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两团肉球般的小孩儿卖力地蹬着脚,小手撑在破旧的矮木房顶上风吹日晒的稻草,用力地使得腐蚀一半的房梁顶吱呀个不停还带着晃动,小孩们却习以为常,并不畏惧。
“耀耀哥哥,快看快看,今晚的月亮真的好漂亮,又大又圆耀眼的连附近的星星都看不见了,简直就跟你一样优秀。”呆头呆脑的脏小孩转过头望了望坐在身旁的人。
“可我更希望像星星一样。”脏小孩正疑惑连脱口而出的为什么还没问出来。
“总有几颗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星星会在那独自闪耀,只不过等你发现的时候你会感叹它的美然后忘却了月亮的光,因为……见的多了便就是一文不值了。”
脏小孩明显是听不懂的歪着头,但胜在开朗,装作很懂的样子,朝着他说“那你当星星哥哥,我当月亮弟弟怎么样?”
身旁的小孩才扬头瞧起那挂在天边的圆月勾起嘴应了声好。
那一瞬间我像是懂了什么一样。
你瞳孔里的月亮就像那不可一世的星星夺走了我所有的好奇心,但每当我回忆起总是后悔没有说完最后一句。
你当星星,我当月亮,即便你再怎么的高傲不可一世,但只能有我存在的时候才能如此。
离新年过去大约过了十多天,正月十五当天为了那可耻的三百块钱加班费,便立马喜笑颜开的承若这么重要的节日里当然是陪伴客户最好时光。
忍气吞声用来形容徐封年当然最合适不过,用他奶奶的话来说,他出现的目的就是来克他们的。
就拿名字来说就晦气的不行,也是徐封年给气出来的。
隔壁胖婶每每来都得调侃一遍,“你说说老徐种一辈子地你们取什么“feng”不好,丰年、峰年、逢年都可以,咋整这个封后头还怼个年,整的跟家门不幸似的,这是对老天爷的不尊重。”
每每说完胖婶都要瞅瞅天,然后对着外头双手合十郑重其事的放置胸口拜了又拜,嘴里还振振有词,“观音啊,你大慈大悲可千万别怪罪在我身上,都是老徐一家的错,你也看到了我这天天劝都不带改的,你可千万别给佛祖告状啊………。”
但徐封年自始至终也觉得确实是自己的错,因为他偏偏在过年边出来捣乱。
大抵二十三余几日,眼瞅着便是除夕,徐妈还特意去镇上的医院检查一遍身体,医生义正严辞的说一切正常,才让一家人放心,老徐还在旁说了句还不如早点生正好一起过个年,结果啥都不灵偏偏这句灵验了。
当时徐封年奶奶正在准备着传统习俗“谢年”,大概是感谢老天这一年不管好的事不好的事只要一家平安便谢天谢地。徐封年家并不有钱,他爸爸只是个种地的,村子里有钱的“谢年”都会在门口挂上两个纸糊的红灯笼在里面放上半小碗蜡油,能亮一晚上。
可徐封年家连张像样的木板桌都没有,用来“谢年”的半截蜡烛还是奶奶问胖婶家千讨万夺得来的,家里唯一的缺口白玉瓷盘是奶奶祖上传来的,上面摆来几个皱巴巴干瘪的快要不行的几个苹果和梨,就连徐封年爸爸种的黄瓜还没成熟就这样被摘下来混在一起。
全都整齐全了,奶奶在糙手的麻布上使劲抹干净了手,往怀里取出那半截红蜡烛,拿火柴搓擦好几下可总算点上了,谁知。徐妈猛的闹起肚子疼的瞬间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奶奶看这样子满嘴念叨着说坏事,坏事,坏事。急地慌了神,蜡烛油刺啦刺啦的往下滴,没固定住的啪嗒倒在那不像样的木板桌上,那一年徐封年家比任何一个人家门口外的红灯笼还要红。
那时候村里头过年都是一群堆扎一起的,村也就那么点大,谁家出了点事一下传遍了,巧遇上村里头的老医生也正逢“谢年”还没睡,听着老徐家老婆要生了,二话不说换上老花镜骑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往诊所赶。
老医生是城里退休下来的,城里头嫌弃他老不肯再让他工作,子女也说供的起他所谓子孙满堂可偏偏让他不再从医就是少了乐趣,就跑来这村下头活像隐世的菩萨,徐封年奶奶从小就说你这辈子绝对不能对两个人不敬,一个是老天爷另一个是活菩萨。
老医生不愧是从城里来的识字就不说,连洋文偶尔都能扯上几句,徐封年的奶奶闲着没事就把徐封年往老医生那送,说就算学不到什么沾沾书生气也好。
徐封年的出生可谓是光宗耀祖,村下头没一个不知道这小子闹腾的劲,孩子总算是顺利产下了,可惜营养不好,一小只的整在那简直就像是只耗子精,而且徐封年的妈奶水不足根本养不成徐封年,总体的结论就是这孩子生下来也是个废的,活不成。
不用老医生说,徐封年奶奶也知道,别人家媳妇坐月子各种大鱼大肉,可他家有块肥肉都得四个人分着吃,还不得闻着腥,不然准狂吐不止,徐封年的奶奶一遍瞅着心疼一遍愁着糟蹋粮食。
可好不容易能生下个带把的,徐封年的奶奶就是丢了这张脸也得养活他,村头有个集市,徐封年的奶奶便天天等傍晚了去市场问卖豆浆的要点豆浆渣,卖豆浆的当然知道徐封年家的事,说小孩哪能吃豆浆渣说钱不是问题以后每天帮她留着最好的豆浆就当给老徐家卖个面子。
所以取名时奶奶脾气上来便说既然你不让我们好过,也就让老天也不好过,封了这破年以后谁也不许提今年的事。就这样徐封年每年的生日也就混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这样度过了。
徐封年就这么不咸不淡的长大了,白天呆在老医生的店里学知识,晚上跟着豆浆女一起磨豆浆,有空逗逗村头的小黄狗,或者找村里头最干净最漂亮最耀眼最优秀的宗然玩。
能认识宗然,得亏徐封年的奶奶天天把他往老医生那送。
宗然是老医生的孙子,说是学校有实践活动要让他体验生活,所以宗然被送了过来。
与众不同、格格不入、鹤立鸡群。
这是徐封年在老医生那学来的成语和看到宗然的第一印象。胖婶老早之前就对徐封年说那城里人多半都是瞧不起我们村里头的,嫌我们没文化没钱又土又怂,说徐封年要是有出息了多回来村里头看看可千万别和别人提着自己是村里的到时候给人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