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第三章偶遇
满月夫人主持的崔尚宫的丧礼虽不隆重气派,却恰到好处地符合崔尚宫离世前的位分。对于满月夫人的悉心安排,景德王不发一言。
显然失去挚爱的景德王在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之后,已无心再理会任何身外之物了。他既不上朝打理朝政,也不与各路臣子会面,查阅他们的奏章。镇日里只是落寞地坐在崔尚宫的宫殿内,然后嘱咐宫人不论任何人都不得打扰,就此衣不解带,粒米不沾,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
平静大度的满月夫人仍旧一如往常,只是一心眷恋的丈夫对别的女子如此情深似海,纵使外表再怎么泰然处之,心中也难免泛起缕缕酸涩,不过即便如此,满月夫人也不允许自己失态,她继续把所有的情绪压抑在内心的深处,然后默默地替自己的夫君承担了国事与家务,静静地等待丈夫从这段情伤中走出来。
寒风萧瑟,秋去冬来,总算新年之后,郁郁寡欢的景德王沉默地走出了崔尚宫的揽月殿,重新开始履行自己作为一国之君主的义务。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此时为他松了一口气,以为景德王终于开始想通,不再为情所苦。不料随后他却决定独自搬去崔尚宫的揽月殿居住,从此再也未出现在满月夫人和王宫内任何女人的宫中,每日除了上朝以外,其余所有的时间他都待在了那里。
无论是母亲的早逝,还是父亲的消沉,所有这一切显然都完全未影响到年幼的小公主景玉。如同早就安排好的一般,几乎所有能在王宫中出入的人,在小公主的面前都绝口不提她的生母崔尚宫,就像崔尚宫此前从未存在过一般。
满月夫人待小公主也一直视如己出,虽然严厉,却不乏慈爱,景玉在懵懂无知中,和平常的小女孩一样,开始了无忧无虑的成长。
孩子的天性就如同春日里的阳光一般,逐渐开始温暖整个王宫内外。景玉小公主的顽皮嬉闹为这座死气沉沉的宫殿慢慢开始注入了新的活力。终于,王宫中的女人们也因为小公主而一齐微笑了起来,就连一贯平静的满月夫人,偶尔嘴边也会不经意轻轻上扬。
“看!小公主在前面放风筝呢!”
“听,小公主又在和宫女们一起捉迷藏了。”
“公主,这边,我在这边,快来呀!”
“公主,慢点,慢点,小心呀!”
是的,无论小公主是什么样的出生,此时此刻,新罗王宫里只有她一人是景德王的后代,是满月夫人膝下的孩子,有谁敢对她无理,又有谁敢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呢?
不过伴随着小公主年龄的逐渐成长,她的生命也不永远都是那么自在快活了,终于有一天,让她烦恼的事情开始出现。
一切都从大唐人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在那一年满月夫人的宫中突然出现了不少从中原过来的大唐人,这些人的穿着与新罗王宫的人很是相似,男子大多着幞头袍衫,而女子則身穿多彩襦裙,如果不开口说话,几乎没有人能知道他们不是新罗人。
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新罗王宫里,直到有天,景玉小公主被抱到了这些人的面前,和满月夫人一起接受他们的垂首叩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些大唐人开始更加频繁的出现在满月夫人的宫中,而且成为了景玉公主不快乐的源泉。
原来他们都是满月夫人特意从大唐为景玉公主请过来,教授公主大唐文化与礼仪的老师。在此之前,小公主还从未进过学堂,天性贪玩不喜被约束的她,突然之间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公主,请看这里,毛笔要这样拿才可以写字与画画。。”
景玉的小手笨拙地拿着毛笔,脸上,身上早已被墨水弄得漆黑一片,看着宫女们想笑又不敢笑的神情,景玉抗拒地在纸上画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圈。
可是最讨厌的还不是这些,有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让她一遍遍重复完全陌生的语言。
“公主,这句话在大唐,我们要这样说。。”
“公主,跟着我说一次,对,就这样......”
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那样说,内心忿忿不平的小公主,即便已经学会了怎么说,却还是会恶作剧般故意发错音,说错字,让教她说话的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可就算是这样,年幼的景玉还是无法忍受自己的生活完全被陌生的文化所改变,可是她同样也不愿见到满月夫人不怒而威责备的眼神,她不明白为什么满月夫人要请人教授她唐国的东西,可既然这是母后要求的,景玉再不情愿也只能接受。
好不容易熬到了夏末秋初的时候,景玉终于逐渐开始适应用毛笔写字,用汉语问候了,可是新的挑战又出现了。
那些唐国的女人们开始拿着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乐器,出现在了满月夫人的宫中。
“公主,这是琵琶,这是阮。。”
“公主,乐谱要这样看才对。。”
“公主,请穿上舞裙,然后学着我做这个动作。。”
“公主,这是围棋,稍后公主执白子,我执黑子。。”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每天从早到晚,景玉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唐国人和唐国的玩意充斥着,她睁着无助的大眼睛,无奈地看着这些永远都学不会也学不完的琴棋书画,突然有了想要逃离这里的念头。
可是要去哪里呢?已经七岁的景玉从来不知道宫外的世界到底长什么样,也完全离不开身边宫女太监们的贴心服侍,所以逃离对这个年纪的她而言,也不过是跑去御花园找个角落藏起来,让唐国的老师们无法马上找到她,所以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逃学更为妥当。
自然,调皮的公主是不甘心就此屈服的,出于反抗的心理,她不断想到各种办法想要逃离出唐国老师们的管束,只是这样的逃离永远都只是片刻而已,很快宫人们就会在御花园的各个角落找到她,然后好声劝慰着她回到老师的身边。
无论小公主是多么的不情愿,只见她嘟着小嘴,皱着眉头,却从不敢真正地违抗,因为她知道这些都是满月夫人的安排,即便满月夫人永远对她和颜悦色,从未发过火,甚至未露出过半丝不耐的神情,可是从身边宫人们对满月夫人恭敬万分的言行中,孩子的直觉已经告诉她,还是不要再违背母后比较好。
但逃跑一下总是难免的,果然这一天,机会又来了。这是一个夏末的午后,教授蹴鞠的唐朝老师因为突然内急,离开了一小会,而身边平常时常陪伴着她的宫女们此时不知因为何事,都未守候在她的身边。
“我想吃杏仁酥。”景玉突然开始发难。
“是!”
身边的小宫女开始手忙脚乱的翻找着食物,可是哪里又能找到杏仁酥呢?早在出来之前,小公主就一直吵着要吃桂花糕,没有人会想到她眨眼之间就转换了心意。
找了一阵找不到,那个陪伴在景玉身边的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小宫女显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低头鞠躬之后,慌慌张张地跑去取杏仁酥了。
就在另外两位宫人都在为小宫女慌慌张张的身影而捏把冷汗时,她们丝毫也没注意到,景玉小公主早已趁机一鼓作气,悄悄跑进了不远处的小树丛里,然后再一口气胡乱地从御花园的一个角落往另外一个角落里跑去。
她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院子,跑进一片又一片花丛,已经顾不上身后的人在喊些什么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跑去哪里。就这样,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她完全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她已经跑到了一丛从来没有见过的假山后面。
王宫中总是不乏各种各样的假山,而很多假山里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岩洞,此时此刻,景玉就躲在一个岩洞里喘着粗气,她兴奋不安看着外面,很为自己这一次出逃感到得意。
可是这样的兴奋却并没有持续多久,一阵微风吹来,为小公主带来清凉的同时,也吹走了小公主逃跑的勇气。
很快景玉开始担心起来,此地是她从未来过的地方,而这个山洞看起来也很是陌生可怖,她不由得紧张起来,害怕这一次宫女们无法找到她。
好在外面很快就传来了一阵阵的脚步声,景玉感到有些如释重负,她放松的靠在岩洞的石壁上,笑眯眯的看着外面的兵荒马乱。可是很快她就发现那阵脚步声并不是来找她的宫女,而是她久违见面的父王。
这些年来,除了逢年过节,景玉几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王。而印象中父王总是沉默不语,显得十分严肃,不太容易亲近,因此景玉对他总有些莫名的害怕。
此刻景德王正背手往这边走来,他的身边围着一群穿着官服的人,甚至,还有一个稚气的小身影。
孩童总是对同龄的,或者年纪相近的人有着特别亲近而敏感的直觉。景玉揉揉眼睛,是的,她没看错,那个身影分明就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男孩,虽然他穿着御前侍卫的衣服,跟在父王的身边,背脊故意挺得直直的,似乎努力要显得自己十分老成,可是他脸上却明明还是稚气一片。
“呱,呱,呱,呱”
突然一只大鸟飞过,大人们都被大鸟的叫声所吸引,抬头一看,原来这是一只大雕。景德王身边的小男孩见此情景,立刻英勇地拿出弓箭,瞄准大雕,准备射击。
“噗!”的一声,弓箭应声射出,直接射中了大雕的翅膀,受伤的鸟儿失去平衡,直接坠落到了景玉所藏身的假山旁的草丛里。
“好,尚闵,好箭法!”
景德王不住的点头,似乎对小男孩的箭法很是赏识,而这名被唤作尚闵的小男孩则腼腆的低下了自己的头,鞠躬之后,他向假山这边走了过来。
等他走到假山旁边,他弯腰捡起了受伤的大雕,可是当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双惊慌失措的大眼睛,没错,那正是景玉的眼睛。
此时此刻,一直因为担忧而屏住呼吸的景玉见终于被人发现了,不由得睁大了自己的眼睛,只见她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摇了摇手,似乎是在请求这名叫尚闵的小侍卫为她保密。
可是欺骗陛下是欺君大罪,小侍卫虽然有些不忍,却不敢不如实禀报,于是小公主被人从岩洞中抱出,景德王终于见到了自己再一次逃学失败的女儿。
就在这一刻,惊慌的小公主记住了尚闵,而尚闵也记住了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