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接下来的事就是那个夜晚了,夕儿蜷缩在长廊的一角静静待着,她又怎么受过这种委屈,可是人总是要成长,这些便是成长的代价。她拿起系在腰间的一块白玉,玉质温润,触之温暖,已然是最后的慰藉了。夕儿将玉紧紧握在手心,那是她最后的故乡了。
      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没多会几个士兵便将她押往了赵家营地。
      “不是说放过我的吗?”夕儿无力的反抗道,她向四周快速望去,想极力找到那个月光下的少年,只有他能帮助自己了。
      “我家主公可没说过这话。”
      远处便是荧荧灯火,身后却是一片火海,烈火下的木头发出骇人的炸裂声响,还有人的惨叫声。
      一路上,士兵们倒也没有太怎么为难她,见她穿着与一般侍女不同,便将她同智家的小姐们关在一起,士兵们用粗大的绳索将她捆了起来。而夕儿只能忍着剧痛,她不敢吭声,哪怕被绳子勒得皮肉绽开,这种苦还抵不过在宫里吃的那些苦。
      “明天一早,主公便会决定你们的生死,好生呆着吧。”士兵们的表情充满了讥讽与不屑,此刻一切尊贵早已如雾气般散去。
      可夕儿刚想说话,就被士兵用布堵住嘴,最终因为喉咙干裂得实在无法出声,她也只好放弃。这一夜如隔千年,第二日阳光出现之时便是她们结束之日。可实在是不情愿,人生的玩笑太多了,还没等到欢笑便迎来解脱,曾经被宫中宠妃女儿欺负的画面历历在目,萦绕心头的也只有两个少年了。
      第二日帐外骄阳似火,夕儿的心河愈加干涸。
      只见夕儿被硬拉出了关她的帐篷,智家的人都被锁住手脚,排成长长的队拴在那座帐篷外的一片空地上。明明行走几步便能到了,可行刑的人却始终在不远处徘徊,周围安静极了,她细细地侧着耳朵倾听。
      一直过了两个时辰,阳光更加毒烈了,地平线如同明晃晃的火焰窜得老高,照得四周亮如幻境,突然守卫的士兵增多了,一切都更加森严。
      夕儿在背风的一个角落里,背着光风吹着十分寒冷,此刻安静下来,冷意更加深了。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中军幕府营帐前面,周围士兵毕恭毕敬的给他让开了一条路,看样子他才刚刚睡醒。这就是赵家的主公赵襄子,赵襄子身旁跟着的便是心腹上官家的上官致,而上官致身后的少年却吸引住了夕儿的目光。
      这不就是那个月光少年吗?夕儿几乎是要喊出声来,可是喉咙却干裂的几乎能咳出血来。
      少年似乎也发现了她,他走到赵襄子身旁,而赵襄子也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弯下腰和他说话。
      正午时分,军令夺。
      “智家男丁,斩,血亲者,斩,婢女发配各府各营充妓,其余琐细皆听上官致安排。”襄子说完便走回营帐了,两侧士兵也开始动起来了,押着第一排的人走到案台前。
      “斩。”
      银亮的刀身,烈阳下一股逼人的寒意,刀光掠,案台红。
      “不要不要!”夕儿前面那个少女哭闹着反抗,只可惜都是徒劳的,她已然失去了一切身份,只是一个卑微的阶下囚。少女若是安稳些倒也罢,越是这样士兵们就越不耐烦,于是领将拿起一旁箱子上的木锤走过来,几锤子下去,少女便彻底静下来了。
      “直接拉走吧,下一个。”
      “什么!”夕儿眼睛仿佛闪出一道光,这就到自己了?
      正当她将脸颊贴在散发腥味的、黏糊糊的案台上时,刽子手的大刀已经高高举起了,突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
      “放开她,我和主公说过了。”少年轻轻说道,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块亚麻手帕走了过来。
      “诺,少主您慢点。”领将和刽子手退去一旁,一旁的士兵上前解开了夕儿身上的绳子,几道血红色的勒痕映入眼帘。少年走到她身旁将夕儿扶进怀里,这时的夕儿已经没了力气,有的只是苍白的脸颊。
      少年用手帕轻轻擦去她脸上的血迹,他的面容依旧是那样平静。
      “你叫什么?”少年终于开口了,手帕的颜色也渐渐变红。
      “夕儿,你呢?”夕儿望着少年,二人互相对视一番,只见少年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温柔从他皎洁的脸庞飘了出来。
      “上官弘。”
      夕儿心中一团火光突然向上跳跃,映亮了她苍白的脸,她身上残留着已经发黑的血渍,凝固成血痂的伤口散出阵阵剧痛,但这团火却温暖着她的身心。
      只见上官弘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黄纸包,他轻轻地将里面粉末撒在夕儿身上的伤口里。
      “别怕,这是药,你休息几日,我会派人将你送回卫国。”说完便将夕儿扶向自己的营帐那边。
      她心里一疼,轻颤着手臂扶住上官弘,慢慢和他向前走去。
      远处中军帐中,赵襄子正和上官致饮酒论事。
      “弘儿着实德佳聪慧,竟能想保护卫国公主以换我赵家与卫国间和平,着实不错,但这嫁出去的姑娘又怎么能再轻易送回去呢,杀或不杀都是棘手事,但总好过杀掉。”襄子饮下一碗酒,看着上宫致突然想到什么,又说,“你我二人自幼便是兄弟,弘儿也如我亲生儿子一般,不如我们两家结亲如何?”
      “主公肯如此我当然高兴,但还是让弘儿自己决定吧。”二人对饮了一碗,襄子点了点头,他看着帐外不禁笑了起来。
      “弘儿若随我一姓岂不更好,哈哈,玩笑之语,不必在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