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碧郎……”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起这个名字,越小山的眼前还是会浮现出他那种淡淡的样子,微微上扬的唇角边挂着点笑意,忽然间他就会眨一下眼睛,清楚的叫出她的名字。
“山山,”她回想着,便忍不住低声读出了这二字,一壁模仿着他唤自己的语调,然后一心思想着当年他叫唤自己时的模样,于是会不自觉得同他一样微微抿着嘴角。这,是越小山私底下一直和自己玩的游戏,更确切的说是她的一个习惯。她生怕自己想不起他清澈的声音,忘记了他干净的眉眼,殊不知那一切的一切,无须刻意挽留,从未离开过。
其时,春日迟迟,芳草萋萋,一只燕子斜斜的飞过窗口后,便立在楼下池塘边的柳树梢头,略歪着脑袋往上看过来。
越小山正看着觉得有趣,便听见楼梯口一阵嗵嗵的脚步声,她转头看时,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口中叫着“妈妈”,一头跑了过来。越小山笑着答应了,蹲下身把孩子搂到怀里,顺势亲亲了他的小脸,“青囡下学了?阿姆呢?”
小男孩亲了下她的脸颊,才回答说,“方才我饿了,阿姆说要拿银耳羹给我吃”,说着又嘟囔道,“妈妈,我热了”。越小山便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汗,帮他脱下罩着衬衫外的小马甲,拉住着他的手要往楼下饭厅走去,便听男孩急急的说,“妈妈,先生夸我背书背得好呢”。她笑问道,“先生让你背了什么书?”
男孩子眨了眨眼睛,说:“先生今天讲的是乐府曲辞,有一首是三十六字的调,您猜猜?”话音未落,他又补上一句,“咱们的名字都在里头,您快猜”。她微微笑了,拽起男孩的小手走下楼梯,一边就轻声诵吟着,“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于是青囡也跟着一起读了起来。
那稚嫩的声音穿荡在楼梯间里明灭错落的几缕阳光中,让越小山不由得低下头去看他,青囡也正巧抬起头来,他显然并不明白那几句摧人心肠的曲辞,大约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眼里清清楚楚的只是孺慕之情,看得越小山心里一阵子温热,紧跟着一阵凝结良久的酸痛。“羅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 妈妈,你怎么了”青囡拽紧了她的手问。越小山回过神来,掠了掠耳边的碎发道,“--江头潮已平。妈妈想起了那年在钱塘给一个朋友送行的事了。”“哦”青囡还要问些什么,转眼却看到戴家阿姆在饭桌上放置碗勺,便欢呼一声,跑了过去,“阿姆,放了桂花么?”阿姆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挤成了一堆,“放啦,快吃吧……”她手里还拿着把苇草编的扇子,顺手就给孩子轻轻摇着。
越小山坐在一旁,看着青囡心满意足的喝着甜羹。孩子偶尔抬头冲着她笑,碧如湖水的眼里透出清澈的光亮,直直耀入越小山的心中,使她神思略有些恍惚,于是并听不见戴家阿姆在旁边一个劲的关照些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在心里翻腾着,“原来总想,到了最后能用这首词来送你,可终究,我还是错了”。
“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