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苦命的母女 ...
在种养业发达的海南岛,分布着几百家大大小小的肉鸡养殖场,市场竞争激烈而残酷。其中的万皇家禽、平江集团、威氏农场的规模最大,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强中又以万皇家禽销量最大,点据整个海南活鸡市场的四分之一,每年出货肉鸡数千万只,除了供应海南本地市场,还大量销往全国各地。
在万皇家禽,人们最敬佩的不是集团董事长王万福先生,而是中国新生代杂交养殖开拓者——陈景钱教授。陈教授培育成功的杂交大肉鸡,使万皇从一间小型养鸡场迅速发展到现在年产殖三十多亿元的龙头企业。
当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往往也会遇到瓶颈,近两年来,万皇家禽开发的肉鸡新品种已经没什么突破性了,企业已没有尖峰时期的活力,暂且依靠原来的专利技术吃老本,王老板也很担心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其它养殖新势力赶超。
不咸不淡又过一年,这天陈教授像往常一样专心在实验室做研究,王老板有事情找陈教授出来透透风,到养殖场察看鸡的繁育情况。
走在叽叽喔喔的鸡舍边,王老板长叹一口气:“哎…教授,现在做生意越来越薄利,近些年大陆的养殖公司进步都很快,如果我们还不研发出更有竞争力的肉鸡新品…我怕同行对手很快就迎头追赶上来了…我们可要居安思危呀!陈教授,我一向很信任你的能力,您也算是中国养殖领域屈指可数最的明星专家,这些年怎么原地踏步、毫无创新了!”
王老板说得这么直白,多少会让人觉得心里不好受,“呃…嗯,老板…”尴尬片刻,陈教授回禀:“老板,我也一直在努力,争取技术有所突破,不过科学研究要脚踏实地,我希望您再给点耐心,国外的科学家做个项目研发几年、十几年都很正常。”
资本家的危机感是打工者无法体会到的,王老板要求陈教授规划一下公司今年的发展工作,意思是要定个目标任务,不能碌碌无为又一年。
教授估计也是压力山大,“嗯…哦…”且口头应着吧!看上去他也感到前景渺茫。
实际上,万皇现在的速长型肉鸡生长速度已经很快的了,从孵化小鸡长到3.5斤重商品肉鸡,只需要40天,缺点是鸡肉平淡无味,烹炒时需要好厨师和好佐料炒出来的鸡肉口感才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追求品质口味,所以鸡长得快不一定好卖,还要肉质鲜美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
大型养殖场为了经济效益,对家禽新品种、激素新药物的追求很疯狂,只要能够提高产量,就会尽快应用,不管是否安全,也不管鸡肉对人是否有害。
回忆起在十几年前,还没有什么大型养殖公司,海南本地以散户养鸡为主,三亚市椰林村的柳大叔就是比较典型的土鸡养殖户,依靠野外山地粗放散养土鸡,口味甘醇,肉质鲜厚,柳大叔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土鸡大王”。但是,土鸡养殖周期长、体型小、经济效益差,口碑虽好却难赚钱,类似柳叔这些养鸡专业户很快被规模化的现代养殖场淘汰,土鸡越来越少,十几年前柳大叔也因病早逝,英年41岁,丢下柳家媳妇熊阿姨和女儿柳心华,家业难以为继,家里有一亩多自留地,一直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
清晨5点正,闹钟~嘀嘟~~嘀嘟~又响了,椰林村东边的海平线上空刚露出太阳的鱼肚白,柳心华懒慢地翻开眼皮,迷迷糊糊中张开大眼,做了个哈欠,睡意未足,她起身坐在床上抱怨:“怎么天又亮了,哎!”,她按停闹铃合上双眼想再小睡一会儿。隔壁就是厨房,煎炒声、锅盖声咣咣当当响个不停,老妈已提前早起在厨房忙了半个小时,准备早餐和午饭…被窝里的柳心华烦得欲睡不能,左转右翻又不想起床,白净的肩胸、性感的粉色吊带内衣若隐若现。
手机闹钟第二次响起,紧接着啪~啪~敲门声,“心华…还睡呀!起床罗,快…快起来摘菜了,快点~!再睡就赶不上早市了!”老妈在催促女儿早点起床吃完早餐下地里采摘蔬菜。
“噢噢…知道了,马上就起啦!”柳心华懒洋洋地从床褥爬下来梳妆。
丈夫去世后,柳大姐也没什么远大的梦想,就在院子里养几十只本地阉鸡,在地里种种蔬菜,每天一大早拉去三亚市天涯农贸市场售卖,赚点生活费,艰苦度日,家族成员少,又没钱,这种家庭会让隔离邻里瞧不起,为了争取半尺宽的菜地和宅基地每年都要争吵好几次,跟隔壁家一直关系紧张,谁也不肯屈服。
十几年来,熊大姐苟延残喘,劳里忙外,总算把女儿柳心华扯养成人,时光流逝,五十几岁的熊大姐看上去要比同年纪的人老一层,农贸市场里的商贩都习惯称呼她熊姨。
一个家庭没个壮男丁真难呀,无论大小、轻重的工作都是母女俩人,熊姨家的一层三间平房,自从丈夫过世后再也没修建过,将就原样一住就是15年。因为实在是穷,女儿穿着很朴素,贪靓的她从来不买化妆品,但天生清秀的眉目,白晰的皮肤、柔韧的发质,看起来漂亮而单纯,典型的乡村大美女。
当妈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自强不屈、改善这个家的生活。可惜呀!生活的穷窘,一年四季忙碌于菜地,熊姨让女儿读完小学二年级就缀学了,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存在很多心理缺陷,再加上读书少,脑子不是很好使唤喽。已经19岁的柳心华并没有别家青年那种独立赚钱的能力,她也帮不了多少,这个看似坚强的中年老妈,其实多么需要有个人为她分担点事儿。
“妈,我的脚很痒,我不想在菜地里了!”摘不到半篮子豆角,柳心华手揪脚跺、这痛那痒,菜园里虫子多,还把裤脚衣袖挽起高高的,用手抓呀抓得脖子红红斑斑,令人怜悯。
“就知道吃,摘够十分钟没噢!摘满这筐豆角再上去,痒就在那个水坑洗洗脚。”熊姨不耐烦地唠叨,要女儿继续干活…
母女俩人在田地里仓促忙碌一个多小时,辣椒、黄瓜、豆角、蕃茄等大小七八箩筐塞满4-5成新的破旧三轮车。菜太多,不好装车,连油箱上也夹放一个麻皮袋,在车厢最后的一个角,留了勉强够一个人卷坐的狭小空间——这就是柳心华一路上卷坐的位置。
“喟,女儿,中午的饭菜都准备好了,就厨房那个保温饭盒,捎带中午吃嘚!还有,别忘了带瓶开水。”为了省点钱,熊姨一大早就把今天的午饭准备好。
“嗯,知道了~。妈,今早有没蒸面包。”
“没了,赶时间,那还有时间弄这些?一会饿了吃早午饭啦!”
“我想吃个鸡蛋。”
“馋吃华,一会上了车再吃吧!”
柳心华拎起饭盒和一大瓶水,关上锈迹斑斑的院门,窝卷在三轮车厢里啖吃蒸蛋。
熊姨拨动开关,点动3,4次按钮启动三轮摩托车,哒咑哒咑,从发动机粗杂声可以感觉到这是一部极少保养的老三轮摩托,熊姨生硬的驾驶动作,踩了两下换档杆,三轮车晃晃荡荡奔向市区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母女俩人终于到达天涯市场 (租的菜档,每月租金700元),熊姨卸下蔬菜,柳心华负责将菜整齐摆上摊档。为了多赚些钱,除了销售自家种的蔬菜,还从商贩那批发些豆芽豆腐一起卖。忙碌一会儿,菜摊布置整齐了,这时候也陆陆续续有市民出来买菜啦!
人越来越多,琳琅满目的市场开始变得热闹嘈杂,阳光透过三亚干净的蓝天,照射在大街马路上,两边的临街商铺卷闸门唰唰声拉起,商店商场陆陆续续开门营业了。
“心华,快9点了,妈送菜去大哥味餐厅,你一个人先卖着,要看好噢!”
“嗯,知道了,妈~你快点回到喔!”柳心华应着。
在繁华的三亚市迎宾路360号,每天早上9点员工们准时唱起由《义勇军进行曲》改编的店歌——《火歌》:
——————————————————
曲:聂耳|词:忧郁文|演唱:吃货们
——————————————————
(预备…唱~)
走啰
不愿再怒煮的人民
把我们的餐桌
寄托于大哥味火锅
我们肚馍
到了
最靠背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说出最后的心声
火锅!
羊汤!
烈酒!
我们协商一致
打通农庄那电话
订了!
服务生呐热情哼
好嘚!
好嘚!
别客气!
这里就是伍老板经营的 “大哥味农庄”,凭借正宗土鸡的老字号招牌,坚持高价钱采购绿色(有机)农家蔬菜,再加上出色的厨艺、诚信的经营宗旨,餐厅生意非常兴旺,熊姨有部分青菜就是供应到这里,他们的合作关系已经有一段时间。
三轮车刚到餐厅门口,一个棕色皮肤、20岁出头的俊朗小伙子走过来帮忙卸菜,他就是的伍老板的外甥——李品
“阿品,早上好呀,刚开工吧!”熊姨在餐厅门口打招呼问候。
“阿姨,您更早!”
“哼,我呀,天还没亮就要起床摘菜了,累死人,还是做你们这行舒服,可以睡懒觉。”
“熊姨,餐饮行业也辛苦,我们开工迟,但收工很晚呐,10点钟才能下班,时间也很长。”李品边说边协助熊姨从三轮车卸蔬菜。
“阿姨,今天的菜看上去还不错,很鲜嫩,我舅妈应该满意的!”李品折断几条菜梗,验收合格。
“那当然的,合作这么久,我把最好的菜都送你们这来嘞。”熊姨边卸菜边爽朗扯谈。
“嗯,那谢谢阿姨您的支持,这样我才好向舅妈交待,做生意嘛要有原则,我舅舅经常提醒我们弄虚作假的生意难做长久,我舅舅的餐厅能越做越好,靠的就是诚信经营、用料讲究,不合格的菜品绝对不上餐桌,你看门口那牌子…”李品指着餐厅大门旁边一块白底红字警示牌子,上边写着:百分百正宗土鸡,假货重偿5000元。
熊姨说:“在三亚这地方,市场卖的基本都是养殖场速长鸡,供养个把两月就上市出售,吃了真没什么鸡肉味道,不过价格便宜,买的人也多,能像你们这样坚持做品质的,我估计没几家了!”
“熊阿姨,我舅舅说过,他宁可关店也不卖那种饲料鸡,做生意要有自己的特色!”
“哎,对了,我家里养的一批土鸡,平均也有七八斤重了,如果你们餐厅需要的话我改天拉过来。”
“嗯,好的呢!不过一定要鸡龄超过8个月的土鸡,粗粮喂食才行,饲料速长鸡就不麻烦您了。”
“保证是土生土养,从不喂饲料,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快10个多月了,变老鸡喽!”
“哦,那应该是不错的~下次如果方便就先拉几只过来,好不好让客人吃了才知道。”
“好!放心,比鸡场的饲料鸡好得多,客人吃了绝对好评,呵呵!”熊姨吹牛的时候,城管也得礼让三分。
卸完菜,李品帮过磅,结清菜款。这个从十一岁开始就跟在舅舅身边做帮手的小伙子,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但勤劳能吃苦,做事实实在在。
送完菜,熊姨又赶回市场看她的菜摊子了!
返回市场,三轮车还没来得及停放好,熊姨急切地问女儿:“丫头,卖了多少?”
柳心华:“妈,才卖了十几块钱!刚才有个阿姨给张50元的,你看看是不是真的。”
做了二十几年生意的熊姨接过钱,一眼就知道是张□□,大声咧骂叫起来:“你个傻瓜女,又收到张□□,辛辛苦苦做都不够你败。”
“跟你说过多少次,拿到大张钱一定要仔细看,先看这个阴阳铜钱符号,左右两半对不对得上?” “…你看看,都错开这么多了,你眼睛做什么用的呀~”熊姨大声苛责这个不争气的女儿,愤怒的叫骂声响彻半个市场。
骂声刚消停,一个看上去失业好久的年轻人来买菜,他先隈琐地偷瞟一眼柳心华,然后拿起4个辣椒问价格:“阿姨,辣椒…多…多少钱一斤。”
“四块五。”熊姨放在秤里过称:“一斤一两多,5块钱。”
“哦,钱不够,要两个吧。”小子拿了最小又花皮的两个辣椒让熊姨再过秤,熊姨心乐,这小子居然挑两个花皮椒,笨!
过秤,熊姨说:“差不多六两!两块五毛吧!”
小伙子已经准备好2块5毛的零钱,钱是卷折起来的,他放在菜堆上,一声谢谢,连塑料袋都免了,捞起火红圆润的那两个大辣椒,甩下一句:“还是要这两个吧!”
“要…要…要重新过称呐…”
还没等熊姨反应过来,年轻小伙已经闪开十几步,那还叫得回来。
“哎!你…个神经,是不是买菜的,小心车撞死你。”理亏的熊姨不服气又没办法,只能火恼地诅咒两句。
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说,整天呆坐在摊位旁听老妈咒骂,心里肯定不好受,也许正是这十几年的枯燥岁月,形成了柳心华不爱与人交流的忧郁性格。
时间过得有点慢,终于熬到晚上7点收摊时间,可惜还有十几斤黄瓜没卖出去,只好带回家明天再卖吧。
收摊回到家里,简简单单炒两个菜吃完一顿晚饭,熊姨没有叔伯兄妹,家族孤薄,柳心华文化低、从小接受熊姨的封闭式管教,她跟同龄人少有渗合聊玩,不像别家年轻人吃完晚饭就成群结伴逛街、吹水谈天…她习惯一个人呆在家里看连续剧,家里这台14寸小电视即是柳心华的宇宙中心;老妈也不爱打麻将,很少跟邻居来往,唯独喜欢在附近的小卖店赌赌香港□□(买码),每周二、四、六开码,中特码,40倍率,如中100元庄家赔付4000元,吸引力蛮大的,大小市民都爱赌这个。
今晚是第112期□□,坊间又开始谈波论色了,熊姨花2块钱买了一份《白小姐》码报,认真分析生肖和单双数,经过半小时的研究再参考别人的特码号数,熊姨买了生肖羊11,23,35,47,每个号5元,总成本20元,如中码即得200元,就看运气好不好了。
随着□□摇号时间的临近,小卖部越来越热闹,有投注十几块娱个乐的,也有买几百上千元的大赌徒。
21:30,特码号公布了 ⑩ “输!”“又完”“惨!”…坊间到处传来哀叹惋惜,又是输者多,中码者寥寥无几。对于买码人,赢输都是很平常的事儿,愿赌服输,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熊姨丢掉号码单回家洗洗睡觉了,明天还是老老实实早起卖菜呗!
本人习惯于新闻稿朴素务实的写作风格,全书没有豪华的句子,极少使用装饰词语。
感谢您的阅读,因篇幅较长,难免有错漏之处,欢迎高手指正辅导。
现在已退休,闲庭家里,心情好时敲敲键盘、写写小说。
如果有影视公司感兴趣,想改编拍成电影视频,我亦乐意合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苦命的母女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