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
      原来我这短短数十载的人生,左不过是不断的欠债又还债。
      好容易还了这人的情,又不小心欠了那人的债。
      兜兜转转,这么些年来,我什么都没得到,什么都没有。
      才晓得了,真正的从容,从来都是孑然一身。
      所以,便更了解。
      且共从容,此恨无穷。

      建武五年,春。
      我大晏国灭,天下大乱,群雄争相揭竿而起,讨伐大晏余孤,诛杀大晏百姓。各路军阀割据大半势力,天下四分五裂,战火不断,民不聊生。
      那年,我同师父一起离开了迷迭。那一年,我十五,可刚出师门,见到的便是这等人间惨状,也是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竟是如此得残酷,同样是杀戮和血腥,同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迷迭绝境,并无二致。那一刻,对于父亲,母亲积聚已久的埋怨,消散大半。诚然,他们于我,并无多少情分可言,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大晏的江山。可是,他们的狠心,也的的确确让我在这个乱世上活了下来。
      那一年,师父死了。是死在我大晏国都遗址的城墙上,万箭穿心,流了很多很多的血,大半个天空被染得通红。临终之前,他只留下了八个字,“复我大晏,还我国都。”眼泪早就流干了,我竟连最后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同他说,他便撒手人寰,急急地离了这浊世。
      说来便也可笑,后世对于师父的记载,也仅仅只有八个字“精忠报国,为国捐躯。”
      史官的笔下向来是成王败寇,这八个字,当真是字字玑珠,概括的紧。
      那一年,我被追杀,被迫跳下了楚江,幸得梁王萧衍相救,助我逃过一劫,后来,为报他这一渡之恩,我便随他回了王府。此后四年里,养精蓄锐,只为有一天,能够实现我师父的遗愿。
      那一年,我从云端跌落泥潭,双亲皆死,全族上百口人皆亡,只剩我与小妹常悦。
      那一年,常悦身染怪疾,无以见得世人,隐居山林,年貌苍老似八十老朽。半夜,她常常哭着醒来,问我为什么,问我这世间的不公。我不言,只得垂泪。常悦心里有多苦,我亦然。
      也是在那一年,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父王为我取名“幽怜”,本意是“忧天下怜万民”,可我却负了这天下,负了这万民,负了我师父,负了所有对我寄予厚望之人。
      所以,十年磨一剑,终有一天,我一定会光复我大晏江山,无愧我大晏子民!

      永泰一年,我十九。
      师傅作古已经四年了,而我一心想寻的十二,也已同我分别九年有余。这四年间,我深居简出,鲜少表露于世人眼前,也已许久未曾用真容见过人了。一个多月前,萧衍已经下令,娶我为妃。全城欢庆,整个王府上下,宫婢奴仆对我也是愈加恭敬,皆尊我一声“王妃娘娘”。
      于我而言,并无喜悲。
      四年前,我与他同归,化名“时依”,伴他左右。若说未曾动过真心,那是假的。但若他那旨娶我为妃的诏书放在两年前,我一定毫不犹豫的答应他,甚至,可以放弃我光复大晏的大计。可现在,他已没有了丝毫让我留念的资本了。自从两年前,他留我独自一人面对那元安侯时,我与他之间,每多待一天,都是在消耗往日的情分。
      现在时机成熟,我有足够的把握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亲人子民之徒,血债血偿:我有足够的把握,将常悦这些年来所受的苦,加倍奉还。
      十一仍记得,两年前,在她迫不得已暴露身份,以求换来一线生机时,那位大名鼎鼎元安侯曾承诺过的话。
      他说,必要的时候,祝她一臂之力。

      -
      此时,十一正端坐在梁王府里发呆。
      梁王萧衍即将大婚,那排场不可谓不盛大非常。诺大的王府中,一片喜色,红灯笼,红喜字,红绸交错,将满园上空刚冒出的新绿遮了个严严实实。满王府摆的都是从外番引进的大红牡丹。不为别的,十一喜欢。可萧衍终究还是不懂,她不过是喜欢它高贵典雅,美艳不可方物,若是这般花团锦簇,艳色也只是流于艳俗。
      满园的大红妖娆,看得人心烦。身份愈是水涨船高,里便愈是无所事事。也只能发发呆,终日里就这么无聊的坐着,看着池子里那双戏水的鸳鸯,十一便怔怔的出了神。
      从前在迷迭,是未曾听说过这世间竟有一种禽类,是叫作鸳鸯的。后来长大些,瞧多了话本子里才子佳人,亡命鸳鸯,便更是心驰神往着。如今这么瞧着,也不过是如此。
      近些时日,总是会想到在迷迭的那些,想到十二,当然,偶尔还有十三。恍惚间,仿佛十二从未离开,她们从未长大,事情也从没有发展到后来的那般地步。
      十一五岁那年,便在懵懂无知之下,被母亲送上了迷迭。幸得那时,还有十二和十三。
      迷迭是江湖上有名的亦正亦邪的门派。其弟子遍布整个大陆,但留守门派大本营的加起来,不过百余人。分季收徒,一季只收十名弟子,且不问出身,不用真姓名。因着这层缘故,纵使是平日里一同受教,一同修习内功心法,同吃同住,可一旦出了迷迭,姓甚名谁,家居何处,真实情况旁人是一概不知的。大家彼此也都心照不宣,恪守约定,再亲如姐弟兄妹之人,都不会因此而越界,以免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像这样的好去处,与十一这种身份的人而言,最是合适不过。当然,弊端就是,对于十二,十三,她亦不甚了解,以致后来的那些,便也不谈。
      因着不用真名,所以新弟子入门,必先由谷主并各位长老门主起名。偏生这迷迭习武之人颇多,对于这舞文弄墨的事没什么讲究,在取字这一块的造诣,简直是简单粗暴的可以,着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皆是十人并取一字作姓,然后按入门的先后顺序由一到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