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娟娘之太夫人 ...

  •   原来那丫鬟的话是有几番道理的,修道之人修为高者,不仅要在降妖除魔驱鬼方面技高一筹,而且在医术也得出类拔萃。而雨娘作为修为极高的道姑,自然也具备了精湛的医术,当然,这些都是雨娘用自己的嘴说出来的,未得到过实践的检验。
      雨娘和九儿像模像样地打扮一番之后,提着药箱前往了卢府,再经过一番游说之后,顺利地进入了府内。
      管家先将她们领到了前厅,说是夫人要先接见她们。
      据说,这位夫人姓秦,出身商贾人家,因其父亲在卢生带领军队被围困之时,散尽钱财倾囊相助,故卢生为了感恩,迎娶了他的女儿为继室。前厅里端坐着的秦氏约二十左右的年纪,皮肤虽微微发暗,五官却算得上标致,特别是她那一身刺绣精美的绸缎衣裳和亮得闪眼的珠宝首饰,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她那富得流油的暴发户老爹。她理了理自己的发髻,上上下下打量了雨娘一番,问道:“想必,这位就是清云师父了。”
      “正是。”雨娘不卑不亢地站在女主人的面前,回得坦然。然而站在她身旁的九儿,此刻却怀着一丝丝的不安。
      “请坐。”秦氏指了指一旁的梨花木椅。
      雨娘和九儿谢过之后坐了下来。
      秦氏用手绢擦了擦嘴角,静静地问道:“听管家说,清云师父出身南云门?”
      “正是。”雨娘回答得十分简短。
      “紫云门倒是听说过,不过这南云门嘛,好像是头一次听说。”秦氏讲话讲得婉转,不知应该感谢她没有直接挖苦她们,还是应该埋怨她满口的不信任。
      雨娘自然也听出了她话中的含义,义正严辞地道:“夫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找人看病也是如此。我们行医治病,最需要是病患和其家人的信任和支持,若夫人对我等身份和医术存有怀疑,太夫人的病,我也是治不好的。”说完,她直接站起身来,一副要马上离开的架势。
      一旁的九儿听得吓出了汗,她急忙挽留雨娘后使了个眼色,后又朝着秦氏解释了一番:“夫人,师姐就是这样的一个脾气,还请您莫见怪。不过夫人您大户人家出身,自然见识也不同常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脾气古怪一说,自然也听说过。”
      秦氏嘴角微微上去了一些,点了点头,她叫来管家,让安排雨娘和九儿去给太夫人看病去了。

      一入房门,迎面扑来一股刺鼻的药味,九儿不禁皱了皱眉。
      管家一路引领,直至来到病榻前,他指了指在躺在病榻上闭着双目昏睡的老妇人,道:“这位就是我们太夫人,您快给看看。”
      雨娘点头,像模像样地从药箱子里拿出些东西里,开始一本正经地把起了脉。
      九儿站在一旁,望着病榻上的老人,突然心生怜悯。太夫人的头发稀疏而白如雪,满脸的褶皱已弄得五官模糊了许多,干瘦的身躯让人联想起从灾荒之地逃难的难民。娟娘对她的表述十分简洁,但能猜出她是个极不好相处的老人,可为何如今看着会心生怜悯呢?
      雨娘似乎把完了脉,缓缓站起身来,走出了太夫人的卧房。九儿和管家也随即走了出来。
      “太夫人是否是受到过惊吓?”来到院子里,雨娘朝着管家问了一句。
      管家露出惊讶之色,连忙点头,道:“没错,没错,是受过惊吓。”
      “那太夫人是如何受的惊吓?”雨娘连忙问了一句。
      管家露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模样,嘴角微微蠕动了几下,最终又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雨娘怎会不知他的难言之隐,只见她神秘兮兮地看了看四周,见没有旁人,低声对管家说道:“我见这府邸内有异样,想必是有邪祟,估计太夫人是被这邪祟吓病的吧。”
      管家听后,瞪大眼睛,连忙点头。不过遗憾的事,他仍旧没有要开口坦言的架势。
      雨娘无奈,只得摇头,“治病要知道病源,若你不实言相告,我也是无能为力。”
      管家面露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九儿在一旁看得焦急,忍不住对管家催促了起来,“人命关天,而且事关你们太夫人,有什么事是不能说的呀?”
      突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老者,满脸惊恐地问道:“你在说什么,人命关天?你是说,我们太夫人有性命之忧?”
      九儿扫了眼前的老者,方才在太夫人的卧房里也见过,雨娘给太夫人把完脉之后,是这位老者给太夫人重新盖上的被子。看样子,是陪伴太夫人多年的老嬷嬷了。
      雨娘冷漠地看了老嬷嬷一眼,点了点头,补了一句:“看来,病得着实不轻。”
      老嬷嬷上前一步,急忙问道:“那可否还有救?”
      雨娘淡淡地回了句:“那要看是怎么被吓到的。”
      老嬷嬷踌躇了片刻,随即朝着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会意,立刻溜之大吉。老嬷嬷朝着雨娘说了句“跟我来”,然后就朝着与太夫人的房相反的方向走了去。

      老嬷嬷说,大伙儿都叫她徐嬷嬷,当年是太夫人的陪嫁丫鬟,几十年来一直陪伴在太夫人的身侧,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说话间,徐嬷嬷领着雨娘和九儿来到了后院的一处凉亭内,亭子的旁边竟是碧波粼粼的一潭池水,水中开满了素净的芙蓉花。
      徐嬷嬷招呼雨娘和九儿在亭子内坐下,然后就开始讲起了卢府内发生的一桩桩怪事来。
      “大约在三个月前,有人在三更半夜听到了女子的哭泣声,便把此事告诉了管家,刚开始,管家并未把它当回事,以为是哪个受了委屈的丫鬟弄出的声音,可过了几日,陆陆续续还有人向管家汇报同样的情况,管家才心中起了疑,开始认真对待起来。那一日半夜,管家带着几个胆子大的男丁随着哭声寻了去,据说当时他们看见了一披头散发的女子在枯井旁抽泣,不过当那女子回头看他们时,那几个大男人吓得是魂飞魄散,都不知道是怎么逃出来的。”
      “莫非,那女子是个女鬼?”九儿插嘴道。
      “那可不是。”徐嬷嬷继续道,“据说那张脸白得跟涂上面粉似的,煞白煞白的,特别是那双眼睛,红得几乎要渗出血来。”
      “那后来呢?”九儿好奇地问道。
      “我们这颍州城不让驱鬼除妖,特别是我们将军更是对这样的事情恨之入骨。所以太夫人和夫人听后都不敢请法师来做法,而是偷偷托人到外头的道观里弄来一些符咒,在井边贴了贴。”徐嬷嬷叹了口气,“原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可未曾想,没过多久,就在那贴满符咒的枯井附近,发现了一个丫鬟的尸体。看那形状,像是被吓死的。”
      “如此说来,那符咒并为其作用啊。”九儿说道。
      “也不能说完全无用,毕竟自那之后就没有听到女鬼的哭泣声。”徐嬷嬷继续道,“不过夫人怀疑,虽然那女鬼应是还在那井里,只是不能再出来了而已,那丫鬟或许是往井里看,看到了女鬼,才被吓死的。所以呀,夫人就命人把有那口井的院子都给封了起来,严禁任何人靠近。”
      “不过,府里还是没有消停下来?”九儿打心里真是佩服那个秦氏,其实她原本想说的是“这都可以”?
      “封完那院子,大伙儿都认为,这一下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岔子了吧。可没想道,没过几日,府里又开始接连发生怪事。”
      “是怎样的怪事?”雨娘问道。
      “那些怪事,若都出自同一鬼之手,那可真叫做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徐嬷嬷摇了摇头,“大到夫人小姐们的贵重首饰突然不翼而飞,小到屋内的摆设突然来了个物转星移,诸如此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既然都这样了,你们就没想过请法师来做法吗?”九儿瞪大了眼睛,感叹于他们的坚定。
      “禁止驱鬼除妖可是我们将军下的命令,整个颍州城都要遵守,更何况我们这儿是将军的府邸。”
      “既然是将军下的命令,那家中若真有鬼怪作祟,将军是否有应对之策?”九儿继续追问了起来。
      徐嬷嬷长吁短叹地道:“我们将军公务繁忙,常住在城外的营帐里,鲜少回府,故对府中之事不甚理会,都由夫人独自操持。府中发生怪事之后,夫人遣人去通知过将军,可我们将军却说,那是人心中的鬼在作祟,让夫人不要大惊小怪,还将去送信的小厮给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们将军是个久经杀场的人,对那些妖魔鬼怪之事嗤之以鼻也是自然。”
      “你们将军可真是甩手掌柜啊。”九儿趁机挖苦了一番。
      “夫人听了这话,也是无奈,任由这些怪事继续发生在府邸内。”
      “那太夫人是怎么吓病的?”徐嬷嬷讲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讲到关键之处,于是雨娘就再问了一遍。
      徐嬷嬷唉声叹息地道:“这也是前几日发生的事,就是我们太夫人房里的一个丫鬟,突然就死在了太夫人房前的院子里,而且还是第二天清早被发现的,看那死状,应该又是被吓死的。好巧不巧,那一幕被我们太夫人给瞧见了,直接昏倒在地,自此一病不起。”
      “原来如此。”雨娘点了点头。
      “我们太夫人可还有救?”徐嬷嬷用一双期待的目光望着雨娘问道。
      雨娘点了点头,“我先开一副安神的药,晚膳后就给太夫人服用一剂。今晚,我去会会那作祟的鬼,跟她要一样东西,明早放在太夫人的药里面做药引,吃了几日便可康复。”
      “真的?”听了雨娘的这番话,徐嬷嬷真可谓是喜出望外,不过她很快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只是我们将军有令,不能将道姑留宿家中,更不能让道姑在家中驱鬼作妖。”
      雨娘看了徐嬷嬷一眼,不满地道:“是谁说要在你们府邸留宿了,在这儿又捉不到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