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6章 被轰出山庄 ...
-
傅怀濬人还在无花山庄,管事的告状信就已经送到尚书府。
傅大人本以为傅怀濬必然是在春宴上拔得头筹,山庄才会差人送信嘉奖,没想到打开一看,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晕过去。
信里除了控诉傅怀濬及友人在山庄里的种种恶行,最后还言明,无花山庄庙小,容不下傅公子这尊大佛,还请傅公子从此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无花山庄方圆一里内,以免造成困扰。
也就是说让傅怀濬哪凉快哪待着去,无花山庄拒绝他再入内。
傅大人将信往书桌上狠狠一拍,抡起自己心爱的墨砚就往地上砸了个粉碎。
这厢傅怀濬和宋昭珩还不知情,原本还想着去找章云沣,却半路被几位家丁拦住去路,话里意思概括起来就是请他们现在立即离开山庄。
管事倒也还顾及傅怀濬的颜面,让家丁将两人带到后门,马也牵了过去。等交了缰绳,家丁们避祸般迅速退回山庄关上门,连句客气话也没有。
于是傅怀濬和宋昭珩就这么轰轰烈烈地从前门迎进来,再悄无声息地从后门离开。
关于被轰走这件事,两人也没放在心上,回城找了家酒楼,包了雅间喝酒消遣,倒也自在。
此时楼下戏台上正有人表演戏目,唱的是英雄将军孤身救主的故事,宋昭珩往嘴里丢了几粒花生米,听得津津有味。
傅怀濬对此类戏文不感兴趣,只是自顾倒酒,也不管他。
戏文听到一半,宋昭珩忽然想起一事,放下翘起的二郎腿挤到傅怀濬身边,“我有个疑问。”
正在倒酒的傅怀濬闻言一顿,侧首看他,“又怎么了?”
宋昭珩端起他倒满的酒杯一口闷掉,然后将酒杯重重放到桌上,“我一直猜测无花山庄的主人是那个薛晏清,如今看来,怎么咱们的皇帝陛下更像是山庄的幕后主人?”
傅怀濬另外取了酒杯重新倒满,漫不经心道:“说明你的情报有误,听风阁打听消息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这话宋昭珩可不乐意了,“能说点好听的吗?要没有我,你怎么会知道宋大夫出了事?”
傅怀濬对此事一点也不领情:“要没有你,我也就是迟几日得知消息。”
宋昭珩被噎得想翻白眼,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酒杯没好气道:“你这翻脸不认人的德性,怎么跟伯父如出一辙,真不愧是亲生父子!”
本来气定神闲的傅怀濬闻言脸色一沉。
宋昭珩察言观色知道自己失言,连忙岔开话题:“不是,咱们分析分析,传言中摄政王可是一直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在我看来,那位天子根本不像是甘于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
想起在山庄内的所见所闻,宋昭珩指尖敲了敲额头,觉得颇有些费解,“难道这摄政王和皇帝之间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宋昭珩身为情报组织听风阁的首领,平时并不管阁里的大小事,偶尔回一次,也是无聊了想听些奇闻轶事打发时间。
关于当今天子和摄政王之间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他正好听过不少。
坊间传言,先帝驾崩时当今皇帝尚且年幼,先帝遗命,封镇国将军薛晏清为摄政王,代为辅佐年幼的新帝处理朝政。
当年不受宠的先帝能够顺利登基,全靠薛晏清扫除夺嫡路上的腥风血雨,先帝在位时一直非常信任薛晏清,哪怕后来薛晏清功高震主也不曾动过收回军权的念头。
彼时还是太子的新帝宗峍身体欠佳,几乎常年深居宫中养病,朝中大臣早有想扶持皇子宗煜的,趁着先帝病危人心浮动,暗中做了不少小动作。
谁也没想到薛晏清铁血无情率先发难,先将伺候在先帝病榻的淑贵妃直接拖走关进康寿宫,皇子宗煜被封为晋王火速送出京,几位暗中动作的大臣纷纷抓到天牢里蹲了三个月,直到先帝驾崩宗峍顺利继位,一切已成定局时才被放出来。
薛晏清多年带兵征战沙场,一身的杀戮之气,又手握军权,威名之下,众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现在的天下,在世人看来名义上是皇帝做主,其实真正握有实权的应该还是薛晏清。
至于为什么摄政王多年来始终不曾表露过取而代之的念头,坊间众说纷纭,最主要的是说皇帝容颜绝色,而摄政王正是有那龙阳之好。
毕竟直到现在,摄政王不但没成亲,还不曾近过女色哪!
越想越觉得传言可信,宋昭珩兴致勃勃地伸手搭上傅怀濬肩膀,觉得有必要跟他分享一下这个天大的秘密。
还没等他开口,傅怀濬伸出一只手指在他眼前摇了摇,“你不用说了。”
宋昭珩不满地打开他手指,“我还没说,你就知道我要说什么?”
傅怀濬嗤之以鼻,“除了八卦你还能说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被说中的宋昭珩跳脚,“傅怀濬!你这么不给我面子,以后有求我的时候可不要后悔!”
傅怀濬完全无视他一脸怒容,悠闲地举杯轻抿了口,“等我落魄的那天再说。”
“好好好!”宋昭珩被怼得没了脾气,只能气闷地转过身继续喝酒,懒得再搭理他。
气氛僵了好一会儿,两人只顾喝酒,直到酒壶见底,傅怀濬才推开酒壶,双手抱胸叹了口气,“真生气了?”
宋昭珩只拿后背对着他,没有回话。
傅怀濬无奈摇头,抬脚踢了踢他坐的椅子,“宋阁主,无论摄政王和皇帝之间有过什么传闻都不重要,眼下你不觉得,怎么安抚乔掌柜才更为重要?”
提起乔掌柜,宋昭珩身形一僵,气势瞬间全无。
几个月前听风阁收到一件大买卖,有客人愿花十万两买神医施言蹊的下落。
每当客人登门询问进展,乔掌柜都无言以对,几次三番想要退还订金,客人拒不接受,只让他们加派人手继续追查。为此,听风阁上下年都没过好,全都在外面奔波打探消息。
而当一无所知的宋昭珩在年关时回到听风阁,准备例行慰问乔掌柜时,被乔掌柜抓住一番掏心掏肺的诉苦,直到他晕头转向答应亲自出面解决这件事为止。
眼下距离客人再次登门询问进展的日子所剩无几,宋昭珩却一点也不着急,可以想象坐镇听风阁日日望穿秋水的乔掌柜该有多么伤心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