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沈默的父母两人都是清华大学教授,两人是在出国留学期间认识的,当时两人都同时求学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正好是同学。在异国求学的日子里,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两人相知并相恋,毕业后两人共同留在了美国工作并且结了婚。
婚后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在沈默的记忆中父母之间说话总是轻声慢语,遇事总是有商有量,沈默长么大,几乎没见过两人吵过架红过脸。婚后第二年,沈默出生了,沈默的出生让二人从甜蜜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正当一家三口在美国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之时,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计划的军事行动。行动伊始当我们国家的军事专家还都在评论多国部队可能会兵陷伊拉克时,多国部队却以极少的时间,极小的损失为代价重创了伊拉克,后来最终导致了伊拉克政权的解体。
多国部队的这次军事行动就如同一部好莱坞大片一般让世界震惊,同时也让密切关注战况的我国政府和军方目瞪口呆。当时我们国家的战争思维还沉浸在过去人与战略战法对抗的思维中,部队连机械化作战都还尚未实现。而西方国家却以这部好莱坞大片一般的军事行动给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是现代化战争。更是让世界知道了未来的战争人的对抗已经不是主要的,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更是电子与高尖端武器的对抗。
那时期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略有提高,但是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依然很落后。海湾战争让我们国家意识到如果不想象伊拉克一样的被动挨打就要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和军事,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这样一来就使得国家对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极为渴切,在此情况下国家制定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沈默的父母就在第一批人才引进的名单当中。
沈默的父母得到这一消息后,两人经过慎重的考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婉拒了国外各方的挽留,最终带着小沈默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后,夫妻二人应清华大学的邀请,来到清华大学当了教授。这些年来夫妻二人兢兢业业,为国家定向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从而受到国家自上到下所有人的尊敬。
此次夫妻二人是应美国方面的邀请,参加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有关互联网方面的学术论坛。论坛结束后两人去拜访了几位以前的老朋友,就在拜访结束后去机场准备回国的途中,所乘的车子与一辆货车相撞,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罹难。
从公司回去的途中,赵宪平把所得到的消息告知了沈默,从未经历过磨难的沈默此刻早已经是六神无主,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赵宪平见沈默如此这般只能一切替沈默做了主。
沈默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觉得自己好象迷迷糊糊地做了一场梦,当时的自己就只知道哭泣却什么都做不了。赵宪平无奈之下只能以她未婚夫的身份带着她去了美国,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认领并火化了父母的遗体,最后带着父母的骨灰回到了国内。
清华大学为沈默的父母举办了追悼会,追悼会上来了很多很多的人。虽然大部分的人她都不认识,但是沈默还是依稀能记得当时来的人当中有很多面孔经常出现在报纸电视中。他们祭奠完一一都来和她握手劝她节哀,叮嘱她有困难就提,告诉她组织上会为她解决一切后顾之忧。而当时的她却什么都顾不上,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痛失父母的悲痛中,幸好有赵宪平一直陪在她的身边,替她安排好所有的一切。
父母过世后,赵宪平不放心她一个人独居,征求了她的同意后便收拾了东西住进了她家,陪伴着她,开解着她,照顾着她。
在赵宪平无微不至的陪伴下,她的情绪开始慢慢地稳定了下来,逐渐地开始接受一直把她捧在手心千宠万爱的父母永远离开她的事实。
父母下葬后的第四十九天,也就是中国老百姓所说的七七那天,赵宪平陪着她去父母的墓前祭拜。祭拜完毕后在父母的墓前,赵宪平从兜里掏出了一枚钻戒向她求婚。
她还记得赵宪平当时这样她说跟道:“默默,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我觉得你是位很好的姑娘。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军人,不能让你象别的女孩子那样住豪宅,开豪车,锦衣玉食,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给我个机会,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陪着你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不过在你同意嫁给我之前,有些事情我一定要对你说明。军人有军人的职责,要时刻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有时军令一出甚至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妻子有时要独自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所以你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好,要不要答应我的求婚。
如果你肯答应我的求婚,今天在叔叔阿姨的面前,我赵宪平以我最珍视的军人的荣誉起誓,这一生我绝对不会辜负你,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你,为你遮风挡雨,给你一个温暖的家。默默,你同意吗?”
沈默当时哭得泪人一般用力地点着头,自己从赵宪平的手中拿过戒指给自己戴在了手上。
三个月后,赵宪平和沈默低调地举行了婚礼,婚礼上只邀请了少数的关系很好的亲朋作了见证。
结婚后,赵宪平果真如他所说,虽然工作上成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在生活上尽量地迁就着沈默。只要有时间在家,赵宪平就会包揽所有的家务活,不需用沈默动一根手指,兑现着他跟沈默求婚时的诺言。
可如今的沈默却被钟诺给问住了。当初赵宪平向她求婚时她父母刚离开她,她把赵宪平当成了落水时遇到的浮木一般紧紧抓住,生怕赵宪平不要她抛弃她。所以当赵宪平向她求婚时,她根本没想过他爱不爱她这个问题,更何况她爱赵宪平,所以她立马点头答应了赵宪平的求婚。
现在回想起来赵宪平向她求婚时的情形,赵宪平只是说想要照顾她,并没说是因为爱她。
赵宪平爱她吗?她说不准,他们结婚都三年了,赵宪平从来都没有对她说过一个爱字,就连两人在床上浓情蜜意,情到浓时,赵宪平也从未将爱字宣之于口。难道当初赵宪平真的只是因为可怜她才娶她?沈默的心立马不淡定起来。
心中虽然不安,沈默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对钟诺说道:“不管赵宪平为了什么娶我,那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这与钟小姐又有什么关系?钟小姐又是凭着什么来找我呢?”
钟诺激动地说道:“因为赵宪平他原本就是我的男朋友,他真正爱的人根本就是我。”
“咦?这就奇怪了,我认识宪平时他根本就没有女朋友,钟小姐莫不是想说我是第三者?”沈默问。
“不,不,沈小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说沈小姐是第三者。我只是想说在沈小姐之前,我才是赵宪平的女朋友,而且是唯一的女朋友。”
看着沈默怀疑的目光,钟诺解释道:“我跟宪平虽然不是青梅竹马,但也算一起长大的。我们家是在我上中学时才搬来大院的,搬来大院后我就转学到了宪平所在的学校读书,和宪平碰巧成为了同班同学。
宪平那样一个人让人爱上很容易,本来就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加上同学间的朝夕相处,我自然就爱上了他,他也喜欢上了我,于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偷偷地相恋了。
相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业,相反在我们相互的鼓励和影响下,我们学习得更加努力,最后都考上了我们理想中的大学。我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而他则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上了大学后,虽然异地相隔,不能经常见面,但是这段感情在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之下,不仅未见褪色反而更加越来越深,直至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继续深造,因为去法国留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宪平对我的这一想法表示支持,可就是在出国深造后的发展问题上我们之间的意见却出现了分歧。
在我看来法国无论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都远远超越我们国家,那里简直是所有艺术家梦想的天堂,在那里我们或许会有着更好的未来和发展,于是我便商量宪平和我一起去法国发展。
可是宪平却拒绝了我,他说他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军人,要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尽一份力。他自己不去法国,也不要我毕业后留在法国。我知道他的内心里总是充斥着一份莫名的爱国情怀,可我没有想到是,他的这份爱国情怀竟是如此的坚定。他要我学业完成以后回国我们就结婚,然后留在国内发展。
我当时一听就炸了,我辛辛苦苦地练习舞蹈可不是为了学成以后回到落后的国内。国外的条件那么好,当时的国内是又个什么条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人们只知道我少年成名,可是没人知道我为了练习舞蹈吃了多少苦。从小到大当别的小伙伴都在休闲娱乐玩耍的时侯,我却每天都要呆在练功房里练功。别人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无尽的温柔爱宠,可我的母亲对我永远都是板着一张脸,好像我无论怎么做都永远达不到她的要求,永远都不能让她满意一般。为了让她满意,我只有不停地练习,参加她为我安排的各种比赛,别人只看到我拿到名次时的光鲜,可是没人知道为了舞蹈我没有童年,没有休息时间。
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才刚开始触摸到理想的边缘却要前功尽弃,我为自己感到不值。我想要留在法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说我的想法有错吗?”钟诺紧紧地盯住沈默的眼睛问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也都有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努力的权利。”沈默答道。
“是呀,当时宪平也是这样跟我说的,可是他既然明白,为什么不能将就一下我,陪我一起去法国呢?我们是相爱的呀!”钟诺不甘心地说道。
“这不是谁将就谁的问题,赵宪平也有他自己的梦想,也许是你们的爱情不足以让你们的理想为了它而妥协吧!”沈默感叹到。
“你说的很对,当时的我们都太年少气盛,谁都不肯低头,都不想向对方妥协。于是我一气之下提出了分手,可是我并不是真的想分手,当时我只想吓一吓他,谁知道他竟然同意了。
话既然说出了口,我的自尊心就不允许我低头,于是我坚决地收拾了东西去了法国,我以为他会后悔会来哄我的。可是我在法国等了整整一年也不见他来找我,我才真正意识到他当时同意分手是认真的,我们之间是真的结束了。”
最后一句钟诺说得怅然,神情也随之变得恍惚起来,整个人好象沉入了往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