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五章 谜团一角 ...
-
传国玉玺——这个我是知道的,相当传奇的东西。
传说春秋时,楚人卞和得了一块玉璞,拿去敬献给楚王,结果宫中玉匠判定就是块石头,削了他一只足。卞和敬献了两次,历经两个楚王,也就被削去了两只足。待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大哭,哭得双眼都流出了血,楚文王问之,卞和只哭美玉无人赏识。文王感念,令玉匠剖开,果得一块无暇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再后来的战国时,和氏璧被赵王得了去。秦王知道了,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秦国狼子野心,蔺相如也和他玩了次完璧归赵。不过也是暂时的,秦灭六国,第二个就是灭赵,这和氏璧还是落到了秦王手里,等秦一统,给琢成了一方玉玺,上有李斯手书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月之又端起茶杯:“持此玺才为秦传正统皇帝,而所知道的正史确凿记载,它的失踪就是在李从珂抱着它自焚于洛阳以后。在那之后的所谓‘传国玉玺’,真伪皆存疑。”
不知为何,我听了这些,心里倒是酸唧唧的。
我确实不怎么了解这段历史。李从珂都是看石敬瑭竟然敢去用幽云十六州换灭后唐才知道的,毕竟看惯了卫霍七征匈奴的铮铮血性,如此不要脸敢把游牧民族往家里引的自然看书得吐两口口水的。
月之轻声笑了笑:“也不知道云开师兄的因果和这个有没有关系。他自己身为阴阳佩主人倒是一清二楚,奈何他那个嘴比砗磲还夹得紧,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见月之那杯茶被他润喉似的边讲边喝给喝完了,又给他满上:“那就不问呗,他这么大个人了自己又不是不知道。蓬莱那边就怕这修仙界唯一的希望小火苗灭了嘛,他们担心他们的,老头子老太婆总是多虑些,你也不用管那么多了,处理鬼网三的事情正经些。”
月之点点头:“我本也没打算管,可谁叫那些老头老太婆来不了人间……”
我迅速抓到他话中的漏洞:“为什么同样是修仙者,他们来不了,你们却可以?”
月之:“……”
月之:“我相信你是教语文的了,抓漏洞太厉害了。”
我洋洋得意:“那是当然,实话实说吧你。”
月之苦笑:“非是我不愿与你说实话,而是——”他忽然撩起衬衣的袖子,把手腕递给我看。我看到他本应是静脉的颜色,却是漆黑!
我:“你不会也是黑簿的吧?”
他不轻不重敲了我一下:“脑洞咋这么大呢。我就不是人而已。”
哦,好,他也不是人啊,我淡定了,反正身边的非人类够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月之慢悠悠道:“因为天地法则的制约,寻常修仙者不得来往于人间,且近些年这种压制越来越狠。你看早年还有记载人间有仙人,什么鸡犬升天的,什么淮南王的豆腐——哎哟喂你可别打我,我都说了是传说记载。而后来到现在,这种传说越来越少,其实也就是寻常修仙者已经根本出不来了。修为足够的倒是能出来,但不容易,也就是缺徒弟了出来拐两个就回去。”
怎么说得他们修仙界跟人口贩子一样……
我:“所以?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月之笑了笑:“我是鬼道的,以鬼身修仙。本身就是鬼,自然可以随便往来。”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我这个半吊子笨蛋都知道,修仙乃是需要毫无杂念,而月之以鬼身修仙,从幽冥地府爬出来的修仙者,怕也是个有造化的。
我:“除了你呢?”
月之:“云开师兄当然就是个BUG,那个阴阳佩让他对着天道比中指都可以,天雷都不劈他。子封和陌妄也不是人啦,她们是碑灵。”
碑灵这一说法倒是有趣,我也有兴致听下去。月之笑:“说来这碑你也是知道的,泰山登封台,有汉武封禅所立无字碑。受了几次封禅的香火,那碑便化了两个灵,恰好被瀛洲山的掌门给捡了,捡回去在瀛洲飘了个一两千年,几十年前便化了人形,二十多年前开了灵智,就是子封和陌妄。她俩是纯净的碑灵,自有仙骨,当然不受天地法则对修仙者的制约。”
登封台无字碑我还亲手去摸过的,想不到还有这段事情。
所以这也就解释通了,修仙界这么多人,小辈也不少,怎么就偏偏挑了这四位来处理鬼网三。
---------------------------
补充:
关于传国玉玺其实有很多故事,可以百度,但是百度不可尽信。
传国玉玺是有,但是,不一定就是和氏璧琢的。
李从珂在洛阳自焚的时候就是抱着传国玉玺一起的,从此传国玉玺就下落不明,后世元金、蒙古的传国玉玺都存疑。
关于传国玉玺的文字也有很多说法,什么大篆小篆鸟虫篆。这里取鸟虫篆。鸟虫篆是一种篆书的变体,在正常篆书上作改动,用鸟、鱼、虫等动物来代替笔画。存世鸟虫篆很少,可以看看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就是鸟虫篆。
而越王勾践剑也挺传奇的,可以看看央视的国家宝藏,第二期还是第三期来着,有讲越王勾践剑。也可以去湖北省博看一下,我前年去武汉,只有一天时间,结果就那天闭馆,难受,只去了古琴台。
关于石敬瑭,建议百度百科不要尽信,最好别去看,洗白太严重了,什么都要怀疑一下,毕竟中国学术界。不管怎么说他献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甘愿做儿皇帝就洗不白,就是个辣鸡汉奸,非常值得一人一块菜叶子和一个臭鸡蛋砸他身上。大家听我说,儿皇帝生前是个体面人,到他坟头务必吐口痰再走。
砗磲,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非常大,可长到一米多长,300KG。砗磲与虫黄藻共生,虫黄藻为砗磲提供营养。全种皆为IUCN濒危物种,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库氏砗磲贝为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砗磲除了装饰以外还会磨成粉后,作为药品和作画的颜料。《千里江山图》中便使用了砗磲。国家宝藏第一期有介绍。但个人表示,野生动物就应该待在野生动物的地方,药品什么都是扯淡不如多吃点饭,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去毁了美丽的生物。
泰山登封台无字碑,有两个说法。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所立,无字就是这个意思。二是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立。本人是汉武粉,So取第二种。并且学界支持第二种说法的也比较多,我没记错14年去泰山看的时候,无字碑的介绍就是武帝立的。
ps也就是这次封禅,武帝带着霍去病的鹅叽小霍嬗去的……然后嬗儿在途中生病死了……后来元封五年再加封了一次泰山,但是wuli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死了……emmmmm后来的事情呢,就是两年后的太初元年跑去巡泰山,造太初历(对不起谁造的我忘了我有罪等等好像是司马迁吧我真忘了晚上就补看汉书),定下了夏正,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历法。以前是秋天过年的,夏正是正月为岁首了。后来太初三年又封了一次泰山,然后这一年匈奴单于乌师庐死了……再后来天汉三年再封泰山,这一年匈奴打到雁门关来了,雁门太守坐罪弃市了……再后来太始四年又封了泰山,好了这一年终于没死人了,当然这也是他老人家最后一次封泰山……所以男神求求您别奶了……(祥瑞御免)
当然不管是谁立的碑都没碑灵,碑灵是我瞎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