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两人之间的气氛降至冰点。江璃昨晚之后没再睡着,脸色蜡黄眼睛红肿。他彻底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知觉的人偶,天亮起床洗漱,在覃越做好早餐时坐到餐桌前默默进食,覃越拿起钥匙时跟着出门。
一声不吭,眼神一次也没和覃越对上。
覃越看着他比之前更憔悴的脸色,有多心痛只有他自己知道。
同样,因为江璃对他比之前更冷漠的视若无睹,有多心痛就有多上火。
心头痛怒交加,面上冷若冰霜。
汽车一刻不停歇的开了近五个小时到达目的地。
覃越跟俞思锦打过电话要他在学校门口等,待江璃下车后一脚猛油掉头走了。
“欸……”俞思锦彻底傻眼,原以为两人的关系会缓和一些,怎么还更糟糕了。
还有,他刚刚似乎在哥脸上看到了巴掌印……
看着远去的G500的大方屁股,俞思锦回神跟上江璃。
咦?唉,江老师这个表情,他也不舍得问呐!
覃越又恢复了工作狂的状态,忙碌比之前更甚。
今天刚刚开完三个小时会议,覃越回到办公室,看到躺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反常的没有立即投入工作。
这时,王秘书敲门进来,对他没如往常一样处理公事而是在盯着手机发愣见怪不怪,覃越这两周的异常表现她都习惯了。要不是知道老板和未婚妻感情稳定,她都要以为是冰山失恋了。
王秘书把一张传真放到覃越桌上,语气难掩激动地说:“老板,刚刚市长办公室来电,下个月,XX部的李先生来我市视察工作的首站定了咱们工业园,晚些时候市府的公函会正式发过来。”
覃越搁下手机,表情严肃地看着传真,一秒切换成霸总模式。“通知工业园区那边明天下午两点开会,车间主任级别以上全部参加。跟市府办公室约一下明天上午,我先去拜访市长。”
“黄秘说市长稍后会亲自给您来电。”
“那好,通知刘竞他们几个做好准备,市府那边这几天肯定会先过去。”
刘竞等人是公司高管,平时在工业园区负责工厂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
覃越工作中的状态全然不像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严肃刻板得令王秘书有种穿越感。
接下来有的忙了,王秘书领命出去。不消覃越多说,她已然按照老板一贯的行事风格,电话传真通通散拨出去,同时让各部门负责人提早做好准备。接下来肯定是连场的会议,公司内部的,和市府衔接的,场场都要准备许多资料。
秘书的命好苦呀!
覃越打电话取消了和未婚妻沈苏的晚餐约会,理由是要加班。
其实有没有到需要加班的程度,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刚刚市长来电跟他透露了一些李先生此行的意义。
C城只是李先生全国巡视行程中众多城市之一,覃家的湛蓝化工纳税额全区第一,全市仅排第五,远不及时下热门的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作为这样一家民企,成为被部级领导视察C市的三家企业之一,自然是荣光无限。但他很清楚无限荣光同时就伴随着无尽压力,将会有数不清的眼睛盯着湛蓝,好意的,恶意的,羡慕的,嫉妒的。
然而如今的湛蓝不怕盯、不怕查。
以前的湛蓝只是一家两百人不到的中小型企业,以生产工业颜料为主。覃刚虽然风流不顾家,做事还算勤勉踏实。白手起家创立了湛蓝,一步步发展到十年前的每年两三千万营业额的程度,给了覃越从小到大的优渥物质条件。
再有所突破却是不行了。
覃越出国留学期间,为情所伤的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业上。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课余时间,更积极为湛蓝开拓海外市场。几番努力下,还真让他谈下了两家公司,愿意试一试湛蓝的颜料。那会儿他在国外远程遥控国内的覃刚和一众湛蓝的技术人员。
这个自己没怎么管就长大了的儿子确实令覃刚刮目相看了,原本只在国内占有小小市场饿不死的湛蓝,要冲破国门搞出口了,赚美元了。政府对于产品出口企业有一系列优渥的税收优惠措施,面子和里子双双赚到的覃刚得意不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外贸部门,和覃越全面对接。
老外答应用湛蓝的产品,要求也不低,特别是对颜料的各项技术指标。
那时候,覃越每天都和湛蓝负责技术的工程师视频,由于时差关系总是忙到深夜,第二天还要早起上学,这种忙碌的状态让他无暇再想其他。
覃越很清楚,那两家公司愿意用湛蓝的产品,除了技术达到他们的要求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环保。
那会儿国内环保意识还不强,各种重工业、医药、化工等企业随地建厂、随意排污的乱象是常态,生产成本自然低很多。
发达国家则不然,环保体系非常完善且严格,生产成本非常高,甚至个别污染大的产品已经无法在境内生产。
因此像湛蓝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不知名企业才有了机会。
覃越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越是在国外见得多了,越是坚定了信念。环保关乎今后每一代人的生存利益,国内迟早会觉醒,会改革。
覃越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工厂成立环保科室,严格把控生产中每个环节的前后污染排放。把老式燃煤锅炉换成对大气无污染的天然气锅炉,光是燃气成本每个月就高达百万。
生产成本剧增,遭到覃刚的大力反对。但覃越已经不把他的意见当回事,工厂现在大部分盈利来源于出口。国内小作坊多,生产成本低廉,价格也杀得一塌糊涂。
覃刚自己也清楚。
是以覃越回国头几年过得相当辛苦,赚到的钱几乎都砸进了环保和技术两部门,以视为湛蓝的核心。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没过几年,国内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许多靠透支环保成本生存的小企业难以为继,国内市场逐渐被收回到湛蓝这样有一定规模的同行口袋中。
覃越赶上时机,配合政府把工厂搬迁至郊区,新工厂全部采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注重环保的同时产品质量不断突破,海外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近几年,无论生产规模还是销售额都已是业内顶尖。
领导要来视察,对他来说不算是翻天的难事。湛蓝如今秩序井然,企业赖以生存的技术和销售两大核心数据都相当亮眼。
但总归是要顺应时势,形式该走还得走。
覃越没有加班,而是准时下班去了俞思锦家找姨父就领导视察一事聊了聊,俞父和他看法一致。领导是何许人,见微知著。一个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脚踏实地,抓好生产和销售,在业内起好带头作用,是应尽的本分。
席间姨母问起了沈苏,言下有点催婚的意思。他轻描淡写岔开了话题,心头是听进去了。姨母说的不错,沈苏和他年龄相当,女孩子年届三十就不算小了。可他很清楚自己当下的意愿,这件事得尽快妥善解决。
说来真可悲,他再气,再恨,都挡不住印刻在脑子里那张江璃的脸。
在俞家吃完晚饭后,回到家。覃越头一次觉得这房子太过空旷了,不自觉驻足在江璃那晚睡的客卧门口。这一个月,覃越没再去看过俞思锦,自然没有再见到某个人。心里忍不住对自己冷嘲,还是不够忙,不够累,才会有精力胡思乱想。
距离领导视察还剩三周,和市里接洽完毕后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此间,覃越飞去美国出差一星期。回国后,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匆忙飞去广州参加亚洲涂料博览。这种展会远不需要他亲自出马,以往都是公司技术和销售两部门派代表出席。老板要亲自率队,大家惊讶之余更多是高兴,至少这一路吃住待遇肯定会提升好几个档次。倒不是公司抠门,湛蓝的员工福利体系完善,对员工一向大方,差旅费这块其实并没做严格要求。平常他们出差也至少四星以上,但跟老板那一挂还是差很大的。同样挂牌评级五星的酒店,不同品牌之间差异都可能非常大。
覃越从小在优渥的物质环境下长大,对这些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有着骨子里自带的挑剔。
王秘书按照他的喜好定好所有行程时还在跳脚,扼腕自己这次不能跟。
这期间俞思锦给覃越打过电话问江璃去城里的检查结果。覃越这次没有谈江璃色变,如实把各项结果告知俞思锦,连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都逐一说得仔仔细细,末了叫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总麻烦人。
俞思锦总算听出来一丝埋怨,顿觉冤枉,他真的没有自私的要江老师做许多事。是江老师太好,太热心了。
不过他很开心,哥果然还是关心江老师的。
只是,他肿么觉得哥话里话外还有个要他好好照顾江老师的意思呢!
俞思锦默默挂了电话,顿觉宝宝心里苦,宝宝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自那之后,俞思锦每天在朋友圈更新的作品里都少不了江璃。他的绘画作品除了当地的风景,孩子们,便是江璃。有时勾勒的是江璃上课的情景,有时是江璃在批改作业,有时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背影。人物面部他做了处理,但看得出来是同一个人。
引得一众圈内友人对江璃十分好奇,留言踊跃,俞思锦的回复是笑而不语。
某天,他突然更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江璃是正脸。那是周末江璃陪他写生,他们坐在一个山顶的草地上,夕阳西下,微风温柔地抚摸身旁或粉或紫的小野花,澄红的落日余晖洒下来,每一种生物都被照顾到了,温暖、惬意。他已经专注在画板上勾勒远处的重峦叠嶂近三个小时了,觉得脖子有点僵,放下手中的画笔扭了扭。转头时瞥见旁边的江璃出神的望着远方,夕阳金辉映射在他脸上,给他轮廓清晰的侧颜镀上一层薄而梦幻的浅黄光晕,就连根根分明的长密睫毛都闪着细碎的光。
太美了!
俞思锦毫不犹豫掏出手机定格下这一幕,之后江璃似有所感,微微偏过头看他,嘴角挂着一抹清浅的笑,眼神是俞思锦从未看过的。似无欲无求,又似千言万语汇成一抹光亮沉落眸底静静闪烁。俞思锦少经世事难以形容,却也知道一个画者若是能画出这样的眼睛必定是大师神作。他赶紧摁下拍摄键,又抓拍了一张。这两张照片实在太美,他忍不住发到了朋友圈,还特别矫情的配了两个酸溜溜的字:星辰。
没多久就收到了覃越的信息:把照片删了!
理由更是冠冕堂皇:暴露别人的隐私会给人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和危险!
切!
俞思锦无语,他又不是没分寸的,他朋友圈又没有乱七八糟的人,都是聊得来的同学,能有什么危险!
不过还是老老实实把照片删了。
他似乎发现了好玩的事。
开始发江璃的照片给覃越,当然都是他偷拍的。
几乎每天都发,经常发一张照片后留言,诸如江老师看着是不是气色好些了?江老师笑得好开心!江老师今天吃了三碗……等等。
覃越不论多晚看到,都会回一个字:嗯!
摆明是肯定他的做法,希望他继续发嘛!
啧啧啧,俞思锦更加好奇覃越和江璃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良好的教养使他再好奇也没找江璃问,一个人偷拍玩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