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淇奥 ...

  •   转眼便到了三月二十日,淇奥盛会之日。

      巳时三刻不到,大长公主驸马都尉府的朱漆大门并两间偏门俱已打开,三间大门前人头攒动,陆续有持着请帖的士子文人前来拜会。门房引入府内后,便有驸马府的引礼在前方带路,引宾客们去正殿歇息。

      今日,苏子琛只带了知书一人参会。

      此刻她正坐于正殿内,身上一袭月白银织团花暗纹直缀,端了仆役奉上的一盏瓜片悠然品着,于众人中并不打眼,甚是自在。

      原本顾君钰也在受邀之列,理应前来参会,但他因左都御史府上有事羁绊,不得抽身,无法前来。如今这驸马府阖府之中,除了几个朝中同僚已经互相厮见过,除此之外,便少有苏子琛熟识的人了。

      立于她身后的知书早已将周围打量清楚,此刻站在她身后,往头顶上方虚指了指,悄悄问道:“大人,那一位究竟会不会来?”

      苏子琛头也没回,道:“慎言”。

      知书吐了吐舌,像模像样地垂手立定。

      未时正,鼓乐齐奏,淇奥之会正式开始了。

      众人不约而同起身,将目光投向了大殿正门。

      大长公主一袭朱红金丝绣孔雀纹华锦长裙辉煌耀目,与驸马携着手,款款迈入殿内。

      而“那一位”也终于现身了。

      知书撇了撇嘴,心中却难掩好奇,眼角余光不由自主地觑了“那一位”几眼。

      云珩今日一身绛色深衣,外罩素纱襌袍,落后大长公主身后几步,徐徐而行,身上的轻软纱袍随着他行止,翩翩翻飞,格外潇洒。

      伴在他身侧的,便是亲自手书请柬给苏子琛的玉宜郡主。

      苏子琛此前不曾见过玉宜郡主,此刻注目一瞧,见她生得花颜月貌,瑰姿艳逸,穿一袭樱红鸾尾曳地长裙,满头青丝挽着凌虚髻,簪一支赤金花钗,佩一对赤金桃心耳坠,显是用心装扮过。

      大长公主与驸马育有三子,玉宜郡主并非公主所出,原是驸马族中女郎,幼时曾寄养在驸马府。公主没有女儿,对玉宜极为喜爱。后来,驸马那一门亲族便将玉宜过继给了驸马都尉府。

      玉宜长成后,大长公主又特意替她向皇帝求了郡主尊位,方是如今的玉宜郡主,驸马都尉府唯一的娇宠。

      苏子琛瞧了几眼,出于礼节,便即刻移开目光。

      ****

      正殿内,大长公主与驸马一齐上座,赵王与郡主相对,分坐左右下首。

      大长公主起身,请众人归席,朗声道:“诸位,本宫代天子举办淇奥之会,已有数年,全赖诸位共同襄助,方不负陛下圣恩。”

      “众位都知道,淇奥之会的宴席每年各有千秋,到如今已是第七个年头。然而这其中,还有众位不知道的,这年年的宴席年年变,着实是一桩美事,却也是一件难事。年年不同,各有千秋,谈何容易?今岁的宴席,本宫便遇到了难题,思虑良久,却是数日而不得,究竟该以何,为今岁的席面。”

      她说到此处,微微笑了笑,方接着道:“幸好,有小女玉宜替本宫解忧,便是今日这芳花之宴。鲜花为宴自古便是美谈,亦恰正合淇奥之会的雅风。”

      说罢,大长公主便将目光转向了下首坐着的玉宜郡主。

      玉宜款款起身,向众人席上半欠了欠身。

      众人忙起身,回礼。

      待玉宜郡主归座,立即有诗兴盎然的士子,以席面为题,当场作赋一首。

      大长公主含笑点头,眉目之间尽是喜色。

      玉宜轻轻抬眼,见坐在她对首的云珩面色如常,双手不由微微捏紧手中的一方罗帕,转瞬却又放开,若无其事地对上了大长公主投来的赞许目光。

      见时辰差不多了,大长公主下令开席。

      即刻便有宫婢袅袅入殿,珍馐佳肴流水一般被端上来。

      苏子琛看了看先上的头几道菜,见是山色茉莉羹,百合粳面,蜜渍梅花,芍药果儿,各色不一。

      果然是芳花之宴。

      大殿内丝竹悠扬,舞姬轻歌曼舞,随着宴席进行,推杯换盏便也多了起来,不住有人向主位进酒。

      淇奥盛会乃是雅士之会,不涉朝堂纷争,不分地位高下,大长公主尤爱热闹,自不会自恃天家身份,不久便已微醺。

      乘众人不注意,大长公主悄悄与驸马碰了碰杯,夫妻二人相视而笑。

      苏子琛刚垫了垫肚子,便被知书挤眉弄眼地好生使了一番眼色,只得起身,行至主位,公主与驸马向她含笑颔首,照例饮了。

      苏子琛敬完酒,正欲回身还座,忽感到身侧一道目光有如实质,钉在她的身上。

      她脚步一顿一收,少不得再斟了一杯酒,转了个方向,对目光如炬的赵王殿下恭恭敬敬道:“臣敬殿下。”

      赵王殿下从善如流,满饮了一杯,引得众人一阵叫好。

      知书在一旁端着酒壶,一连翻了几个白眼,眼风乱飞之下,可巧便被她瞟到殿外有个男子,正一步迈进殿来。

      那是个面目极为俊美的男子,穿一身缥缈轻逸的青袍,其人如修竹茂兰,清朗隽爽。

      他在殿内站定,望向上首的主位。

      众人定神,看清了他的面容,有几个士人认出他来,不觉互相低语了几句。

      知书离他们近,不时听到他们提起什么“大理寺”、“案子”,不由一讶,手中的酒壶一抖,几滴酒液便毫不犹豫地滚了出来。

      联想到近日京城里的一些传言,她不由得也与殿内的其他人一样,带着几分隐隐的敬畏,打量着那男子。

      一时间,殿内的喧闹都仿佛沉淀了下去几许。

      唯有云珩一人大马金刀地安坐着,只管独自款斟慢饮。

      男子对于众人投注在他身上的目光仿若丝毫未觉,他冲主位上的大长公主行了一礼,口中道:“臣见过大长公主。臣来迟,望公主恕罪。”

      大长公主见了他,笑着向来人颔首致意。

      “来了便好,我还道是叶大人一心忙着查办你的那些案子,不耐烦来。”

      男子淡然一笑,道:“淇奥之会是朝野盛事,臣只有心慕的道理,何来不耐之说。”

      大长公主笑着点头,又道:“听闻前几日叶尚书偶有小恙,如今可大好了?”

      “多谢公主关怀。家父已大好了,只是家父年事已高,陛下特许他在府中再休养些时日。今年的御赐,陛下交代了,便由臣代父亲颁下,此刻禁军已护送着御赐之物随臣而至,正候在殿外。”

      这样一番话听下来,知书便知她没有猜错,来的果然是礼部叶尚书之子,大理寺卿叶煦。

      叶煦少年时便登科榜,探花及第,入朝后,外放去了鸣州一阵。他刚一回京,便被皇帝擢为大理寺少卿,连破了几桩奇案后,又升任大理寺卿。

      他少有大才,又在入朝后执掌大理寺,成为皇朝最年轻的九卿,难怪那些士人对他既敬畏,又难掩好奇。

      他口中的御赐,是因每年的淇奥之会,宫中都会赐下赏赐,多是些书画珍本,古玩奇宝,以贺佼佼之人,以示天家恩德。

      这是历年来的惯例。颁赐之人,往年都是由礼部尚书亲自担任,如今叶大人在家休养,皇帝却没有再指派其他朝中重臣,而是派了叶尚书之子前来。

      众人见他是这般的人物风流,俱都折服,只觉陛下果然是慧眼识英雄。

      此刻大长公主听了他的话,早便下得主位来,口中恭敬道:“多谢陛下赏赐。”

      在场众人皆起身,跟着大长公主齐齐行礼,称颂陛下恩德。

      大长公主又对叶煦道:“有劳叶大人,还请入座宴饮。”

      说罢,她一扬脸,示意侍从上殿布宴。

      仆从入殿布宴,苏子琛刚敬完酒,此刻立在赵王身侧,隔了一张食案便是叶煦,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只好站着不动。

      偏生知书是个不怕热闹的,凑到她耳边,压低了声音,道:“大人,人都说叶大人容颜如玉,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嘿嘿嘿嘿……”

      苏子琛:“……”

      叶煦已经举步往他们这边过来,听到耳语之声,眼风扫过赵王一旁的苏子琛,却不觉停了一停。

      他的目光并不咄咄逼人,只是平静地朝她看过来,却无端端地,让她觉得有如芒刺在背,仿佛自己的秘密正在争先恐后为他捕获。

      苏子琛心神一凛。

      叶煦自回京,便入了大理寺,除了上朝时苏子琛见过他几面,除外并无任何来往,今日这一照面,也不知他是否察觉到了什么,竟引来他的注目。

      她料自己并无任何破绽,心中疑惑不已,不由垂目,避开他的目光。

      正在此时,云珩站起身来,恰似不经意地挪了一步。

      苏子琛整个人便被笼罩在他颀长身形之后。

      叶煦长眉微轩,收回投向苏子琛的视线,看了看云珩,淡淡一笑,上前来,向他见礼。

      “见过殿下。”

      云珩颔首:“有礼。”

      叶煦便告退,举步,与他们擦身而过。

      见他走了,苏子琛不由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云珩悠悠然重新落座,将身后的苏子琛露了出来,晾在一边。

      苏子琛:“……”

      离他们不远的那张长案之后,玉宜美目流转,将这一切都收在了眼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淇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