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黎州水灾1 ...

  •   “皇儿,张大人荐你去黎州赈灾,你怎么看?”
      大皇子跪下说,“儿臣愿意前去。”语气一顿,抬头看了一眼皇上,说“望能替父皇分忧。”
      皇帝十分欣慰的看着儿子,问道:“此番前去赈灾,可还需要什么?人财物父皇都会尽力协助。”
      大皇子心中一喜,要的就是这句话,自己就算有几分能耐,治水患这种事情还是不在行的,张大人也不过是看黎州知府与本皇子素来交好,每年都进贡些东西,派其他人去反而平添些麻烦,这才举荐了我,这个情面,我算是记下,待赈灾回来再“登门拜谢”。大皇子接着说道:“儿臣确有一求,斗胆向父皇借一人共同前去。”
      “皇儿,需要谁协助尽管直说吧。”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子旻陈大人。”
      皇帝在大脑中搜索了一下,并不熟悉此号人物,可能是个无名小官,然后说:“父皇会颁布圣旨让此人与你一同前去,准备一下,尽快启程。”
      “儿臣遵旨。”
      延禧宫。
      “儿臣给母妃请安。”
      “免礼,皇儿进来说话。”“你们先退下吧”
      “是,娘娘。”
      “黎州水灾之事听说了吗?”
      “父皇派大哥前去治灾。”
      “可查明是谁举荐?”
      “英国公张延。”
      “哦,女儿失势,这个老东西是投靠大皇子了?”
      “无论是否,他都该退休了”二皇子苏洛危险的眯起了眼睛。
      “皇儿可是早有打算?”
      “黎州水灾之事告一段落后儿子自会给他一个教训。”
      “那眼下之事你准备如何做?”
      “儿臣不敢莽撞行事,还望母妃多在父皇耳边提点。”
      “你尽管去做,母妃和相府自会支持你。”
      “儿臣谢过母妃。”
      黎州。
      “臣黎州知府赵眘拜见大皇子,陈大人。”
      “平身。”大皇子神情严肃,说:“父皇听闻黎州水灾严重,心中忧疾如焚,赵大人,你且将黎州的情况详细说明,便于下一步的安排。”
      “臣遵旨。”赵大人眼珠一转,脸上尽显谄媚之色,担忧的说道:“只不过舟车劳顿,臣已备下饭菜,请大皇子与陈大人移步,席间我必细细禀告。”大皇子心中甚为满意这黎州知府懂得礼数,一转身,却瞧见陈大人的脸色确有些阴暗,大皇子转头笑意满面,“陈大人,先陪本皇子吃顿便饭吧,舟车劳顿却有些乏了”
      陈大人心中不满,但碍于大皇子颜面不好发作,只得双手作揖,道一句“是。”
      席间,赵大人与大皇子交谈甚欢,陈大人一人独自坐在一旁,不多言语。一个时辰过去,陈大人忍不住插话道:“赵大人是否该说明一下黎州的受灾情况?”赵大人脸上笑容一僵,随后懊恼道:“是下官疏忽了。”脸色一正,严肃道:“黎州水灾泛滥已有多日,百姓是苦不堪言,庄稼颗粒无收,流民甚多,饿殍遍地啊!”说完,一脸悲痛状。“陈大人心中冷笑,呵,这父母官当得可真是好!水灾后的场面还需你再多费口舌描述么?“那本官问你,河水淹没了几个村镇?现在治灾情况如何?采用了加固河提的方法减小水灾范围吗?”一连三个问句使赵大人冷汗涟涟,心中有些慌乱,便顺着问句嗫嚅着答道:“是……是采用了加固河提的方法。”
      “那赵大人可知加固河提只能加重水灾呢?”
      “这……”赵大人被他一堵,面露尴尬。但毕竟是在官场混了这么久的老油条,不一会便调整表情,笑着问:“陈大人问这么专业的问题不是难为我吗?陈大人才高八斗,对地理多有研究,这等大事,自然是陈大人擅长,我这个无名小辈可不敢擅加定夺,黎州是只等陈大人了。”一番话说的甚是巧妙,既答了陈大人的刁难,又抬高他人身价,贬低自己,这样示弱,聪明人实在是该顺台下了,毕竟闹得太僵如何顺利治水。
      可陈大人真的不是个聪明人,说:“这样说来,赵大人不曾知道灾民情况,又不知如何治水,那还要你这个父母官作甚?”
      这话可就言重了,直指人家头顶的乌纱,这内涵可十分丰富。
      大皇子不得不开口打圆场:“下午我们三人一起去灾区看看,情况自会知晓,眼下先把肚子填饱吧,来,我和赵大人敬陈大人一杯,这件事便不再讨论了。”
      “微臣吃好了,先行告退。”陈大人作了一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后便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门。
      这下连大皇子的脸也沉下来了,端着酒杯的手放也不是,送出去也不是,尴尬的僵在半空中。不过一瞬间,大皇子又笑呵呵地相邀:“赵大人,继续饮酒吧。”
      赵大人虽素知这位大皇子总是笑眯眯的一副样子,不计较旁人的冒犯,但心中不免有些吃味,生出教训之意,便问道:“大皇子,要不要……”
      “赵大人,怎么这样狠心呢?”大皇子望着陈大人离去的方向眸中意味深长。
      “是。”赵大人心知这是警告自己不要找麻烦,便不再提,继续陪同皇子饮酒。
      下午,陈大人亲临前线镇定自若的指挥与百姓官兵密切的配合使灾情很快得到控制,大皇子与赵大人站在远处观望,大皇子心中极为满意,这下在父皇那可算立了大功,脸上的笑意比平时更浓,对身后的赵大人吩咐道:“去打开粮仓,本皇子要开仓放粮。”
      “大皇子,去年龙王降雨也多,虽未造成祸患,但也使粮食减产不少,今年又遇上水灾,除去上交国家的,粮食实在是不多啊。”
      “不多?那就是还有些,全部拿出来设一个施粥处吧”大皇子转身笑眯眯的盯着知府。
      赵大人知大皇子虽不生气,但话语中却透着一股不可拒绝的意味,也不敢再贪私,连忙说:“臣这就去筹备。”
      大皇子连夜拟奏折传回皇宫,皇帝看了龙颜大悦,李公公在一旁附和道:“大皇子沿路布施灾民,百姓都称大皇子是宅心仁厚呢!恭喜皇上了。”第二日皇帝在大殿上又大肆赞美了一番。朝堂上大臣们夸赞之声不断,二皇子和三皇子也纷纷说向大哥学习。
      早朝结束后,二皇子在自家庭院中伫立望天,一副阴骘的眼睛满含不甘,贴身侍卫竹青带着星官前来。
      “二爷,星官来了。”
      “天象如何?”
      “回禀二皇子,据下官推算,黎州之地五日之内必有大雨。”
      “赏。”那星官表情欣喜,从竹青拿小心翼翼的领了赏,“下官谢过二皇子。”
      “如果五日之内黎州无雨,恐怕你就没有机会消受赏赐了,懂吗?”
      二皇子突然冷下来的语调让星官被吓了一个哆嗦,星官看着二皇子阴柔俊美的面容,更是心惊,抹了一把冷汗,连忙说:“下官以性命担保不会出错。”
      “最好是这样,竹青,送客吧。”
      “下官告辞。”
      将人送走后,竹青折回园中,“二爷。”
      “父皇今日早朝后去了哪宫?”
      “去了二爷母妃那儿,但李公公说是皇上提起了已去的梁皇后。”
      “大夫人?怎么无端端想起她了,父皇的好色之性自皇子之时就颇为闻名,今日反倒想起了他第一个女人。”
      竹青端详着自家主子的脸色,开口道:“是夸赞大皇子时忆起的。”
      二皇子冷笑一声,“倒是得亏他的生母没了。”
      “水灾一事后,父皇定要开始选妃,你去官家女儿中寻一个长相清秀,颇似梁皇后的姑娘。”
      “是。”
      黎州。
      陈大人担忧的望着天色,阴云密布,恐怕不日会有大雨,随手吩咐自己的亲卫,“明日去和知府大人要些沙袋和渔网。”
      “是,大人。”
      施粥处,赵大人和大皇子已回府,剩下赵大人的侍从在照看着。那侍从平时也是个喜欢寻欢作乐的主儿,这等烦闷的工作真是让他心感无聊,突然,一个前来领粥的姑娘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有些狼狈,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长的不错,他交代手下看着点,便尾随那个姑娘一起走了。
      “姑娘,你的手好滑啊。”待距离那施粥处走远一些,侍从先前一步,抓住了那姑娘的手。姑娘受惊向后退了一步,转身欲跑。“呵,小丫头,大爷今天就陪你玩玩。”男人毕竟体力较好,不一会便抓住了姑娘。“还跑吗?”姑娘吓得连连摇头。侍从横了一眼,周围的民众都赶忙跑远,不敢打扰这位大爷的雅兴,毕竟是知府身边的人,还是有亲属关系的,平时作恶惯了,也没人敢管,只是可怜了这姑娘了。
      “救命啊,救命啊,……”看着周围的人走掉,姑娘心中惶恐,大叫起来。
      “姑娘,我不会伤害你的。”侍从转头满脸笑意的对着姑娘。
      正欲行不轨之时,身后一人一脚踢飞了他,来人正是陈大人的亲卫。
      侍从从地上爬起,看了一眼来人,深知自己武力不敌,便连忙跑去知府处准备找人一起去出口恶气。亲卫见人逃走,也懒得再追,扶起姑娘,问道:“姑娘没事吧?”
      “没事,谢谢公子相救。”
      “姑娘家住何处?我送姑娘回去吧。”
      姑娘听了这话心中悲痛,“这场水灾早使家破人亡,如今哪还有家?公子,求你收留我,不然那恶霸定然还会找我的,我愿做个使唤丫头,此生侍奉公子。”说完,嘤嘤哭了起来。
      亲卫颇为无奈,又不好直接拒绝了姑娘,“好吧,你先去陈大人住处的别院等着,切记不要外出,要是旁人发现了你,我也不好交代。”
      “我记下了,公子,您的大恩大德我必定不会忘记。”说完便行了个礼,匆匆离开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