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良辰吉日 ...

  •   “要我说,北亦王也不看看是自己割地和亲,送公主就老老实实送,还八个什么未婚掌家的俊才公子,这不咒人父母嘛,真不知道陛下给他们这么大面子做什么。”
      “郑公快别这么说,刚刚还听你家车夫喊你老太爷来着,令郎才多大呀,总角还是束发?尊府的大权怎么都给他了呀。”
      “为陛下排忧解难嘛。”郑侍郎不以为忤,捋了把胡子还一脸正气凌然。
      满室哄然大笑。想破脑袋要把自己儿子塞进这八个名额里的大有人在,钻这么点空子理所应当。
      北亦王女和亲不仅有关礼部更牵扯到了鸿胪寺,陛下派了沂王率人亲去迎接,一是沂王正领了鸿胪寺卿的职、二能体现出大应气度风范,可谓省人省力一箭双雕。因路途遥远仪仗浩大,礼部早两个月就派人陆陆续续把少府监和将作监做好的东西送到了地方,就等最后这一批贵胄子弟赶到。
      沂王是谁,当今陛下的亲弟弟。天家如今子息薄弱,只有兄弟三人,沂王华诤最幼,虽是庶出,但自小养在皇后身边,与一母同胞相差无几,是那些表面兄弟八辈子也赶不上的。当年陛下新登基,立马把开府就藩还没过半年的华诤给召回帝城长住入朝。朝堂里那些老狐狸看得清清楚楚,从那时起沂王一句话抵得上宦海沉浮十数年变成了朝堂共识。帝京距边关何止千里,全力策马也得整整花上五天,此番这么多时间和沂王朝夕相处,要是哪个被青眼相待,还指不定怎么飞黄腾达。
      本来合该柳家郎君发迹,祸兮福所倚,这北亦的奇怪礼仪倒像是量身给他定做的。何况不谈他还未行冠礼的年纪就任了谏议大夫,正是圣眷隆昌时,沂王也得顺着陛下的意思有心关照他。可偏偏谁叫那小郎君年少气盛自作孽,沂王请酒示好,给他反手一句“白日大醉,不端”参到御案上去了,沂王从常阳宫出来连着好几天都没好脸色。
      摸爬滚打快成精的老狐狸之一上官翊听见这消息差点晕过去,登时往庐陵侯府赶,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他和柳然父亲是忘年交,之前看柳然入京以来一路进退合度,颇为从容,才撒手不管顺便打算欣慰的去给老友上柱香,几天没看着,这小子就不知道哪根筋搭错,要因为这个毁了广阔前路,那他百年之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亡友。
      简直是要把人活活气死,上官翊愤愤,小混蛋要再干两出这种事他也别想着什么告慰亡友这事,他先两眼一闭一脚黄泉去,香烧给自己算了。
      “是是是。”柳然低眉顺眼,“小子一时冲动……”刚正不阿揭发了一个流氓。
      上官翊正吹胡子瞪眼:“现在呢?冲动劲儿过去了没有?沂王殿下最是深沉圆滑,你啊落了他这么大一个面子,有得是苦头吃!”
      柳然悄悄皱了皱鼻子,觉得可能耳朵出了点问题。掩耳盗铃式先灌醉自己再说话、还酒品极差胡言乱语……深沉圆滑?
      “你不要不信啊你小子,老夫算你长辈才提醒你。”上官翊一看就知道这种初生兔崽子在想什么,恨不得拿手指戳他脑门,“这脑子待朝廷里给吃得只剩骨头渣子都嫌多的。绍王生性懒散,陛下素来羸弱多疾,如今朝上这么一片稳定宁静景象,谁出力最多?”
      “上官公意思是……”
      “是你今后做事多想想,长点心吧!”

      上官翊骂了他一顿神清气爽地走了,柳然皱着眉坐了好一会。
      他从那日后就没单独见过沂王,基本上是两人彼此的刻意回避,有关出迎公主一事也是通过两家传话和书信往来,怕是连自家管家见沂王爷面都比他见得多。
      不过也确是奇怪,他本打定以中庸为道,竟在不知不觉中和沂王有了这番纠葛,甚至之前对饮时的相处姿态还颇有些亲近熟悉。哪怕算上之前灵堂初见,沂王在统共不过短短两三个时辰里完成了互通名姓、登堂入室、举杯对酌、醉酒呓语这一系列过程,也快得有点过分了吧。
      柳然在华诤的名字上重重标了红,打上谨慎处事的标签。如今柳家刚刚踏出在帝京立足的第一步,羽翼未丰,谏议大夫的职位已经够让人眼红当靶子打了,更不宜与势家们有过多纠缠,保不准就当了他们稀里糊涂的挡箭牌。
      北亦这档子事一出,这下好,也不知道算不算弄巧成拙,别说韬光养晦,朝堂里上上下下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忘了这里还有家姓柳的。
      柳然揉揉太阳穴,感觉这三年叹的气都没有回京短短一个多星期叹的多,这还是什么都没开始涉足的情况。果真是朝堂催人老,怪不得父亲四十出头就白发杂生。
      还没继续慨叹,管家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书房,手里拿着一封大红信帖:“少爷?”
      他把红帖放上了桌,看着比公事公办的神情更带着些关心:“尹家的婚贴,他们二公子的亲事。”
      帝京里只有一家姓尹的,官至尚书左丞,长子五年前娶了柳然长姐柳熙,和柳家有了姻亲关系,两家自然一向很好。柳然算了算日子有些仓促,连忙提笔回了一定到的信叫管家送回,此番他家次子成亲理应准备了许久,无奈突然皇命下令,尹家该是改了日子赶在沂王带着贵胄子弟出发前急于把这事办下。都是有头有脸有交情的世家公子,免得到时婚宴少了这位缺了那个,反倒不美。
      自古有婚姻大事四字,“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尚书左丞这等门第,娶亲更是重中之重,从纳采礼到亲迎往往半年还不止。这次孙媳妇干脆是县主,一个世家累族,一个玉叶金枝,门当户对,繁琐加倍。
      长姐曾在信里偷偷写,婚期在四月末左右,前两天又听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说,陛下下令鸿胪寺迎王女的次日,尹老夫人亲自跑了趟紫宫,花了大价钱请到仙师出手测算最近的吉日,结果早了月余。
      尹家现在肯定忙的焦头烂额,心里指不定能把北亦王骂成什么样呢。柳然从记忆里扒拉出五年前长姐出嫁时柳府人仰马翻的场面,不由揣测了一下尹家现在的模样,上上下下怕是连喝口水的闲工夫都没有。
      比如这请帖,可能尹家两位公子手已经写断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