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武川镇这里不仅风沙大,风还硬,清和长到一岁多是没有怎么出过帐篷的,一直是母亲和杨氏二人看着她,现在方氏因生产去世,杨氏每日还有很多事情要操劳,不得以只好将清和绑在身上,带着清和出门
杨氏将她包好系到胸前,拿上家中的背篓就出了帐篷
今日天气不错,万里无云。杨氏背着清和在草场上来回走着寻找马粪,家中的燃料不多了,只能到这里来捡一些好用来烧火
附近也有不少人家中的女人和孩子在这里捡马粪,这马粪可算是武川镇的重要燃料,家家户户都需要
武川镇西边是有树林的,但是没有人去那里捡柴火。不是他们不想要去捡树枝回来烧,只是当下要去捡树枝,就不得不去氐人的辖区,都说氐人爱食人肉,没人敢去那边,昨岁有人大着胆子去了那里,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捡马粪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人在偷偷打量杨氏,大家都对杨氏身上的孩子好奇,却也因杨氏拒人千里的表情不敢多瞧
对于这些不加掩藏的目光,杨氏自然是能感觉到,但是她却不想回应,杨氏来了这里几年倒是听不太懂鲜卑话和匈奴话。她静静的一个人捡马粪,偶尔出声也是为了哄一哄怀中的清和,清和与其它的孩子不同,她很乖也不爱哭闹,只是在杨氏怀中眨着葡萄大的黑眼睛新奇地向四处看着,头时不时的向两边扭动,忙得很呢
杨氏捡了半筐左右就不再继续了,捡的太多太沉的话,她是拿不回去的,掂一掂筐子的重量,这些也够用两日左右,杨氏随意向四周看了看便抱着孩子走远了
“那个孩子就跟花儿似的,还是汉人家的孩子长得好”杨氏一走,附近的妇人就凑到一处开始说话
“也不哭也不闹,哪里像这个”说这话的女人看着自己身边和其他孩子一起吱呀乱叫,跑过去的孩子,心中还想着:为什么自己孩子这样淘气?跟只草原上的小马驹一般,跑多久都不累
“我听那日给李队主家接生的已回婆说,这个孩子要和叱罗家的娃娃结成夫妻呢”
“是叱罗家的老大还是老二啊?”
“都不是,是说叱罗家女人肚子里正怀着的那个呢”
“这还没生,怎么知道是男是女啊?”
“谁知道这些汉人是怎么想,偏偏选上个没出生的孩子”一众妇人凑在一起发出一阵感叹,好像是自己家事一般
话还没说几句,太阳便要升到天空正中间了,有人抬头看看光满万丈的红日,对着身边人说,“这太阳晒人的很,快别说了,赶紧捡吧”
这话倒是提醒了别人还有正事要干,众人擦擦汗,忙又低下头去在草地上寻找着粪便
杨氏抱着清和走远了,自然是听不到身后对于她们的谈论,如果听到她也不会在意,在这武川镇中脸皮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况且只是被别人嘴上说一说,她已经好久都不在意这些了,想想原来总是心中谨记“人言可畏”的自己,那好像都是好久远以前了
现如今,清和一天中只有午饭会食一顿粟米粥,早晚都是羊奶。本来镇民一天只有两顿饭的,但是孩子总归是不一样,今日杨氏到做饭时才发现家中没有多余的粟米来煮粥了
往日里杨氏是最会持家的,帐篷里的一切都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会出现缺漏的东西,这一段时间她遭遇连连打击,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是做事上总是出现差错,可见方氏的离去让她伤心不已
杨氏将清和放到皮褥上,从帐中隐蔽的地方翻出钱袋来,拿好手中的银钱便去了集市
武川镇虽说是边防兵镇,但是在这里的好多人祖上都是鲜卑贵族,兵户们在这偏偏远的地方,也没有太多玩乐的场所,手里的银钱大多买了吃食,所以武川镇这里卖吃食的集市还是常年开着的,不过往日里的价钱要比过节时高些,毕竟平常人家也不会在平日里来这里买东西的
杨氏手揣银钱,急急往集市走去,生怕清和自己在家会有事情,想着早买完早回去
集市中还有不少人在卖东西,但是大多是一些皮子、骨头之类的猎物,这些杨氏不需要便也没有多看,直接奔着集市最里面的摊子去了,等到了地方才发现,今日那家卖米的汉人没有来
杨氏以为他家是换了地方,还特意四处寻找了一番,仍是没有找到,这才确定是没有来
这可愁坏了她,其他卖米的摊子都是鲜卑人的,但是她鲜卑语却不太了解,只是会一些简单的话,为着清和不饿肚子,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去买米
在武川镇中,一般只有汉人会种田、织布,但是由于汉人较少,所以粟米和布匹一直是很珍贵的东西,这些往往是供应量小而需求却很大的物件,所以有些脑袋灵光的人,就会从其他地方收集这些东西运到边镇来高价出售,从中来赚取一些养家钱
杨氏总来集市买粟米,已经成了老主顾,往日里卖米的汉人总会因为李队主的身份或是杨氏总照顾生意而给她便宜一些,但是今天无法,杨氏也不得不来买这高价的粟米
她看了看附近,只有一家匈奴人在卖米,只好上前去询问
两个人鸡同鸭讲说了半天才弄明白粟米的价钱,竟是比往常贵上了一倍有余,杨氏心知这匈奴人是故意往上抬价,但是自己也没办法不买,只好拿出银钱来让他舀米
匈奴人舀好米后,杨氏接过来便将钱递了出去,却不想一把被人抓住了手腕
趁着杨氏还没有反应过来,抓住她的人竟然得寸进尺的用手指捻按她手上的皮肉,杨氏脸一下子涨红了起来,她使劲往外拉扯,手腕都磨红了,却还是被人死死攥住
杨氏皱着眉头往后看去,这才看清楚拉着她的人是谁
她身后站着一名壮汉,最显眼的便是那一头乱发,头发和胡子搅在一起让人看不清容貌,只能看见脸上裸露的肌肤呈现出黑红的颜色,这是常年在草原上奔波的明显痕迹,再看这男人,身上穿着厚厚的狼皮,那狼皮也没有经过处理而是整张糊在身上,可这明明没有到真正的冬季,只能说明他来自更寒冷的地方,他根本不是武川人
更要命的是他身上时不时传出来的腥臊味道,让转过来的杨氏差点被熏个仰倒,饶是杨氏规矩再好,也忍不住想要拿手去捂鼻
一看背后人的这幅打扮,杨氏心中就知不好,只能低下头避开这人的目光,使劲往外抽手,背后人嗡里嗡气的说些什么她是听不懂的,只想着赶快离开
不想这男人见她没有反应,竟是一脚将摊子上的袋子哗啦一下踢倒了,那卖米的匈奴人却也不敢吭声,杨氏见状更加用力的挣扎起来
这个高壮的男人也不是个好脾气,一看杨氏挣扎不休,便一把将她扛了起来往人少的地方走。边境人都崇尚武力,集市中的人看见这男人袒露在外的肌肉便都不敢上前去,看见他扛着个女人离开也不敢有一声言语
杨氏吓得白了一张脸,更加使劲推打这人,但是这点力量对于一个蛮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杨氏眼看着被他扛出了集市,向镇外走去,好在她只是慌乱了一会儿,便开始想法子脱身
她看着身边经过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人上前来帮忙。其实也不怪这些人不来,那是因为鲜卑人自古便有抢婚的习俗,看上了哪个女子便抢到自己帐篷里来,待到生米煮成熟饭,生下娃娃来,那就真正成了你的妻
杨氏原来没有遇到过抢婚,那是因为镇中女人很多,大多是十几二十的小伙子们用抢婚来找妻子,哪会看上杨氏这样能当母亲的女人,只是这男人应是外面来的,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汉家女人,再加上杨氏前半生生活舒适,又会自己保养,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不少,所以他一眼便看上杨氏,也不太在意杨氏的岁数了
杨氏知道现在随便挣扎也没有用处,她停了推打,安安静静的任由男人扛着她往外走。这人没想到身上的女人这么快就安静老实了下来,便也放松了警惕
等到到了镇门口时,不曾想女人一下子高声叫喊了起来,他还没听清喊些什么,就看到有一队镇兵围了过来
他低声咒骂了两句,扔下人就跑出镇去。镇兵看到有人影跑了出去后,也也跟着追了出去
杨氏摔在地上不断干呕,腿脚发软了半天也没有爬起来,晕晕乎乎的没有回过神来。等到她恢复精神,镇口哪里还有那个男人和官兵的身影,杨氏也顾不得此时自己的仪容了,直接转过头就往家里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