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南北朝外交辞令的内涵与机锋 ...

  •   国家之间互派使者往来的外交活动,古时称为“交聘”。受命出访的官员,为“衔命者”,负责迎劳外国使者的官员,为“接客者”。因两者均代表一国门面,统治者在任命之时,必充分考虑候选人的文才、容止与精神风貌,以保证其与“敌国”人员舌战时不落下风。

      注:所谓“敌国”,可以理解为敌对之国,也可理解为匹敌之国,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南北朝通好的数十年间,“衔命者”和“接客者”往往都是当时最具捷才且容止可观的风流人物。每逢南梁使者来到东魏都城,邺下百姓为之倾动,贵族子弟盛装围观,不吝以厚礼相赠。使者下榻的客馆更是门庭若市。东魏使者到达南梁亦然。

      公元535年,东魏使者李谐来到建康城中,得到了梁武帝萧衍的亲切接见。待萧衍目送李谐等人离去之后,他不禁对左右感慨道:“朕今天可算是遇着对手啦。你们总说北方无人,那这帮人是从哪儿来的?”

      “朕今日遇勍敌。卿辈尝言北间全无人物,此等何自而来!”

      萧衍本身是精通阴阳卜筮、琴棋书画的大才子,又有帝王光环加持,能让他发出如此赞叹的李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且看看李谐来到南梁后,与负责接待他的主客郎范胥,有怎样的言辞交锋。

      第一回合:谈天气

      胥问曰:“今犹尚暖,北间当小寒于此?”

      谐答曰:“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

      范胥上来只谈天气,问眼下北方是否比建康城稍冷一些。也不知李谐是过度敏感还是有意挑衅,他立刻表示东魏邺城所在是“居阴阳之正”,即拥有地理正统地位。既是“阴阳之正”,自然寒暑适时,冷冷热热就请您自行想象吧。喜欢用天气问题做文章的不只李谐。后来南梁的徐陵出使东魏,负责接待的魏收对他说了句:“今天的高温,应当是徐常侍(从南边)带来的吧。”

      徐陵回答说:“从前王肃叛逃北魏,为魏人制礼。今日我来聘问,又让阁下知道了寒暑。”这算是帮范胥扳回了一局。

      梁徐陵使东魏,宴日甚暑,魏收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带来。”

      陵曰:“昔王肃至魏,为魏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陈书》)

      第二回合:谈地理

      胥曰:“所访邺下,岂是测影之地?”

      谐答曰:“皆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

      针对李谐对地理正统性的标榜,范胥表示不服,他说,您别开玩笑了,邺城哪能是“测影之地”?

      所谓“测影之地”,指的是周公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求出大地的中心所在。周公的测量结果显示,“地之中”当在洛阳(洛邑)。因“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理论上,洛阳是最适合建作都城的。邺城不是“地中”,自然也不能说“居阴阳之正”。

      李谐则认为,洛阳与邺城对魏来说,都是“皇居帝里”,毕竟洛阳也做过魏的都城。两者相去不远,可以统而言之。

      第三回合:谈迁都

      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还邺?”

      谐答曰:“不常厥邑,于兹五邦,王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所怪?”

      胥曰:“殷人否危,故迁相耿,贵朝何为而迁?”

      谐答:“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俟于隆替?”

      范胥暂时接受了李谐的假设,并问他,洛阳这么好,何必迁都邺城?其实东魏迁都于邺,主要是出自国防上的考虑。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之后,东魏境内的洛阳西逼西魏,南近梁境,两面都受到威胁,确实不宜作为都城。

      “不常厥邑,于兹五邦”语出《尚书》,指的是商朝曾多次迁都。“王者无外”,即王者视天下为一家,无所谓内外之分。李谐的意思是,古来迁都之事时有发生,没必要大惊小怪。

      范胥又针对李谐引用的典故提出质疑,说盘庚迁都是因为当时商朝陷入了危局,那东魏迁都是为了什么呢?

      李谐答道,圣人“藏往知来”,既知晓历史,又对未来有所预见,所以能根据时局变化提前采取行动,不必等到隆替之际才仓皇做出反应。

      第四回合:谈符命

      胥曰:“金陵王气兆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

      谐答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无乃自害也?有口之说,乃是俳谐,亦何足道!”

      《史记》载“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金陵有“王气”的说法大约始于此。汉末亦有术士称“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宋书》)。“黄旗紫盖”是一种象征帝王出世的“符命”。范胥这么说,是为了证明建都金陵的南梁才是正统。

      李谐反击道,如果要论“符命”的数量,哪有能跟“中国”(东魏所在)相比的?“紫盖黄旗,终于入洛”的意思大约是:汉末虽称江东有天子气,可得到天下的却是后来定都洛阳的曹魏政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无乃自害也?”)所谓的“紫盖黄旗”之说,都是术士编造的俳谐之语,根本不值得讨论。

      于是乎,四个回合下来,东魏的李谐几乎全胜。那称李谐为劲敌的萧衍,面对这位“口颊翩翩”的东魏使者,是否也落于下风了呢?

      ·萧衍VS李谐

      萧衍亲问谐曰:“魏朝人士,德行四科之徒凡有几人?”

      谐对曰:“本朝多士,义等如林,文武贤才,布在列位,四科之美,非无其人,庸短造次,无以备启。”

      萧衍问李谐有关东魏的人才状况。“德行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

      李谐答道,东魏人才济济,多到无法详述,甚至比之于西周也毫不逊色。

      谐曰:“……皇朝廊庙之才,足与周人有竞。”

      萧衍说,既然如此,就请你列举一下文武两方面的代表人物。于是李谐就开始铺陈夸耀了:

      谐曰:“大丞相渤海王秉文经武,左右皇极,画一九州,悬衡四海。录尚书、汝阳王元叔昭、尚书令元世俊,宗室之秀,绾政朝端。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高隆之,并时誉民英,戮力匡辅。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勋贤忠亮,宣赞王猷。自余才美,不可具悉。”

      萧衍听完,既没挑刺也无反驳,只是颇为耐人寻味地说了句:“故宜辅弼幼主,永固基业,深不可言。”

      老萧的话不是无所指的。东魏的实际掌权者高欢固然雄才大略,但他和他麾下的人才是否会真心辅弼“幼主”呢?显然年仅十二岁的孝静帝不过是一个傀儡,元氏的江山注定无法永固,十几年后,北齐就篡魏了。

      这帮济济一堂的文才武将,果真是“深不可言”啊。

      ·华夏正统的争夺

      从李谐和范胥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南梁与东魏各以华夏正统自居,在这个问题上总是寸步不让。不过,虽然南朝的史书中称北边为“索虏”,北朝的史书中称南边为“岛夷”,但在外交人员面对面的谈话中,一般不会用到这些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词语——而是各种暗藏玄机的讽喻。

      再举一例,南齐刘缵出使北魏,曾指着方山问:“此山去燕然远近?”意指鲜卑人原居漠北。不料北魏李安世回答:“亦由石头之于番禺耳。”他说方山到燕然的距离,就跟石头城(金陵)到番禺(广东)差不多。二人话中都不带“虏”、“夷”等字眼,但表达的讽刺意味却毫不含糊。

      当然了,凡事还有例外。

      魏人李彪出使南齐时,看了一眼接客者张融,问道:“张融是彭城长史张畅的儿子吗?”在张融面前直接道出其父张畅的名讳,是十分无礼的做法。据说当时张融脸色很难看,皱了半天眉头,最后回答道:“先君不幸,名达六夷。”这便是直接称魏人为“六夷”了。

      ·地域歧视的破产

      南北通使最直接的影响,是从某种程度上瓦解了地域歧视。

      《洛阳伽蓝记》中提到,南梁陈庆之奉萧衍之命送北海王入洛时,曾在席间说出了这样一番醉话:“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之承,当在江左。”

      陈庆之道出了南梁士人的心声:北魏固然强大,但毕竟是鲜卑人的政权,怎可能是华夏正统?谁料魏人杨元慎立即“清词雅句,纵横奔发 ”,将南朝狠狠数落了一番,堵得陈庆之心服口服。从此陈庆之不仅特别看重北方士人,甚至连羽仪服式都效法于魏,引得江表民众竞相模仿。

      杨元慎虽非聘使,但南北朝杰出使者能达到的效果与此相类。南朝宋孝武帝称北魏使者游明根为“长者”;梁武帝在见到魏使李浑之后,叹道“伯阳之后,久而弥盛”,“伯阳”指老子;北周使者崔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亦为江表所称。

      ·小结

      如前文所说,南北朝任命的外交人员,不只注重其文学与口才,还十分看重其仪表与风度。要熟练使用典故以达到暗讽的效果,当然不能没有一点学问和捷思,但外貌这个要求,有时却可以打些折扣。比如李谐身材短小,长了六个手指头,脖子肿大,还跛脚,而史书依然称其“风流闲润”,足见头脑对颜值的补足作用。

      话说回来,南北朝外交官你来我往的辩论,虽不乏精彩之处,但抖机灵和打嘴仗,毕竟不是外交人员的核心使命。君主最希望的,乃是他们能为国家折冲樽俎之间。北魏孝文帝甚至曾特地嘱咐使者“勿递相矜夸”,可见以贤君明主的格局看来,过分夸耀自己或贬低对方都是失使者之体的。

      不过,务实归务实,谦逊归谦逊,南北朝毕竟紧接在魏晋之后。彼时的世家大族子弟们依然臭美,依然傲娇,依然讲究风度与修养,亦继承了喜好玄学与清谈的遗产。如此一来,南北朝的帅哥外交,便又增添了一分难以言说的风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