随时都会干涸而亡。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那天下午停留的地方,可能是藏族老奶奶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那是个没有名气的小景区,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和砖红色的亭子,我遇到两个藏族的老奶奶,腰间别着竹篓,衣服穿着很有藏族的特色,手上颜色很沉几串银镯子,脖子挂的绿松石特别显眼。
      我一直觉得他们的首饰是一代传一代的,那些宝石经过岁月的打磨,愈加闪闪发亮。放牧耕作的生活或许有些清寂,但是清早起身的时候,一件件精巧美丽又带着祖祖辈辈殷切祝福的传家首饰穿戴在身,对镜自照,心情也会变得轻盈,这份仪式感大约是我们活在城市的人难以拥有的。毕竟专柜上永远不乏流行的饰品,令人眼花缭乱,所谓经典款,过了这一季,大约只能放在柜子底下蒙尘。
      我坐在栈道上,磕着瓜子,瓜子是昨天从小餐馆顺来的,这会儿看着草原牛羊,再磕点瓜子,很是闲适。两个藏族老奶奶也在我身旁坐下,笑容满面的跟我说,你好。这大概是她们唯一学会的汉语。
      我说,你好,再把瓜子递给她们,她们也抓了一把,便家长里短的聊起天来。这大概是一对要好了大半辈子的老闺蜜。看她们实在喜欢瓜子,我把手上那袋瓜子全给了她们,又想回车上找找零食袋,送点巧克力给她们。可惜车后箱东西太多,我愣是没找到,不敢弄出太大动静,生怕吵到向导补眠。
      天空突然飘起了如丝如缕的毛毛雨,两个藏族的老奶奶瞧见天色不妙,也起身走了。我看见姐姐和李沿着栈道在散步,主要还是为了接电话,便给他们送了把伞。这点雨丝并不能打湿头发,我继续坐在木质的栈道上望风景,直到远远地看见几个藏民家的小男孩,其中一个还骑着一辆破旧的单车,往我这边走,不知道他们在讲着什么,好像在起哄,然后一个男孩拿出一包烟来分给大家。他们脸上脏兮兮的,眼睛又直勾勾盯着我看,实在令人有些不喜欢,我索性上车,顺势想要把门关上,却被一个男孩拉住车门,我看着他,他指着里面一个装着牦牛肉的袋子。我只得把里面的牦牛肉分给他们。本以为他们得到了零食就会一边玩去,结果三四个小男孩还是围着我的车门,这时突然有些害怕,可能这种害怕来源于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搞不懂他们想要做什么,拿捏不准对方是否有恶意,只觉得他们有些攻击性,若我强行关上车门,又担心惹怒他们,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旁边的向导依然睡得很香,我又不敢叫醒他。
      光这样对视也很无措啊,我只得掏出手机,查查今天到萨嘎的订房问题,结果他们可能对手机也很感兴趣,围着我,不知是盯着手机看,还是盯着我看。内心也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过。
      “你们干哈呢。”向导醒来,对他们吼了一句,他们才散开。心里松了口气,可算是解了我的围。
      等姐姐和李上了车,我绝口不提这事,只说好可惜,刚刚遇到两个藏族老奶奶,想给她们送点巧克力,却没找到零食袋。
      一直想要来一次说走就走,并且是一个人的旅行,我终究少了些胆量,性格比较绵软,体型也小只,真要遇到危险,也跑不过人家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