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第 82 章 ...
-
当苏子和牵着柳如昔的手迈进萧雨山庄的大门时,宋闲惊的手中的书卷险些没有掉在地上。
柳如昔边喝茶边听宋闲报备近来萧雨山庄的诸项事宜,苏子和在一旁支腮默默看他。
直到宋闲说完,将一干账目呈上之后,苏子和才将这些账目交给柳如昔,向宋闲问道:“阿陵呢?”
宋闲道:“此前因为孙廉一事,陕西处多有不平者,尹总管前去处理此事,尚未归来。”
苏子和道:“那阿闲岂非独守空房?”
宋闲脸一红,柳如昔轻轻咳了一声,苏子和笑眯眯道:“既然如此,改日我便向师父要几个人来吧,否则只有你们两个,实在是分身乏术。”
“少主……”宋闲皱眉。若是他没记错,柳如昔初失去音讯之时,他家少主还险些将玉玄宫夷为平地。
“无妨,”苏子和笑的开怀:“反正日后萧雨山庄便交给你与阿陵了,怎么做都随你就好。”
宋闲一惊:“……少主此话何意?”
苏子和道:“快意江湖的生活,我也想体验一把。”
“……”宋闲诧异的看向柳如昔。
柳如昔道:“还请宋总管多多劳累。”
宋闲尚在迷惑中,苏子和与柳如昔已经相携远去了。
春夏之际,天气暖和的很。两人走走停停,一路看山看水,来到了洛阳。
方林早早便得了消息,带人在府门前恭迎。
见了两人,方林有些错愕的目光自柳如昔左脸上一扫而过,脱口而出:“公子,你的脸……”
柳如昔笑道:“不碍事了。”
方林没再说什么,只是垂首向两人行了礼。
柳如昔看着气度与从前明显不同的方林,说不清是欣慰还是感慨,只点了点头,由他引着进了正厅。
“我知你并无心于此,方林,如今大局已定,你若是愿意,便留在这里为萧雨山庄打点,不日程楚也会过来帮衬一二。你若不愿,大可离开,若有难处,我定会鼎力相助。”
方林垂首在厅中站了一时,才恭敬道:“属下多谢公子。”
见他如此,柳如昔心下一叹,起身到他身边,按了按他的肩膀:“季唯的事……我也实在怀愧于心,若我早知他心思,妥善处理,他也不至落至如此田地。逝者如斯,你也不要过于伤怀了。”
方林浑身一颤,眼眶微红:“季唯身为下人,怀有异心,以下犯上,罪有应得。”
柳如昔又叹了口气:“他同你一样,幼时便无家可归,是祖父将他带回沈家,他对祖父,对沈家,自然是与我有着差别。此番……对错难辨,死者为大,他既惦记着你,你也不要太过介怀。”
方林的脸倔强的垂着,不发一言。
柳如昔知他心中必然难受的紧,便也不再说什么。
两人身后一直眯着眼的苏某人忽然起身,来到两人面前,再自然不过的拉起柳如昔的手,迎上他的目光微微一笑,然后对方林道:“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方林的目光从两人交握的手上移到苏子和的脸上,愣了一愣才道:“四海为家。”
苏子和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柳如昔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点头道:“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态度,只是出门在外,万事小心。”
“是。”
苏子和道:“若有难处,直接去萧雨山庄找阿闲便是。”他看了眼柳如昔,道:“你家公子已经都安排妥当了。”
方林恭敬稽首:“属下谢过苏少庄主,谢过公子。”
柳如昔笑了笑:“你既已决定离开,你我便就不必再受主仆之礼约束。”
方林倔强的拱手:“不论属下身在何处,身居何位,公子之恩,属下永铭于心。”
苏子和不禁笑了:“果然忠心。”
柳如昔也不想再在此事上耗费太多口舌,只道:“山高水远,只盼后会有期。”
方林再一躬身:“属下告退。”
待人影不再,苏子和才拉着他缓缓走到一旁坐下,给他倒了杯热茶,笑道:“如昔自是有千万般好,才教人如此心悦诚服。”
柳如昔轻轻一叹:“我只是觉得对不住他。”
苏子和道:“你是主,他是仆。你有职责,他尽本分。你们各有所终,互不亏欠。”
柳如昔看了看他,微微一笑:“你倒是自有一套心得。”
苏子和抿了口香茶:“人生在世,自然是欢喜过活,若总是平添烦恼,岂非无趣?”
柳如昔又是一笑,没再搭腔。
两人喝了一时茶,苏子和才道:“如昔,接下来你可还有要去的地方?”
柳如昔手指按在茶壶上,想了想,提起茶壶给苏子和满上茶水,道:“我想回一趟京城。”
苏子和眨了眨眼,笑道:“也好。我还从未拜见过岳丈,此次前去,定要备好厚礼。”
柳如昔看着他:“莫要胡闹。”
苏子和握了他的手,认真道:“如何是胡闹?初次登门,难道便两手空空?”
柳如昔细细沉吟了一番,道:“要么,你还是留在洛阳等我罢。”
苏子和长眉一挑:“为何?”
柳如昔抿了下唇角,道:“京城鱼龙混杂,我担心有人从中作梗。”更何况,以柳正堂的古董脾气,纵使此前便得了些消息,但到底与亲眼所见不同。
听得此言,苏子和方才柔和一笑:“便就是如此,我才不能让你独自前去。”
经过上一次柳如昔独自下山之后的事情,苏子和算是长了个记性,他决定,从今往后无论柳如昔去哪,他都会亦步亦趋的跟着。
柳如昔显然也联想到了上次之事,浅笑着按了按苏子和的手心:“只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用不了几日便可回来。”
苏子和道:“那我便更不必担心会出什么岔子了。更何况你要做什么,我也可以帮些忙。”
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柳如昔便没再坚持,喝了口茶道:“不过是些小事罢了。我此去不知何时才回来一次,理当向我爹知会一声。二来,是要将青书接出来。”
“青书?”苏子和努力的想了想,脑海中终于浮现出一张清秀小脸来:“接去何处?”
柳如昔道:“带在身边。”
“……”苏子和砸了砸嘴,颇有些不是滋味儿地道:“如昔,你我二人居无定所,若带上这么一个小孩儿,怕是辛苦,而且,他一直跟在你身边,也不大像话。更何况,他不是同你哥哥身边的一个小侍卫……儿孙自有福,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他与柳如昔二人自是逍遥自在,若是身边在跟着一个小油灯,还有何自在可言?
柳如昔被他逗的一笑:“什么儿孙?胡说八道。”
苏子和揉了揉他纤细的手,也是一笑:“理是这个理。”
柳如昔道:“段信虽重情义,但毕竟年纪轻,见识短。青书脾气不大好,耐性也差,待日子长久些……”柳如昔摇了摇头:“不大好说。况且京城人多眼杂,相府又实在不是什么好安身之处,就这么将青书留在那儿,我总是不大放心。”
苏子和眉头跳了一跳,道:“你这是哪里得来的歪理?年纪轻便不值得托付了?你又比他们大了多少?更何况,青书不过才十六岁,往后的路还长着呢,老跟着咱俩游山玩水,也不大妥当罢。”
柳如昔又喝了半盏茶,摇了摇头:“我还是不放心。”
苏子和揉了揉眉心,还欲再劝,却被柳如昔打断。
“有什么事,等到了京城再说罢。”
“……”苏子和闷闷的喝了口茶,有些不大乐意。
柳如昔瞥了他一眼,浅浅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