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风头 ...
-
以我对司徒的了解,就算是这种千古绝对他对不上来,可是凑一个不算整齐的还是可以的吧。可是,他语塞?认识了这么久我从未见过他语塞的时候,即便是面对各个达官贵人甚至权倾朝野的王侯将相,他也是文思泉涌,对答如流。我不禁疑惑起来。
难道是这里卧虎藏龙不能凑合?还是说丞相大人在这里他不敢造次?还是……
左思右想,还是毫无头绪。顿时,想起了临走之前,他非常要求我要来的时候,这种场合我本来是可来可不来的,可是他却坚持,甚至我还看见了他眼睛里的欲言又止?是什么?
虽然这么说,但我还是在他旁边小声说道:“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我说的声音越来越大,我怕司徒听不见。可是该听见的没听见,不该听见的确是听得真真切切。
“想说就大声说,不要偷偷摸摸的,免得丢了乔家的脸。”
一声暴喝,打断了我的思绪。抬起头来,正是那位德高望重的当朝丞相大人。
说就说,谁怕谁啊!
我缓缓站起,微微鞠躬,目不斜视,却也锐不可当。用稚嫩的童声朗朗念道: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只是恰好,真的只是恰好而已的。我记得那时我初中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对古诗文特别喜欢,有一天恰好看见了这么个绝对,然后我可是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背了下来的。谁知到人算不如天算,只不过,此举一出,究竟是福是祸,又有谁可知,有谁可道呢?
我只觉一阵口干舌燥,见台下一阵窃窃私语,我就知道会这样,真是的。
“真是自古英雄出童年啊!”那位没水准的主持人如是说道,“这一局算是乔家胜。”掌声雷动,稀稀落落。我看见那位白胡子的轩辕御风笑得很欠扁,和司徒有得一拼。那位宰相笑得很抽象啊,我抽了口气。那个叫无菌体,啊,不是,叫吴俊熙的,不愧是当朝榜眼,有点小李寻欢的味道。
乔花铭捅了捅我的胳膊,问我:“喂,这是你在哪看的啊?”
“我在你借给我的那本书上看的。”我瞥了瞥头。谁叫你诚心羞辱我,我现在也算是公平合理啊!
“你……”花铭的眉毛促成一团。
“你什么你,先学会说话了再来。”我盯着前方,一边看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一边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可这一此次想来,我便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
“你,你给我滚!”
乔花铭气急败坏的冲我大喊。他不会骂人,就只是会一个劲的说我:滚滚滚……再不就是,你是小狗,小狗,汪汪叫!
每当他说我这个的时候,我不觉得生气,反而觉得好笑,真是太可爱了。这样的生物,在咱们那个时代几乎就已经绝种完了。
我干笑了一下,然后很安静的坐着,板着腰,抬着下巴。那个没水准的主持人又开始了。
“下面进行第二项,音赋。自古以来……”
听到这,我就眯起眼睛,趁机迷糊了一小会儿,睁开眼睛只听见他最后一句话:“这次赋的主题是追求,那么由乔府来起赋。”
大家都在下窃窃私语,不知议论什么。追求吗,不过一个命题作文吗,还必须是议论文,洒洒水啦!不过要想得高分,可是不太容易啊。我还在下思虑,这赋和议论文还有什么异同呢?我还在苦苦思索,却见高胜寒站了起来,从容的赋而歌曰:“时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赋已经念完,我却还回味其中。犹如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好一篇《鹦鹉赋》,此乃真真正正的托物言志之作。鹦鹉的特点是善于学人言语,后面就抓住这点加以生发。诗人以告诫的口吻对鹦鹉说:你还是不要说话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语反而难以出口呵!这里含蓄的意思是:语言不慎,足以招祸;为求免祸,必须慎言。当然,鹦鹉本身是无所谓出语招祸的,显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况。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耐人咀嚼。
高胜寒能写出这篇赋,真是有抱负有理想之人。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况且以他这年纪能写出如此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就应该好好奖赏了。我对他树了树拇指,真是好样的!
不过,在人生的路上,可是有很多分岔口的,这些分岔口,一个都不能走错。就像下棋,只是踏错一步,满盘皆输。
在这分岔口里,也有很多,比如说是爱情和事业!咳咳,不对,高胜寒的那回事,顶多算是感情。我不是歧视耽美,可是就算是耽美也得先建立在美的基础上啊!您说是吧!
“红袖书院真是才人辈出,藏龙卧虎啊!”那主持人笑的很夸张:“那么下面有请我们潇湘书院的吴俊熙先生,当朝榜眼,来对。”
只见他缓缓起身,我这才看得清,原来也是风流倜傥,佳人一位。小巷雨来贵,攀鹌自形惭。他慢慢开口: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我听着下巴差点脱臼,他是人不是?真是好一篇《洛神赋》,好,好,好到不能再好了!
首先,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
其次,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无出其右。
最后,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 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表面上是华丽丽的美妙爱情,但跃然于全文之中的是作者深藏心中的苦闷心情。一是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三是以此赋托意,不过,这个意,我不了解他,不知道具体内容,不过,定是想要得到什么却没有得到吧!
唉,姜还是老的辣啊,人家榜眼也不是白当地,要是输给了你人家的那么大一张小白脸放哪里啊?我转过头安慰安慰高胜寒,看来结果已经昭然若揭了!
“看来结果已经昭然若揭了!”该死的,学本小姐说话:“那么第二局就是潇湘书院胜出。”
“喂,小妹!”乔花铭捅捅我的手臂。
“你是叫我么?”我转头看着他,脸上上演明知故问:“对不起,滚远了!”
花铭先是一阵愣神。我看了他这个表情很是不满。都和我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连这样的智商都没培养出来,真是太叫我伤心了。
很快,大概一分钟吧。看他的表情大概是反应过来了,然后很奇怪的看着我,两个眉毛互相打着架。
我没理他,转向乔柳岸。
“喂,大哥,知不知道第三局比什么?”看着司徒和安阳都是一脸如临大敌的神情,我没好意思打扰,只好转头问问乔柳岸。
“你,你叫我,大哥……”他做白痴装,还是那种很白痴很白痴的白痴状。不过我就是觉得他这种很严肃很正义的表情很搞笑,这也是我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动手撕破的原因。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下一局,大概是音乐舞蹈什么的吧!”
他又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与严肃,绷着脸,说道。
听到这话,我浑身涌起一股子大概是八十毫安的生物电流,我把全身的汗毛全都电起来了。
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抓紧安阳的袖口,说:“不好意思,人有三急!”我撒开腿就想往外跑,想起来什么,转头又补一句:“没事别找我,有事也别找我!”
我以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架势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