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行路一 ...
-
行路一
出了城门,紫玉就拿出褥子对寿姐儿说,“殿下,今日起得早,这会儿赶路也没事,不若先休息会吧。”
寿姐儿身体的确还没完全恢复,听紫玉这么说也确实觉得有些困顿,点点头,“有劳紫玉姑姑了。”
紫玉和春朵服侍着寿姐儿躺下,寿姐儿突然想到出了宫这称呼也该改一改了,说道,“紫玉姑姑,以后别唤殿下了,就称姑娘吧。”
“奴婢倒将这事给忘了,姑娘放心吧。”紫玉从善如流地改了称呼,又吩咐春朵,“春朵,一会儿你去跟其他人也说一声,别说漏嘴了。”
“姑姑放心,奴婢一会儿就去。”春朵忙回答道。
作为普通人出行的马车自是不比公主专用的銮驾,因此寿姐儿的贴身侍女夏萤、秋叶、冬雪她们都在另一辆马车上。
寿姐儿一觉睡醒,早已经看不见西宁京城的影子了。春朵在一旁做着绣活儿,听见寿姐儿唤她,“姑娘醒啦,老太爷刚刚传话过来说,再有一会儿就到驿站了。今日咱们下午就不赶路了,下午姑娘还得再扎针呢。”
“嗯,”寿姐儿点了下头。
紫玉从嵌进马车壁的小柜子里端出热汤来,倒进小碗里,“姑娘,先喝点汤垫垫吧,得等到了驿站才能用饭呢。”
寿姐儿端过来喝尽了,才想到问紫玉,“紫玉姑姑,怎么还准备了热汤啊。”
“是皇后娘娘吩咐的,”紫玉笑着答道,“娘娘让每日给姑娘准备好热汤好在路上喝。最后那辆马车上装的都是娘娘准备的药材,专门用来炖给姑娘喝的。”
“母后。”想到林皇后,寿姐儿有些感伤,长这么大,她还没有离开过母后呢。
见寿姐儿不说话了,春朵特意出声问道,“姑姑,听说咱们今天停留的地方是个挺繁华的镇子呢,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没有?”
“自然有了,就在京城不远的地方,什么东西没有,正好姑娘也可以逛一逛。”紫玉回答道。
寿姐儿虽然思念林皇后,但她天性乐观,听紫玉这么一说也有了些兴趣,虽然常出宫,但寿姐儿这还是第一次出京城,自然对京城以外的地方有些好奇。寿姐儿忍不住撩起帘子,看见官道两旁多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马车、驴车,还有牛车。官道之外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绿意正浓,便是以她这个完全不懂农事的外行人看来,今年也应该是会丰收的。看到这些,先前因为思念林皇后儿而产生的感伤倒是彻底消散了。
紫玉见她一直往外看,心下担心她着凉加重病情,忍不住出声道,“姑娘将帘子放下来吧,马车走得这么快,风大若是有受凉了可怎么好?等会到了驿馆姑娘再好好出去看看吧。”
寿姐儿虽然时常任性,但并不是不分轻重,不分好坏的人,依言将帘子放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外祖父有没有说还有多久到驿馆?”
“大约还有半个时辰吧。”春朵一直算着时间呢,听寿姐儿这么问立刻回答道。
好容易等到到了驿馆,一行人从马车上下来,自有人将马车赶去放好。
“外祖父、大师。”寿姐儿先给两人行礼。
“以后别这么多礼了。寿姐儿。”定国公习惯性地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更何况咱们出门在外的。”
定国公生性旷达,又道,“既然出来了,就好好玩一段时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寿姐儿听外祖父这样说,也笑道,“我跟外祖父想的一样,咱们这次可得好好玩儿。”
“哈哈哈,走吧,进去。”定国公率先走进了驿馆,驿馆的人不知寿姐儿他们的身份,但见这一行人非富即贵,端得是殷勤周到。
定国公见多了这样的殷勤,道,“把你们这的好菜都上来吧。”说完丢了一小块银子给这小哥儿。
这人见定国公出手大方,便道,“此地还有好酒,客人要来点吗?”
定国公的确好酒,但是一向有自制力,这是年轻时在军中养成的,道,“酒就不要了,快些上菜就行。”
“马上就上,马上就上。”这小哥儿正准备走,就听见一个好听的声音道,“再给这位大师单独上些素菜来。”
这人闻声一看,是寿姐儿在说话,见到长得这样好的小姑娘,心下暗叹:这是哪家的小姐,长得真好看,声音也好听。
夏萤脾气直爽,见他不答话,道,“你这小哥,到底听清楚没。”
待小哥儿回过神来,脸一红,怎么回事,在这里见过这么多人了,却看小姑娘出了神,“听清楚了,稍等。”
上菜速度挺快,菜品也挺干净好吃。用完饭,定国公就对寿姐儿道,歇会就让那和尚给你扎针吧。寿姐儿以为悯善大师听定国公称呼他为和尚会生气呢,没想到悯善大师还是一样笑眯眯的,半点也没生气。不过寿姐儿正想出去走走,扎完针就要休息好几个时辰,就不能出去逛逛了,于是她对定国公和悯善大师道,“我正想跟外祖父和大师商议呢,以后我们是否可以晚间扎针,好不容易出门,白日里有机会我还想出去看看外面什么样子呢。”
定国公没说答不答应,看向悯善大师,“和尚,晚间扎针对寿姐儿有影响吗?”
“自然没有,施主既然想晚间治疗,老衲自无不可。”
“外祖父。”寿姐儿带着希冀地看着他。
定国公被她看得有些无奈,“自己出去可得带足人手。”
寿姐儿连连点头,“外祖父放心,我一定会的。”
寿姐儿带着几个丫头、小福子,还有装成家丁的侍卫一起出去了。不料却看了一场小戏。
此地来往过路的客人最多,所以多的是卖干粮、包子等方便易食、又好带的食物,这里边杨家的包子铺最为出名,外地人来了多是要买来尝一尝的。寿姐儿听说以后也带着人过去准备买些尝尝,却见那儿已经排着好长的队了。小福子原本想给人银子插个队,却被寿姐儿阻止了。“我们也去排着吧,也挺有意思的”
见寿姐儿都站在那里排着队,跟过来的丫头们,小福子,侍卫们也依次排在寿姐儿的身后。排了好久,终于快等到的时候,就听见一个丫头装扮的姑娘对着卖包子的老板说,“你家包子怎么这么大呀,都吃不了,下次你就包小点嘛,这样你们还能省钱。”
老板倒是好性子,“姑娘,这做买卖嘛,你付了这么多钱,我自然应该给你这么多东西,这才诚信嘛。”
“我们府里可不缺这点钱。”这丫头拿了包子付了钱,还不忘说上这么一句。
站在她后面的一个大娘不干了,“说得好像别人都没钱似的,谁像你这么装逼,包子吃不了你扔了就是,跑到这里来充什么大款。”
这丫头还想反驳,大娘身后的人也在说,“就是,还以为自己是公主呢,不就是个小丫头嘛。”
“就是、就是,你还是快走吧。”
那丫头自知寡不敌众,只得灰溜溜的走了。寿姐儿看了这么一场戏,也觉得可笑。轮到寿姐儿买包子,她给所有人都卖了一些,还特地给悯善大师买了素包。
拿到热腾腾的包子,咬上一口,寿姐儿点点头,这家包子果然不错,虽然味道还是比不上御膳房的大厨做的,但是胜在用料实在。寿姐儿一笑,这才是这包子如此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吧。
既然买了包子,寿姐儿还是希望能将包子热腾腾地送给定国公和悯善大师尝一尝,便道,“也逛了这么久了,今日还是先回去吧。”
寿姐儿说了话,下面的人自是不能反驳的,自然跟着回了驿馆。
定国公还有些奇怪,“这么快就回来了?”
寿姐儿笑道,“我买了些包子,趁热才好吃,外祖父和大师都尝尝。”
两人拿起来吃着,定国公赞道,“确实不错。”悯善大师虽没说话,不过脸上的表情也说明了这包子还可以。
见两人喜欢,寿姐儿又将剩余的包子给了紫玉,“紫玉姑姑,你也尝尝,剩下的给下面的人分一分吧。”
紫玉点头称是,拿着包子去跟众人分了。
这一日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了晚间,寿姐儿照常接受悯善大师的针灸治疗,紫玉却让冬雪守着将明日给寿姐儿的鸡汤煲上,小火慢炖一夜,明日早上起来装好,上午喝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