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林旱两人把黄泥挑回来以后,选了一块好的黄泥,砸碎、晒粉、和泥,开始盘起了泥坯。

      “石磨和木磨是组合起来的,能拆开,下面的是不动盘,固定的,不能动;上面这个是转盘,能转的;两个盘子接触的一面有排列整齐的磨齿;转盘上面有两个磨眼;两个转盘间还有一个轴子,用来防止两个盘子转动的时候移位的。”
      林旱一边组装着捏好的泥坯,一边开口讲解着石磨的构造和用处。

      石匠瞧着只有巴掌大小的‘石磨’,道: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石器呢,石头的要多大的才合适?”

      “大概这么宽的吧。”
      林旱用手比划了一下,他在乡下见过废弃不用的石磨,还挺大的,宽度最起码要超一米才行。

      石匠瞧着林旱比划的手势,眼睛一下瞪得很大,有些迟疑,许久没出声应答。

      “怎么了?不行吗?”林旱满是疑惑的问道。

      “很难,就连盖房子时地基用的石料也很难有那么大的。你这石磨,怕是做不出来了。”石匠开口道。

      他平时用来打磨石器的小块石料,路边就能捡回来一大罗兜,可小君需要的石料,就算去采石厂蹲个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采到,更何况最近没人盖房,也没有去采石场采石的队伍。

      耳部落占地面积大、资源丰富,部落以东就有几座石头山,并不缺石头,但石头再多,也不会长了脚自己跑来部落。

      想要石料的只能自己拉一支采石队,长途跋涉后到东大山采石,然后再运回来,这其中的艰辛和危险比呆在部落里多得多。

      在耳部落,就算手里有肉,也不一定能换到一块能当地基的石料。

      小君比划出的石料起码得两人合抱起来那么宽,还需要两块,一时半会怕找不到合适的石料,难咯。

      “小一点的也行,你能找到多大的石料就做多大的石磨,我可以用腊肉换。”
      林旱思索了一秒,很快给出了答复,之后又接着道:

      “最好多换几块大石料,我还要做一个石碾,石碾能用来帮谷物去皮、也能用来碾碎谷物。”
      林旱说着,手上的动作就没停过,不到一会,就捏出了石碾的泥坯来,交给了石匠。

      石匠得了泥坯,知晓了林旱的具体要求后,没再多留,赶着换石料去了。

      石匠家里没有大块的石料,但别家有,部落里生孩子多的人家,会提前为孩子积攒盖房子的材料,泥沙、茅草、木头、泥砖、石料······他记得,大豆家有一块石料挺好的。

      石匠离开后,林旱这才慢悠悠的熬起了米粥,经过几日的摆摊,林旱已经有了固定的摆摊时间。

      林旱把摆摊的时间选在了太阳落山的时间,这个时间点正好是部落里、广场上人流量最多的时候,林旱为了保持竹笋米粥的热度和价格,每天只煮一铜鼎,卖完即止。

      因此,就算竹笋米粥格外的昂贵,但还是供不应求。

      自从林旱放言,大家都能售卖米制品以后,部落里的稀饭、米粥生意就开始内卷起来,耳泰就是被最新淘汰的,耳泰的摊位在广场上早已不见踪影。

      耳泰的生意失败,终其一点就是稀饭卖得太贵,部落里的居民不买账了!

      刚开始的时候,耳泰煮的稀饭算是独家的生意,有些人懒得舂米煮粥,自然愿意多花点粮食换成品来吃。

      但自从林旱亲口放开了米制品的售卖以后,广场上兜售稀饭、米粥的人就多了起来,做生意的人多、还都是做同样的生意,自然免不了竞争。

      耳泰虽然是最开始售卖稀饭的人,但煮的稀饭水太多、米粒少,别人瞧见后就多放几把大米,把稀饭煮得更稠一点;耳泰售卖的稀饭半碗谷物换一碗,那别人就小半碗换一碗;耳泰只售卖稀饭,那别人就采些野菜回来,煮野菜稀饭来售卖。

      耳部落的众人虽然不懂薄利多销的道理,但最简单的一点还是懂的,那就是除却成本都是赚的,这年头可没有人力成本的说法,在众人看来唯一的成本就是熬粥用的大米。

      可一碗大米加水后就能煮出四五碗的米粥、稀饭,也就导致了广场上的个别摊位为了抢生意,开始降价出售,别人瞧见后,也只能跟着一起降价,内卷了起来。

      短短几天的时间,稀饭、米粥的价格就被压到了极限,能坚持下来的摊主赚的也只是个辛苦费用,要是算上人力成本肯定是亏本的,可惜,这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力更算不上成本。

      耳泰就是稀饭内卷道路上被卷死的第一人,不改进手艺、不增加米量还不肯降价出售,然后就没人和耳泰去交换稀饭了,都没过两天,摊位上就不见耳泰的身影了。

      至于林旱的竹笋米粥,说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那是假的,但影响确实不太大,或许是怕和竹笋米粥撞上名号受到清算,大家都顾忌着,稀饭米粥里加野菜也不会加上一点儿笋,所以他的竹笋米粥是部落里独一份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他熬煮的米粥里加了肉丁,虽然肉丁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还是肉、还放了盐。

      总之,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为高价的竹笋米粥买单的,但有了其余的米粥、稀饭做代替品,愿意买单只不过是少数人就是了。

      竹笋米粥看似昂贵,可他算过账,压根没挣多少,竹笋米粥里最值钱的不是竹笋、不是米粥,而是肉。

      肉是媳妇儿猎回来的,看着是无本的买卖,可要是算到成本开销里,比重还是挺高的。

      他卖的米粥,换到的是谷物,谷物去壳去皮就能掉秤一半,加上腊肉和竹笋的成本,还有谷物去壳去皮的人力花销,他挣到也只比其他人高了一小点而已。

      竹笋米粥能暂缓他的尴尬的财政局面,但并不是长久的买卖,想要挣钱,还是得想其他办法才行。

      林旱思索着,眼睛盯上了广场上售卖瓦罐的陶匠,他和石匠打听过,只要给足粮食,陶匠是接受订制陶器的,他想订做几个泡菜坛子,还有砖瓦的事她也要和陶匠打听一下。

      泡菜坛子林旱打算用来做泡竹笋,方竹笋可是有“竹笋之冠”的美称,现在又是方竹笋的高产季节,再加上部落里的方竹笋格外的廉价,buff都叠满了,林旱实在没忍住,最近一直在收购竹笋。

      再然后,就出现了林旱最为发愁的问题,竹笋太多了,要是不想办法消耗掉,囤积竹笋就是在浪费资源。

      可现在正是出笋的季节,去城外山脚下逛上一圈,几十斤竹笋还是能采到的,有免费的竹笋采,谁愿意用钱买呢。

      虽说竹笋晒干后耐存储,可以把干竹笋放到不出笋的季节兜售,但部落里没有吃笋的习惯,不确定性太高。

      林旱思来想去,便有了泡酸笋的想法,前两天他尝试过,挺简单的,吃着除了不大好吃外,没其它的大毛病。也不对,泡笋还有一个大问题,不耐存放,这就是他想订做泡菜坛的缘故。

      他利用淘米水发酵让乳酸菌快速形成泡出酸笋,但因为没有足够的保存环境,使得泡出来的酸笋放不了几天就会生白花直至腐败。

      不过林旱已经确定自己泡出来的酸笋吃了不会出现问题,现在只需要大批量生产就行了。

      说做就做,林旱兜售完竹笋米粥后,就找到了广场上兜售陶器的陶匠。

      经过简单的交谈后,林旱得知在广场上的陶匠不是陶匠,只是一名学徒,名字叫耳大窝。

      定制陶器的事,耳大窝不能做主,得去找真正的陶匠耳窝子才能商谈。

      陶匠家的路好认、家也很好认,进了城门,只要围着城墙走上一段路,就能看见一栋紧贴着城墙的房子,房子周围都荒地枯草,没有其他的民居,显得格外的寂静和空旷。

      林旱来了耳部落这么久,就没见过靠城墙盖的房子,更没见过远离人群的房子,理由很简单,靠墙盖房子会让他们觉得野兽翻墙进来的时候会首先遇袭、很危险;房子集聚盖在一处会让他们觉着很安全、很安心也很热闹。

      眼前的房子占地面积很广,但靠近城墙又远离人群,还挺奇怪的,林旱正疑惑呢,带路来的耳窝子就提到了这事。

      “家里原本也和大家建在一处的,但阿爹喜欢烧陶,还盖了一个房子专门烧陶,每次烧陶、房子会冒出很大的黑烟,从早到晚要好几天,熏得大家都受不了,大家不想让阿爹继续烧陶,阿爹不肯,经过大家的商量后,首领就让阿爹搬来这儿了,这儿没人住、也没人管,阿爹就盖了一间更大的房子来烧陶,每次能烧出一大堆陶器,还烧出了大陶缸,大陶缸放食物很方便、能防鼠,大家都乐意来家里换陶器,阿爹烧的陶器最好了!大家愿意拿肉来换呢!”

      “我和你说,阿爹脾气不太好,不怎么见人,就喜欢闷在屋子里,捣鼓陶器的事,喜欢在陶器上染色,做一些形状稀奇古怪的玩意。”

      “要是只换现成的陶器,我就能做主,但要做新的陶器,得阿爹同意才行,所有进烧陶放里的陶坯都得阿爹看过以后,才可以拿进去烧的······”

      两人交谈间,很快就走到了房子前,往近了瞧,院子是用竹子围的,约有半腰高,能清清楚楚的看见院落中的布局。

      陶匠家的院落很大,占地约有一千多平米,正居中的一排泥墙茅草房同部落中常见的住房一般无二,倒是靠近城墙处的位置有一间半球形的全泥土房子,门框边缘是烧得漆黑的印记,应该是大窝口中的陶窑。

      除此之外,院落左边还盖着一排一排的茅草棚子,棚子里放置着很多陶坯,大小不一、形状百样。

      眺望远处,好像还能看见棚子低下坐着人,正低头摆弄着手里头的泥块。

      “小窝、小窝,小君找阿爹有事。”
      还未进门,大窝就高声呼喊着。

      茅草棚下的人听到声音,抬头看了一眼两人,看着林旱的神色满是好奇,朝大窝道:
      “阿爸一直在屋子里呢。”

      说话时,小窝眼神不自觉的往林旱身上瞅,心中暗自嘀咕着小君瞧着就和部落里的人不一样,是要找阿爸做什么呢,这几日部落里的人都找讨论小君的事,前两日大窝还从外头寻了竹笋回来,说小君煮的笋很香,他也去采了竹笋回来吃。

      然后小窝剥了笋壳,直接煮熟了吃,这竹笋吃是能吃,但味道也就一般,还有一点点苦、一点点涩,大窝当时就急眼了,说他做的不对,闻着一点也不香,吃着也不好吃!小窝问要怎么做,大窝又说不出来,然后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最后还打了一架!

      现在猛然瞧见小君来,小窝心里还有几分不自在。昨日他和大窝争论的时候,说了不少小君的坏话,今天瞧见小君心中无端生出几分羞愧来。

      屋子里,正描绘的耳窝子听到大窝大大咧咧的声音,误以为是首领来了,便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出来。当瞧见迎面走来的两个小辈时,转身就想回屋,嘴上还还不忘说道:
      “大窝,带小君到屋子里去吧,烧好的陶器都放里面呢,要换什么随意挑。”

      “阿爸,小君是来找你的。”大窝赶紧开口道。

      林旱也同时开口道:“我想找窝子叔帮忙烧一批腌菜坛子还有盖房子用的蓝色砖瓦。”

      “腌菜坛?蓝色砖瓦?这都是什么东西啊?我不知道。”
      话虽这般说,但耳窝子已经停下了脚步,转过了身体,求知的眼神看向了林旱。

      “腌菜坛是用来存放蔬菜的,可以当做一种储存蔬菜的法子。砖瓦是用来盖房子的,砖头用来砌墙的、瓦片用来铺在屋顶。”林旱开口道。

      “我真傻,怎么就没想到呢,屋顶要是拿瓦片铺的话,就不用怕漏雨、不用经常更换茅草了!我真傻,怎么会想不到呢,明明这么简单的事,我怎么没想到呢,瓦片、瓦片可是好东西。”
      耳窝子抬手拍了一巴掌自己的脑袋,喃喃自语道。满心满眼都扑在了砖瓦上面,至于腌菜坛的事,直接就被耳窝子抛在了脑后。

      “对了,小君你说的蓝色砖瓦是怎么回事?陶器烧出来是陶红色的,陶片烧出来自然也差不多,或者,小君你想说的只灰色、黑色?”
      耳窝子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开口询问道,他烧制的陶器是部落里最好的,都是陶红色,可也有人烧出来的陶器不怎么好,会出现黑色的、灰色的,还有红、灰、黑三种颜色杂糅在一起的,蓝色的陶器,就算他找来各种颜料涂抹在陶器上,也是没见过蓝色的。

      “不,就是蓝色的,砖瓦在砖窑内烧好熄火以后,要封窑、直接往砖窑内灌入冷水,用水浸瓦几天,等砖瓦完全冷却以后,砖窑里面的砖瓦就是蓝色的。”
      林旱回忆起纪录片里看到的烧砖视频,很确定的开口道。

      “嘶,这不对吧,陶器太热加入冷水都会裂开,你说的法子会把一个陶窖的陶器给毁了的。”
      耳窝子很认真的回应道,他烧制的陶锅很好用、也很耐烧,但他都会让孩子告诉来交换陶锅的人,陶锅可以烧火做饭,但不能在烧热的陶锅里直接放冷水,会裂开。怎么到了小君口中,还让他把烧热的陶器往冷水里放呢。

      “只有禁得起风吹雨打的砖瓦才是盖房子的上好材料,如果只是灌点水砖瓦就碎裂,那又怎么用来盖房呢。房子可是遮风挡雨的地方。”
      林旱神神叨叨的道,他不是专业烧瓦的,只是从纪录片里看过大概的烧瓦过程,连砖窑也只知道大概的形状和作用,这个时候也只能用语言一顿忽悠了。

      “对、对,我得好好想想、想想。”耳窝子嘀咕着,陷入了沉思,转身往屋子里走。

      “窝子叔,等等,泡菜坛什么时候可以换?”林旱见人要走,赶忙喊住了人。

      “什么泡菜坛?你和大窝说就行。我现在忙得很,没空。”
      耳窝子摆了摆手道,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扑在了砖瓦上面,实在没心情招呼人。

      “嗯,窝子叔知道砖瓦什么样子吗?我可以做出个大概模样来···”

      还不等林旱说完,耳窝子便急不可耐的道:“我要去好好想想了,别打扰我,有事找大窝。”

      回话间,耳窝子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屋里,转身关了门,不见了人影,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人。

      “阿爸就是这样子,你们要什么和我说就行了。”大窝挠了挠头,有几分不好意思的道。

      这儿的主事人都说了有事找大窝,林旱也没纠结,直接同大窝说起了腌菜坛的事,腌菜坛比一般的陶罐只多出了一圈能盛水的围脖,还有一个倒扣碗形状的盖子。

      林旱说了几次、比划了几次,见大窝还是一脸迷糊的模样,瞧了一眼草棚低下的泥塘,开口道:
      “这样子吧,你给我拿一块泥和一个陶罐来,我给你做个大概的样子。”

      “行啊,没想到小君还会制陶呢,看着一点都不像!”
      大窝开口道,小君全身上下都干干净净的,一看就和他们不一样,更像是和老祭师一样的巫者。

      林旱见过人制陶,但他确实压根什么也不会,不过他这次只做个样式、又不是用来烧制的,做起来也简便,把泥块用木棍赶压成片,按照罐头的大小,裁出类似扇形的泥片来,在陶罐口一指的位置围了上去。

      “就是这样子的,烧制出来的坛子,这围脖得能盛放水不会漏。盖子不要一片式的,要做成碗的样式,倒扣的时候边缘要紧贴着围脖内,放进去水的时候,盖子的缝隙要能被水浸泡···”
      林旱没做盖子,但眼睛一扫,在陶坯内找了一个差不多大小的碗来,倒扣在坛子上,手指比划着,尽最大的努力诉述着坛子的模样。

      “嗯,我看懂了。可这陶罐好奇怪,在外头围个圈圈做什么,还有这盖子,明明只要巴掌大小就能盖住,为啥要做成大碗扣在上面,想想就好奇怪!是里面存放的蔬菜能更好吃吗?”
      大窝如实开口道,之前他一直想象不出来小君口中的坛子,就是因为他从来没见过,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坛子!普通的陶罐也能存放蔬菜啊,为什么小君非要用这么奇怪的陶罐存放蔬菜呢。

      “嗯,算是吧,这种坛子能用来做一种食物,做出来的食物能存放很久。”林旱大概解释道。

      “哦,这样子啊,那我知道了,这坛子我能做出来,小君要几个,我来做。”
      大窝开口道,他想到了罐肉,是用罐子做的一种肉,据说味道很不错,这坛子来做菜,有应该差不错吧,是用奇怪的陶罐做奇怪的食物!

      两人很快就商量好了需要罐子的大小、数量,还有需要多少谷物来交换。

      末了,林旱还是不大放心,开口道:“我做些砖瓦出来,你让窝子叔瞧瞧,可别做错了,做成其他的东西。”

      林旱这般说,不是没有原因的,窝子叔在此之前都不知道砖瓦的存在,真的知道砖瓦是怎么样子的吗?

      “不用吧,阿爸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砖瓦应该挺简单的,按照小君的说法,砖应该和泥砖差不多吧,瓦的话就和木板差不多吧,可以盖在屋顶上!”
      大窝退拒道,其他的事还好,制新陶的是阿爸可不喜欢别人插手,会被骂的。

      “我还是做两样放着吧,等窝子叔需要的时候给他看看就行。”
      听到大窝的话后,林旱更不放心了,泥砖他见过,巴掌宽的厚实,这应该烧不出来吧,还有木板,平平的一块,放在屋顶上真的不会掉下来吗?

      林旱说着,便开始动手起来,泥砖很简单,直接拍打成大小合适的长方体就行。瓦更容易,找来大小合适的圆柱体,把赶出来的泥片裹在上面,定型以后,一分为四,就是有了弧度的片瓦;用差不多的法子还能做出榫筒瓦。筒瓦、板瓦相结合,才能盖出严实、防雨的屋顶。

      大窝见状倒是没阻止,还把林旱制作出来的几块砖瓦搬到草棚下面风干,心中则想着,要是阿爸不开口,他是不会主动找骂的!

      砖瓦的事有了眉头,还顺带订做了腌菜坛,林旱心情不错的带着石匠回了家。

      林旱不知道的是,他离开没多久,陶窝子真的如大窝所说做出了长条形的像木板一样的陶片,在晒瓦坯的时候,瞧见了林旱制作的瓦片时,还把大窝骂了一顿,说大窝手艺退步了,瓦片的陶坯一看就很粗糙、孔隙太大、薄厚还不均匀等等。

      一直到陶窝子骂累了开始歇气时,大窝才有机会解释瓦片陶坯不是自己做的,是林旱做出来的样品,还按照林旱的说法拿出了几根棍子、斜搭着做成屋顶斜面的模样,拿着几块瓦片叠放着,给陶窝子演示了一番板瓦和筒瓦的用法。

      要不是瓦坯还没干透,大窝都想在瓦面上倒上一盆水看看会不会漏雨!

      陶窝子拿着自己做的长条形瓦坯也放置在斜面屋顶,蹙着眉头盯着屋顶看了许久之后,大手一挥,让家里几个小子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指着空荡荡的木架子屋顶斜面,让大家按照林旱留下来的瓦片开始制瓦坯,直到能把整面屋顶填满为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 2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