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06 ...
-
“小李,你的果子什么时候采摘啊?时间定了没有?”,皮村长把三轮摩托车停在分拣仓库大门口,拔出钥匙,拉了拉车棚的一个角落,军绿色的遮雨棚散发出一股皮革的味道。
“叔,您放心吧,等定了,我会通知您。”,李小橙跳下车,眨了眨眼,“您呀,放心吧。”,说完大踏步走了。
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李小橙觉得十分可耻,等回到狗窝后,又开始上网查询靓果安的相关资料。
李小橙觉得自己陷入到一种怪圈当中,之前在药企做验证管理员时,他都没有那么努力认真地啃书本,现在,等自己来太洒隐居,却天天上网查资料,还到处托朋友介绍懂柑橘栽培技术的人才。
同样都是药,给人吃和给果子吃,差距还不小,而且,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李小橙早在工作之初就有切身体会,所以他其实对朋友的朋友提供的文件材料也不太感兴趣,只是功课还是要好好做,万一有用呢。
“橙子,我朋友今早又给你邮箱发了一些冰糖橙栽培方面的资料,你看到没?”
李小橙点开邮箱刷新,下载附件后给胖子回了一条微信:“胖子,收到,谢了。”
“都是朋友,别跟我客气。”
“呵呵。”
“你呵呵啥?你知道呵呵的意识吗?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
“不知道。”
“好吧,回来记得通知我,我来机场接你。”
“嗯嗯。”,李小橙把手机扔到床上,等附件下好后,点看一看,都是关于农药方面的资料。李小橙深呼吸一口气,伸了个懒腰,低头啃书直到夜深人静。
那些资料文件,绝大多数都是PDF扫描版,看起来十分费力,李小橙的眼睛看得一条一条的,连高考时,他似乎也没这么用功,不知道会不会看书过劳死。
第二天,李小橙又在旭日东升中迎来了一个晴朗日,只是,他总是不时瞟向远处,窥探着什么似的,心里总想看向那个地方,小心翼翼,却又明目张胆。
但是,直到朝阳幻化成夕阳,天空亮了又黑了,那里始终只有空气,空空的,仿佛不曾有过什么一样。
那个人再也没在那里出现,李小橙虽然偶尔会想起那个人一脸带血的样子,但是,徐逆这个人,也只是让他觉得有点好奇而已,在他的心里,走过路过的人太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当然也不少。
本来,那里也不应该有什么,只是李小橙总觉得那里应该有什么而已,仅此而已。
隐居的日子,从来不曾无聊,李小橙也没有时间无聊,他心里装着宝贝,那些绿森森的果子呀,熟了,快熟了。
看看天,看看地,看看高山和红泥。
李小橙有了足够多的时间观察虫子,那些他认识不认识的,黑色的,白色的,大的,小的,反正在他看眼里,都是果园里的一份子,只是他恰好是主人,站着走路,而他们是客人,爬着行走而已。
不知不觉,李小橙的电脑硬盘里,已经收集了将近1G的资料,都是关于种植和农药方面的材料,但是,他觉得那些根本没有参考价值,真正有用的文献,都得真金白银换回来,尤其是农业方面那么稀缺的技术资料。
但是,李小橙没有钱,或者说,他的钱包有限,要不然,酒杯也不会每隔一段时间都给他寄吃的用的。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日子,最是容易溜走,轻轻捎过心底,片尘不留。
因为成熟度的问题,或者说因为量的问题,李小橙果园的第一次采摘时间又推迟了五天,等他下定决定开始收割希望的时候,皮村长的电话却打不通了。
李小橙将第一次的采摘时间定在两天后,他想预留足够的时间,让皮村长好帮他找合适的踩在人员,所以,一大清早,他就开心地拨打皮村长的电话,可是对方关机,后来,中午和下午他又打了两次,皮村长依旧关机,所以,李小橙决定傍晚时分亲自上门拜访皮村长,再当面请教一下采摘人数和销路的问题。
李小橙随便做了一个番茄鸡蛋盖饭,吃完后,美滋滋地朝着皮村长家走去。
逐渐暗淡的星空下,远处的点点黄光照亮了夜的黑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那些橙色的灯光下面,或许是父母正在等儿子,也或者是丈夫正在等妻子,反正,那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家。
李小橙裹了裹外套,夜,有点凉了。
“呦,小李,来来来,老皮他们还在吃饭,你来得真好。”
“婶,皮村长在家?”,李小橙悬着的心安了,冲着皮村长的老婆白文艳笑了。
“在,赶紧进屋,吃饭。”
“好。”,李小橙把手机塞进裤兜,掏出一个打火机拿在手里。
“徐兄弟,我跟你说,我们太洒镇,你看着是富了,但是,我们的田都买了,没钱,没钱了。”,皮村长两脚踩在桌腿之间的横棍上,激动地摆着手。
“皮村长,你们新海县这几年发展太快了,比我们通山县强多了,现在,新太高速也在修建当中,等竣工后,你们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又要飞速发展了。”
徐逆?
是他,他怎么在皮村长家?
皮村长刚想接话,看到李小橙正走到门口,笑着说道:“小李,你怎么来了?”
“叔,我是来请您帮忙的。”,李小橙瞟了瞟客厅中间饭桌上的人,果然是徐逆。
徐逆侧头,看着李小橙微微颔首。
李小橙掏出烟,发完一圈后,在徐逆旁边的空位上坐下。
白文艳给李小橙添了一副碗筷,又跟他闲聊了几句,径自去了厨房。
“来来来,小李,喝酒。”,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给李小橙倒了小半碗白酒,“这是我们自己酿的米酒,外面买不到。”
看着抬起酒碗,喝了一口,“不错,味道很好。”,等他说完,饭桌上又开始热闹起来。
加上李小橙,四方形饭桌上总共坐了八个人,除了徐逆,其余六人都是曼光村人。
曼光村是太洒耀南山脚下的一个傣族村落,全村七十多户人家。
“小李,你打算找几个人?”,皮村长放下酒碗,目光在围着桌子的人脸上一扫而过,但李小橙还是捕捉到了他眼底极力掩藏的高兴。
“叔,您觉得几个人合适?”,李小橙反问。
皮村长摩挲着酒碗,两眼盯着前方,想着怎么回答李小橙的问题。
“小李,这第一批吧,量不会太多,所以……”,皮村长顿了顿,“这回你先不用找采摘人员了,你一个人应该能摘完。”
皮村长话音未落,其余六个曼光村村民都吃惊地看着他,徐逆面无表情,李小橙似笑非笑,几秒后,其中一个村民正想说什么,却被皮村长用眼神制止了。
“叔,我就是怕我一个人摘不完。”,李小橙嘴角上扬,“还有,哪些甜,哪些不甜,我也吃不准,不过……”,放下筷子,李小橙瞟了一眼皮村长,“仔细想一想,叔您说得也对,前期的话,我一个人应该足够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等第二批的时候,我再帮你找。”,皮村长裂开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闷头喝了碗里剩下的米酒。
“村长,我听说曼遥村三天前第一批就上市了。”,一个黑色鸭舌帽的汉子转向皮村长。
“是吗?”,坐在皮村长旁边的光头青年问道。
“我也听说了,零卖的价格好像比较高,但是买的人少。”,李小橙正对面穿着一身迷彩服的男人顺口接道。
“味道不甜,买的人能多吗?”,鸭舌帽汉子旁边的男人显得有点不耐烦。
皮村长一直没有开口,其余五个曼光村村民聊得十分欢快,内容无外乎冰糖橙、甘蔗、经济以及正在修建的新太高速。
李小橙和徐逆是外地人,插不上嘴,两人只耐心地听着他们的谈话。
“哎,村长,能不能不说普通话,我说着难受。”,鸭舌帽汉子突然转向皮村长,皮村长没吱声,眼皮掀起,扫了一眼,鸭舌帽汉子便蔫蔫的,像霜冻的柿子。
“正顺,村长说了,我们得与时俱进,要想把我们村的经济搞上去,我们就必须把普通话学好说好,这样才能跟外地的老板顺畅沟通,你说你,老挑这事干嘛呀。”,光头青年起身给皮村长倒满酒,见其他人酒碗还有酒,便放下酒杯坐下,“我们呀,也趁机会多学习学习。”
近几年,太洒镇慢慢出名了,来镇上投资的外地老板多了,当地经济发展了,相关行业也壮大了,从无到有了,皮村长也与时俱进了,要求本村村民学说普通话了。
太洒镇周围的村子,大都与农业公司签订土地承包协议,这类公司会派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当地提供相应的栽培技术指导,而当地人则反过来受雇于公司。曼光村的田地已经全部承包出去了,皮村长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三年前就要求村民学说普通话,这样跟公司的技术人员交流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也能增加村民受雇的几率,所以,村里的人,只要一遇到外地人,一律都讲普通话,美其名曰,巩固练习普通话。
村民对皮村长的这个要求,有的反对,有的支持,总体来说,支持的多,因为相比其他村子,曼光村的村民更容易被农业公司雇佣,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皮村长要求说普通话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