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旧事 ...
-
江湖的一切传说,大抵都是由俊美风流的年轻侠客与江湖第一美人开始的。
风未止最初也只是一个少年。
他是忽然之间出现在江湖的。无人知晓他师从何门何派,亦无人知晓他来自何方。
彼时天下动荡,政权未稳,朝堂局势瞬息万变波谲云诡,异族的铁蹄趁机跨海而来烧杀抢掠。
肉食者人人在忙着争权夺利,无暇低头看一看蝼蚁一般任人屠戮的苍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的岂止是天地。
但江湖始终是江湖,世道乱,江湖兴,或行正道,或行偏门,有人为争权夺利,有人只为活下去而已。
江湖人不涉国事,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故而无论社稷如何,江湖依然热闹。
没有人说得清那个少年是从何而来,只知他是一位铸剑师。
初入江湖的这一年,他只铸了一把剑,剑主为谢家长子谢元卿。同年武林大会,谢元卿凭着一把朴实无华的神兵一战成名。
江湖传言,谢元卿武艺的确佼佼,却尚未厉害至此,许多人说,那把剑似有灵。
铸剑师也因此一举成名。据传,他叫风未止。
江湖地位靠名声,靠武力值,靠脑子,但神兵利器是外挂。在这个人人都在喊“装备不重要,关键靠实力”的江湖,不仅跟着傻喊口号还身体力行的人才是憨憨。
毕竟,朴素对抗对核心实力要求太高。
许多人向风未止求取兵刃,风未止只铸剑,且只为有缘人铸剑。
人人希望成为那个有缘人,但直到风未止成为传说,也没有人知道,那个“有缘”的界限落在何处,如何衡量。
有人许以钱财,有人许以珍宝,有人许以秘籍,有时他接受,有时他拒绝。
风未止的剑价值几何?
一把剑曾经兑换过三座山林,另一把剑曾经只被售以一支粗糙的银簪。
没有人知道风未止如何定价,就像直到几十年后依然无人知晓风未止究竟有何喜好。
不是没有人给他送过美人,但据说那个一向以容貌自负的歌姬见过风未止真容后,当晚就剃发清修去了。
也不是没有人起过强取豪夺之心。有人为兵刃,有人为美色。求不到的时候便去抢,这似乎也是许多江湖人的规矩。
那些人有的被废了武功,有的自此消失。有人陆续寻仇,但无人成功。
当一个高超的手艺人掌握了非人的武力值,那他便可以活得任性又自在。
久而久之,江湖传言,那个叫风未止的铸剑师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他不会笑,也从不发火。许多人好奇他,也有许多人向往获得他的真传,仅此而已。
彼时外邦入侵,朝堂正值储位之争,风未止出现时操着异域口音,身边又跟着一位过于妖艳的异域少女,这样的身份很容易让人起防备之心。
他真正封神,是在一场卫城之战中。
本国有座边陲小城,小城外是一片广袤草场,有一天,异族铁蹄穿越草场而来,围困小城三月有余。
那场仗很惨烈。在那场抵御外辱的战役中,有许多孩子自此沦为孤儿。
无人救援。
朝堂上忙着争权夺利,所以这里的将士与百姓不奢望天降神兵,不奢望屈膝求得畜生的怜悯,他们不畏死,不后退,因为背后的,是家园。
血肉之躯抵不过铁蹄,城门将破,所有人在绝望中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所有人都以为,经此一战,这座城将彻底沦为空城。
然而也是从那天起,这座城中的人们相信,真的有神明。
一个容貌昳丽的少年冲破敌阵飒然立于城门之前,手中高举着敌方首领的头颅,以一己之身扭转了战局。
那一天他杀了很多人,比他余生杀过的人要多得多。
他始终固守于城门前,来者皆诛于剑下。
他的周身被鲜血浸染,在百姓眼里却如神明。
有敌军想溃逃,无人生还。
参与那场战役的人说,他的表情始终很平静,平静得仿似在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那场战役后,他避开了众人的跪拜,未发一言,兀自离去。
后来城中建了一座庙,香火长盛,庙中供奉的金身并非常规神佛,而是那个持剑而立的少年。
也正是因为这力挽狂澜的一战,风未止成为这时代活着的神佛。
因为即便武功再高的人也明白,没有人可以一己之躯对抗一个军队,做到这些的风未止武功之高可见一斑。
有人说,风未止的盖世武功与他常年佩戴的扳指有关。那扳指材质奇异,内有血色纹路流转。有人觊觎,无人敢抢夺。
许多人都在等待风未止开山立派。
风未止辜负了他们的期待。他貌似从未有招揽人才之举,仍旧只是沉默着铸剑。
只是在这一年,江湖中新生一门派,名曰“雾隐”,行踪诡秘,不喜与外界有纠葛冲突,有传言其掌门人便是风未止。
他很少开口,他身旁的美人却是天性活泼,天真浪漫爱说爱笑,与风未止的性格迥然。
美人是真正的美人,只是异域的名字有些拗口,江湖少年便私下戏称她为妖姬,一时间,不知多少青春年少为她容貌所惑。她不怒反笑,欣然接受了这个绰号,以其为自己的名字,自此便叫妖姬。
许多人以为,风未止和妖姬是一对恋人,因为仅从容貌上看,二人委实相配得很,而且除妖姬外,从未见风未止与他人往来如友。
但妖姬不同,风未止从不嫌妖姬聒噪,妖姬有时逗着他说话,他时而应和几句,便是这几句应和之语,也是他人轻易不可得的待遇。
故而也有人说,风未止单恋妖姬。而妖姬,她爱所有俊俏的少年。
仁义山庄是当时颇有威名的一方势力,庄主为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是当时的武林盟主。
少庄主机缘巧合之下结识妖姬,常见二人往来。
后来,江湖传闻庄主不允许未来继承人与异族女子成亲,同时敬重风未止为国为民之义举,勒令少庄主与妖姬杜绝往来,后来两人便再未同时出现在公开场合中,期间妖姬更是消失于人前很久。
三年后,仁义山庄独子与名门正派嫡女定下鸳盟,广发英雄帖,定于那一年年末正式成婚。
婚期尚未到来,仁义山庄惨遭灭门,鸡犬未留。据说,妖姬也被风未止取了性命,自此再未出现。
有人指认,是风未止所为。说风未止怀恨少庄主夺人所爱,伺机报复。
有人佐证,仁义山庄不仅遭遇灭门,少庄主还被逼身着女装被缢死于庄门,若非怀恨在心,岂会羞辱至此?
此时武林盟主之位空缺,人心浮动,各路英雄皆以讨伐风魔之名对战风未止。
风未止依旧沉默,有战便应。
江湖人说,若他不是凶手,便该自证清白,不否认,可见是真心虚。
挑战持续了一月有余,期间“雾隐”多次受到围攻。后来风未止广发告示,将于某月某日,于断崖之上迎战诸方势力,由君家人主持。
风未止说,这一战,若有人胜我,我立即自戕;若无人胜我,自此“雾隐”与江湖帮派井水不犯河水。
那是一场江湖盛况,有些许威名或想博取声名的帮派皆参与了那场对垒。
所有人都想成为那个取下风魔性命之人。
但风未止武功近乎化境,无人可敌。
那一天,风未止背对断崖,面对着那些自诩为英豪的江湖人。
他站在高崖之上,独自一人。
他好像一直如此,孤身行走与世间,沉默地做着一些事,有人追问原因,无人知晓答案。
他从不解释,似乎也从未对他人寄予期望。这寂寥世间有太多热闹,却从为有哪种热闹是因他而生的欢喜。所有与他相关的热闹,起因皆是对他的索求。
很多年后,往事成烟成尘,有人站在他曾经站立的位置,曾臆想过他此刻的心情,试图寻找过他是否也曾对这世间有过期许。但那人最终也只能认为,从未,这个叫风未止的人走在寂寥人世间,做过很多事,却从未期许过任何回馈。风未止似乎只是接受指引而去做这些事,或者说,他的一生只是沿着指引存活,故而他自身的生死也成为与他无关的事。
没有期待的人从不失望。
但这一刻的风未止也从未想过,是否会有那样一个人关心他在想什么,他也不在乎。
他只是敛了无波无澜的眸,说:既然来了,便一起吧。
一场混战,死伤无数,最后除了旁观为证的君家人和风未止,无人可维持站立之姿。
风未止并未出言嘲笑任何人。他似乎从无过多情绪。
他只是对佐证的君家之人即智叟之子深揖一礼。
智叟之子望着他,神情复杂,终究只是长叹一声。
风未止再未看向任何人,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下,他转身纵下断崖。
风未止从此成为传说。
有人终究不信他死了。
许多人暗中搜寻他的尸骨,最终找到了他的残骸,已被野兽撕咬得不成人形。
扳指的残骸找到了,期间得以修复,但纹路已失,几经争夺,引起无数血雨腥风,又是几番变革。
后来,君家智叟驾鹤之前告诫世人停止争夺那枚扳指,最终扳指在众目睽睽下被彻底销毁,化为齑粉。
此时的江湖已是元气大伤,世家与门派皆休养生息。
风魔的余威犹在,那段故事成为江湖惨烈的记忆,成为江湖几十年犹未褪色的传说。
风未止的故事似乎至此为止,从此也只能作为传说存在。
有人觊觎“雾隐”的势力,却发现这一派似从江湖中彻底隐匿,再无踪迹可循。
但江湖依旧是江湖,依然有数不尽的热闹,不会因为谁的归尘而停止喧嚣。
亦不会,因为谁的殒身,而自此永无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