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离家 ...
转眼间已经在李大娘家住了两月有余,遗女也不再似刚来时那般悲伤,和李大娘母子俩相处的甚好,偶尔在言谈中也会露出几摸笑容了。
李大娘家住在这庆山镇的西头,是做豆腐的,丈夫去的早母子俩相依为命尽十载,现在家里来了遗女到是添了不少的温馨。李大娘是个善心的人,对遗女也是早就喜欢的,现下来了她家倒是真的当成亲生女儿一般的养着,吃饭穿衣样样记挂,让遗女感觉到的家的温暖。她那儿子名唤大力,是个老实憨厚的孩子,因着家里不富裕不曾读过书,可是却有把子力气,平日里去镇上找些粗活干,虽说只有十四岁的年纪看着却俨然是个大人了。
遗女住了这些日子慢慢的也学会了些活计,帮着大娘洗衣做饭打扫家里,缝缝补补的活计也学了一些。可是这做豆腐卖豆腐的活李大娘是肯不让她多干的,怕累着了她。这样遗女每天就有半日是闲着的,没事做的时候她就在院子里练箭,没有树就在墙上画了个靶子出来。李大娘看着她练箭也不说什么,只是每次练完她总能在院里的小桌上看到一碗清水和一块巾子。偶尔不练箭的时候她也会去刀叔的铺子里串门,刀叔是个铁匠,十年前来到了镇子上,打铁为生,镇子上没人知道他的名姓,年长的唤他一声刀铁匠,小些的叫他一声刀大哥,像遗女这个年纪的都喊他一声刀叔。他待遗女是极好的,有时候给她些吃食,闲的时候就给她讲些外面的事情,有的时候是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时候是这大景王朝的开国史,在遗女的印象中刀叔似乎是无所不知的,每每听得入神到快吃完饭时才回。
每天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吃过了饭就一起去西头的大榕树下,这里是大家休息闲聊的时候,每到晚间就热闹的不得了,近几条街的街坊都喜欢来这,说的都是写家长里短,比如谁家的儿子娶了哪家的女儿,谁家媳妇和婆婆吵了嘴等等,似乎总是有说不完的事。高兴的时候男人们会玩一种叫枝子棋的东西,手头宽裕的时候也会压上几个钱,不过却是少的可怜的。只要枝子棋摆了开来遗女是一定会凑过去看的,她觉得那棋可比那些大娘口中的话有吸引力多了。因做豆腐要早起,他们总是走的比较早的,每到了看棋的时候总要大力叫了几声遗女才会不舍得离开,几步小跑着追上前面的李大娘。
这样的日子简单也让人安心,就这样时间就在这看似平淡如水又好像含着点点幸福的日子中过去了。一晃已然过了两年光景,遗女已经已经能独自做豆腐了,现在她总是抢着干完家里的活让李大娘歇息。李大娘总是笑,然后就开始说遗女好,说自己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就得了个这么孝顺的女儿。遗女也笑,说自己才是有福气的有这么个娘疼她,偶尔说着说着眼里的光彩就淡了,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李大娘就知道她是想她爹了,也就不多说什么。
又是一天的开始,遗女早早起来和大娘一起做了豆腐,就去集市上卖。她们到的时候街上早就摆下了许多摊子,卖首饰脂粉的,卖各色吃食,蔬菜水果的都开始了一天的叫卖。她们走到自己的位置摆开了摊子便开始了生意。不知是为什么今天的生日出奇的好,正午刚过豆腐便卖完了。李大娘笑着说“遗女,好不容早卖完了,走去扯块布,也该给你做件新衣裳了。”说着挑上担子拉着遗女去看布料了。
来到了布店,李大娘不住的问遗女喜欢哪一块,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了一块淡粉底色坠了些碎花的布,给了钱便出了来。李大娘很高兴,一边走着一边和遗女说着要给她做件漂亮的衣裳,一会功夫把样式都定了下来。两个人正高兴的向回家的路上走着一不留神不知哪里跑出了人就撞上了遗女,这一撞连着李大娘也一起倒在了地上。遗女起得快些,赶忙扶起了李大娘,转眼又向那个撞她的人,发现他居然还坐在地上有些呆呆的看着自己,看身量像是十四五岁的样子,可那神态却像什么都不懂的。遗女看他没有自己要起来的意思,就也扶了他一把。那人站起来也不说话盯着遗女露出了笑容,却是有些傻傻的感觉。这时街角又跑来一个人“哎呦,我的少爷,没事吧,可是找到你了。你怎么就跑到这来了,快回去吧,一会老爷又该找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那少年走了。
晚间大家聚在大榕树下,李大娘就和街坊说起了白日这少年,刚说完后街的赵大娘就接了话茬“你们许不是遇见了姚大户的公子了,听说这孩子打一下声就是傻的。”“我听说他家就他这一根独苗。”“可不是,要说姚老爷这些年去了十一房小妾可也不见再生,别说儿子,连个女儿都没有。”“这有钱的人家呀就是不一样,指不定怎么回事呢。”“还能怎么回事,报应呗…”赵大娘这一开头大家就七七八八的说开了,不一会功夫就从这孩子说到了老爹,从娶妾说到了生意,天还没黑着姚大户家七大八小的事就被大家说了个遍,遗女本是不知道他们家的,这会却像是知道了好些年的。别的也没留心记,倒是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怜的。
时间过得很快,这件事很快就被遗女忘到了脑后。这天,遗女又到了刀叔的铺子上,给他送去了新包的包子。刀叔正好刚打完了一个爬犁,就和遗女讲起了当年的夷祉部。说起了那片水美草丰的地方,就像说起了自己的家。这时隔壁的张二进了铺子来,对着遗女就说“你快回家看看吧,好像有人上你家提亲去了。”听了这话遗女惊住了,就连刀叔都楞了一下。“遗女,走,我和你去看看。”
进得院门就看见了十几个人立着,有的端着托盘,有的抬了箱子,那托盘上各色珠宝发着光。绕过这些人,就看见屋门口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人正眉飞色舞的和李大娘说着什么,“我说李大娘,这可是你家女儿的福气呀,这姚家是这庆山镇的首富,就是在别的地界也是有些生意的。家里就姚公子这么一个儿子,你家遗女嫁了他可是荣华富贵的享用不尽,你还犹豫什么啊?”“吴媒婆,我家遗女还小,这提亲的事不急,过两年再劳烦你。”知道这姚大户是得罪不起的,李大娘只得软了语调。“李大娘说的也是,不过这嫁娶不急,把亲先订了到是不碍事的,姚老爷说了,订了亲就是亲家了,遗女的生活起居他们都照应着,先住到府上去也是可以的。”听吴媒婆这么一说李大娘没了主意,一时不知要如何推才好。“吴媒婆,你也说了姚家是这庆山镇的大户,我们小门小院的高攀不起。姚公子将来是姚家的当家人,该配的大户人家的女儿,烦你回了姚老爷就说遗女是个没读过书的,这琴棋书画也都不通,配不上姚公子的。”刀叔三两句话就给回了过去,这吴媒婆却不甘心“呦,你这说的,这就是遗女吧,我瞧着到是个好孩子,再说姚老爷既然让我来提亲,这些就都考虑过的。我看你们也别再推了,这么好的姻缘别人求都求不来,我们这就把亲定了,岂不两下欢喜。”“吴媒婆,你也知道的,遗女的爹前两年刚去了的,遗女还在守孝期间,这嫁娶之事还是等孝期过了在谈吧。”“这嫁娶之事在守孝期间是不易进行,可这订亲却可以,从我这成了的有好几对都是孝期定的婚,现在还不是都恩恩爱爱的。”“吴媒婆,这事急不得,就算要谈这订亲也不急在今天,走要上了山祭拜了她爹才行,你过几日再来吧。”吴媒婆看事情今天是成不了了,只得无奈道“行,那我就过两日再来,你们也别再想了,这么好姻缘错过了可就不好找了。”说完一步三摆的走了。刚刚拥挤不堪的小院终于又恢复的平静,可是院子里的三个人却平静不下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镇子东头的路上已然站了四个人。其中一个女子,穿着一件粉底白花的小衫,配了一条淡蓝色的裤子,此时她的眼睛中蓄满了泪水,望着对面隐隐嘱托的人不停的点头。她身旁的男子穿了一身粗布衣服,背着一个包囊,听着嘱咐的话语连连答应。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大家还是决定让遗女出去避一避,毕竟姚家势大,在这庆山镇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最后决定让大力带着遗女去东边的可鲁镇去投靠刀叔的拜把子兄弟。于是一大早大家就感到了路口生怕天亮了给姚家发现。站在路口的私人均是依依不舍,遗女更是快要哭了出来,李大娘也含了眼泪一边整理遗女的衣裳一边说没事了就去接她回来。嘱托完遗女有拉过了大力,让他路上小心,顾好妹子。大力听了连连答应,让李大娘放心,说一定把遗女带到,等着他们来接。最后刀叔又细说了一遍路程,就打发他们上路。遗女被大力拉着一步三回头的走去,直到再看不见李大娘与刀叔的身影。
啊,万事开头难啊,终于写完了第二章。
给自己加油。
嘻嘻,亲们有个请求哦,给本人提点意见,关于文笔,和剧情是否合理,第一次写啦,拜托。(不要打分)谢了哦~
恩,还有,最后,本人预计一周一更,想连看的亲们,可以考虑一个月看一次,或者,恩,半年以后再来。
最后,谢谢捧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离家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