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三年 ...

  •   三年
      寿姐儿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问,“北宁军队今日可有再来?”
      紫玉看她如此着急忙道,“姑娘放心,彭爷一直守着,陶公子昨夜也时不时派人打探,听说北宁军队不知道为何昨晚连夜撤回了北宁边界内。姑娘可以放心修养一段时间。”
      紫玉的话让寿姐儿心下一松,这才觉得身上一片黏腻,极不舒服对紫玉道,“紫玉姑姑,我想冲洗一下,你让人备些水吧。”
      紫玉一边安排春朵她们去备水,一边道,“姑娘昨晚发了半宿的热,出了不少汗自然是难受的,好在悯善大师的药挺见效,姑娘这会儿子看着好多了。”
      说完端了碗温在灶上的燕窝粥给寿姐儿,“姑娘昨日都没怎么进食,先喝点粥垫补垫补吧。”
      寿姐儿点点头,端过来喝了。
      寿姐儿坐在浴桶里,春朵正准备伺候她洗浴,就听寿姐儿道,“我自己来就好,你们先下去吧。”
      春朵、夏萤她们互相看了一眼,依言退守到浴房门外。等到室内无人,寿姐儿抬起自己的双手这双手依旧洁白如玉,但是在寿姐儿眼中这双手却已经染满鲜血。纵使这鲜血是为了保护身后的人而染上,寿姐儿却打从心里希望这双手可以不再沾染鲜血。她抓起香胰子使劲地擦洗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期望能将这手洗得干净些。
      寿姐儿在浴房里待了许久,春朵怕她着凉,出声问道,“姑娘可还需要热水?”
      “不必了,我已经弄好了。”寿姐儿道,“你们进来吧。”
      春朵她们推门进去时,寿姐儿的衣裳都穿好了,春朵打开藤篮拿出些棉布巾来给寿姐儿绞干头发。
      待收拾好了寿姐儿径直去了悯善大师住的小院,却被告知师傅出去给昨日受伤的人治伤去了。中宁受伤的兵丁都被安置在一处,寿姐儿没怎么费力就找到了正在给人包扎的悯善大师,虽则还有其他大夫在,但几个重伤之人却是悯善大师亲自在照看着。寿姐儿看着这些人,心里颇不是滋味,不料这些伤兵之中却有人认出了林姑娘。大声喊道,“林姑娘,您来啦!”
      寿姐儿冲那伤兵点头一笑,那伤兵高兴道,“林姑娘,您可真厉害,那箭射得真好,估计北宁的人都怕了您了。”
      寿姐儿没想到这伤兵的话还得到了大伙的认同,好多人都跟着夸起寿姐儿来。还有人道,“林姑娘,咱们都听彭爷说了,这回咱们能守住中宁都是您在指挥。”“林姑娘,以后您一句话,小子就跟着您干了。”
      寿姐儿没想到彭爷将这些都归在自己头上,但心中跟多却是释然,因为她感受到了这些人守住家园的喜悦。倘若有一天仍然需要她去守护的人和物,即使双手染血,她也还是会选择那样去做。
      寿姐儿跟着悯善大师转了一圈回到了珍玉阁,悯善大师才问她,“寿姐儿找为师有何事?”
      寿姐儿道,“现下已是无事了。不过师傅,若是有一日这样的战争能够消失便好了。”
      悯善大师道,“寿姐儿,只要有利益之争,这战争就不会结束。你便朝着你觉得正确的方向去就足够了。”
      寿姐儿点点头,寿姐儿和师傅聊了没多久就有人来报说彭爷过来了。
      寿姐儿与悯善大师告辞之后便去厅中见了彭爷,看他左手上缠了绷带便问道,“彭爷的伤没事吧?”
      彭爷回答道,“一点小伤罢了,不碍事。姑娘,北军队宁此次已经退回北宁边界了。就是不知道何时会再犯中宁,此次咱们虽守城有成,但人手兵器可都折损不少。”
      “咱们毕竟人少,以后除了中宁的男子,若有女子愿意加入训练也可以,彭爷觉得如何?”
      “姑娘想得周到,但现下虽则中宁民风开放,但让女子参军,只怕愿意加入的人不多啊。”
      “彭爷先将消息发布出去,先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加入,对了,一定要说清楚女子也可同男子一般领一份军饷。”
      “姑娘。咱们这儿银钱可还有些不趁手。”
      “无事,我已经请师兄帮忙了。兵器的事也先不用担心,我已着人往西宁去了谈买卖了。”
      彭爷见寿姐儿都已经安排好了,便不再多言,只照着寿姐儿说的安排下去了。出乎彭爷意料的是中宁愿意参军的女子还真有不少,还有些男子见有军饷可领也忙跑去报名,一时间中宁倒兴起了一阵参军潮,且寿姐儿写了篇特别具有煽动意味的《论参军的荣光》,细数了参军的利家利中宁之处,惹得大家纷纷以参军为荣,中宁兵丁人数一下子就涨到了三万五千人。
      彭爷已经对寿姐儿服气得不能再服气了。
      且此时对于北宁屡犯中宁,西宁、南宁、东宁都对北宁发了国书。中宁原就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大家没事也不能去劫掠占领中宁,这虽不是明文规定的,但却是四国长久以来都默认了的事,毕竟大家还是要在中宁交换买卖不是吗?三国的国书中都说,若是北宁想独占中宁那他们也一定会将军队开往中宁。北宁迫于压力只得放弃再次进犯中宁。中宁却在寿姐儿的指挥下宣布日后中宁有自己的军队和官府了,但是欢迎大家如以前一般来中宁走商,以前的保护费都改成了商税。寿姐儿还仿照西宁的商税规矩,同陶贺和彭爷商议着将商税依据货物的不同收取不同的商税。
      寿姐儿他们在中宁定的商税比其余四国的税要低得多,且商人们从中宁买卖货物比跑到其他地方要便宜得多。且中宁现在又是个相对太平的地界,四国的行商之人大都愿意来这里,一时间中宁倒成了极为繁华之地,房价地价都涨了不少,让寿姐儿狠狠赚了一大笔,不过她也不贪图这些,都给彭爷拿去充作军饷了。
      时间总是过得极快,一转眼寿姐儿在中宁城已经三年了。寿姐儿近一年都没怎么在中宁的事物中出面,都让彭爷代劳了。一方面是因为彭爷是正儿八经的中宁城主,另一方面,西宁帝和林皇后已经对她下了最后通牒了,让她必须在及笄之前回宫,寿姐儿也不便再过多涉入中宁的事务之中,否则就不好脱身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