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八章 ...

  •   齐静竹匆忙往宫里赶,正好是晚膳后的闲暇时间,一番通传后很快就面见了国君。

      他们同为齐氏子,关系自然亲厚,国君也按照族里的排行称呼这些兄弟们,齐静竹在璟王府是三公子,在族里行九。
      国君看见行色匆匆的齐静竹,便抬手挥退了身旁伺候的侍女和护卫,只留下年逾半百的宦官冯鉴。

      宦官冯鉴是齐国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手段毒辣,睚眦必报,是齐氏最忠诚的一把剑。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宦官和别的老头并没有什么不同,他身量矮小佝偻,一身袍服空荡荡的,头发花白稀疏,就算极力挺直腰板也不到国君的肩膀。

      齐静竹提着衣摆步履匆匆,没有寒暄便直言道:“大王,不可让世家把持城门,令上阳城受困于此。”
      往常他遇见冯鉴总是要问声好的,今日却顾不得那些虚礼了。

      “此事牵连甚广,九弟且先坐下。”
      国君倒了一盏茶推到他面前,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封禁城门,并非只是为了搜寻沈家小姐。沈家小姐失踪后一日,汝宁宫便出事了,宫女值夜时打翻灯盏导致私库走水,烧了大半名贵布帛和名家字画,还有两名宫女葬身火海,清点时,发现少了一件宝物。”
      他的声音风轻云淡,说话的速度不急不缓,再急的事到了他的口中都是一副稀疏平常的模样,叫人一听就能静下心来。

      梁曦和稍稍冷静了些,问道:“是何宝物?”

      “孟家传家之宝,福童送子玉雕。”

      “这……”齐静竹倒吸一口凉气,如此宝物失窃,不难想象汝宁宫这几日是何等的鸡飞狗跳。

      所有的事都太巧了,沈府小姐失窃,宫中被盗,仿佛背后有人做局,扔下两个筹码逼着他们封城。齐静竹不信巧合,偶然间发生的事都会是蓄谋已久,更何况是如此罕见的巧合呢。

      国君一副愁容,“封城寻人不过是个幌子,真正要找的,是那失窃的玉雕。只是,为寻一尊玉雕便大张旗鼓地封城实在是难以服众,便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

      他哪是做人情啊,是打定主意要世家来背这口黑锅。
      言尽于此,齐静竹也歇了劝解的心思,他知道,只要那玉雕一日没找到,这宫里就一日不得安宁。

      汝宁宫是太后的居所,而这位齐国太后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

      上一任国君娶过两位王后,先王后生下诃宜公主后便撒手人寰,之后国君便娶了继王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继王后和国君成亲后相敬如宾,不甚亲近,而她还没有来得及熟悉宫里的一草一木,国君便薨逝了。
      新婚第二年她便守了寡,也成了齐国的太后,尊享无上荣华,却也半生孤寂。

      孟太后出身富商孟家,孟家产业遍布齐国和宣国,就连昭国也有他家的酒楼和客栈,世人都说,齐宣昭三国是上好的琉璃珠子,而孟家就是那根将珠子串起来的玉线。
      孟家富可敌国,非寻常商贾可比,也不可将其当作普通商贾看待。

      孟家女进宫时,抱着一尊半臂高的蓝田玉雕,是一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抱着一个剥开的石榴,挤在一起的石榴籽就是对新人的祝福。
      这玉雕是孟家的传家宝,也是孟家对齐国的诚意。

      传家宝失窃,可以想象那位太后会是何等的歇斯底里。

      两人静坐了许久,谁都没有开口说话,静静地品茗赏花,这时便可以看出,国君和齐静竹的眉眼很是相似,若是蒙着面,只凭眉眼是难以分辨的,那些细微的差别只有常伴左右的人才能分辨。
      比如冯鉴,比如璟王,同样是远山携青黛,眼眸含春水的眉眼,国君眼里的野心,是蠢蠢欲动即将扑出来的雄图壮志,齐静竹眼里的是淡然,是松涛林海赋予他的悠然和坦荡。

      他们是齐氏最像的两张脸,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冯鉴一直守着旁边斟茶倒水,他已是五十多岁的老者,依旧在君主面前卑躬屈膝的当一个奴才。
      于他而言,这辈子纵使权势滔天执掌生杀,也不过是轮回受苦遭难偿还孽债的一世,若不是生来还债的,为何明明投生成了人,却要像畜牲一般的活着,活到着长寿的五十余载还不得终了。

      他要挨过这一世,方可解脱。

      眼看时间去了大半,国君便开口率先打破了沉默。
      “不过沈家的案子不能一直拖着,此事就交予你去查,势必早些查出十三小姐的下落。这城,不能封太久。”

      “那玉雕……”

      国君摆手,一脸愁绪地说:“你且去查沈家的案子,至于玉雕的事,我还要再想想。”

      待齐静竹离开后,国君望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突然问道:“是不是越发像了。”

      冯鉴“嗯”,喑哑的声音带着长辈的欣慰,“大王学得不错,已然像了七分。”

      国君叹了口气,苦笑着想说些什么,最后却只说道:“罢了……罢了……”

      “大王不必忧心,此举,皆是为了以后。”

      当天下午,齐静竹就带着廷尉府王侍郎敲开了沈府的大门。

      廷尉府王侍郎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虽做事认真,但一板一眼的很是木讷,他寸步不离地跟着齐静竹,手中端着一本用粗糙黄纸做成的本子,右手握了支炭笔写写停停。
      自打齐静竹踏进沈府的大门,他那炭笔就没停下来过,恨不得把每个丫鬟和小厮说的话都记下来。齐静竹随意瞥了一眼,那字扭得像是雨后的蚯蚓一般叫人头皮发麻。

      齐静竹颇为无奈,心想许廷尉那样聪慧的人如何会有这般木讷的下属。

      这位王侍郎是刚调任到上阳城的,寒门出身,却被德高望重的名士举荐,说他大智若愚,堪当大任。
      而后这位大智若愚,堪当大任的书生便在县衙里当了十七年的文书,直到此次调任,不知是走了什么关系进的廷尉府。

      齐静竹对他并不在意,可他并无官职在身,不能独自查案,只能捎上廷尉府的人一同前来。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沈府的管家,听丫鬟说他是沈府如今主事的人。

      沈家家主怒火攻心正在城外的别院里养病,府中的公子们又带着护院出门搜寻十三小姐去了,是以沈府只有女眷在家,齐静竹自然不可能在府中男子不在的情况下面见女眷,所以便由管家带着他四处查看。

      沈府极大,与璟王府相比也不落下乘,可见世家底蕴之深。
      他们先是来到了十三小姐的院子,院里种着一种不知名的藤蔓植物,开着星星点点的白花,红色的花蕊细而长,竟是比花瓣还显眼些。那藤蔓爬满了所有的院墙,还从屋顶垂落到檐下,像是住在森林里一般。

      见齐静竹对这花感兴趣,管家便笑着说道:“此花为昭国特有的‘白花红蕊’,花香清甜,常年不败,家主寻来种在十三小姐的院子里,希望十三小姐能同这花一般,常年不败。”

      齐静竹应了一声,他深吸一口气,确实闻到了一股清甜的香味,不过或许是因为这院子里植物太多,总觉得有些阴凉。
      院子里摆着不少做法的家伙事,半人高的香炉里香灰已覆底,符纸、桃木剑、阵法到处都有,看起来为了镇压两个丫鬟的冤魂下了不少功夫。

      “是谁先发现丫鬟尸体?又是谁发现十三小姐失踪的?劳烦将人带过来,我有些话想问问。”

      齐静竹说着坐在屋子门前的台阶上,就是那个据说曾被丫鬟的鲜血染红的三层台阶,台阶上之前本来有些杂草青苔从石板缝隙里长出来,如今却什么都不剩,无论是杂草还是青苔都被清理了,干净的有些欲盖弥彰。

      十三小姐的院子是齐国最常见的格局,进来后有一个开阔的空地,空地上是石桌石凳,沿着空地往后走便是院子自带的小竹林或是梅林,林中会有一个亭子用来休憩,绕过竹林便是小厨房,旁边还会打上一口井。
      小厨房旁边就是下人住的屋子,大丫鬟和嬷嬷住单间,其余的丫鬟都住一间房。

      然后就是正房和厢房,正房是主子居住的屋舍,进屋后是个会客厅,左边是书房,书房一般会有一道隔断,或是在墙上开一道月亮门,或是以屏风遮挡,十三小姐的屋里是开了一道月亮门,上面挂着两层帘子。

      往右便是睡房,要穿过两道月亮门,两道月亮门中间的位置摆着两张美人榻,榻上铺着被褥,这便是丫鬟值夜的地方。
      再往里走,才是十三小姐的睡房。齐国只有未成亲的公子和小姐才需要丫鬟值夜,成亲后便不用了。

      而两侧的厢房则是招待客人所用,平日里除了打开门通风和打扫很少会启用。

      齐静竹带着王侍郎转了好些圈,甚至于王侍郎在他的小本子上画出了这院子的布局和一些基础设施,还在台阶处画了两具十分潦草的尸体。

      也是闲着太无聊了,齐静竹指着他的画说,“门不要关,是开着或是半开着的。”

      那丫鬟急着逃命,怎么会想得起要关门,而那凶徒应该也不在乎。
      他们在外面那么大的动静都没把十三小姐吵醒,要么是十三小姐中了迷药,要么是她已经被绑上了。

      那凶徒应该是从睡房的窗子那翻进去的,将十三小姐绑了之后便被两个丫鬟察觉,然后追着她们二人来到门口将人虐杀。
      而其余的下人住得太远了,听不到小丫鬟的呼救也情有可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