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噩梦交给白天,黑夜就用来沉眠。
清晨Lordi乐队死亡重金属的闹铃将我迅速叫醒,声音够噪,一切很好。
上辈子我像所有温室花朵一样善待自己,闹铃都要选得足够舒缓,生怕受到惊吓。人重活一次,的确是有些不同,自打刚重生的几个月迷茫期过去,我就犹如受虐狂附体,开始了对自己惨无人道的压榨,并且乐此不疲。
具体何种表现,试镜前的这一个星期,刚好可以开始我的表演。
我从床上坐起,去洗漱,去楼下公园晨跑一圈,然后带回两个煎饼果子,一个不加韭菜一个不加鸡蛋,楼下的王子正不吃韭菜,我则不吃鸡蛋。
我倚靠着门框,心情愉快的欣赏王子正表情痛苦的打开房门,生无可恋的接过我手里的爱心早饭。我和他打过招呼,放他抱着煎饼果子缩回窝里去继续睡觉。
放到上辈子我断不至于热心到给不同经纪带的艺人去买早餐,但当年散尽家财也难以支撑家人治疗费用时,王子正借给了过我十万元。那时奔走在外一元一瓶的纯净水对我来说都极尽奢侈,十万元的分量可想而知。
而且王子正这个网瘾少年确实有趣,此时他还有一点婴儿肥的脸还没有消瘦下去,眼角眉梢也没有爬上岁月的痕迹,性格里没有生活教会他的隐忍,相处起来格外有趣。我有点喜欢他因为三个月的年龄差叫我一声哥,也喜欢看他早上被吵醒后悲痛欲绝的眼神。
我们虽跟着不同的经纪人,却几乎一同被公司签下,一同住在这栋公寓的宿舍里,他住九楼,我住十楼。重生来的这一年我执着于自虐,他执着于网游,有一次他来我家蹭饭,甚至向我细算给人代练的入账都比所谓演员的工资来得靠谱。当然我们只是闲谈,毕竟演员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全部,我们还没有毕业,还都是学生。此时我们才19岁,如此青葱稚嫩的年纪。稚嫩的让我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像个变态一样想伸手抚摸自己的脸。
吃过早饭已经将近九点,我冲过澡精神清爽,拉开单人床左侧的吊轨拉门。
说来这住处实在拮据,推开大门就看得到床,除去狭窄的卫生间和厕所其实只有一个房间,如果硬要把开门后可以站人的方寸面积定义为客厅,倒也不是不行。但对于睡过地下室,甚至差点露宿街头的我来说,还是很满足的。只可惜这逼仄的空间有些影响我自虐时的发挥。
我走进被隔离出的几平米空间,关闭拉门,开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架设的简单录像设备,然后打开窗边长条窄桌上的笔记本电脑。
我思索了一会决定今天先来一个有利于下周试镜的。
我筛选了一个两年前由李榆阳主演的高智商犯罪片。李榆阳在两年前曾凭借这部电影两次提名最佳男主角。
电影讲述一个专以名贵古董与宝石为目标的高智商盗窃团伙,在一次作案中,无意带走了某个商业集团利用商业间谍打击对手的资料存储芯片。而为了不声张的取回,这个集团不得不装作想要取回被盗的古董花瓶,委托多位国内有名的私家侦探。
李榆阳饰演的便是一位接到委托的年轻诡才侦探,随着案件抽丝剥茧,这名有手段有能力的年轻人与盗窃团伙有了正面的接触,他一方面惊讶对方的作案手法以及完美的分工配合,一方面又因为几次双商碰撞的交手对对方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念头。盗窃团伙也因为一连串的追查起疑自己触碰到了不该触碰的东西。
在又一次的交手中,年轻侦探终于凭借巧妙的算计与陷阱引得对方入套,摸准了对手后方据点,但在双方即将正面接触时却意外横生。原来早在委托之初,这些私家侦探已被密切监视,这个集团背后的决策人则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制造出一方穷追不舍,另一方穷途末路杀心暗起的假象,伪造一场双方俱亡的意外。可惜天不遂人愿,盗窃团伙除两人丧命于爆炸,剩下几人却因为年轻侦探不忍心见死不救,侥幸联手躲过一劫,双方互相不忿却不得不联手应对商业集团撕掉面具后穷凶极恶的追杀,故事的结局是双方联手,找到早已在黑市出手几经流转的古董花瓶,取出其中暗藏的储存芯片,联合集团的对手将对方送上法庭。故事的结尾,定格在年轻侦探与盗窃团伙幸存下来的三人一起站在墓园,祭拜两位丧命的成员,对于剩下三人是否因为盗窃而伏法进行了留白。
整部电影
十几分钟一次剧情上的小高潮,是一部内容绝佳的动作片,十分适合拿来自虐。
我将情节重要又不需要打斗的几节剧情摘调出来,用视频分割器切割,然后记录下所有台词,从第一段开始,反复观看,直到我能熟记这一段剧情里所有演员的表情神态以及肢体语言,随后我暂停视频,拿一张纸逐一对剧情里的人物进行心理与动机上的分析。没错,逐一,包括镜头扫过的群众演员以及阿猫阿狗,然后我会逮住角色的人设与角色,辩证推敲,没有把握的我则借助网络搜集角色职业的资料等,直到我能充分理解角色彼时的心理与行为。如果有我理解的与剧中所演相悖的地方,我也会记下来,先按原剧中的演绎方式进行模仿,再进行属于自己的演绎,用摄像机记录,一遍遍的比较分析,留对去错。
这很枯燥,也很有趣,颇有一些野路子自虐的味道,慢慢当我看着录像中的表演由乏味变得有些有趣,由自我厌弃变得能触动自己,我终于感觉到了一丝重生后的着陆感。我终于有所改变,我终于可以活得和上一辈子不同,我大概可以避免上辈子阴影颇重的那段走投无路的岁月。
就这样,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我可以自虐很久,毕竟我要精分的一人分饰N角,从开头逐一饰演到结束,背一本本像小说那么厚的台词。有时除去在网上搜集,还要去现实生活里打听、观察。我花大价钱买来内存可观的储存设备,记录拉门关闭后所有的一切,包括最初反复演绎毫无进步的录像,当然也有由量变带来质变的那些进步,以及偶尔倦怠想放弃时的自己。
好在我坚持了下来,十个月零七天,何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