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相遇百花节(上) ...
-
文军大营。
“报告。”一玄衣密探跪在陆禺座前,垂首道。
“何事?”陆禺没有抬眼,紧盯着手中的地图,手指在桌上敲着,似乎在思考下一步战略。
密探道:“属下刚探到的消息,昌王召谢青留回京,谢青留已领旨。”
陆禺蓦地抬起眼,眼里满是诧异:“回京?消息属实?”
密探道:“千真万确。属下在昌太子帐中亲耳听到。而且…而且..”
陆禺道:“说话莫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密探道:“是…..将军命属下在昌国散布的传言…似乎…似乎已经见效了。”
陆禺又是一惊,随即畅快的哈哈大笑:“哈哈哈,谢青留那小子这回真要气死了。哈哈哈..”几位年长的裨将在一旁也都笑了个痛快。
“谢青留那小子,听说最忌讳别人拿他那幅皮相做文章,咱们在这上面下手,将军实在是英明!”泰容这一句,又引了几人哈哈大笑一番。
“不过…”陆禺止了笑声,“谢青留此番回京,必是他早已计划好的,恐怕又有什么奸谋阿…”
泰容大声道:“怕他做什么,他的那些小毛孩子的把戏,再怎么搞,也跟今天一样,全都逃跑啦,哈哈哈!”
陆禺摆了摆手,微微思忖一下,随即勾起一抹笑:“ 看来我也要离开一段时间啦。”
裨将张百肃上前道:“将军,趁着姓谢的不在,咱们应该一举攻破昌军大营 ,您是在不便离开阿。”
陆禺摇头道:“那小子即使不在,也必安排好一切交给张子骞了,攻破决非易事。而且趁他不在营,咱们攻过去…”那多没乐趣阿。只是这句话陆禺也不便说出口。“我要亲自去一趟,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把戏。”
谢青留坐在回京的马车上,心里越想越是忿忿不平。没想到太子竟是个草包,这么俗烂的流言居然也能搬出来。当时就觉得不妙,没想到真是这…这等丢脸之事。尽管太子大概只是想以此逼迫他,但还是让人心里气闷的快吐血。谢青留正是睚眦必报之人,绝对要以牙还牙。
谢青留心道,自己回京这事陆禺那厮必已得到消息,以他的多疑的性子,决不会傻到认为这是昌惠王逼自己回去,一定会认为自己有什么阴谋。实际上..实际上,自己特地飞鸽传书请义父向王上求圣旨回京,只是为了京城一年一度的百花节。虽然传出去颜面有些挂不住,但这百花节确是谢青留自小一年也没错过的,即使是自己还是孤儿的时候,也会特地去遥望一番。当前尽管败阵,却也并非紧急时候,自己留给张子骞的战略也足以抵挡。
恩…谢青留揉揉额角,最麻烦的,还是陆禺那个混蛋放出来的谣言。
“石雷,石宇。”谢青留轻唤道。
“属下在。”车窗外传来两人的声音。
“石雷,你去暗中探查陆禺的行踪,随时向我汇报。石宇,你赶在我之前回京,向义父禀告太子的小动作,叫他最近加强对太子一党的提防。”
“是。”简练的回答。瞬间两人身影便已不在众人视线之内。
精干的二人组。
官道还算是平坦,马车却也会时不时颠簸一下,谢青留小寐的也不踏实。回京的路途两天两夜,中间几次小贼劫车,很快便被侍卫打回山去。一番折腾,倒也到了,正赶上百花节即将开幕。
百花节是昌国闻名遐迩的节日。老天赐予了昌都大荣最美丽的春天,每年一到这些日子,大荣便变得五彩缤纷,百葩齐放,争奇斗妍,各地的彩蝶也刚好在此时迁徙到此,更衬的这昌都人间仙境一般。任是谢青留这样自诩聪明非凡的人,也真心佩服建都的那位昌王英明。
老百姓也就着这美丽的景色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庆祝。花灯,彩舟与五颜六色的花交相辉映,更有一番滋味。
谢青留回到京城,回府的路上,被这节前的准备搞的心痒痒的,若非要事在身,只怕他早已跳下车去,先去饱一饱眼福。
到了谢府,见门口停了一顶金鸾大轿,谢青留心道,莫不是陛下也来了!急忙进府,果不其然,昌惠王武政正襟危坐在大堂正座,义父在侧座。
谢青留上前拜倒:"陛下,义父。"
武政与谢君德都是年旬花甲之人。武政天生帝王相,总是一股凛然的尊贵之气,谢君德却是蓄起白花花的胡子,慈眉善目,却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武政见谢青留,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青留真乃我国栋梁之才啊!"谢君德附合道:"呆在边疆这一年,青留可又成熟不少啊。能蒙得陛下的宠幸,实乃我谢府上下的荣耀啊!"
这话本没什么,但谢青留惦记着那档子流言,对宠幸这词实在极为敏感,立马感到浑身一阵冷汗。
天色转暗,大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卖传统花灯的小贩点起灯来,街上登时一片喜色。彩舟荡漾在大荣河里,舟中乐舫的美人们奏起美妙的乐章,跳起华丽的舞蹈,引得舟中岸上的人群一阵阵喝彩。街上小孩子手里抓满了吃的到处乱窜,姑娘们四处挑选精美的首饰,公子们聚在一起饮酒作诗,好不惬意!
谢青留着一身淡青纱衣,简单挽了挽头发,便冲上了大街。他是军中的机密人士,本没有几个人识得他,倒也省了乔装的工夫。一路逛过去,他手中便已塞满了桂花糕,芝麻糕,绿豆糕,羊肉串,烤鱼等各式各样的小吃。谢青留相貌出众,一上街便吸引许多姑娘公子的目光,再加上这狼吞虎咽的吃相,真是不注意到他都很难。谢青留毫不理会他人的目光,边吃边想,不知陆禺那厮在做点什么。
陆禺看着这满街春色,不由赞道:"这大荣百花节,着实名不虚传!"
撇开属下,寻着谢青留来大荣,竟遇上这远近驰名的百花节,陆禺自然不能错过。前来的游客来自各个国家,陆禺即使身着文国的服装亦不会引人奇怪,更何况他特地作昌国人打扮,又有谁能想到文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正是身边这位青衫书生呢。
陆禺一路逛过去,左瞧右看,手中也多了不少昌国特有的小玩意。
忽然间闻得琴声袅袅,极是动听,任是陆禺这样的并不精通音律的习武之人,也不由得心驰神往。不光是陆禺,周围的人们也都被这琴音吸引。有人道:“这必是‘贵元楼’的琴心姑娘在抚琴啦,实在是难得一闻阿!”有人附和道:“想那琴心姑娘貌若天仙,琴技又出神入化,我们这帮俗人也只有在这百花节上得窥她真面目阿!”
众人大笑。
陆禺心道,音乐这东西实在神奇,明明是相同的乐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演奏出来的滋味感觉却大相径庭,实在是变幻莫测。想他堂堂护国将军,平日应酬的时候听过的文国曲子也不少,却没一首和此曲一般旋律,实在是神奇。陆禺想,且让我也来附庸风雅一番。于是寻音找到那贵元楼。
贵元楼属昌国乐坊掌管的酒楼,平日里是达官贵人,风雅之士聚在一起听听乐曲,饮饮小酒的地方,寻常老百姓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来跨过它这道高高的门槛的。只有在百花节,贵元楼会不论贫富贵贱,欢迎一切客人前来赏乐,并且请出乐坊的头牌琴心姑娘大展琴技。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贵元楼里称得上站无虚席。陆禺拦住一个管事,向他手里塞了些银子,不一会便有人带他到雅座去,端来茶水,好生伺候。
雅座离舞台很近,可以清楚地看到台上女子的一颦一笑。陆禺见到这位姑娘,难掩惊艳。
淡扫蛾眉,朱唇劫火,一双狭长的眼睛里似蕴含了无限风情,伴着琴音,眸中波光流动,灵动可爱。青丝并未拢起,扬扬洒在她披在身上的紫色绸缎上。正是乐坊的名角琴心。陆禺阅人无数,也难得看见这般美人。一曲终了,掌声如雷,他才恍然醒悟,仿佛作了场大梦,刚才的曲子是怎样的旋律,竟是完全记不起来。
琴心曲罢,起身向众人行礼。
一个粉衣婢女走上前,笑盈盈地说道:“老规矩了。台下哪位贵客认为琴技高超,均可上台一试。若蒙得琴心姑娘赏识,今夜…便由姑娘亲自侍候了 。”台下登时嘘声喝彩不断。
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首先上台,向琴心揖了一揖,说道:“在下聆月楼琴师古乐,愿得姑娘指点。”琴心回礼,将座位让与他。古乐抖了抖袍子,入座,开始演奏。琴声确实精妙,却难及琴心半分,台下太多人冲着琴心而来,不识音律。但与之前的琴声比起来,却明显不如,都不禁摇头叹息。
接下来又有几人,也是如此被请下台去。眼看良宵即逝,不少人都忿忿起来。
“琴音姑娘这是摆明了不让我们得胜阿,这有什么意思啊!”一个官宦子弟模样的人站起身来大声道。
“就是阿..”一个人出头,满场的的人也跟着起哄起来,场面变得乱起来。
那个子弟踱到台前,傲慢道:“琴心姑娘,今天不管愿不愿意你都得跟我了,哈哈哈。”
一个管事对粉衣婢女耳语几句,粉衣便小跑到琴心身边,低声道:“小姐,那人是孙侍郎的公子,得罪不起啊。”琴心不免蹙眉。
“且慢!”一个清脆的声音自人群中响起,一个淡青袍子的男子从人群中费劲的挤到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